刘凯华
摘要:浪漫主义晚期的许多著名音乐大师,如:马勒、德彪西、拉赫马尼诺夫、斯克里雅宾等在其创作中各自占据着永久性的历史性地位,从而也为作品的创作建立了一系列经典传统的标准: 必须是符合严肃的艺术音乐传统的优秀作品;必须是能经得起演奏家和听众们无数次考验的作品。于是,这就不得不让20世纪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们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即怎样才能创作出与过去的古典音乐传统相媲美的作品,从而确保在日益狭窄的创作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文通过分析一战期间以勋伯格为首的“新维也纳乐派”(New Viennese School)所探索研究的“12音列體系”(Twelve-tone music)和二战期间韦伯恩以后的“总列主义音乐”(Total serialism),阐述了20世纪的这两种主要音乐倾向的概念性问题,并以两种倾向的代表性作曲家勋伯格和布列兹的作品为例,进一步分析研究了这两种趋势的具体形成和发展结构。
关键词:12音列体系;总列主义音乐;勋伯格;布列兹
关于这两个概念性的问题,什么是所谓的“12音列体系”(Twelve-tone music)?什么是所谓的“总列主义音乐”(Total serialism)?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后,以12音列技法进行探索研究的音乐家有许多,较为引人关注的是大家所熟知的音乐家J.豪艾尔(Josef Mattias Hauer, 1883—1959)和A.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且不论他们二人对于“12音作曲技法”的研究谁先谁后,至少在二战之前,我们普遍认为,以A.勋伯格为首的“新维也纳乐派(又称第二维也纳乐派,Second Viennese School)”的作曲家们将这种作曲技法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12音列体系”。
12音列体系的创立奠定了序列主义音乐的基础。而“序列音乐(serial music)”这个词则是在二战以后才出现的,被用来特指第二次大战后时兴过一阵子的,用“整体序列主义”原则写作的音乐。大约到了六十年代以后,一些有关的文献才逐渐把“十二音音乐”也归入到“序列音乐”的范围之内,把两者统称为“序列音乐”。
如果说A.贝尔格在12音列技法上添加了浪漫主义的因素,那么A.韦伯恩则将音乐的表现手段最小化,通过单纯的音列使用将其理论性地发展出来,提示了新的音乐可能性,并将此命名为“点描主义”(pointillisme),又称“新印象主义”(Neo-Impressionism),这点与他的老师A.勋伯格的“12音技法”有所区别。A.韦伯恩的“点描主义”技法不仅仅局限于主题,而是通过其它音乐的构成要素,如音的高度、时值、计算能力等扩大,这也成为1950年代出现“总列主义音乐”(Total serialism)的直接契机。
一战期间的音乐倾向:“12音列体系”
(Twelve-tone music)
——A.勋伯格
20世纪初所面临的音乐创作状况是:J.勃拉姆斯的音乐动机占领着统治地位,而且到处弥漫着R.瓦格纳的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的和声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对于德国和奥地利的传统作曲家来讲,这两种现象依然存在。和其他“现代主义”(Modernist)的作曲家们一样,A.勋伯格最开始也创作了一些后期浪漫主义风格的音乐,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升华之夜》(Verklarte Nacht,1899年)中半音阶的表现方式是从瓦格纳的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发展而来的,交响诗<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Pelléas und Mélisande,1902-03年)是以G.马勒和R.施特劳斯的创作风格为基础的。而大规模康塔塔(Cantata)<古雷之歌>(Gurrelieder,1900-01年,管弦乐编曲于1911年完成)在感性的热情上则超越了瓦格纳,在管弦乐谱的复杂性上则超过了马勒和施特劳斯。“发展的变奏(developing variation)”这一作曲形式是勋伯格从后期浪漫主义之后才开始的,他将注意力渐渐转向室内乐上,在勃拉姆斯的音乐中找到了发展中的变奏原则,并且将其应用于他的<弦乐四重奏1号d小调>(Op.7)等作品。“回避反复(nonrepetition)”这一概念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勋伯格相信过去的所有伟大的作曲家在保存和扩大以前音乐中最有价值的东西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因此具有永恒的重要性。就像他写的那样,“对我来说,变奏几乎完全代替了反复。”因此,在作品中适用的反复回避原则有助于说明勋伯格的音乐是如何进化的。
1908年,勋伯格在进入到“无调性”(atonal)音乐创作时期之后,很快就意识到应当寻求一种代替调性的新的结构。勋伯格一方面以德国后期浪漫主义创作原则为基础,同时又不断追求音响关系的不协和性,进一步强化调性扩展和“调中心移动”等不稳定元素,将平均律范围内的12个半音等同看待,力求构建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结构形式关系——“无调性音乐写作规范”,这时,他才为12音列写作的方法完成了必要的技术积累。
12音序列是从十二个半音中选出一系列音,按照一定形式排列,在严格的次序关系中通过非重复原则来体现的音高结构形式关系。勋伯格将这种方法叫做:“只有一音和另一音相互联系的十二音作曲法”。简称为:12音列体系(Twelve-tone music)。12音作曲的基础是按照作曲家选择的顺序排列的“12音高类集合”,是制造特定音程连锁的“排列”(row)或“音列”(series),音列的音符无论在哪个音节上,或以什么样的节奏,都可以被连续使用(即:旋律),也可以被同时使用(即:和声或对位法)。音列不仅是原型的顺序(original或prime)的,还可被用作倒影的顺序(inversion)或逆行的顺序(retrograde)的,进而也可以被用作逆行倒影的顺序(retrograde inversion),这四种形式中任何一个都可以被用作12个音之一。12音列通常被分成3到6音的分节(segment),每个分节都可以被用作制造旋律的动机和音程的集合。
虽然在《钢琴曲五首》(Op.23)的最后一首中,勋伯格第一次运用12音列技术方法进行写作,但真正体现12音序列作曲技术的完整作品,却是他1923年完成的《钢琴组曲》(Op.25):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钢琴杰作,20世纪加拿大著名演奏家格伦·古尔德(Glenn Gould)曾作出如下评价:“在本世纪最初四分之一的年代里,我敢说,还没有另一首钢琴独奏作品可以与它媲美”。从作品的创作形式上来看,A.勋伯格的创作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后浪漫主义时期(1897-1908年)、自由无调性时期(1908-1912年)、12音序列时期(1923-1932年)、美国时期(1936-1950年)。然而,12音序列时期和美国时期,是勋伯格音乐创作生涯最具代表性的成熟阶段。从《钢琴曲五首》(Op.23)开始,勋伯格将全新的作曲原则,通过严谨的结构方式和规范的组织逻辑应用到音乐写作之中。这种不同于严肃音乐经验的创作理念,是音乐领域中的一次革命,是整个音乐创作发展历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二战期间的音乐倾向:
“总列主义音乐”(Total serialism)
——布列兹
12音列体系的建立为“总列主义音乐”(Total serialism),又称“整体序列主义”(Integral serialism)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作曲家们并不满足于“12音高类集合”的序列化,而是为了创造新的音乐语言,彻底地革新了传统的“节奏”组织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以及其它地区的年轻音乐家们一直谴责纳粹政权,特别接受表现主义乐派代表人物勋伯格和韦伯恩的音乐风格。1940年代末,作曲家们将勋伯格的音列原理运用到音高之外的音乐要素中。另外,在韦伯恩所创作的很多作品中,通过将音高序列原则扩大到其它要素(节奏)中,从而开拓了“总列主义音乐”(Total serialism)。这种新的音乐发展最初得到了由政府赞助的音乐机构的良好推动,例如:1946年开始的达拉斯塔特新音乐的夏季讲座。除此之外,1953年在达拉斯塔特举行的韦伯恩的追悼演奏会上,韦伯恩被尊奉为这种“新音乐运动之父”。
贝尔格(Alban Berg, 1885-1935 )和韦伯恩(Anton Webern, 1883-1945)都是A.勋伯格的学生,由于他们三位作曲家在音乐理念和创作技法等方面的一致性,都为表现主义音乐和12音序列创作技术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而被誉为“第二维也纳学派”。在音乐创作方面,A.贝尔格和A.韦伯恩如同A.勋伯格那样,也显示出三种不同的风格特征,分别是:后期浪漫主义风格、自由无调性风格、12音序列风格。
但是,对于12音序列技术方法的理解及具体的实践,他们三位作曲家是不相同的,如:A.勋伯格,作为非调性基础上的音高材料关系,强调音与音之间相互连接的逻辑性,通过四种变化形态来体现;A.贝尔格则将调性原则和抒情性音乐表现相结合,为12音调性、泛12音音乐等派生风格的产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A.韦伯恩则是通过纵横两方面配套组合的多种可能,作为整体的结构形式关系来考虑,对技术手段形式逻辑的强调,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因此,A.韦伯恩也被视作是“新音乐运动之父”。
《九件乐器的协奏曲》Op.24(Concerto for 9 Instruments,1931-1934),在韦伯恩的音乐创作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品将12音写作技术,通过精致的结构形式,多样的逻辑关系发展到一个完全新的高度。作品中的12音序列,以一个三音列为基础,用四种序列技术方法,即原型(O)、逆行(I)、倒影(R)和倒影逆行(RI)的配合,将音列安排在一个完整的12音序列中,形成具有高度逻辑形式关系的结构模式。
所谓“总列主义音乐”(Total serialism)的作曲方法是将音乐的各种要素以排序的原则进行组织。在整个作曲过程中,各种要素都是事先设计和固定的。如果半音阶的12个音阶能够音列化(这大致上只有几个要素是可以音列的),其余的要素则被利用在强调音列的结构上,但是音阶、强弱、音色等要素也可以作为新扩展“排列”(row)的序列罗列作品的主要内容。序列主义音乐是将各音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或以序列化的音列为基础,形成乐曲结构的音乐,在音列音乐中,特别是12音技法是指在12个音上规定顺序,使音序一次出现,但不重复,通过序列化的12个原型音列和它的原位、逆行、逆行原位等形成48种形态的音列,形成樂曲的各种结构。
20世纪法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和指挥家布列兹(Pierre Boulez,1925-2016),1943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跟随梅西昂(Olivier Messiaen)学习和声学与音乐分忻 、沃拉布格( Andree Vaurabourg)学习对位法 、莱博维茨( Rene Leibowitz)学习序列作曲,接受了严格的专业训练。60年代开始,布列兹因其聪慧的个人天赋、敏锐的听觉以及作为作曲家、理论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所应具备的音乐素养,他的音乐活动越来越得到国际音乐界的关注。1963年在巴黎歌剧院指挥演出了贝尔格的歌剧《沃采克》,1966年在拜罗伊特,全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歌剧音乐节上(Bayreuth Festival)指挥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等等。
布列兹从学生时代起就是“新维也纳乐派”的追随者,但是他对勋伯格的12音列创作技法并不满足,他希望建立起一个更为全面而且更合理的组织音响材料的结构体系。1949年,梅西昂在德国达拉斯塔特现代音乐研习营发表了钢琴作品《时值与力度的模式》(Modes de valeurs et dintensités),对年轻的布列兹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于是,布列兹和斯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 1928-2007)等一批敏感的作曲家立即投人到这种新音乐体系的试验中。将传统的序列作曲原理扩展到对音高、时值、力度、音色等所有音乐参数的全面控制,这样就形成了“整体序列主义”基本的结构原则与逻辑方法。
布列兹用整体序列技术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是《复调-X》(Polyphnie X, 1951),标题中的“X”是音乐结构图式的象征。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还包括:《为录音磁带而作的练习曲》(Etude for Tape,1951-1952)、《结构第一号》(Structures, Livre I ,1952)、《无主的铁锤》(Le marteau sans maitre,1955)以及《第三钢琴奏鸣曲》(Sonata for Piano No.3,1957)等等。
布列兹的《结构第一号》(Structures, Livre I ,1952)采用了比巴比特(Milton Babbitt, 1916—2011)范围更广、复杂的音列控制法。音高排列借鉴了梅西昂的《时值与力度的模式》(Modes de valeurs et dintensités)。这部作品是布列兹用整体序列结构方式和技法写作完成的一部经典之作。在作品写作中,对音高、节奏、力度和演奏法均进行了精心设计,将音乐中所有的元素有序化结构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
以下是《结构第一号》(Structures, Livre I,1952)各音乐参数序列结构的图示:
结语
一战期间,一些年轻的作曲家在保持与传统音乐强烈联系的同时,从过去的音乐语言中,进一步去探索比他们的前辈更加激进的创作方法,这些被称为“现代艺术家”(Modernist)的作曲家们像开拓表现主义、抽象艺术的音乐大师一样,对继承的传统进行了深度认知。无论是音乐还是其它艺术,“现代艺术家”们都没有把一直被认为是本质性的属性听者或鉴赏者置于既定满足的目标。相反,他们想通过一些手段挑战不可能的经典传统,现代艺术家们批判了大众文化和易懂的艺术。这些作曲家们并不认为自己的创作与以往的大师们有任何矛盾,他们否定现代音乐“与传统共存,但要提供新的东西”的这种说法,是对过去进行解释和改造的方式上最为激进的现代主义作曲家最敏感的问题。事实上,他们把新的开拓视为“快速进行”,而不是推翻传统。
20世纪初出现的所谓“无调性音乐”思维证实了对传统音乐的突破,以勋伯格为首的“第二维也纳乐派”以此为基础所创立的“12音列体系”,作为一种音高和音程关系的排序手段,被认为是二战前最重要的音乐发展倾向之一。12音体系的创立打破了传统的调性体系,这种音乐创作引起了音乐界的极大争论。虽然人们对它的评论至今仍褒贬不一,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新音乐材料的出现不但打破了传统的调性音乐,并且证明调性音乐不是音乐创作的唯一选择,给音乐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
也正是由于勋伯格等一系列作曲家对“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大胆尝试, 才引起了20世纪以后丰富多样的新音乐出现。“总列主义音乐”就是作为受12音列体系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作曲形式,并且在二战以后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虽然这种作曲技法所诞生的作品似乎总是给听众留下恣意妄为的印象,结果导致持续受到观众的冷落,但是总列主义被二战以后以欧洲为中心活动的多数作曲家所运用,特别是结合了音乐材料中的“媒介变数”的数学概念,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逻辑性和合理性的结构,这对20世纪后半期的新音乐、新音色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电子音乐等形式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作者单位:枣庄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
参考文献:
[1][美]Donald.J.Grout等著,余志刚 译.《西方音乐史》(中文版,第六版)[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鄭英烈.《先锋派、整体序列主义与即兴创作》(《音乐译文》)[J].1981(03).
[3]郑英烈.“序列音乐”的概念及其它——兼与苏夏同志商榷[J].人民音乐.1983.
[4]孟酋.勋伯格十二音技法的产生及其与豪埃尔十二音技法的比较[J].中国音乐学.1997(04)97-113.
[5]姚恒璐.作为音响手段的“音色旋律”与“点描主义”的结构方式》[J].音乐探索.2001(04)97:113.
[6]温德青.勋伯格还没死——论十二音序列音乐的后续影响[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03):57-72.
[7]王霞.20世纪的危机——从勋伯格到马勒[J].音乐创作.2016(11):136-137.
[8]陈国威.音色结构与集合结构功能的整体结构控制——威伯恩《管弦乐小品五首》Op.10,No.1的结构力途径[J].音乐探索.2011(04).
[9]赵晶.音乐材料的多态一致性与同构性——以韦伯恩《六首乐队小品》Op.6 No.1为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01):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