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作品《速率》的音乐分析

2023-11-02 09:04
轻音乐 2023年10期
关键词:音程谱例音高

林 喆

一、作曲家及作品背景介绍

在20 世纪的音乐创作中,个性化是作曲家追寻的核心主题,在构成旋律、节奏以及复调写作技术等多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约瑟夫·施万特纳(Joseph Schwantner)生于1943 年3 月22 日芝加哥市,他在音乐创作技法呈现多样化的美国乐坛上独树一帜,序列音乐对他的早期音乐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其作品颇具价值性。从1977 年开始,其创作风格开始发生转变,所创作的作品也成为公演的首选,由此获得包括普利策奖(1978年)等在内的多项大奖。

马林巴独奏曲《速率》(Velocities)是由多位知名打击乐演奏家联名委约、打击乐协会资助,在1990 年约瑟夫·施万特纳的创作下完成的。该作品创作风格独特,在和声上,并非由传统的调性和声形成,节奏方面也并非由整体构成,而是可以看作是调性与微调性因素兼具的结构,其风格颇具特点。

二、打击乐作品《速率》创作技法分析

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看,马林巴独奏曲《速率》运用了非传统的创作技法,无调性与有调性有机结合,使得作品音高丰富。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以核心音程为框架,将纯四度作为全曲音高组织的核心音程,使音程有了协和的效果,统一而不失变化。此曲将以上多种技术手法融合其中,使得作品具有较强完整性。

三、结构布局

《速率》的结构布局可以划分为:引子(1-57 小节)——A 段(58-112 小 节)——B 段(113-209 小 节)——A' 段(210-299 小节)——尾声(300-355 小节)。这种结构形态不仅反映出作曲者的创作思维,而且反映了其中所蕴含的多种结构原则。第一,对称原则。中间三部分可以看作是对称部分,曲目跌宕性使得中部左右两部分看似相同,引子中将核心材料烘托出来,而A 与A' 段则为对称分段,虽然部分内容上有所区别,但是总体上的对称原则已然显现出来。第二,再现原则。B 段为中轴,对于A'段来说,可以理解为A 段的再现。从第58 小节进入到A段时,有调性开始占据主导,如海浪一般为主题1。律动结构为“4+3”不断重复。

谱例1:

从113 小节开始进入B 段,进行展开发展(wave)。

谱例2:

第211 小节浪潮为主题1 的再现部分,意味着此刻曲子的走向已经回归到A 段。

第210-317 小节为本作再现部分的A' 段落,它与前段A 段落是两对相应的结构关系,且旋律依然以小节为单位。

第211-212 小节为再现A 段主题1。两小节主题1与一小节动机c (见谱例6)依次更替的同时不断变换调式,使得A' 段落所呈现的“波浪”主题更加深刻,也体现出该段落具有动力性。

谱例3 :

主要动机:

谱例4 :动机a(1-3 小节)

作品1-3 小节为动机a。a 动机由横向小三度、纵向纯四度、大七度音程构成,且a 动机为4/4 拍,同时需要充满力量和强度的持续演奏。

谱例5 :动机b(4-6 小节)

动机b 为8/16 拍,单小节结构为“3+3+2”,是由横向的小三度以及纵向的大七度与纯四度构成。与动机a不同的是,节拍由4/4 拍转换到了8/16 拍,律动转变为了“3+3+2”的结构。与动机a 相似的是,动机a 前两个音程是纯四度和大七度,而动机b 的前两个音程则将关系倒置过来变为大七度和纯四度。在此基础上,动机b保留了动机a 的第一个音程中的“降la”与第二个音程中的“mi”,只是音高位置发生了变化。动机b 构成的小十度(mi-sol)可以看作是动机a 构成的小三度(升dolmi)的向上扩张,成为复音程,听觉效果更加厚重,演奏效果需要突然爆发。

谱例6 :动机c(7-14 小节)

在第二行(7 小节)以8 拍子引导的段落称为动机c。第7 小节的4/8 拍持续三小节后变换拍子至第10 小节的3/8 拍,同样变换的还有4/8 拍中,高音旋律结构的大三度向3/8 拍高音旋律的纯四度及大七度旋律结构的转换,不管是谱曲结构还是演奏出来的音响效果都是比较游离的状态。之后分为两小节,第11、12 小节的4/8 和第13、14 小节的3/8 拍是不同的两组音高和两组节奏。动机c 的演奏效果听觉为十六分音符,是因为由两组旋律和两层音高组成,左右手穿插,大三和弦和大小三度交替进行,同时需要连贯且精细。

谱例7 :动机d(29-31 小节)

第29 小节出现了新的材料,称之为动机d,结构是由看起来上下行如波浪一般的音符构成的,听觉效果充满颗粒性。

谱例8 :动机e(39-41 小节)

第39-41 小节称为动机e。同音高的音进行重复两次、缓慢上升,再根据大七度进行跳跃。

谱例9 :动机f(52-55 小节)

第52-57 小节为动机f,先把前后两组乐句分为5、2、3、4 和5、2、5、1 进行律动变换,听觉达到了管风琴共鸣的效果。所有的动机在引子段均有出现。

四、演奏技术难点

首先该曲的第一个小节就是难点之一。左、右手的槌在经过fff 的敲击力度后,要迅速降低音量至p 的力度的同时还要快速变换敲击位置,让槌杆敲击在琴边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位置变换时需要迅速、准确并且稳定,敲击的位置尽量靠近槌头,音色听起来会实而不虚,虽然敲击琴键和敲击琴边的音程度数是完全一样的,但是由于击打琴边时需要保证槌有一定的倾斜度,并且胳膊的力臂更长,所以在练习和演奏的移动过程中需要固定手与两槌之间的度数距离。

演奏该曲时,力度记号与变化同样是难点之一。在敲击时需要了解pp、p、mp、f 等记号在演奏时被赋予了怎样的力度,要合理地控制并展示出来。演奏方式也是需要提前规划出来。曲目中的大部分乐句都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来进行,力度也同样如此,在练习表现出来层次感的同时也要练习柔软且音色坚实的触键方式,注意手臂需要放松,手腕甩动发力。在pp 的琶音上下行时,不仅要规划合适的槌法,也要使琴槌紧贴琴键,做出来抚摸的感觉。

强大的机能和对槌、槌法的控制、改编以及精准的单音和音程是最大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该曲最难控制的地方在于两只手在跨度极远的情况下再利用强大的机能作为支撑来进行演奏,在敲击时要做到槌落下后再迅速抬起,用以表达出跳跃的感觉。曲目中的最后一页为保证其错音率降低,建议多进行白键与黑键之间的四度练习。

这首曲子一直是深受打击乐演奏者与爱好者喜爱的作品之一,对于如何自然地变化强弱力度、加强琴键度数的感觉、乐句之间的连接、锻炼两槌的交替能力以及机能的强化等方面都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练习演奏曲目,同时对个人能力的考验和提升起到了较好的积极作用。

结 语

马林巴独奏曲《速率》充分的显示出作曲家创作风格以及音乐造诣水平,在横向旋律以及纵向和声方面都体现出创作的高价值性。不仅在创作技巧上更为绝妙,而且总体结构布局也体现出水准高,表现力强,感染力巨大的特点。它在技能的强化对个人能力的考验和提升等方面是一首极佳的练习演奏曲目。另外,《速率》的高音组织以及创作技巧也是对马林巴技术的探索及分析,其作品具有很重要的音乐地位及重要性。

猜你喜欢
音程谱例音高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简析音程听辨中的各环节及要务
增减音程都是不协和的吗?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
武侠意境交响化:阿镗《神雕侠侣交响乐》本体论
音乐游戏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