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惠芳(河北省三河市第一中学)
最近几年,高中语文教学将改革重点放在了单元整合方面。但从单元整合实施的效果来看,并不理想。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为单篇教学,这种模式不仅整体性差,而且不够系统,导致“单篇”与“单元”教学出现脱节。由于高中生掌握的语文知识相对零散,故高中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通过单元整合教学,高中生可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独立解决各种语文难题。作为新时代的高中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内容,从整体角度开展单元教学,将新《课标》要求落实到位。
对于单元整合教学模式而言,它具有两方面特征,一是整体性,二是系统化。该教学模式围绕教学目标及单元主题做出教学规划,让语文教学更高效。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的第一单元,主题为“青春价值”的作品主要有三篇,一是《红烛》,二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三是《沁园春·长沙》。在应用单元整合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这些作品进行欣赏,然后了解相应的背景资料,同时对各篇文章的主题含义与创作背景进行了解。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以分组合作形式共同探究“青春的价值”这一主题。
高中语文单元整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让自主学习更加有效。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中,属于中华古典诗词的课文有四篇:一是《梦游天姥吟留别》,二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三是《登高》,四是《短歌行》。这四篇古诗词传递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也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在应用单元整合教学法时,要从诗人的背景资料出发,让学生对诗词大意有所了解,对诗人的创作心境认真体会;然后,深入感受古诗词的内涵及诗人的人生观,在单元整合阅读中产生深刻认知。
针对单元整合而言,它可将散碎的知识整合到一起,让知识结构更加系统。通过此种方式,学生就可形成自身独有的知识体系,从整体角度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从单元整合教学法实施的情况来看,高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并未侧重单元整体学习目标,足以看出教师的单元整合意识差,对单元整合教学缺乏深层次认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并不了解单元教学的真实内涵,对单元整合教学理论的了解相对较少。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主要为“单篇”教学,仅对单篇内容做详细讲解。单元内的各篇文章缺乏一定的关联性,如果仅依据传统思维进行知识讲授,就很难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耗时耗力,教学效率低下,此种教学模式不仅整体性不足,而且系统性也较差。因此,教师要全面认识单元整合教学的相关理论,重视教学水平的提升,认真落实单元整合教学法,从整体角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前,高中语文教师并未对单元整合教学的学情进行重点关注,甚至很少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致使学生很少参与到单元整合教学中去。结合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的实践可知,教师在单元整合教学中,很少进行单元整合教学任务情境的设计。科学设计单元教学情境,能够让任务类型更加丰富,更具趣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少部分教师并未对单元整合教学任务情境进行设计,导致单元整合任务停留在表面,相对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差,这也是学生单元整合教学参与度低的原因所在。为此,语文教师在对单元学习任务进行设计的期间,就可让单元整合教学任务情境化,可帮助学生们对教学任务产生深层次理解。通过此种方式,提前让学生了解单元整合教学任务,对任务情境产生充分认识。这样就可让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与思考。可是,语文教师在对单元整合教学任务进行设计期间,既未关注学情,也未帮助学生熟悉相应的生活情境,因此,大多数学生均表示不愿参与到单元整合教学中。
高中语文单元整合任务效率低下的首要原因为缺少学习评价。而学习评价能够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然而,高中语文教师所制定的单元整合任务往往缺少学习评价,即便有学习评价,可是评价主体相对单一,导致评价不够客观;这里的学习评价主要体现为终结性评价,对完成结果较为看重,并不关注完成过程。高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任务执行期间,学习评价的作用不容小觑,可对相关任务内容进行有效监督。由于单元整合任务中并未设置学习评价环节,故学生很难对自身的学习实际产生清晰认识,这对学生了解单元整合教学任务是极为不利的,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低下,单元整合教学任务的完成率低下。
1.从理论层面提升认识
结合高中语文中单元整合教学法的应用情况来看,很多语文教师仅对人教版的单元整合教学理念有简单认识,并没有全面了解单元整合教学任务内容。同时,语文教师并不能对单元整合教学任务的作用产生深层次认识,一般仅停留在“表演”层面。因为理论认识不足,所以单元整合教学的实施受到一定限制。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重视自主学习,全面提升专业素养水平,这样才可有效完成单元整合教学任务的相关内容。
为确保单元整合教学的顺利实现,就要重视单元整合教学法对高中语文教学所起的辅助作用。教师要大量阅读关于单元整合教学任务的文献资料,例如,与单元整合教学相关的理论文献资料有很多。首先是《单元整合教学模式的研究实践》,作者为王希峰;其次是《换一种新语文教学法:单元整合课程的初探与实践》,作者为姜风平;最后是《聚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单元整合教学》,作者为蒲春燕。另外,知网、万方网及维普网等均可查阅到与高中单元整合教学相关的研究论文。在总结这些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从深层次了解单元整合教学的内涵及特征,能够推动单元整合教学任务的实现。
2.借助教研活动提升认识
对于教和研之间的关系,有这样一种描述,即仅教学而不研究,将会愚钝;仅研究而不教学,将会虚无。教学和研究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为此,教师日常生活中应认真了解高中语文单元整合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同时,语文教师也要积极投入到教研活动中,借助研讨会、公开课及示范讲解等,会同专家意见了解与单元整合教学的理念。为进一步对单元整合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也可应用一种新的方式,即语文组集体备课。
首先,大部分语文教师一同收集关于单元整合教学的相关资料。而单元整合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既要以课文知识点为基础,还应将课外教学资料融入其中,以此展开整体设计。因课文内容较少,教师应将一些图片、链接资料、音视频资源、戏曲及影视资源等融入其中。在对相关资源收集的基础上,在单元整合教学任务中要进行体现,以此帮助高中生深层次了解单元整合教学任务,让学生形成自身独有的语文知识体系。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可借助集体备课形式,一同研究单元整合教学任务如何设计与执行,以此强化教学效果。比方说,北京市海淀区建设了很多区教研室,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单元整合教研活动;并且,还建成了一定数量的名师工作室,帮助教师借助教研平台了解单元整合教学任务的设计与执行。上述教研活动,能够让高中一线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并平衡教研中教学与研究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语文单元整合教学。
1.从学情角度提高参与度
在关注学情方面,高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可将学情分析作为任务设计依据,而学情分析则涵盖两个维度,首先是学生情况,其次是学习材料。为此,分析单元整合教学任务开始之前,首要工作则是分析学习材料,并将单元作为基本单位,涉及三类分析:一是全册单元分析,二是本单元材料分析,三是纵向同类材料的单元分析。并且,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学段特点产生清晰认识,并全面分析所有学生的学情,并对已知学情和未知学情产生深层次认知。因此,只有做好单元整合教学任务的设计,才可让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获得满足,以此激发学生完成单元整合教学任务的兴趣。在设计高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任务期间,首先是不可过于简单化,其次是不可偏复杂,否则学生的完成难度极大。同时,教师还应从学情实际出发,合理把握单元整合教学任务,对单元整合教学任务的难易程度做出合理调整,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
比方说,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必修上册的某个单元时,教师可将单元整合教学任务向学生们告知,其中包括一道前测题目:在阅读此单元的几篇散文后,你是否认识到抒情散文应用了哪几种抒情方法?在前测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多数高中生能够写出两种抒情方式,一种是叙事抒情,另一种是直接抒情,然而,针对作者怎样借助借景抒情来表达情感则产生疑问。此问题则为未知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将这些疑点处理掉。学生们可根据单元整合教学任务将未知问题变为已知问题,方便学生结合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确定,将问题转变为单元任务,让教学的目的性更强。
2.从情境设置方向提高参与度
新情境可以让人的大脑神经兴奋,让人对知识学习充满兴趣与激情。故新《课标》出台后,在对单元整合教学任务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合理融入生活情境,让教学任务更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逐步拉近学生同单元整合教学任务之间的距离。最后,通过情境设置鼓励学生应用生活经验思考语文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单元整合教学的积极性。
1.从教学评价角度提高效率
在教学评价的开展方面,教学评价的实施需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结果,故教学评价属于一种教学决策活动。新《课标》出台后,师生之间的位置有所改变,需要对单元整合教学任务的评价主体做出合理调整。因为过往的教师评价属于师生共同评价方式,可以理解为评价主体为高中生,学生对单元整合教学任务做出学习评价。在对评价方式调整的基础上,学生就可清晰了解自身的学习结果及相关表现。在单元整合教学任务中,由于其任务过于简单,教师就可鼓励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依据评价标准做出自我评价,通过此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教学任务自评及修正能力。倘若学习任务带有一定难度,带有一定的梯度,就可应用小组合作形式对单元整合教学任务进行设计,在教学评价中增加新的环节,即小组学习评价。该小组学习评价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为组员间的学习评价,另一部分为组内自我评价,还有一部分为组间的评价。由于评价主体有多个,故能够据此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评价体系,让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充满激情,同时,学生也能对学习情况及合作情况有清晰了解。这样就可结合反馈结果及时改进教学评价。此类评价所表现的是学生的内驱力,可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高效完成单元整合教学任务。
2.从教学反思方向提高效率
语文教师要时常对单元整合教学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反思,并借助教学案例的撰写、教学日记及随笔的记录及教学传记的书写等展开教学反思。教师不仅要对成功经验进行总结,还要对成功之处进行反思,并在反思过程中进行记录,为后续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相应的经验。同时,语文教师还要对单元整合教学任务设计的缺陷及该任务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反思,比如选取单元整合点、确定单元核心任务、设计教学任务、分析学情、参与度及完成效率等,通过上述反思,能够推动单元整合教学任务顺利实现。然后将上述问题在反思笔记中进行记录,并要求经验丰富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对现有问题进行处理。这样,语文教师就可从教学反思方面得到相应的启发,不仅对单元整合教学任务的设计与执行有一定帮助,还有助于增强教师执行单元整合教学任务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单元整合教学任务的效率。
总之,单元整合教学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这与新课改的总要求相符。这种教学模式不再受限于单篇讲授,同时,也摆脱了碎片化教学模式的弊端。由此可见,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实施后,学生们不仅可以自主学习,还可以小组合作方式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本文以单元整合教学法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首先结合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实例来总结出语文单元整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期待本次研究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