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科研育人现状及实施保障

2023-11-08 04:46朱为菊常开心丁兆建谢春平尚真真
大学教育 2023年14期
关键词:生物科学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

朱为菊  常开心  丁兆建  谢春平 尚真真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大量增加,研究探索如何有效开展科研育人工作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新建本科院校因办学时间短等原因,其科研资源、科研积累较缺乏。该研究以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通过对201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的琼台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关于科研育人的认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实践和科研育人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并从政策保障、师资保障和条件保障等方面对科研育人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旨在优化育人环境,营造科研育人的氛围,为同类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科研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研育人;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新建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4-0129-04

引言

作為高校重要职能的科学研究,是集知识传授、人才培养与科学精神传承于一体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大量增加而显得越发重要,研究探索如何有效开展科研育人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了“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1]的要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2]。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3]。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发挥科研育人功能,优化科研环节和程序,完善科研评价标准,改进学术评价方法,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培养师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4]。上述文件明确了高校科研育人工作在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中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并为高校科研育人工作提出了基本遵循。

高校要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就要充分发挥科研育人的功能,引导学生培养科研能力和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让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是将科研精神、科研思想、科研理念传达给学生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科研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调查、实验、观察、测量、分析、应用等工作,提升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目前,国内关于科研育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些成果大多集中于办学时间较长的本科院校,其中多数研究是关于研究生教育的,而关于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育人成果较少。新建本科院校是指自1999年以来,因高校扩招将专科院校、中等学校、成人高校等类型的学校通过重组、合并等升格而成的本科高等院校[5]。新建本科院校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科研基础较为薄弱,如何在当前环境下发挥科研育人的功能并将其落实到实践当中,是“三全育人”工作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新建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为例,通过对201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的琼台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科研育人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科研育人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同类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科研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调研对象包括生物科学专业大学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的111名学生。调查问卷包含18道选择题,其中单选题14道、多选题4道。

一、科研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关于科研育人的现状,下文从师生对科研育人的认识情况、学生对科研育人实践的认识和参与情况以及科研育人的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师生对科研育人的认识情况

新建本科院校师生对科研育人的认识还需进一步加强。从教师层面来看,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教学任务较重,教师备课、开展课程建设、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等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其开展科学研究的时间不足,进而使科研与育人无法很好地进行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很多教师从事科研是为了晋升职称,忽略了科研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科研育人的主体意识还不够强。即使有些教师让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但只是让其做些辅助性工作,比如整理资料、开展小实验,学生得到的科研实践锻炼不多且不全面,科研育人的效果不明显。从学生层面来看,首先,高等院校的科研主体依然是专职科研人员和教师,而学生主导和参与的科研项目较少,有的新建本科院校甚至没有学生主导或参与的科研项目,科研育人的效果不理想。其次,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科研育人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认为科研项目或活动与教师有关,而与学生无关,学生不主动要求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活动,教师动员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也不够,这就影响了科研育人的效果。笔者通过实践调研发现琼台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认识到科研育人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对科研育人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学生对科研育人实践的认识和参与情况

科研育人的实践形式应该多元化、系统化。笔者在调查研究中了解到,学生认为聆听专家讲座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学院、系部及专业都较为重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校开展科研交流活动,以开阔学生视野。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学生既可以从讲座中获取前沿的科研动态信息,又可以感受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执着精神。

从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意愿来看,超过80%的调研对象表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愿意花时间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其主要原因是生物科学专业重视推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鼓励学生加入教师的科研团队开展实验研究。科研导师制的实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发挥学生的特长,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也可以为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及探索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过程中,60%以上的调研对象对自身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比较明确。学生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过程中能了解到更多的前沿课题及研究动态,掌握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未来的职业有一定的规划,也能更明确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

科研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在参与教师科研的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锻炼。在调研中笔者发现,从参与科研活动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方面来看,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有很明显的提高,而有将近二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有较明显的提高。通过深入调查得知,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开展实验设计—提出解决方案—动手实践”的思路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加深了学生对所参与科研实践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科研育人的开展情况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学生认为生物科学专业科研育人状况良好,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在学生参与科研实验过程中导师还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参与科研实验的过程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育人元素,教师组织开展实验前需要学生设计好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文献查阅拓宽了知识面,通过缜密的设计锻炼了思维;在实验开展的过程中,为了验证实验假设,需要进行实验操作,能够培养学生严谨、求真的科研品质;在面对实验失败的情况下,通过感受科学家在科研实践中的心路历程,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二、科研育人的实施保障

(一)政策保障

科研育人的实施离不开学校、学院及系部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为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主持大创项目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制定完善、科学的配套政策和机制有助于将科研育人落到实处。一方面,教师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有政策依据,而且能充分发挥科研育人政策的导向作用与功能;另一方面,完善的政策和机制是学生有效参与科研项目的有力保证。张亚光认为,要构建双主体科研育人引导机制,学生和教师都是科研育人的重要主体[6]。高校教师应把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方面,而学生则把重心放在自我成长。教师将资源分享给学生,将科研项目向学生开放,而学生则应该抓住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项目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为此,他提出成立科研领导小组、科研建设指导委员会、科研建设实施办公室,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牵线搭桥。而谢晨霞则认为健全机制要从实际出发,且具有针对性[7]。首先是因校制宜,要符合所在学校的办学特点,把握学科发展规律;其次是在院系层面,不仅要有针对教师的还要有针对学生的,既有奖励也有惩罚。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要在制度上保证科研育人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就业需要,要加强民族精神培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科技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制订相关制度,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选题、项目研究、成果发表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求学生遵守学术规范,规范学术行为,并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给学生以积极影响,将科研育人价值观念贯穿整个研究过程,使学生具有认真做科研的态度和操守,为他们在以后的成长成才中养成尊重科学创造和科学精神的良好品德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建立健全科研评价机制,对有科研成果的教师与学生团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既要有激励措施也要有惩罚规定,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师资保障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启蒙者、引路人,在科研育人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还应不断优化科研育人理念,并将正确理念运用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教学团队的科学指导可以让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少走弯路、有更多收获,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有收获是导师成就感的重要来源,可以说良好的师资保障有助于师生实现双赢。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强化自身科研育人意识。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这就需要教师强化科教兴国、民族复兴的育人理念以及敢于创新、不怕吃苦的科研精神,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育人目标,为科研育人奠定坚实基础。

高校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师的根本任务,定期开展教师科研育人意识与能力的培训,邀请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交流教研经验。年轻教师可以向有经验的资深教师学习,不断改进教研方法,提高教研能力;资深教师也可以向年轻教师学习先进的教研方式,提升教研效果。培训方式可丰富多样,其目的是让教师以更多更有效的方式方法开展科研育人实践。同时,要注重鼓励教师对自己在科研育人过程中收获的心得和成果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探索,撰写科研报告、科研成果以及科研育人的有效办法和建议。

教师在科研育人过程中,除了要注重不断完善自己,还要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首先,要引导学生深入参与科研过程,让学生知道只有认真参与科研过程,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提升科研能力。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团队意识,认识到只有加入团队,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最后,积极引导学生不仅学习教师的科研方法、科研精神,而且懂得利用科研成果报效祖国,学习科学家不怕苦不怕累、敢于争先的精神,养成严谨的科研态度。

(三)条件保障

任何科研育人活动的顺利进行,除了需要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的积极参与,还离不开学校经费的支持。高校设立学术科研专项基金,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经费。同时,院校、项目负责人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为项目筹集资金。要加强与企业合作,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企业工作实践中,以企业长期存在的问题作为项目研究课题,在研究问题解决办法的过程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提升科研育人效果。学校要及时更新科研设备,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院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设备、场地、人力资源优势,鼓勵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市场竞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社会资源,引导他们承接有一定市场价值的专业项目。一方面,学生在真正的社会实践中可以感受到专业知识的用处,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院校利用自身优势,为教师和学生的研究争取到相应的劳动报酬,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使其愿意主动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提升科研育人的效果。

此外,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各专业特点搭建科研平台,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实训室、实验室等资源,让学生能在日常学习中更容易接触到相关科研项目,并根据自身喜好和特长选择项目进行研究,或者选择自己喜爱的导师并在导师指导下开展项目研究[8]。学校除了要开展校内的科研活动,还要注重与企业共建科研创新平台,既为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提供实习场地,又为企业进行技术攻关提供科研场所,实现双赢。

优化科研育人环境,营造科研育人的氛围,也是实现科研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科研育人环境和浓厚的科研育人氛围是顺利开展科研育人的沃土,因此要注重做好对科研育人政策、措施以及全国科研育人先进事例的宣传[9-10]。一是建设好文化长廊,将科研先进事迹在长廊进行展示,供师生观摩、学习。二是开展校内科研育人楷模评比活动,对表现优异者进行奖励。教师指导学生取得科研成果,可以折算为相应课时,给予课时费;因科研成果获得的课外竞赛奖项,学校应当给予适当的奖金。而对于认真参与科研实践的学生,教师可根据其表现给予课外学分奖励: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与课题相关的论文,或成功申报了发明专利的,可以给予课外学分。三是通过专题讲座、征文比赛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育人主题活动,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开展网络科研育人活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提升科研育人效果。四是注重科研育人团队建设,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凭借自身良好的科研素养,为学生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团结互助,构建科研共同体。五是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学校精神,走符合本校实际的科研育人之路。

三、结语

科技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研育人是当下助推我国綜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工作。科研育人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自身的知识与技术报效祖国,振兴民族,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让青春之花在推动祖国发展和世界进步的实践中绽放。高校要认真分析科研育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切实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2015-01-19)[2023-01-26].https://www.gov.cn/xinwen/2015-01/19/content_2806397.htm.

[2]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EB/OL].(2016-12-08)[2023-01-26].https://www.gov.cn/xinwen/2016-12/08/content_5145253.htm#1.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7)[2023-01-26].https://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eqid=d7e3175400035dc8

0000000664560dfe.

[4]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7-12-05)[2023-01-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5] 傅大友.新建期、应用型、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25-27.

[6] 张亚光,曾丹旦.“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科研育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91-93.

[7] 谢晨霞.大学科研育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20.

[8] 戴圣海,刘省红.高职院校科研育人实施路径探究[J].教师,2022(2):12-14.

[9] 刘在洲,谢晨霞,刘香菊,等.大学科研育人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H省4所高校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6):79-85.

[10] 翟荣惠.弘扬科学家精神  助力高校思政育人[J].中国高等教育,2021(5):48-50.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生物科学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
生物科学核心课程关系及内容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我院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现状分析与对策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对生物教材的应用和体会
产学研相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