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芬 贺雪飞 刘成龙
[摘 要]文章分析了基于发展教师核心素养的“三阶段、两主线、一中心”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及其内涵,提出了基于发展教师核心素养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实施路径:大一、大二阶段以专业学习、技能训练为导向,扎实学科专业素养;大三阶段以就业升学、职业规划为抓手,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大四阶段以求职应聘、反思总结为重点,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以期为高师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全程化就业指导;教师核心素养;模式;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4-0146-03
就业指导是为适应职业社会的选择而完善自我、增强就业竞争力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其包括指导学生了解专业、认识职业、评估自我、走向社会[1]。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指导既是关乎学生职业选择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教育工作,又是一个长期而反复的教育过程,如果将就业指导统统集中到毕业前来进行,工作开展不仅困难,而且效果不佳。同时,就业指导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高校建立就业保障机制,社会力量提供就业资源和平台,教师提供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的培训,充分保障就业的落实和质量。其中,班主任作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中的特殊角色,是班级教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2]。加强班主任就业指导工作,能更全面地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更有效地引领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更准确地帮助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更高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择业和创业。本文构建了基于发展教师核心素养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探讨高师院校班主任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路径。
一、基于发展教师核心素养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及内涵
就业指导的有效开展,除了受到指导者和学生重视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学生专业认知和就业能力的影响[3]。国际劳工组织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一份有薪水的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4]。其中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学习能力、专业技能、适应能力、综合素养等[3]。就师范生而言,专业认知和就业能力可看作是教师核心素养的体现,是师范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的关键能力,具体表现为坚定的教育信念、一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良好的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等。发展教师核心素养对增强师范生就业能力、保障就业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服务学生为核心,以对用人单位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为原则,经过实践探索,本文确定了“三阶段、两主线、一中心”的基于发展教师核心素养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见图1)。
“三阶段”是全程化就业指导思想的具体化:第一阶段(大一、大二)以专业学习、技能训练为导向,扎实学科专业素养;第二阶段(大三)以就业升学、职业规划为抓手,增强教师职业素养;第三阶段(大四)以求职应聘、反思总结为重点,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各阶段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各有侧重,围绕“两主线”开展工作:一条线是依托班集活动组织就业指导活动,另一条线是基于专业和实践教学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两条就业指导路径一“明”一“暗”,通过班集体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发展综合素养;通过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就业意识,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素养。“三阶段”和“两主线”均服务于学生且围绕“一个中心”:以发展师范生的教师核心素养为中心,围绕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学习、教学能力训练、综合素养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应聘等各环节,提供及时、直接、深入的指导,充分发挥班主任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推进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基于发展教师核心素养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实施路径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但就业岗位增幅有限,且大量非师范毕业生进入教师就业市场,导致师范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较大的就业压力。因此,有计划、有层次、有质量地發展师范生的教师核心素养,增强其就业能力,对落实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一、大二阶段以专业学习、技能训练为导向,扎实学科专业素养
1.介绍专业职业特征,理解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通过班主任介绍专业特点、教师职业特征、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教师招聘考试的相关环节和考核要求,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形成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从事教育的意愿,并理解扎实学科专业知识、训练师范技能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同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利用教育见习等实践活动,深入了解教师工作岗位、教师就业形势等情况,以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教学实践技能,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
2.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保证专业素养发展的多样性
利用晚自习或班会活动,组织丰富的教师文化活动。比如,训练粉笔字书写,提高板书板画技能;开展作文写作比赛,提高写作能力;开展教师综合素质知识竞赛,提升人文素养;举办学科知识竞赛,巩固学科专业知识;开展学科中高考试题讲题活动,提高解题能力,增强讲解技能。通过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师范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同时缩小学生从毕业到就业的岗位差距,增强就业竞争力。
3.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增强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
随着教育由“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本位”转变,教师的角色、知识结构等均要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同时也对师范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5]。具备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是师范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关键之一。可组建以班主任和班导师为指导教师的学生研究团队,形成学习共同体,旨在提高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扎实教育理论知识,提高查阅、应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形成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作风。
(二)大三阶段以就业升学、职业规划为抓手,增强教师职业素养
1.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树立明确的奋斗方向
大三是学生职业规划的关键期,做好明确的职业规划,对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择业不仅是对职业的选择,更是对自我的选择和认识。学生通过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为明确职业方向、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提供主观依据和条件。同时,班主任和班导师应分析就业前景、专业特点,指导学生做好就业和考研深造的选择,鼓励学生制订行动计划,着重落实行动方案。
2.开展就业、考研交流活动,提供职业发展经验
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就业指导理念,通过班会等班集体活动,请班导师、考研专业咨询教师、名优中学教师、往届及高年级学生交流考研或就业指导经验,进一步帮助考研学生明确考研流程、选择研究方向、制订有效复习计划,并提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科研究能力的路径和方法;帮助参加工作应聘的学生提前做好笔试和面试的准备,尤其利用试讲试教等实践活动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技能训练,不断增强师范生教材分析、教案撰写、课堂教学等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人际沟通交流能力,整体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同时,鼓励学生观摩校园招聘会,了解就业形式和行业需求,明确自我定位,认清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就业能力,应对就业压力。
3.落实班级学生个别指导,做好及时跟踪反馈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职业规划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特长、学习情况、就业意向等,有的放矢地开展个别指导,及时做好学生的跟踪反馈工作。对于中途放弃的学生,要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对于感到迷茫的学生,要积极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分析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使其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并为其提供多种就业渠道。
(三)大四阶段以求职应聘、反思总结为重点,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1.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拓宽学生就业渠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并做好就业政策、就业协议、档案、户籍等就业相关问题的解读和说明工作。同时,督促学生继续做好中小学教材解读、中高考试题训练、说课讲课打磨等工作,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帮助学生修改个人简历、熟悉面试礼仪和应聘流程。知识的积累需要阅读,经验的积累需要反思,要让学生反思总结每一次的笔试、面试,查缺补漏,积累经验,提高应聘成功率。班主任还要通过学生求职应聘的经历,引导学生形成不畏挫折、乐观向上的心态,培养不断进取、终身学习的意识。
2.定期开展应聘交流,积累应聘经验技巧
通过线上线下班会、教育实习、研习总结会等开展应聘经验交流活动,让已就业的学生分享成功经验和应聘技巧,帮助毕业生及时调整目标,加强就业求职技能训练,增强应聘实力。同时,引导学生打破“铁饭碗”观念。部分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将教师编制作为职业追求,一心考编,不考虑私立学校等单位,导致就业困难。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清晰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不同单位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多角度分析岗位工作情况、薪资待遇和就业前景等。鼓励学生树立服务基层、致力乡村教育的理想信念,参加“三支一扶”或特岗教师选拔等。
3.加强就业心理指导,及时解答就业困惑
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客观评估自我,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生我材必有用”等就业信念。对就业受挫的学生,通过现场交流、电话、QQ、微信等多种方式,及时进行安慰疏导,帮助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会正确面对就业困难,乐观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单独发送就业信息,鼓励其先就业再择业,缓解就业压力;定期与尚未签约或无工作意向的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其对就业进行正确定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家庭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择业观和就业态度。很多学生肩负着家庭的期望或受父母观念的影响,在择业过程中会着重考虑就业地域、薪资待遇、单位性质等因素,导致就业困难。因此,班主任在了解情况后,必要时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就业形势、国家最新就业政策、招聘信息及岗位要求等,全面权衡考虑,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就业指导和建议。对于考研落榜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鼓励其及时就业或做好考研“二战”准备。
三、结语
班主任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影响着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发挥班主任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全程化、分阶段、有侧重的就业指导机制,构建基于发展师范生教师核心素养的就业指导模式,不仅对增强师范生就业能力、落实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保障升学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探索新时代师范生的培养途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韦家明.加强职业指导 做好就业工作:当前高职班主任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0):28-30.
[2] 卜叶蕾.新时代高校班主任核心素养提升路径研究:以华北电力大学“名师班主任”工作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9):87-90.
[3] 吴莎,肖云川.提升大學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1):78-80.
[4] 刘小平,邓靖松.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结构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9(5):85-90.
[5] 张地容,杜尚荣.试论“以生为本”的教师核心素养[J].教学与管理,2018(12):8-11.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