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明霞(临洮县辛店镇康家崖小学/甘肃省定西市)
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程,同时对各阶段的教学有了新的规定与要求。小学作为学生综合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班主任以及各科教师需要将日常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上。在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已然成为当下各阶段教学的重点。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也应积极地投入到人才培养当中。新时代小学班主任不只是学校与家长以及各科教师之间的桥梁,其肩负着指引学生成长的重担,而班主任的学识、人品、工作态度、教学水平等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班主任工作与语文教学活动需要做到有效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同时还会具备一定的逆反心理,为班主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小学语文教学,恰巧可以在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较好的辅助作用。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人文素养,以此来保证教学效果。作为班主任,教师需要意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与价值,培养学生尊师重教、懂文明、讲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与此同时,还可让学生从中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在班集体生活中能够维护班级利益。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工作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还具备以下几点优势: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于各种事物还比较缺乏认知,同时社会经验不足,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存在欠缺,在班集体生活中以及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矛盾。此时,班主任可以将班级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相互结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同时利用语文阅读教学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从而在班集体生活中能够高度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在班级管理中,良好的班级秩序能够反映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水平,而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良好互动是保证班级秩序的基础。此时,班主任可以利用语文课堂、晨读、自习课等时间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积极配合班主任完成班级管理工作。
例如,在语文早读时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诵读一些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课文或课外读物,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文章中的价值观和思想等内容进行讲解,使得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课文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同时向文章中的主人公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另外,好的文章可以让小学生形成善恶观念,这对于维持班级的良好秩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本内容以及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形成坚持不懈的品格,从而能够在班主任安排学习任务时,突破困难,顺利完成,这对于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无论是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还是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和交流。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拉进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以及开展班级管理具有关键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发掘出每位学生的潜在能力,同时还能够了解学生的真实性格以及心理状态,不仅能够使班级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同时还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既维持了班级的秩序,又可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另外,良好的沟通是学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多与学生沟通,可以锻炼其语言组织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并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发扬学生的长处,使其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从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在师生有效的沟通与互动中,倾听是其中的重点,学生能够听取教师给予的建议,教师能够耐心听取学生的真实想法,并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互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还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语文教学,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此时,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有机结合,能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学生愿意配合教师,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中,班主任在学生的拥护下更愿意积极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了许多思想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相关课文,其对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和写作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而在读与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领略教材中关于思想教育的相关知识,从而树立良好的品格。在开展朗读与写作教学时,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布置朗读与写作任务,使其在完成任务中,能够深入领会良好品格养成的重要性,并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能够充分理解班主任布置的任务以及管理行为,从而做到积极配合教师工作。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社会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这种传统文化课程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强,这主要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班主任能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在生活与学习中能够具备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中,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学中的诵读课程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学,通过诵读语文教材以及课外读物,促使学生了解文章中传递的真善美。另外,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文中前辈们的良好行为习惯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健全的思想道德修养,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影响其日常的言行举止。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诵读教学,从而形成“教师教书育人,学生不断求知”的良好局面。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好奇心,在日常学习中乐于探索和发现,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寻找更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书籍,在日常诵读教学中,通过读与说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接触自己喜爱的书籍或话题时,能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使学生形成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良好品格,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这也是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有效结合的象征。因此,班主任应该重视思想道德教育。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在生活中要做一名知上进、思进取的优秀学生。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陶罐与铁罐》这一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无形中养成良好的个人品格,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第2、3自然段来引出本节课的中心思想,通过让学生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反复诵读两个自然段,使其从中体会到陶罐与铁罐的性格。反复诵读后教师提问:“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它们两个性格一样吗?”学生回答:“不一样!”教师问:“说一说有什么不一样?”同学回答:“铁罐比较傲慢无礼,陶罐比较谦虚。”教师评价:“非常棒,说得非常准确!两个自然段中出现的两个词语,傲慢与谦虚恰巧就是两个罐子的性格。那么你认为我们应该具备那种性格呢?应该向谁学习呢?”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向陶罐学习,做一个谦虚的人!”教师评价:“非常好,我们要做一个谦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谦虚,与人和谐相处!”本篇课文教学结束后,教师可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制订班纪班规,将谦虚礼让、谦和待人写入班规中,并以竞赛的形式提升班级纪律,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更有秩序、更加和谐。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是众多学科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在该阶段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与此同时,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对于辅助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融入了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氛围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语文知识,并不断探究知识背后蕴含的教育意义。小组合作的方式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相互交流、合作的情况下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相互帮助、相互提醒,这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此时,教师再选择具有该方面教育意义的课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进行拓展,促使学生能够理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真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对该篇课文进行阅读,阅读完毕后将前后桌四名同学分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主题是:“你觉得宋庆龄、宋庆龄的爸爸妈妈谁做得更好?”“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是怎么做的?”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展开激烈的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旁边进行引导,以保证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经讨论后,学生得到了答案,那就是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要做一名诚实守信、信守诺言的人。此时,教师可以将该品质引入日常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说:“那么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能欺骗教师和同学,承诺要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就要认真、按时完成,要守信!”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年龄较小,但其人格意识已经逐渐完善,此时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和语文教学活动时,需要给予学生尊重,以尊重学生人格及个体差异为准则来实施教学和管理。这个阶段的学生其个性诉求都比较强烈。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在实施管理与教学时,应做到采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此时,学生就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爱,这对于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养成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顺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也同样发挥较强的辅助作用。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是教师需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方可做到因材施教,保证教学与管理质量。在信息化管理方式普及的当下,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平台与学生进行谈话和深入交流。
例如,在之前的疫情时期,学生无法正常进行校内课堂学习,此时,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无法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为进一步掌握学生的情况以及心理动态,教师可以利用钉钉、微信等软件与学生开展线上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中遇到的困难等,在学生表示线上教学常出现网络卡顿,无法全面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时,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讲解视频,或利用录屏功能,将讲解内容进行录制,课后将其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反复学习,以此来避免线上教学对学生学习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当时,班主任兼语文教师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与帮助,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从而使得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睦,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学生会给予更多的支持。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学生非常容易受到班主任的影响。因此,班主任需要具备发现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挖掘其潜能的能力,从而在学生各方面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养成中给予正确指引,而小学语文学科恰巧对学生人文素养以及综合素养的全面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二者的有效结合,可以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中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当前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班主任的角色大多由语文教师担任,但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语文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此时则需要教师兼顾好两项工作,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教学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通过班主任的管理能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