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出场语境、实践创新及世界意义

2023-11-02 16:06:31张占斌付霞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

张占斌 付霞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出场语境;实践创新;世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具体而言,以理论的生成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探索,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在落后的东方大国探索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道路取得了重要的战略成果,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中国形态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历史演变来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从早期的以近代化、现代化统揽中国问题的解决到提出具体的四个现代化的内容再到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升华。同时也应当认识到,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仍然在路上,现代化的中国发展还没有完成,对于如何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还需要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小康到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征程上,还存在很多未知的领域和难题,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实践创造中完善发展现代化的中国实现形式和实践路径,为世界现代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出场语境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出场是基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总结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建设百年历史经验的必然选择,及时回应新时代不断推进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需求,重构世界现代化理论谱系的大势所趋。换句话说,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深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对于全面准确地呈现把握了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的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自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民族复兴的现实实践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从发展历程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贯穿着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从反对“教条化”“本本化”理解马克思主义到使马克思主义“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并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课题,再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始终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解决时代变化的各种难题。无论是革命道路问题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无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问题还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问题,都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从发展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历了三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专属概念,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奋进新时代的行动指南和政治宣言,在理论创新方面实现了从旧式现代化的盲目性向创造性的转变,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得以彰显,使得现代化的中国实践在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定”的基础上,逐渐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并在实践中逐渐产生了具有鲜明风格和气派的科学理论。

(二)总结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建设百年历史经验的必然选择

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坚持以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把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现代化、实现民族富强兴盛作为使命任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推翻“三座大山”为具体目标,奠定了探索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一穷二白的国内境况,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工业现代化”作为发展目标的优先级,提出要“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即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后调整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从“工业现代化”到“四个现代化”,体现了党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创造性与探索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主动性”。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点,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首次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进入21世纪,江泽民同志提出“三步走”的战略,安排部署了中國式现代化的阶段性任务和战略目标。胡锦涛同志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时俱进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和实践要求。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并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既是过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从“工业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路线看,百年来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始终处在动态的发展之中,也证明现代化发展道路不是僵化的,因世情、国情、党情变化而变化。因此,客观总结不同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实践经验,从中概括、提炼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认识,有助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

(三)新时代不断推进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换句话说,历经百年的艰苦奋斗,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彻底解决了绝对贫困,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行得通的正确道路。如何确保在迈向更高阶段的现代化发展形态中,将中国式现代化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迫切需要党在理论创新上作出回应,迫切需要党对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规律和演变趋势作出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作出新的理性升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和变化。“两个大局”背景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包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第二经济大国陷阱”等巨大考验。中国共产党如何把握新的发展机遇、迎接未知的挑战,不仅需要继承和超越以往的现代化建设,还需要锚定现代化建设新目标,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国内发展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的更高目标和任务。从国际发展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基于人类社会休戚与共的理念来认识国家的个性化生存与全球的整体发展。现代化使得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和发展,不仅突破了地域和民族的偏狭性,也建立了世界的普遍交往。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并且立足于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理念来分析现代化发展的多元路径,对新时代不断推进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四)重构世界现代化理论谱系的大势所趋

我们党历经百多年奋斗,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改变了世界现代化的空间格局和地理版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从性质、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战略安排、实践部署等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全面系统的深入阐释,建构了中国自主的现代化理论、概念体系和话语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现代化理论范式,破除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式,重构了世界现代化的理论版图和学术范式。从现代化理论视野来看,由于现代化率先发端于西方,世界现代化理论基本是以西方国家走上现代化的经验为基础,其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西方国家所垄断。即便是后来出现的以不发达国家的新兴发展为主题的反思性现代化理论也都是基于西方国家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可以说,一部世界现代化史几乎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史,现代化理论光谱折射出浓厚的资本主义色彩。然而不同国家由于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和发展阶段必然呈现不同的特点,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追随者和模仿者,世界现代化历史的解释模式不应只有西方一种声音。破除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建构独立自主的现代化理论成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发展的当务之急。从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需要来讲,历经百多年风雨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自觉和理论自觉。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和实践智慧,经由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认识,不仅是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需要,也是掌握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权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推动了世界历史由西方现代化开启的“从属”模式向“平等”模式的转变;另一方面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选择,是“破解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面临的各种悖论中成长起来的现代化”。i换言之,中国式现代化的出现不仅打破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也重构了世界现代化理论谱系,向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实践创新

从内涵上讲,现代化是从思想到社会经济到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每个国家都有权利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在中国的实现形态,是富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现代化。在对现代化实践的范围、性质、内容、特征、道路等不断深化和认识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路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逐渐形成了规律性的认识,并且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和实践创新,由此形成了现代化理论的中国样态。

(一)从实践范围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世界现代化到现在,世界上只有近30个国家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且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人口覆盖范围不超过10亿。换言之,在2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只有少数国家和少数地区的少数人口进入了现代化。中国拥有14亿多的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的总和,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前提和现实起点,是中华民族的先赋条件。在这样一个世界上从未有过的超大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意味着中国没有先例可以直接参考和借鉴,需要自己探索新途径、新方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将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创造人类历史的奇迹,破解超大规模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世界性和世纪性难题。另一方面,人口规模的巨大也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可以以国内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大规模市场。具言之,中国以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全面系统回答了人口规模巨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走什么样的道路,遵循哪些原则,沿着什么样的方向,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以及重点和着力点、本质要求、世界意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仅实现了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不断推动以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奠定坚实发展基础。

(二)从实践性质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中国古代的“大同”,到近代西方的“乌托邦”,再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都包含着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从内涵特征来看,共同富裕包括了“共同”和“富裕”两个维度,共同指的是全体全面,即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发展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又表示实现富裕目标需要共同奋斗、共同创造,不能“内卷”“躺平”。富裕既有絕对富裕、相对富裕,又有物质富裕、精神富裕,还有整体富裕、局部富裕,要从不同维度理解富裕,要在动态发展中深化对富裕的认识,不断提高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成效。从中西对比来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固有矛盾无法达到共同富裕,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其畅销书《21世纪资本论》用翔实数据和生动事例揭露了资本主义贫富差距扩大的总趋势,指出现代资本主义内在的运动规律往往导致不平等的结果。即使存在像瑞典等为代表的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高水平福利制度,但该制度下的“养懒汉”现象频发,福利刚性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阿喀琉斯之踵”。反观之,“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我们党先从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富裕做起,由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将共同富裕的任务延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带领全体人民完成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鼓励全体人民勤劳创新致富,在未来“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质言之,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是要消除贫富差距,是要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基础上实现人人享有。

(三)从实践内容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从人类现代化的进程来看,目前世界现代化模式主要有西方式和中国式两种。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逻辑,一方面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体现了其文明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一味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雇佣工人只是其用来增值的“工具”,这种现代化模式造成了“物的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换句话说,这种现代化只是“把财富集聚在少数人手里”的现代化,是“见物不见人”的现代化,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在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的四种规定性后,指明未来社会的发展是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改革开放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经济面貌,不仅满足了全体人民高品质、个性化、全面发展的需求,同时也重塑了全体人民的精神风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高度发展。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不断跃升,规避了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弊病,以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塑造着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概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既强调人与物的关系,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又突出人与人的关系,特别强调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推进来把握现代化发展的内容,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人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协同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物质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四)从实践特征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类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自然界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来源。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也是不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程,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秉持“主客体二元对立”的生态哲学观,把人作为自然的主人,认为自然是服务于人需要的客体。这种强烈的征服自然心态的现代化创造出“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的生产力”,同时也使“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以此前任何时代都无法想象的速度无限增大”,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疏离。从根源上看,这是西方文化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作祟,使西方世界沉溺于人对自然的胜利之中,加速了生态危机的出现。中国文化传统中历来重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概言之,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不能以征服自然的力量强弱来衡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部进程之中,不仅尊重自然存在的意义,而且把人与自然看成生命共同体,看成主主平等而非主客对立的關系,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重塑了人与自然真正的、合理的关系。

(五)从实践道路看,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发端具有世界历史属性,因此每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不可能是固守一隅的、民族的或地方的现代化,都不可避免的要与其他国家发生交往。在这种交往开始的初期,工业较发达的国家“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s换言之,率先开启现代化的国家通过战争、殖民和掠夺的方式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使“未开化的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它们,成为它们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材料供给地。翻开人类历史画卷,中华民族崇奉“尚和合、求大同”“以和为贵”。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始终坚持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改革开放后在“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判断下依靠自己的努力创造发展奇迹。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更加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下世界时局的深邃思考,中国式现代化在维持世界和平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从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到以“一带一路”倡议及实践将其变为现实,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智慧和勇气,走出来一条异于西方“国强必霸”和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之路,实现了现代化与和平发展的实践统一,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发展自始至终都呈现出世界历史意义。以中国现代化的实践经验为基底,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研究方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对现代化的中国实践分析的基础上,逐渐上升到对现象背后一般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即经过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具体的现象上升到对具体发展规律的研究,在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理论的思想宝库

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看,现代化理论是解释其发展演变的一种经典模式。人类社会由愚昧到文明、由农业到工业,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思路、建设布局和方针政策。换言之,现代化没有唯一的、固化的实现形式,现代化理论也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然而,由于现代化的发端在西方以及其强势输出价值观的行为,导致了世界现代化话语长期被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现代化的理论呈现出只有资本主义现代化这一种经验表达。尽管20世纪中期世界上也曾出现过其他现代化理论,如世界体系理论、依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和主要观点上迥异,却始终摆脱不了西方中心论的基调,造成世界既有的多元性发展和多样化表达被长期压抑。世界现代化历史的解释权不是西方的专利,不应也不能被西方垄断和独享。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把科学性与价值性、建设性与批判性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从实践层面论证了西方式现代化不是标准的现代化模式,而且从价值层面论证了西方式现代化不是最好的现代化模式,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理论,为世界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模式,不仅丰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也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体系。

(二)创新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百多年来探索国富民强的创造性理论成果。从本质上讲,是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世界社会主义难题的破解,是对中国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概言之,它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体实践的辩证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和创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智慧结晶,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被证明了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理论成果。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成功和理论的形成使得20世纪末遭遇了巨大挫折的社会主义重新焕发生机,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与实践,并不会因为某些国家的挫折而失败,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广阔前景。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形成,证明了现代化的发展不一定要通过战争和殖民掠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对外平等合作开放,也能够在解决复杂问题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彰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比较优势。最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形成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概括,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又有了新的理解,对振兴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世界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进步有重大意义。

(三)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

从道路模式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成功向世界证明,条条大路通罗马,现代化发展的模式并不是只有西方现代化这一条。每个国家由于历史条件、现实境遇、文化传统的差异,完全可以走出富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概言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成功破除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思维定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不仅有助于后发国家走出现代化困境,带动第三世界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世界格局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从内在属性看,中国式现代化是走自己的路的现代化,是“独立型发展”的现代化,是尊重自身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基因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征程中,从追求理论指导的本土化到实践创新的自主性,最终不仅实现了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也指引中国找到了适合自身实际和特点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现代化的發展并不是要隔断传统、忽视本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与之相反,现代化的发展是在尊重本国独立性的基础上,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探索适合本国特点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只有做好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一般和特殊的统一,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才能少走弯路。

(四)展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样态

生根于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中,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还要着力实现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寻找一种超越现代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能性。现代化的本质是要复归到人的现代化,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在实践中超越了以资本为逻辑的西方现代化,而且以推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为指向,赋予了现代化新思想、新内涵、新选择,在人类文明史中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反观当下的西方现代性文明,金融资本的剥夺性积累、社会的两极分化和对立、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现象频发,暴露出以资本为基础的现代资本文明的历史限度。扬弃西方现代性文明,引领世界文明新走向,将中华传统文明所蕴含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价值理念贡献给整个世界,让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价值。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使命不仅要完成现代化强国建设,而且还要建设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
《数字电路》课程实践创新方式探讨
东方教育(2016年11期)2017-01-16 01:11:10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青年时代(2016年21期)2017-01-04 17:53:54
小学语文的游戏化教学
基于《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改革思考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10:54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12:11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06:01
无线网络环境下美术课堂泛在学习的实践与创新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认识和尝试
考试周刊(2016年29期)2016-05-28 1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