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光盛 王子奇
【关键词】全球文明倡议;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不断加重。面对一系列全球性重大挑战,中国持续致力于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以“一带一路”倡议为重要实践平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切实落实取得一系列收获的基础上,中国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这三大全球倡议。在有力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关键性“世界之问”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地回答了“全球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及“人类社会文明向何处去、怎样推进文明的可持续繁荣”等全球性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三大全球倡议彼此间相互联系,都扎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实践,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都指向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远大目标,构成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大支柱。三大全球倡议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组成了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共创美好繁荣世界的具体性中国方案。其中,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互为犄角、相辅相成,旨在通过统筹全球发展与全球安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繁荣;而全球文明倡议则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的实现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在三大全球倡议中最后提出,也具有一定的统领性,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与重大的世界性意义。
一、全球文明倡议的深刻内涵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面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党领导人及全世界人民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即“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内涵丰富、层次清晰,既有宏观的思想理念,又有中观的方法路径,更有微观的具体方式,蕴含了中国传统哲学“道法术器”式的体系性思维,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对此,笔者理解,“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是其“道”,“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其“法”,“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是其“术”,“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其“器”。
(一)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为“道”
“道”在古代汉语中,一是指“路,途径”,二是指“规律,道理”,引申为“道义”。b它既指代总方向与基本路线,也指代总趋势与基本规律,同时指代价值判断上的道义取向。“道”的概念,体现了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道德性的辩证统一。“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源自于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是对未来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前景的长远希冀,也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取向的价值判断,是全球文明倡议的“道”之所在。在人类社会历史范畴下,“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共产党宣言》中曾描述道,“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显然马克思和恩格斯笔下的“文明”是作为标志人类进步状态的概念,是相对于蒙昧和野蛮而言的。概而言之,文明指的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在现实世界中,人类社会由众多部落、民族、国家等社会共同体组成,大规模的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也往往在这些社会共同体的范畴下进行,文明通常指代这些社会共同体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同时也指代这些社会共同体。中国本身可以被视为一个“文明”单位,中国这一社会共同体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积极成果的总和也可以被称之为“中国文明”。
现实世界中的人类社会存在众多的社会共同体,不同社会共同体创造了各种式样的文明,“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尽管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存在着显著差别,但“它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e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文明多样性”这一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在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创造更为丰富、更为灿烂的人类社会文明,这是不言自明的。全球文明倡议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并进一步指明了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路线,即“坚持文明平等、互鑒、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这也呼应了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声、回应了世界各国追求发展进步的普遍诉求。
(二)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法”
所谓“法”,在古代汉语中既指“方法”,也指“准则”“标准”“规范”;作“方法”解时,“法”往往偏向于宏观层面,例如《孙子兵法·九变》中有言:“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法”是建立在“道”基础之上的方法原则和基本规则,是规律的实践化,是落实基本路线的原则性方案。全球文明倡议在明确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路线和道义取向的基础上,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进一步解答了怎样才能真实地“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如何“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今天的世界尽管面临“逆全球化”的严峻挑战,但全球化的根本趋势已不可逆转。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文明间交往联系日益紧密,各文明发展进程日趋协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也就是“存异”,面临诸多的挑战,需要处理好与“求同”的关系。各文明生长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环境,“异”是天然存在的,但是文明是“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积极成果的总和”,“积极”意味着价值判断上存在着殊途同归的进步性,人类社会文明存在着一定的“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这些追求是进步性的旨归,是判断“积极成果”的标准,也是各文明不约而同创造出的非物质文明成果,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同”确认的是文明之所以为文明,“异”承认的是文明的不同表现形式,真正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必然是“求同存异”下的关怀与理解,即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基础上,“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
(三)以“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为“术”
“术”同样具有“方法”的内涵,作“方法”解时,它侧重的是中观层面,隐含着“手段”“技艺”的意蕴,例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评价西汉武帝时期大司农桑弘羊推出的“均输法”时,便称其为“益国利民,不朽之术也”。h“术”是“法”的进一步延伸,是在方法原则和基本规则指导下的方式方法,已经初步体现了实际操作层面的内容。全球文明倡议在明确了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方法原则和基本规则的基础上,以“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进一步回答了如何落实求同存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怎样才能切实地实现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今天和历史上存在的任何文明,都是特定时间和空间下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结果,创造文明的历史过程离不开人的实践和主观能动作用,i不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实现“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过程,就是现代化进程,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同”之所在,各文明推动本文明现代化发展就是“求同”的过程。而现代化发展作为一项历史过程,也同样将是由各文明下的人民群众“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所创造的。因此,“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应当也必然是各文明推动现代化发展的题中之义,创新指向的是现代化这一共同命题,传承体现的是各文明不同的现代化基础。在创新中实现文明传承,在传承中推动文明创新,就是各文明落实求同存异的方式方法;在实际操作层面,就是要“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以“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器”
“器”在古汉语中的基本内涵与在现代汉语中大致相同,基础性的含义都是“器具、器物”,同时也往往专指某种“工具”,譬如孔子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器”已然是一個形而下的具象概念,既可以被理解为微观层面的具体方法,也可以被理解为具体实践层面的工具性依托,它是“道”“法”“术”的终端承载体。全球文明倡议不是空洞的概念和口号,而是体现着全人类关怀和“中国智慧”的关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中国方案”,是一套有体有用的行动指南。在明确了基本路线、方法原则、基本规则和方式方法的基础上,全球文明倡议进一步给出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各文明传承和创新的具体方法。
历史上和今天存在的各文明,都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文明要素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可以被视作一个个独立系统。高度发展的独立系统一定是有序的,越有序的系统其组织化程度越高,一个实际系统从产生、发展到消亡,就是从无序到有序再到无序的过程,系统的有序性使得系统自动导向它的终极状态。系统的有序性与其开放性高度相关,即系统要同周围环境有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周围环境没有能量和物质交换的系统,即所谓的封闭系统,它的熵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熵的增加就是代表无序性的增加,也即消亡的因素不断增加。l作为独立系统的各文明,其发展也有赖于与周围环境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即与世界上其他文明的良性交流;与其他文明失去良性交流的文明,往往将陷于发展停滞、失去活力,最终走向消亡。历史上曾分布于中部美洲大部地区的玛雅文明,便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长期缺乏与其他文明的良性交流,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陷入了总体发展停滞状态,文明发展的程度长期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最终在外部文明骤然的负面冲击下走向了消亡。实践证明,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各文明的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就要“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不断“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二、全球文明倡议的鲜明特性
全球文明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大支柱之一,它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一样,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全球文明倡议提供了直接的实践经验;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揭示的文明发展客观规律,为全球文明倡议提供了历史的科学经验。全球文明倡议兼顾统一性与多元性,兼容传统性与现代性,兼具中国性与世界性,是一项充满人民性和实践性的科学倡议。
(一)兼顾统一性与多元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全球文明倡议正是在深刻洞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充分把握人类文明历史发展大势基础上,兼顾文明的统一性与多元性,主动有为地为人类文明良性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唯物辩证法的眼光审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历史上和今天存在的各文明既是多元多样、充满个性的,也是不离其宗、蕴含共性的,任何文明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文明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个性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而个性只能与共性相结合而存在,相比较而显现。对“真善美”的普遍性追求,是人类文明最基本的共性,而在不同的历史时间、不同的地缘空间,对于“真善美”的理解与追求是有个性的、存在差别的,这催生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与交往磨合,今天的世界已经逐步形成了一系列高度同质的关于“真善美”的理解,人类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逐步凝聚为全人类共同价值,即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些共同价值已经渗透到当今世界各文明中,并通过各文明具体的、历史的表现出来。在同一时期,不同文明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呈现有所区别;在不同时期,同一文明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呈现也存在着一定差异,这些区别与差异构成了世界文明多样性,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文明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与机遇,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的诸如逆全球化、政治保守主义、经济保护主义等一系列现象,与各文明对于文明的共性与个性的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文明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才能推动各文明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全球文明倡议在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同时,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对文明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照,兼顾了文明发展的统一性与多元性。
(二)兼容传统性与现代性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尽管人类社会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然没有改变,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世界各国最主要的任务,而实现现代化则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孜孜以求的目标。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视野来看,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具有普遍的世界历史意义,是所有民族、国家和地区在走向人的解放的过程中都要经历的历史过程。作为一种历史过程,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都必然植根于本民族、国家和地区文明发展的总体进程,现代化进程的表现形式与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上的文明以及以文化为主要形式流传下来的传统密不可分。
回顾世界历史,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开启于15世纪末到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工商业的发展拉动了西方国家对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的强烈需求,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与全球海洋贸易的兴盛,进一步推动了西方国家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刺激了西方国家资本主义与现代化的发展。作为最早的现代化经验,西方早期现代化的模式具有浓厚的海洋文明色彩,威尼斯共和国为代表的意大利城邦是西方早期现代化的引领者,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的兴起、市民阶级的诞生等都是西方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元素,而这些元素的生成与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文明密切相关,古希腊海洋城邦商业文明是孕育西方早期现代化的历史土壤。文明的现代化,不是现代性的“野蛮”生成,而是扎根于传统的“自然”生成,无论是扎根于中华文明深厚土壤的中国式现代化,还是始终自我标榜“普世意义”的西方式现代化,概莫能外。结合世界现代化和自身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全球文明倡议提出要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明确了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兼容性,也明确了只有兼容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文明发展路径才是可行的、有生命力的道路。
(三)兼具中国性与世界性
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回应“现代化之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的中国方案,它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一样,凝结着独特的中国智慧,它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兼具中国性与世界性。在文明现代化方面,全球文明倡议关于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的论述,最直接的经验来源正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合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上开创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与发展的过程,就是合理继承并发扬传统价值观念的过程;我们用“小康社会”来描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现实目标,用“实事求是”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哲学基石等,都鲜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
全球化,这一当今世界不争的事实与世界发展的历史大势,是与世界各文明现代化进程相伴而生的。大航海时代的地理大发现,在推动了西方国家早期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突破了全球范围的地理空间阻隔,建立了联系世界各地的稳定沟通通道,为全球化进程打下了基础。此后,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波全球化浪潮,每一波全球化浪潮都与世界各文明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世界各文明的现代化是全球化的主要推手,而全球化也将现代化带入到了世界各文明之中。现代化与全球化共同促成人类文明向世界历史转变,“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世界各文明在由有限的交往迈向全面的世界化交往过程中,获得了世界历史性和经验普遍性,这是历史大势,也是历史规律。只有深刻把握这一历史大势与规律,才能有的放矢地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方向。全球文明倡议正是在充分把握现代化与全球化这一组耦合的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发展规律基础上,彰显深切的全人类关怀,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通过长时段、大历史的纵深考察,进一步揭示了世界文明交往这一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密码,具有鲜明的世界性品格。
三、全球文明倡议的世界性理论贡献
全球文明倡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理论层面,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理论内容,扬弃并超越了“西方中心论”式的理论话语,充实并完善了多样性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依据。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理论内容
马克思主义旨在探寻全人类的自由与解放之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类文明的概念、文明的起源、文明的形态、文明的类型等做了大量的研究与论述,以生产实践的观点阐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以辩证的发展观点阐明文明的发展过程,以阶级斗争的观点论述阶级社会的文明,以群众观点论述社会文明,形成了内容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的人类历史发展新阶段,全球文明倡议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与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一方面,全球文明倡议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基本经验,进一步丰富了文明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更进一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包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五个方面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在实践层面为全世界贡献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的一种可能,也在理论层面进一步丰富了文明的基本内容。
另一方面,全球文明倡议进一步发展了适应当前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文明交往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交易”与“战争”视为世界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其后列宁等人也继承了这一观点,这是符合人类社会历史,也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所处的时代现实的。不过马克思也指出,“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今天的世界,基于高度发展的生产力的军事技术空前发展,“战争”对于人类文明的威胁空前加深,已然不能再作为世界交往的选项之一,是“不得不改变”的。全球文明倡议立足当前生产力、生產关系与人类社会的现实,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交往理论,明确指出了当前的世界交往方式,即“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二)扬弃并超越了“西方中心论”式的理论话语
文明作为一项社会概念,本身便蕴含着“进步”的话语内涵。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中,“文明”也被当作与“野蛮”相对的概念,“文明”代表着“先进”,而“野蛮”代表着“落后”,“文明”在某种意义上被视作一切“现代性”的内容。不过,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中的“文明”与“野蛮”的划分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程度来衡量文明发展程度,认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条件的改善程度,在于人的自由度和独立性的提升程度及人的权利的实现与保护的程度,在于人的行为的教化程度、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意识的开化程度。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并没有限定某些具体的、形式的内容是“文明”抑或是“野蛮”。
然而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策界,今天的西方世界在对于“文明”、对于“现代性”的定义与叙事,处处渗透着“西方中心论”的影子。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提出,现代性“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在其传世名作《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它将“现代性”概括为四个制度维度,分别是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和暴力工具。u吉登斯已然是西方世界学术“中立”的代表学者之一,而其对现代性的理解显然仍难逃“西方中心论”的影子。在政策界,关于“文明”“现代性”的定义与叙事,更是直接服务于西方的意识形态塑造及对非西方意识形态的竞争与打压。
“西方中心论”范式下的“文明”与“现代化”理论话语,直接孕育了“西方优越论”,并经由“西方优越论”塑造出“普世价值论”,由此衍生出诸多变种的“文明冲突论”,并最终由理论引发实践的连锁反应,严重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将蕴含自身时空特征的文明标榜为文明标杆,将生成于自身时空环境的价值标榜为普世价值,“西方中心论”话语下的文明平等只是一个幌子,文明间的平等只是一种形式平等,背后仍然是建立在西方世界规定下的差序的、等级制的不平等。全球文明倡议基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对于“文明”的理解,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还给各国人民,以全人类共同价值驳斥了普世价值,以文明包容超越了文明优越,倡导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超越了“西方中心论”式的理论话语,使得世界各文明在理论层面实现了实质平等。
(三)充实并完善了多样性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依据
长期以来,关于现代化道路的认知存在两类理论偏颇。一类是“普遍论”,以“西式现代化理论”为代表。在“西式现代化理论”中,现代与传统被割裂为二元对立的两分模式,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的主要特征被凝练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特征,西方的,尤其是美国的现代化道路被认为是唯一的、普遍的现代化道路,偏离于西式、美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发展路径都被视为“旁门左道”,被预设了“死亡陷阱”。与“普遍论”相对,另一类理论是“特殊论”,以“美国例外论”为代表。“美国例外论”源于美利坚民族形成和美国建立初期的清教徒意识。从英国流亡至北美的清教徒将自身视为“上帝选民”,力图在“新大陆”建立一个特殊的、“高尚”的“上帝之城”。“上帝选民”的民族意识被认为是美利坚民族的核心精神之一,并最终促成美国的发展与崛起。“美国例外论”认为美国是独特的国家、与外国完全不同,其崛起为超级大国的现代化道路也是“例外”的。
“普遍论”和“例外论”,都是对现代化道路认识“过犹不及”的两个极端。然而我们可以看到,“普遍论”和“例外论”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现代化道路理论,竟然完美地对应到了同一个国家——美国之上。显然,造成这种理论偏颇的,与其说是思想认知,倒不如说是意识形态。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西式现代化理论”就是一种伪装成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其目的是引导发展中国家走以西方为模本的发展道路,最终将其嵌入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由此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不动声色地在这些刚刚摆脱殖民体系的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而当部分发展中国家在被纳入新殖民主义框架后的现代化道路受阻时,“特殊论”又被搬出来当作其现代化失败的理论依据。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庸》里的这句千古名言,揭示了一个规律性的认识,即任何事物的诞生、生存、发展、衰退与灭亡,都必然“因”于其“材”。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任何一般性的规律与事物都必须通过历史的、具体的事物所呈现,没有完全特殊的特殊性,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性,文明的发展与现代化的道路也是如此。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得出对于文明发展、对于现代化的正确认知。全球文明倡议基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认识到文明的发展既建立在世界文明多样性之上,也建立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之上,应当“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因其材而笃”之上推动世界各国、各民族、各文明实现多样性现代化。
四、全球文明倡议的世界性现实意义
全球文明倡议在面向世界作出巨大的理论性贡献的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树立了新时期全球和平外交典范,引领和推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促进世界各文明协调共生发展。
(一)树立了新时期和平外交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本身便是中国推进全球和平外交的一个光辉典范。2014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将“和平外交”与“文明”联系起来,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企图建立单一文明的一统天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此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不同的場合,提出了其基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思考,并最终形成了全球文明倡议。可以说,全球文明倡议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
中国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逐步提炼出了关于全球文明倡议的基本内容。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过程,就是中国推行全球和平外交的历史实践。造成当今世界众多冲突与纷争的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相当一部分是被认知所建构的、人为的“文明的冲突”,正确的人类文明观是弥合这部分冲突的一把钥匙。在全球文明倡议提出的前一个月,中国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各方要共同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捍卫国际公平正义”。而在全球文明倡議提出的后一个月,中国又在《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中开宗明义明确,“尊重阿富汗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阿富汗人民做出的自主选择,尊重阿富汗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中国在全球文明倡议中如是说,也是如是做的,树立了新时期全球和平外交典范。
(二)引领和推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
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特别是,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是当前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而造成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的重要原因,便是部分西方国家奉行“文明冲突”“零和博弈”思维。2019年5月,时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主任斯金纳(KironSkinner)在一个论坛上公开将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定性为“是与一个很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的争斗,而且美国以前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在这种思维下,美国的内政与外交共振,在频繁退出国际多边主义的同时,建立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排他性小多边主义,妄图遏制、打压中国,破坏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严重冲击了全球化进程与世界的和平发展。
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及时对“文明冲突论”和一系列对全球多边主义的破坏行径作出了驳斥,为世界各国、各民族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努力作出了正义的伸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任何国家追求现代化,都应该秉持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要坚持共享机遇、共创未来,共同做大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蛋糕,努力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坚决反对通过打压遏制别国现代化来维护自身发展‘特权”。这一提议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与支持,众多发展中国家加入到捍卫国际多边主义的队伍之中,在推进以区域合作为主流的国际合作中不断推动自身现代化的实现。在2023年7月13日发布的《中国—东盟关于纪念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的联合声明》中,中国东盟共同声明“建设开放、包容、可持续的地区,确保地区享有和平、安全、稳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以中国—东盟合作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正成为引领新一轮全球化进程的中坚力量。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世界各文明已然交织在一起。早在2013年3月23日于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
习近平主席就深刻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8年12月12日在会见出席“2018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时,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我们共同作出不懈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系列论述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现在完成时也是现在进行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对当今世界现状的一种客观描述,世界各文明已然成为利益与命运交织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在完成时。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则强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在进行时,构建的目标指向的是“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也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有”到“好”的过程。全球发展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础,全球安全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依托,而全球文明倡议则为世界各文明在共生发展中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强有力的时代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