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悦吉
摘要:田野考察又被称作“实地调查”、“田野作业”,是各界研究者验证某理论、明确该项工作意义与价值常用的方法,是民族音乐学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弥补科学性研究的不足,纠正前人研究的错误,提出新观点的有效途径。在田野考察中,有许多需要思考的问题,必须对此进行缜密的解决才能得到最有价值的资料。
关键词:田野调查;民族音乐学;音乐分析
民族音乐学是对当今活着的人群的音乐进行的研究,在进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时,丰富的专业理论积累与大量的田野支持是至关重要的。田野考察是第一手资料的调查过程,2007年7月出版的由张伯瑜编译的《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其中的四篇文章——《民族音乐学的历史与民族音乐学家的工作》、《田野工作》、《民族音乐学的音乐分析》、《民族音乐学的局内人与局外人问题》使笔者对田野调查有了新的认识。
一、田野考察的前期工作
(一)案头准备
在田野考察前,应对被研究者或文化事项所在的的区域进行充分的信息收集,包括此区域的地理状况、交通状况、经济条件、人口数量、文化特色等等。在进行田野考察前,需阅读大量地方志、民族志、该地区人群生活照片,以便于为调查的项目寻找更好的切入点,在采访时避免触及此地区群众或被采访者的禁忌。掌握大量此类信息能够在实地考察中占据主动位置,利于采集到更有价值的资料。此外,在田野考察前,需在知网中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看看哪一些是前人做过的工作,是否准确,若这一成果是准确无误的,那我们则要避免重复劳动。
(二)设备准备
在进行田野考察时,通常将地图随身带在包中。其次,照相机、录像机及其充电器、电池都要携带,为了备份,也可以将录音笔一同使用。纸和笔试考察必不可少的,若是考察中涉及到乐器,还应携带卷尺,若是在语言沟通上有障碍,则需联系一位翻译人员。
(三)明确分工及合理安排行程
在田野考察前,需要联系当地政府寻求支持,这样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问题。田野调查可以分为个人行为与小组行为,个人进行田野工作时较容易与被研究者“打成一片”,但采访者可能会由于各种突发的情况忘记提问的问题,看问题不全面也是个人田野调查的弊处之一。小组田野调查在对音乐事象的风格、结构特征的多方向观察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若小组内部出现意见分歧并得不到解决就会使研究走向瓶颈。因此,在田野调查前,小组参与者应有一些理论假设, 并做好沟通工作。
二、实地考察阶段
“民间艺人从未以研究者提问题的角度来思考和讨论过自己的音乐,甚至在研究者的思维方式下很难思考,或根本不能讨论自己的音乐。”①造成这种情况的是原因是研究者以局外人的身份对被研究者提出了不能被理解的问题。
局内人、局外人是指研究者的文化身份与立场。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处于同一文化圈,研究者即为局内人,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不在同一文化圈则为局外人,这种身份的确立是建立在一个人最初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经历基础上。局内人与被研究者生活在同一文化圈,对此区域的地理情况、人文情况都较为了解,易于深入了解这种音乐现象,易与被研究者产生共鸣,从而得到更有价值的一手资料,深入挖掘此音乐事象的本质但局内人的研究易带有主观色彩,使研究成果不够客观。而局外人“自外观内”的 研究方式比较客观、科学,辐射范围较大,但只能参照自身已经拥有的知识来理解被研究的音乐,并且难以深入。(参照图1)
图1
无论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想要深入理解被研究对象,就要尝试运用“双视角”的观察方法。
在研究一项音乐事象时,通常采用对音乐家或民间艺人进行访谈调查的方式。在采访中,有几点是需要我们重视的:
(一)在进行采访前,研究者需要制定一份调查提纲,选择比较合适的问题,采用被研究者常用的语言,由被采访者的受文化程度决定问题的深度与广度,若被采访者受文化程度不高,则需要研究者有启发性的引导提问,将专业术语说“白”一些。
(二)在采访中,调查对象若自发的阐述观点,调查者尽量不要打断,有时能给自己提供新的问题切入点。
(三)在采访中,研究者不宜做出任何评价,不当的评价或是肢体语言(眼神、手势等)都会影响信息的采集。
(四)在采访过程中,为了搜集有价值的资料,民族音乐学要求田野工作者运用“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反对研究者持“民族中心主义音乐价值观”,研究者需要在尊重被采访者音乐文化价值的基础上进行采访。
(五)在后期的录音整理、归纳记谱时,要尊重原唱,忠实记谱,不可根据自己的意识乱改,如将微分音改成半音、散板记成四四拍等等。
(六)在资料收集时,不要只收集音乐材料,也要问及每首作品的起源、演唱技巧、文化功能、传播方式等信息。
三、整理分析阶段
(一)记谱阶段
田野考察后期,需要对采集到的资料与采访所得内容进行整合,若在采访中,被研究者有演唱或演奏行为,同时,许多民间音乐家承袭了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就要求研究者在事后对此有谱面整理,但“西方音乐通常所采用的记谱法不合民族音乐学的需求。”②
为了从不带偏见的角度研究这一音乐事象,我们应该尽量将客观的完整的谱子记录下来。民族音乐学家的首要任务,是找出“民歌手与记录下的音乐中发生的偏差”,这涉及到要找到一种与所听所见对象安全匹配的完美的符号系统,在精确记录非西方音乐的这一目的的趋使之下,在记谱这一问题上发生了两种趋向:(1)骨干音的记谱法,及从语音学发展出的音调记谱法,其注重的,是音调的规范性;(2)希图详尽的记录所有听到的东西的记谱法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解释,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
除去对旋律的记录,研究者也要将作品歌词、产生这首作品的环境都记录下来,便于日后对歌词结构,作品艺术特征的分析。
(二)音乐分析阶段
《新格罗夫》中有一句话:“分析技术能够用在任何传统的听觉材料上。”音乐的分析技术反映出了音乐制造者的个人需求,作为揭示音乐材料与整体结构关系的一种具体实施手段,音乐分析是音乐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的结构分析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被社会因素影响的直观的第一层面与主观的第二层面。在第一层面,音乐分析关心的是与本身实际密切相关的几种存在方式:乐谱文本、乐谱文本所代表的音响、作曲家的内心构想、表演家所实现的音响以及听者所体验到的音响。但音乐学家们对乐谱本身的认识及着重点都有很大差异,由于他们的音乐观不同,他们对乐谱的分析着眼点也随之不同,因而产生了各家自己的音乐分析理论及方法。第二层面的分析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许多音乐学家用美学的角度来分析音乐,这种音乐现象能够满足人的哪些需要,它有什么功能属性。音乐家们在研究音乐事象时需要运用主观能动性来进行审美分析行为,对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音乐的分析能够体现出研究者的审美需求与价值目标。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音乐的价值在不断提高,田野考察作为民族音乐学最有效的研究方式,这要求研究者将学术理论与采访、采集工作相融合,研究者若能使田野工作充分发挥社会作用,将会加快民族音乐学前进的步伐。
注释:
①“民间艺人从未……不能讨论自己的音乐。”摘自《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21页
②“西方音乐通常……音乐学的需求。”摘自《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一书第23页
参考文献:
[1]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M]. 张伯瑜编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7.
[2]杜亚雄,邸晓嫣,“采风”还是“田野工作”[M].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5(1).
[3]吴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增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4]薛良.民族民间音乐工作指南[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
[5]杨民康.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