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怡迪 陈娟
春晚小品是春晚舞台上的最具有叙述性和喜剧性的语言类节目之一。但随着春晚的播出次数越来越多,并不能确保每年的春晚小品都与观众产生共鸣。因此随着春晚收视率的逐年降低,如何提升传播效果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共情理论,采用对策性研究方法,从春晚小品的传播对象、叙事传播的方式、艺术价值的体现,对取得良好效果的小品案例进行分析,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和现代化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春晚小品:共情传播的典型范本
春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和集体记忆,是体现中国集体性文明的重要节日,从19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春晚就成了大众心中阖家团圆不可缺少的重要仪式。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春晚的收视率分为两个阶段,1983年首届春晚播出到2000年近二十年之间,收视率始终在60%到40%之间波动;从2000年到2023年二十多年的时间,收视率在40%到20%之间,202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更是跌到了20.23%的新低点。从收视率来看,春晚的受欢迎程度不是很理想,出现吸引力下降的原因有:春晚被赋予了太多宣教色彩、语言传统、手法老套,不适应现在的网络生态、没有针对性地根据受众喜爱的内容进行创作等。从春晚小品的定性来说,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春晚小品是春节联欢晚会中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和舞台艺术,春晚小品的题材多来源于现实生活。春晚小品的内容在注重对生活进行艺术夸张的同时,更要注意作品的广度和深度,现如今的春晚小品创作在注重挖掘现实生活题材的基础上,创作的内容有些边缘化,偏离了大众的兴趣点。春晚小品由央视春晚导演组负责审核,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相对固定的模式或创作理念。春晚小品在喜剧模式下,同时也兼有传播主流价值观、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的使命,是公共话语的喜剧性表达。在以主流价值观为基础的展现上,春晚小品也是大众的共同经历和情感体验。当共情从心理学领域引入到传播学领域后,共情不单单只是个体的情绪体验和变化,而是群体乃至社会的情感体验。春晚小品所展现的故事由表演者个体作为“传播者”,根据表演者和接收者都具有的能够产生共鸣的共同情感所发生情感连结,接收者对表演者的行为和情绪体验产生认同,继而会引发共情现象。受众作为故事的“接收者”,继而产生态度层面、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的改变,例如發生情感、态度方面的趋同。而“接收者”可能是一个个体,也可能是多个个体组成的群体,或是群体存在的整个社会。基于共情传播的传播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春晚小品从这两个角度来说都是共情传播的典型范本。
春晚小品:共情策略应用其中
促成共情的内容
每个人都有对客观现象的主观理解,创作者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很难不添加进创作者个人的主观思想。就如罗杰斯所说,人的世界是一个主观世界,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和观察世界的独特角度和独特的价值参考标准。因此,创作者需要换位思考,多从接收者的角度去考虑创作内容,才能获得更好的反馈,赋予作品更加贴合大众和社会需求的价值。对个性鲜明的年轻群体,要尝试将共情传播的理念融入到创作中去,不能局限在传统的内容中,以创作者为中心点的单向传播的传统模式是不被接收者接受的。
针对春晚小品的传播对象来说,年轻一代的群体可以跟上各种信息传播方式的更新速度、对更新渠道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甚至是操作能力更强,因此很难在传统的模式下停滞。在小品的内容题材方面,年轻人更是不满足于传统模式的表达,更乐于看见求新求变的内容;甚至说,比起在互联网上看到的网络化表达有时会在春晚小品中会像年终发言一样出现在演员的对话中,年轻人更希望看到的是春晚小品中出现崭新的经典化表达,并且可以在群体中形成共鸣。让春晚小品中的
“金甸”有它的专属名词——春晚流行语,而不是让网络流行语在春晚小品中进行再复述。另一方面,当代年轻人对于宣教性的内容留下了刻板的印象,比起宣教类的内容,他们更喜欢富有娱乐性的、冲击性的内容;因此在内容创作上,应该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更了解年轻群体的喜好。在换位思考这一步上,在构思“共情内容”的基础上,怎么对内容进行判断和分析,是进行共情表达的关键步骤。或许从年轻人喜欢的网络化表达入手,在内容创作中赋予一些网络感,更能促成年轻人的共情。另外在内容创作题材的选择上,也不能忘记春晚小品承载着弘扬主旋律和情达主流价值观的使命。在寻求“共情传播”的同时,还要始终思考从何种角度出发,时刻注意能在故事中让受众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更容易唤起受众的共情。例如,创作者通过让演员在对话中使用方言的方式,使“高大上”式的内容转化为“接地气”式的表达,在提高观众观看沉浸感的同时增强了观众与节目的共情与联系。
促成共情的叙事
在传播语境中,传播者通过语言、文字,或画面、声音等形式将要传达的内容传递给接收者,完成二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叙事传播可以理解为跨过特定情境,跨媒介讲述故事。春晚小品叙事传播中的内容来源于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改编,必然随着现实事件不断更新,而没有跟上新时代的作品在观众看来是老化、枯燥的。小品作为一种艺术样态,在传播中选择了三种叙事方式,即:叙事时空的营造、叙事主题的选择、叙事距离的调控。俄国文学理论名家什克洛夫斯基曾提出一个“陌生化”的概念,即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生活中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艺术之所以叫艺术,是因为它给人们提供了造梦的可能性,春晚小品通过故事的讲述在舞台上营造出另一种叙事时空,将生活中常见的事情经过艺术化处理,让故事在具有熟悉感的同时也富有了新奇感,给观众一种全新的体验。春晚小品主题的选择决定了故事能否在根本上吸引观众,例如以亲情立意为主的故事,讲述的就是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以家国情立意为主的故事,讲述的就是每个中国人心中对祖国的热爱;基本的主题表达,无论是亲情还是家国情都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中国元素,不仅能让中国观众对故事产生熟悉感、代入感,表达富有中国特色的主题,更能让海外观众产生兴趣并获得新鲜感。叙事距离是一种审美距离,传播者通过距离来调控叙事信息,传达叙事内容,使作品具有更好的艺术价值。例如观众观看春晚小品更多的是为了愉悦身心、获得乐趣,比起高深难懂的词汇,贴近他们生活的故事才是合适的审美距离。
契合受众促成共情
共情意味着传达、理解求助者的愿望,罗杰斯认为“让求助者认识辅导者具有积极理解其内心感受的愿望是非常具有意义的”。对春晚小品来说,为了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创作者需要从接收者的角度去创作内容,才能使效果更加理想。这也是共情传播在春晚小品中最重要的理论应用,最终的需求是为了使接收者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
具体到春晚小品的创作上,小品创作需要迎合年轻人的需求,让年轻人体会到表演者试图积极理解他们的目的,在表演中呈现他们的内心感受。根据B站的数据显示,目前春晚所有播出的相声小品中,播放量最高的是陈佩斯和朱时茂主演的《主角与配角》,累计播放量高达1110万以上。近十年的相声小品中,播放量最高的小品来自沈腾、马丽在2014年出演的《扶不扶》,累计播放量突破了300万。在互联网已经深深融入大众生活的二十一世纪,《扶不扶》还会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值得我们的肯定和思考。创作者在创作内容时首先结合了当时的社会热点,其次站在年轻人的角度进行了换位思考。故事中沈腾扮演的“郝建”从一开始出场通过寥寥几句话定位了自己是一名“热心肠”的人,通过好心办坏事的经历劝解自己遇见别人的麻烦事要冷眼旁观,很容易拉近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在马丽扮演的老人出场后,定位马上就切换成现实生活中许多面对碰瓷的老人在纠结“扶不扶”的年轻人,并且这里人物的定位就是整个故事中郝建的定位。同时演员的表演、台词、神态等也会影响观众的体验,富有情感的表演能够让观众更有代入感,这种结合故事背景与大众有相同情感的小品很容易引发观众的共情心理。
在内容层面,一定要尊重现实,而不总是使用小品的刻板话语,将一年又一年的故事模式重复地进行讲述。在《扶不扶》中,观众都知道的是遇到碰瓷的事情会无法说清甚至要赔偿到倾家荡产,但是小品中路过的骑自行车的演员将这一事实用艺术性的夸张描述出来“哥以前开的是大奔”,观众能轻松领悟到这句话包含的意思,并且也獲得了笑点。如此将现实情况转化成个体话语、平民话语,使故事更加贴近年轻化群体的内心感受,使观众产生共情。共情传播是一个包含情绪、态度认同和行为支持的完整过程。观众对小品中郝建的态度和情绪始终保持着认可,这种认可增强了观众对郝建本人身上的代入感,继而他的行为观众也是可以认同的。事实上,春晚小品的共情不仅体现在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接收者和接收者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例如在春晚直播时受众可以扫描二维码发送实时弹幕,其他平台也可以进行交流和沟通,这种受众表现内心感受,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反映了央视在积极地理解观众的需求,结合实际不断更新,也可以看作是共情传播策略的使用。
注重价值观念的传递
所谓的共情并不意味着完全要根据接收者的喜好去进行创作,也不意味着要排斥创作者的主观思想,在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还是要具有清醒的判断和立场。小品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要注意艺术价值观念的传递,让两者达成平衡才是最理想的状态。春晚作为每个家庭过年所需的电子
“年夜饭”,短时间在全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形成最大化程度的影响是其他节目不能比拟的。春晚代表的不仅是被党和国家认可过的内容,更是要向世界人民展现的内容,因此春晚节目中的言语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话语。国家话语是政府在维护社会环境时所需要的语言工具,春晚小品作为语言类节目,将语言的作用发挥到了最佳的程度。因此春晚小品中虽然被赋予了戏剧化、艺术化的表演,但是在笑点十足的语言下隐藏的是中国现实社会的现象,是国家向社会传达的通俗易懂的国家意志。考虑将话语“大众化”表达,是站在受众的角度理解国家话语,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增进和受众之间的亲切感。寻找受众可以接受的表达有许多的体现方式,但在寻求受众可以接受的方式之前,要从根源入手,考虑要传达的东西是不是受众可以接受的。在受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传达才能实现传播价值的最大化。对于主流价值的内容而言,能够被受众理解接受的才是优秀的内容,共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春晚小品在寻求共情传播的同时,必须要具有独立的意识,注重价值观念的传递。
共情要求我们去理解对方、关心对方,春晚小品体现了共情传播功能的同时,作品本身也体现了中国人集体性文明的思想,将个人的利益始终放在大家的利益之后。大道为公的思想始终根深蒂固在中国人的认知中,中国人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符合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春晚小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共情传播过程中使用了共情的力量,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甚至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隔阂,对他人的情绪和经历感同身受,也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共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心理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身就以共情作为内核,是中国人集体性文明的体现。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共情传播比传统的传播方式更有助于打破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隔阂,情感触及的始终是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通过感情建立起天然的连结,比生硬的方式更能让受众沉浸其中,没有共情能力和集体认知,很难促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因此,春晚小品中蕴含着集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情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通过春晚小品的创作手法和叙事加以设计,夯实情感基础,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动贡献了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