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一东盟媒体交流年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希望双方媒体做友好交往的传播者,务实合作的推动者,和谐相处的守望者,讲好共促和平、共谋发展的故事,为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广西外国语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立足区位需求,以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力培养为专业特色。《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将课程特色与区位优势、学校资源相结合,注重对东盟传播能力的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对外传播意识已有所提升,但根据海外平台Tiktok的作品投放效果及东盟留学生的反馈来看,作品传播效果仍有待提升。经分析发现,本课程学生国际传播能力培养遇到的突出问题,根本原因是对共情传播能力认识的不足与培养的缺失。共情传播能力包括:国际传播理念认知力、国际素养融合力、文化移情表达力。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共情传播能力,成为解决本课程学生国际传播能力不足的重要突破口。
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中共情传播能力培养的意义
共情传播能力可以说是新时代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人最为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传统的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人在角色定位上通常是话题的引导者,构建话题沟通的桥梁。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人需要承担的职责更加多元化,对于主持人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主持人作为情感表达的直接发声者,要具备强烈的共情传播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角色定位的转变。共情能力,指的就是同情心或移情能力,拥有强烈的共情能力,能够使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经历进行更好的理解,并对此做出相应的反应,同时能够通过自身的语言或肢体动作,将这种情感传递给每一位观众,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共情传播能力,是有意识地进行换位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与感受对方的经历。共情能力可以说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一直都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当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工作节奏愈发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冷漠、疏远,共情传播能力就显得愈发重要。可以说,在现代社会,共情能力已成为特定环境下社会关系融洽、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共情传播能力则能够起到很好的烘托气氛、增强传播效果的重要作用。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共情传播能力尤为重要。现阶段的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对于现场情绪的掌握与引导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主持人以自身的共情能力为基础,通过对现场情绪的引导与掌控,不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共情,更重要的是体现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共情与感知。在新时代,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虚拟主播的诞生,对于传统的主持人而言,共情传播能力是提高传统主持人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是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人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对于主持人的共情传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更好地以共情传播能力培养为导向实现课程教学改革,成为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课程面临的重要问题。
《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课程共情传播力培养现状
国际传播理念认知不足,教学缺乏引领高度
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掌握国际话语权显得极为重要。但整体上看,地方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核心课程的专业教师对国际传播发展态势敏感性相对不够,尤其是话语权意识、大数据思维还较为缺失,致使实际教学过程中国际传播理念意识的传授与引导相对滞后,缺乏大格局、深层次、前瞻性的教学内容设计,导致学生往往在传播理念、内容、形式、方法上缺乏创新,效果较为扁平。
核心技能与国际素养培养融合性不强
对于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东盟国别讨论、中国文化体验、国家情怀培养等内容,目前并未依据课程各板块特点与教学目标设计融合教学的具体思路、内容和举措,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出现顾此失彼、学时比重安排不当的问题。且教师受到自身知识结构与国际素养的限制,缺乏对学生全球视野内涵、作品精准传播效果等方面的多维考察。加上考评队伍缺乏东盟受众及各行业专家的多元反馈、多维指导,导致对学生作品的立体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学生文化移情能力不足,
对外传播作品对象感和创作力不强
一方面,由于学生对国家发展战略缺乏了解,对我国“一国一策”的对外精准传播目标与国际环境及全球重大议题缺乏关注,导致在确定作品选题时无法将全球议题与国家/地方发展相联系,很难精选出满足国际双方交流意愿的作品选题。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具有较强的文化自信,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较强,但由于专业知识与整体素养有待提升,加上对东盟文化的认知仅停留于表面,因此在作品策划与创作上表现出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共情点缺乏敏锐的捕捉能力,对不同文化间的异同缺乏相应的对话能力,导致东盟国家受众无法全面、生动、深刻地了解与接受作品,更难产生交流的双向共情。
以共情传播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构建
针对教学痛点,本课程以共情传播能力与课程核心技能的融合培养为“一主线”,通过“三路径”“四结合”的教学实践,实现能力提高与人才输送的“双效益”,并将课程改革的各环节形成有机整体。
“一主线”
针对教学痛点,本课程以共情传播能力与课程核心技能融合培养为主线,将共情传播能力的培养思路与方法融入到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当中,并在教学方式、教学板块两方面呈现。
教学方式对“一主线”的贯彻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造集思政教学、文化教学、专业教学三位一体的线上课程,打造学生自主选择的环境与平台,创设网上自学、课堂导学、实地研学的实验新模式,以解决本课程学生重技巧、轻素养的弊端。
教学板块对“一主线”的实施
将共情传播能力培养之“盐”,融入课程教学之“汤”。(如表1)
“三路径”
共情概念的三个维度包括:观点采择、情感体验、文化换位,针对上文提到的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本课程采用共情观点采择、东盟文化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东盟文化双向交流三项措施,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受众思维缺乏、文化移情表达能力弱、对外作品创作能力不强的问题。
通过共情观点采择培养受众思维
共情观点采择,即从东盟受众所处情境出发推测其观点与态度。将本课程学生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留学生形成联动教学,与留学生组成讨论组,精选议题,组织双方进行主题讨论,形成思想融合与碰撞,并以共情观点采择思维进行反思与汇报。此路径是“设身处地”的过程,能大大减少自我中心式的思考,以解决学生缺乏受众思维的弊端。
通过东盟文化沉浸式体验提高移情表达能力
与其他艺术类专业课程形成课程联动,实施东盟文化基地采风、东盟主题短剧制作、东盟文化艺术展演等各项活动,发挥语言表达的专业优势。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中国-东盟各项活动中,如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文化节等,实现对活动的多角度、全方位报道,在文化沉浸式体验与报道中提升移情表达能力。
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东盟文化双向交流提升创作水平
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实现课程联动。本课程学生与东盟留学生组成项目组,教师带领项目组成员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与东盟文化区开展户外采风实践活动,合作完成以国际文化双向交流为主题的作品创作,以提升对外传播作品的对象感及其创作力。
“四结合”
本课程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结合
打破课程壁垒,实现《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课程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之间的联动。将课程学生混合组成学习组,共同实现媒体项目运营、课堂交互汇报、课程联合展演等。形成文化主题特色鲜明、跨学科逻辑结构清晰、有现实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课程联动格局。
课程专业教师与各行业专家结合
在共情传播能力与课程核心技能融合培养的各教学板块中,有针对性地培育各类实践项目,实行各行业专家进项目、进课堂、进考核的“三进”原则。以课程学生为本,专业教师为引,行业专家做导,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学生独立性不强、评价体系单一的问题。
课程教学与学生专业发展方向结合
根据学情预测信息,结合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将学生划分为针对不同对象国、不同传播领域的新媒体运营项目组,如中泰活动直播训练营、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中心等。运用讨论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头脑风暴、团队竞赛以及情景模拟式教学等多种手段,不断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多维度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
丰富考评队伍,改变“以师为本”的传统习性
以“小组合作,团队竞赛”为教学策略,将课堂教学竞赛化,打造由专业评审团、行业专家、留学生评审团组成的考评团,多层面、多角度进行科学评价,并评选出优秀主题作品,实现平台展示或比赛成果转换,以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解决学生共情传播能力无形化与空洞化的问题。
加大过程性评价比例,打破“一考定音”
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考核的主题和形式,力求不同考核形式评分权重的合理,统合主题讨论与汇报、单元作品考核、跨课程团队表现、项目运营测评、课业成就奖励等不同阶段和形式的考核结果,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共情传播的潜力。
以单元考核促进作品创作,解决学生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问题
本课程以“向东盟讲好中国故事”为大主题,按照课程各单元特点,实行“一单元一主题,一主题一项目,一项目一作品,一作品一考核”的考核形式。(如表2)
在激烈的国际话语权争夺战中,新一代传媒人需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播音专业教学要致力于服务国家和社会,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始终将课程发展与内涵建设放在首位。在《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国家责任意识的形成,独立人格的培养,需打破课程壁垒,扩大课程外延,做好国际传播理念认知力、国际素养融合力、文化移情表达力的共情传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责任、有能力将真实可信的中国形象展示给世界。
作者簡介:
罗海燕(1989—),女,汉,广西南宁,广西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对外传播等。
(作者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