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

2023-11-02 16:06高正礼赵祝涛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高正礼 赵祝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全球文明倡议;文明底色

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成果的总和,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的尺度,“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2023年3月,在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现代化之问”,首次提出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全球文明倡议,向国际社会充分阐释了现代化的文明意蕴,其底气和力量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色。

一、以新型精神文明为动力支撑

西方现代化,又称资本主义现代化,是物质膨胀、精神空虚甚至堕落的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现代化,是以新型精神文明为动力支撑的现代化。

(一)突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核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提出的构想中,已经内含着创造“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精神文明”“按照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改变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等思想。1986年9月和1996年10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先后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要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要努力“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党的两个决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奋斗目标、建设路径等作出了系统阐释和战略部署。随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外延、目标、任务等认识的深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两位一体”扩展为“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直至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始终都包含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亦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认识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

(二)坚持先进文化的前進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里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入21世纪,随着我们党对自身使命宗旨、奋斗历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持续深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现代化,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科学健康的精神文明。而资本主义现代化崇尚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至上,是倡导冒险、刺激、享乐的文化,赌博、贩毒吸毒、卖淫嫖娼等至今在众多资本主义国家公然合法,其“精神文明”是空虚、没落的。

(三)满足人民对文明进步的精神需要

坚决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立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致力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需要。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

可见,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列宁曾用“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来概括无产阶级专政,认为无产阶级专政不同于之前的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因为无产阶级专政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是占社会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只对占社会极少数人的敌人实行专政,而之前的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是少数剥削阶级享有民主并对占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劳动人民实行专政的国家。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始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而且是广大人民享有的文明,是人类社会新型精神文明。

二、以中华文明为文化根基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一)植根中华文化沃土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现代文明转型、人的现代化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持续探索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理论和制度产物。中国共产党自诞生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并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认识到,源自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只有植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对实践运动的指导。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表达习惯来阐释马克思主义,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民族化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等,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同中国人民日用而不觉共同价值观念融合贯通的结果,高度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厚重历史文化根基。

(二)汲取中华文明智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充满着中华民族先民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自我的思想智慧,其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蕴藏着解決近代以来人类面临的难题和挑战的重要启示,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宝库,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智慧源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善于从中华文明中挖掘思想智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找源头活水,成功探索和开拓了中国式现代化。例如,遵循“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使用“小康社会”表达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把人类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形象地表达为“世界大同”;党的二十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这些世界观方法论同中华文明以民为本、自强不息、革故鼎新、一日三省、天人合一、天下为公、为政以德、讲信修睦等观念高度契合和一脉相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三)推进中华文明现代重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长期以来,尤其是在开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是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文化、时代精神相融相通,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新的表现形式,增强新的影响力量。回溯历史,“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传承创新中华文明的现代化,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现代重塑。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随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规律、中国式现代化规律认识的深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认识到,“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其中“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历史主动,勇担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其中,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党领导人民坚定文化自信,明确提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使命和任务。

三、以生态文明为显著特质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都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质。

(一)超越工业文明

西方资本主义早期现代化是以工业文明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这一现代化道路和模式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曾称赞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也造成了两极分化、阶级对立、城乡差别、民族仇恨、道德沦丧等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降临和科技在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中地位的提升,西方资本主义第二阶段现代化提出并实施了后工业化、后现代化、生态文明等理念,对早期现代化的问题和诟病有所改变,但贫富悬殊、种族矛盾、暴力犯罪等社会问题仍十分严重,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及贫富分化、阶级对立、城乡差距等工业文明的后遗症无法彻底解决。

由于受时代条件和历史经验的局限,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早期探索和实行的现代化,同样是以工业文明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新中国成立前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强调党的使命任务就是“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党于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造”,其中“一化”是“现实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且强调“正是依据苏联的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经历了全民炼钢“大跃进”等挫折,我们党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在此基础上,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在继续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认识,尤其是明确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中国式现代化成为超越工业文明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为此,世界各国追求现代化必须“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这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本质要求。

(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同人与人、人与社会,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的基本关系和环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生生不息、繁衍不绝的重要原因。这一传统生态文化理念迥异于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二分、人征服自然、人向自然索取等对立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西方传统人与自然对立观相结合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资源,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事件频发等严重危机。反思工业文明弊端后,西方兴起绿色运动并产生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生态主义,其中所谓的现代生态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或者以保护自然为由反对人类运用技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发展经济,或者不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条件要求发展中国家过多承担环保任务,等等。这些观念继续是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只顾本国家和民族利益而不顾其他国家和民族民众利益,仍然是片面的、狭隘的人与自然观。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其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類社会现代化“走美欧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是难以为继、走不通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超越西方工业文明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科学生态文明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以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作出了战略部署,必将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四、以人类优秀文明为有益借鉴

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借鉴、批判包括西方文化有益成分在内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产物。

(一)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由于多数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是早发、内生的现代化,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定阶段内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于是一些人鼓吹西方主宰世界的“西方中心论”、西方文化和制度优越于其他文化和制度的“西方文明优越论”、资本主义文明是人类最高文明的“人类文明终结论”、把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归于文化差异的“文明冲突论”,一些国家把西方的价值理念当作所谓“普世价值”强行向发展中国家推行,甚至不惜通过武装侵略、种族灭绝等妄图消灭其他文明。这些都是片面、狭隘、傲慢的文明单一观,强调独尊一种文明、把西方文明等同现代文明、把西方现代化等同人类现代化。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由于民族、习俗、环境、历史和需求等不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必然孕育不同文明,“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和国家“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并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共同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文明只有民族特色、区域影响、形式表现之分,没有高低、优劣之别。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ホ也赋予整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积极“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并以实际行动保护文明多样性,努力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生。

(二)坚持文明交流互鉴

如上述及,西方现代化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推行丛林法则、零和博弈,而且在文化上奉行唯我独尊、有我无你的隔阂、对立、冲突思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人类历史上创造的每种文明都“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尽管受到自然环境、经济水平、政治干预和军事行动等影响,但是仍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正是文明不断交流互鉴推动着人类社会持续取得文明进步。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认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三)借鉴他国现代化文明成果

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世界各民族和国家的必然选择。毋容置疑,现代化起始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现代化尽管充满着血腥、暴力、仇恨,灾难不断、问题重重,但在反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宗教势力、促进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发挥过历史作用,关于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历史进程、衡量指标、未来走向等基本理论也是源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基本理论等存在零和博弈、自我中心、现代化等于西方化、文明优劣和冲突等严重乃至致命缺陷,但也传承了尊重人的价值、发扬民主、追求个性自由等西方文明的有益成分,内含着反映市场经济规律、体现社会大生产管理、促进技术进步等合理成分,可以为后发国家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亚非拉新独立民族国家追求现代化进程,尽管历经曲折和困难重重,且几乎没有完全成功者,但一些国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积累了可贵的经验教训。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和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时就自觉认识到,“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モ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植根中华文化沃土,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现代化、前苏联现代化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有益成果而形成和发展的,未来还将在汲取他国现代化文明成果中行稳致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其理论概括是“党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而形成的思想理论结晶”,面向未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

(四)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致力于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而且倡导推动世界各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发展。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完成了近代化和现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欧一些国家,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民族独立国家和地区开始步入现代化进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尤其是一些民族国家和地区结合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植根于丰富多样、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我们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ヨ这是基于研判当今世界现代化图景的倡导,也是基于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经验的倡导,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视野和天下胸怀。

五、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价值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也是实现人类文明进步、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其价值目标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致力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中国共产党既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政党,始终把中国人民的命运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曾誓言“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党诞生伊始确立的奋斗任务就是:对内反帝反封建并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对外联合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打倒资本帝国主义、“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一远大理想同人类现代化追求的文明进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等高度吻合。中国作为一个人口数量占世界人口总量近五分之一的发展中大国,党领导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追求自己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也是对人类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和巨大贡献。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其“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旨在“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二)携手应对人类文明挑战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交往的便捷,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势不可挡,实现现代化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但同时,全球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恃强凌弱、巧取豪夺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日益加重,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挑战前所未有,人类文明赓续和进步面临的挑战同样前所未有。中国式现代化在应对人类文明挑战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作出新贡献,做大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蛋糕”,推动经济全球化和文明多样化;坚决反对通过打压遏制别国现代化来维护自身发展“特权”的霸凌行径,大力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为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携手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不断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努力中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

(三)创新现代化文明道路

西方一些国家通过战争、贩奴、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了现代化,这是一条充满血腥暴力、给亚非拉被压迫民族和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现代化道路,是“建立在劳动奴役制上的罪恶的文明”,是受到道义谴责和审判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紧紧依靠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新创造发展壮大自己,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并且积极援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探索和迈向现代化,走的是一条全新的和平发展、占据人类道义制高点的文明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走的是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广大发展中国家同中国有着相近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即都有独特悠久的文化传统、都曾遭受西方殖民掠夺、人民都渴望和平并提高生活水平等。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步成功和顯著成就,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四)创造人类文明崭新形态

关于人类文明形态,马克思主义根据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将其划分为奴隶主义文明、封建主义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明;思想理论界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将其划分为野蛮时代、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或信息化文明,根据产生区域将其划分为东方文明、中亚文明、西方文明,根据历史发展将其划分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等等。无论如何划分,每种文明形态都有其独具的特质。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创新了人类通往现代化的文明道路,而且创造了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展、人民精神世界丰富健康、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进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为本质特征的崭新社会形态,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ヰ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既不同于人类远古社会、狩猎社会、农耕社会的文明,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也不同于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其中国特色、本质要求还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继续创新,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目标和方向是坚定不移、不可动摇的。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突出精神文明的战略支撑地位,以中华文明为文化根基,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文化使命,以生态文明为显著特质,以人类优秀文明为有益借鉴,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价值目标,具有深层而浓厚的文明底色,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出“全球文明倡议”的底气和力量。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