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高职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

2023-11-08 14:33朱艳琳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智媒人工智能时代

随着智媒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媒介传播的各个领域,传统的高职新闻传播教育无法满足如今传媒转型的现实需求,高职教育体系和教育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高职新闻传播专业教育需要将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先进的知识与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相结合,综合纳入到教育计划中,对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改革和创新,为智媒时代培养出优秀的综合型新闻媒体传播人才。

现代信息科技飞速发展,传统媒体的行业发展和产业格局也随之变化。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2022年8月31日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数量达10.51亿,较2021年12月增长约200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4.4%,广大读者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被不断拓宽。智媒时代的到来对新闻媒体产业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它重构了新闻信息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方式及过程,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对传媒人才的教育培养也提出了新的需求。高职新闻传播教育作为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一环,在智媒变革的风潮中面临着教育转型和改革的巨大挑战。

智媒时代的发展背景

智媒时代以信息科技为基础,将人工智能与互联网、传统媒体相融合,逐渐发展形成以“万物皆媒、人机共生、自我进化”为时代特征的智媒发展新格局。采用智能化系统的机器能够通过对大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实现信息生产、传播、交互、消费、反馈的全自动化过程。智媒时代,传统媒体行业同其他行业一起,不断适应现代科技新技术,协同创新发展,形成了包括媒体行业在内的众多行业的新的业态环境,重构了新闻媒体行业的组织架构,革新了新闻信息的生产传播方式和流程,丰富了新闻产品的形态,促进了新闻产业模式的转型和升级。

自2012年起,世界范围内逐渐出现一批信息科技技术公司,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科技公司在“模式化”快讯的自动化写作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其研发的自动化写作软件主要应用在天气预报、体育快讯、新闻播报、财经股市等方面。

我国各大主流媒体及互联网科技巨头自2015年起纷纷对人工智能技术投入研究,先后推出各种智能化机器人。2018年两会期间,由新华社研发推出的名为“媒体大脑”的人工智能平台首次亮相便大放异彩,编写并制作了全球第一条AI两会新闻视频,内容严谨,语言确切,用时仅15秒,工作效率极高。次年5月,在贵州贵阳市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由人民日报社参与研发制作的名为“果果”的人工智能虚拟主播惊艳亮相。在博览会上,“果果”面带端庄大气的微笑,几乎与其原型——人民日报社主播果欣禹的真人无异,穿着色彩鲜艳的红色西装,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与会人员进行新闻播报示范。除了人民日报社之外,中央电视台早在2018年5月就推出了央视虚拟主播“康晓辉”。“康晓辉”的声音由科大讯飞智能声音平台参与制作,通过其研发的AI语音合成技术,实现了对央视主持人康辉声音的模拟合成。“康晓辉”的外形和面部则是利用相芯科技自主研发的虚拟形象生成技术来构建的,其表情和动作通过虚拟形象驱动技术进行驱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其在传媒界的应用愈发广泛,智能化媒体技术不断发展,行业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传播教育改革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2022年12月5日,2022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顺利召开,该会议通过线上方式开展,以“引导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引领教育智能升级”为大会主题,围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改革”“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推动现代化教育体系改革”“人工智能教育时代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等议题展开讨论。通过为期两天的线上会议,备与会人员达成共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展现了数字化教育改革的巨大潜力,传统媒体发展的变革步伐从未停止。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应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对高职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工作进行深入改革。

高职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现状

自2016年起,“智能机器人写作”“智能化系统推荐”“自动化新闻”“个性化定制”等新闻传播新技术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各项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成果被逐渐推广应用到新闻信息生产、传播、运营等领域,各大互联网公司对智媒技术的研究进入高峰期。新闻传播领域各知名学者对此纷纷公开发表论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闻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彭兰发表的著作《新媒体用户研究》《网络传播概论》以及2020年发表的论文《科技与人文》中对智媒时代特征和智媒时代新闻产业的运作模式进行了详细论述,全面阐释了智媒时代下新闻传播领域的人才危机和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高职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在为社会输送大量优秀传媒人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智媒时代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工作缺乏创新,教学理念落后,对高职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指导。高职教育需要对智媒时代的教育变革工作展开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工作的发展战略,紧跟信息时代智能化媒介发展前进的步伐。

高职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理念落后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们应当积极更新教育理念,结合时代发展背景,有針对性地根据新闻传播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培养传媒人才。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除了培养学生传统媒体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将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引进到教学内容中,与传媒专业知识相结合,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展开教学工作,让学生对传媒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为新闻传播行业培养出足够的专业人才。

高职新闻传播专业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高职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工作缺乏对分层分类的研究,教职人员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专业素养,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一些年轻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对新闻行业的观察,导致其对新闻传播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缺乏认识,无法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导。

高职新闻传播专业学科架构有待完善

由于新闻传播专业的特殊性,一个优秀的新闻从业者往往需要丰富的知识体系,需要对众多领域和学科,例如现代信息技术、大众心理学、传播学、人工智能技术等展开学习和研究。因此,高职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工作应重点完善学科架构,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创新和补充,引进其他专业领域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其他领域学科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对完善学科架构方面缺乏重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依赖于老旧的经验和传统,缺乏合理性、系统性的规划,无法与时代发展顺利接轨。

智媒时代高职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策略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高职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工作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对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对此,高职院校需要制定教师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开发和培养创新型师资力量。在智媒时代,传媒行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新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传统的教学规范和专业知识,也需要具备现代信息时代下的数据思维和技能。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适当提升专业任课教师的各项福利待遇,为高职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队伍吸纳优秀的教学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建立“人才双向流动”的机制,实现优秀教师资源的共育共享,选派优秀的教师到智媒领域的企业学习先进经验,各高校之间互派教师交流探讨、分享教学经验,着力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

革新教育理念

智媒时代,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对接行业发展需求,打造学校教育与就业市场相连接的新闻传播专业技术型人才的成长路径。信息科技的不断更迭逐渐构建了传媒产业的新格局,“万物皆媒”的智媒时代,大大降低了原创内容生产制作的难度和传媒行业的准入门槛,网络直播、自媒体、播客、公众号文章写作、短视频UP主等新兴的内容创作方式不断涌现。教师应针对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明确高职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目的,完善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为中小微型传媒企业及新兴自媒体工作室培养专业技能与行业需求对口的现代化智媒人才。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在传统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中,更多地重视对学生新闻摄影、人物采访、文章写作、视频剪辑制作等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教育培训出的专业硬技能越来越多地被现代人工智能替代。例如,在体育竞技和财经股市新闻领域,腾讯集团的智能写作机器人每天可以产出超过2000篇专业报道,“AI+媒体”项目作为智媒时代的重要战略得到广泛重视和推广,新闻内容逐渐实现自动化生产。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传媒从业者的批判性思维、创造能力、话题敏锐度、心理素质、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软技能的重要性愈发突出。高职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软实力的培养,教师应鼓励和激发学生对新闻事件天然的好奇心以及对受访者、当事人的同理心,锻炼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兼具软硬件技能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

在高职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工作中,新闻教育者应充分注意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学科架构的合理性,深化人机融合的改革思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实现智能化教学系统软硬件的全面升级,加大实践环节的资金投入,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现代化教育课程体系。例如,广州某高职院校在2020年与北大方正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建立起包括一体化4KUHD數字高清全媒体演播室、新闻编辑创意策划工作室、数字剪辑工作室等一系列智能化实验室,让学生可以沉浸式体验从策划选题、收集素材、撰写稿件到采访录制、剪辑制作、最终宣传播出的整个新闻生产流程,加深学生对新闻传播行业的体会和了解,加强专业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积极开展跨学科合作

为了应对新闻传播行业对从业人员各相关领域专业能力的需求,教师应将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理论进行融合,对新闻传播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进行更专业、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帮助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提升理论高度,加深对传媒专业的认识和理解。

高职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多为文科生,其数理化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在应对智媒时代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信息科技方面的需求时存在一定困难。为应对这个难题,高职新闻传播教育实践应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合作,充分应用学校提供的各项资源,打破高职教育的学科壁垒,引导学生发挥个人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跨学科学习。例如,香港浸会大学就积极开展了学院之间的跨学科合作,计算机学院和传理学院合作开设了“人工智能与数码媒体”“大数据与媒介传播”等跨学科专业,班级内的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共同合作、互相促进,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想,在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针对课程内容,分别由文理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进行教授,致力于培养文理兼修的复合型人才。

传播学是新闻传播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课程,其课程内容涉及到诸多领域,当今的教育体系改革也越来越重视跨学科研究。传播学的课程在内容取向上重视与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的联系和融合,在课程设置的科学|生、合理性上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的新闻传播学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理论有交叉,信息科技飞速发展形势下的传播学则开始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工科产生联系。高职院校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调整和更新,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紧跟智媒时代的发展趋势。

大量全球知名院校的新闻传播学院已经对交叉学科、跨学科合作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数字新闻的批判性研究”召开了学术研讨活动,以“俄罗斯广告系统操控Facebook”的案例为主题展开调查和讨论。美国西北大学的新闻传媒学院召集众多新闻传播领域和信息技术工程领域的教授和专家,主持设计了媒体技术驱动项目。交叉学科的广泛推广能够帮助传媒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技术变革下的智媒时代,保障新闻媒体的公共传播效果,为新闻媒体行业注入活力。

智媒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冲击着传统媒体行业,市场需求和行业主体结构发生改变,企业岗位的设置和标准要求也随之变化,促使广大新闻媒体从业者和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者做出改变。高职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需要校方不断完善教育管理体系,吸纳优秀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壮大自身师资力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体系,对教学资源软硬件进行全面升级。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作为新闻传播教育者的专业素质,紧跟智媒时代的发展潮流,锻炼自己的数据思维和技能,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勇于创新教学理念和数学方法,应对时代挑战,把握时代机遇,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作者简介:

朱艳琳,(1982—)女,汉,湖南永州,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新闻传播,职业教育。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智媒人工智能时代
智媒时代新媒体副刊的出路在哪里?——以封面新闻人文副刊为例
智媒时代,新技术如何为新闻报道赋能——新华社AI合成主播在新媒体报道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智媒时代新闻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数读人工智能
“智媒高速”在天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应用设计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