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钢琴曲《五魁》是周龙于1982年在西方创作技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进行创作的。作品依据满族舞蹈元素营造了虎、豹、熊、鹿、狍的音乐形象,描绘了人们狩猎归来的热闹欢腾的生活场景。本文以创作背景为基础,进一步分析满族舞蹈元素在作品节奏与节拍、速度与力度、和声构造方面的运用,展现其中蕴含的民族风味,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五魁》;满族舞蹈;音乐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9-00-03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旋律、调性、和声功能的瓦解;无调性、十二音技法、偶然音乐等新的创作手法,给传统音乐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不断交流使得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进入了新时期。当时作为中央音乐学院本科生的周龙在著名钢琴教育家朱工一教授的指点下决定将钢琴作为打击乐器,运用其节奏性强、音区宽的特点谱写钢琴独奏曲
《五魁》。
作曲家依据满族五魁舞的舞蹈元素进行音乐创作,深入当地人民的生活,搜集素材,积累灵感。五魁舞又称“大五魁舞”,流行于辽宁等地,是满族喜庆舞蹈。周龙在运用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的艺术特色,以东方音乐之美的方式传承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内涵,使得中国钢琴音乐更加具有艺术魅力。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作品中对于满族舞蹈元素的运用。
一、多变的节奏与速度
满族舞蹈的音乐节拍分为“散板”“有板”“散板有眼结合”三类。节奏是连接舞蹈与音乐的纽带。满族舞蹈的节奏是以“老三点”为基础,以单数拍子的形式变化发展。作曲家抓住此元素充分运用于钢琴曲《五魁》的创作中。作品开头就在4/16和5/16两种节拍之间来回转化,不断变化的节拍似舞者以自由活泼的舞步出现在观众面前,富有节奏感与律动感。音乐的第二部分,旋律较为舒缓,通过散板与有板相结合的节拍方式呈现一幅情人在山间对唱的画面,以4/4拍为主,营造幽静空旷的氛围。随着音乐的发展,节拍的不断变化,节奏不断的紧凑,音域也越来越宽广,最终将音乐推向了至高点[1]。
在作品中有些段落甚至没有出现拍号,更加凸显音乐的自由性,仿佛狩猎、丰收回来的人们在欢天喜地的热闹声中即兴地舞蹈。像这样运用散板与有板相结合的音乐节拍方式不仅体现了满族音乐的特点还彰显了中华民族风韵。
同时,在作品的完整框架下,重音记号以频繁且不规则的形式呈现,时而连续,时而中断,不断地在左右手声部之间来回切换。而钢琴作为打击乐器犹如满族舞蹈节奏中的鼓声,跟随音乐律动即兴伴奏,烘托气氛(见表1)。
由于早期所处环境恶劣,人们以游牧生活为主形成了图腾崇拜的观念。满族舞蹈形态具有一定的模拟性,在舞蹈形态上擅长模拟各种动物的形象并进行即兴表演。钢琴曲《五魁》中运用了大量的速度和力度记号来展现满族舞蹈的自由性。不同的速度力度变化展现了不同的音乐场景和音乐形象。音乐的第一部分以一系列“Con animo” “piu mosso” “accel”等速度较快的演奏记号呈现较强音响效果,以虎、豹、熊的音乐形象拉开序幕,渲染出热闹欢腾的舞蹈场面。在“Largo”的提示下,人们放慢了舞步,在较为安静的氛围下随意地舞动,营造了神秘的氛围。音乐在“Tranquillo”“ab libitum”的速度中缓缓进行[2]。
满族舞蹈音乐中,鼓作为道具是灵魂所在,使得舞蹈充满神秘色彩。音乐第二部分出现“arioso”术语,直译为“咏叹调的”“抒情的”,在右手抒情的旋律下左手伴以鼓点般的低音,谱例上写有“stop the string inside the piano”(将手按压钢琴琴弦),仿佛模仿满族舞蹈音乐中的膜鸣乐器单鼓、抬鼓等传统打击乐器,粗犷中带有一丝灵动,塑造了神秘的音乐氛围。随着音域的不断扩张,左右手旋律的不断重复,情绪不断的高涨,音乐以较快的速度(Animato)进入第三部分,力度也由f-sfz -sffz 不断地推进,随即又变换为ppp,强烈的对比似音乐场景的转变,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音乐以强有力的单音结束全曲,意犹未尽。音乐作品中,速度快起渐慢,或慢起渐快,起伏较大;力度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对比明显。以此多变性的创作构建了作品不同的音乐场景,体现了满族舞蹈即兴性的特点(见表2)[3]。
二、灵动的旋律
满族舞蹈的音乐旋律多数以级进为主,音乐起伏较小,常以三音列、四音列和五音列为主。作曲家在作品中充分地运用了这一旋律特征。主题a的开头部分,右手旋律就以级进的方式在两个单音之间来回跳跃,起伏较小,仿佛为共舞表演做充足的准备;主题B的旋律部分由右手的冠音组成,该声部仍然保持级进的方式,或由高音到低音,或由低音递进到高音。中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也保持在五音列之内,旋律更加悠长平稳,为“五魁舞”的音樂表演营造了自由、空旷的氛围。同时,满族舞蹈音乐中同音或乐句乐段的重复这一特征在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主题A和B相继呈现后,作曲家分别对其进行变形加工,使得主题以不同的形式和顺序再次出现,最终结束在主题A的旋律部分,仿佛拉回听者的记忆却又带有一定的惊喜。乐句中也不断地呈现同音的循环往复,十分耐人寻味。
满族舞蹈音乐中也常使用不同类型的装饰音来丰富旋律,美化听觉。这些装饰音多以倚音、颤音、滑音等为主,为平稳的旋律增添几分民族风格,为原本如歌般的旋律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彰显了满族舞蹈的民族风味[4]。
三、不协和的和声构造
(一)四度、七度音程贯穿全曲
满族舞蹈的音乐风格为轻柔细腻与粗犷豪迈相结合,对舞蹈作品中的女性和男性角色的刻画有着鲜明的对比。而在满族民歌中,两个音之间多数是以纯四度为基础的。作曲家在作品中大量地运用了较为平稳的四度音程以及大跳七度音程,形成听觉上的反差对比,展现出不一样的满族舞蹈音乐。
1.四度音程。和弦以及分解和弦大多采用四度叠置:(1)和弦四度进行:右手高声部为主题旋律,左手附以纯四度音程进行,将不同性质的音程进行叠加,丰富了旋律线条,加强了和声的纵向音响效果。同时,在变奏部分运用了纯四度与增四度、纯四度与纯四度音程的双重叠加,并辅以重音增添了不协和的效果,音乐更加紧张、神秘,使得旋律在民族调式风格的基础上带有现代音乐的韵味。(2)分解和弦四度进行:在乐曲的第一部分,旋律左右手交替形成以连续叠加四度音为主的线性旋律[5]。
2.七度音程。作品一开始便呈现出七度音程,左右手的单音也不断地形成七度的呼应,造成紧张的音乐氛围感。音乐的结尾部分,看似结束在左手的F音上,实则与前一个音bE构成七度的分解音程关系,给予听者强烈的紧张感和冲击感。将钢琴作为一种打击乐器模仿钟、磬等传统乐器的音色,造成不和谐的音响层次效果[6]。
(二)运用复调及不完全式卡农模仿
作曲家在作品的第二部分采用复调的写作手法,多条独立旋律同时并融洽,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不同动物之间等的相互交流。以舞蹈式的较为自由的节奏,营造出一种辽阔无边的寂静草原的景象。
如谱例1所示,右手旋律线条自下而上,而后又自上而下,左手声部模仿旋律在次强拍进入。同时单音进行长时间的保持,不仅烘托氛围,同时更为清晰地展现出上方歌唱性的旋律线条。在后两小节的次强拍又进行了不完全式卡农模仿[7]。
在满族舞蹈音乐中,常使用一些变化音以及不稳定音增添旋律色彩。音乐不是依附于舞蹈存在,而是作为独立的个体与各舞蹈动作相互配合相辅相成。钢琴曲《五魁》中作曲家融入了许多变化音,形成一系列不协和的音响效果,“点缀”和声的同时为音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8]。
1.增四度与纯四度的纵向叠置
作曲家将不同性质的音程叠加组合,丰富音响效果。如谱例2所示为增四度和纯四度之间的音程叠置,造成不协和的听觉效果。这也是音乐富有韵味和特色之处。
2.大二度与小二度的横向叠置
如谱例3所示,变化音的加入使得左右手之间形成大二度与小二度的横向叠置,并不断重复,似自由的舞蹈肢体动作以“强调”的口吻不断地向观众呈现粗犷豪放的音乐形象[9]。
四、结束语
音乐作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底蕴,一个民族的文化。满族舞蹈作为满族传统艺术文化的代表之一,是满族先民们的智慧以及文化记忆。作曲家以艺术的另一种形式记录了民族文化的延续、积累、沉淀。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进入全面的社会改革,社会生产力进入了新的阶段。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给传统音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中国钢琴音乐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专业音乐院校的青年作曲学生推动着音乐创作浪潮,周龙就是其中的一位。满族舞蹈的发展根植于其民族文化之壤。钢琴曲《五魁》在结合西方音乐语言的基础上,充分吸收满族五魁舞的音乐元素,将钢琴这一西洋乐器与中国舞蹈音乐的灵魂产生共鸣,使得音乐独具魅力。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舞蹈的热忱表达,更是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开创与继承。周龙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是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钢琴作品[10]。
参考文献:
[1]陈蕾冰.浅析中国钢琴作品的审美特征——以中国钢琴作品《五魁》为例[J].艺术家,2021(12):107-109.
[2]徐金晶.周龙《五魁》音乐分析及演奏技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21.
[3]陈又华.钢琴作品周龙《五魁》音乐风格和演奏分析[D].天津音乐学院,2021.
[4]胡景博.清代宫廷宴飨乐舞的形成与发展——以“大、小传统”理论为视角[J].艺术评鉴,2021(03):1-4.
[5]刘畅.周龙创作中四度和聲材料的运用逻辑与技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9,37(01):69-83.
[6]果蕾,崔馨月.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研究初探[J].当代音乐,2019(03):59-60.
[7]任珂漪.钢琴独奏作品《五魁》的演奏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9.
[8]关冠.满族舞蹈元素在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艺术学院,2012.
[9]陈玉.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10]王文.初探钢琴独奏曲《五魁》[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04):36-39.
作者简介:胡伊庭(1999-),女,浙江绍兴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音乐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