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初中数学教学

2023-11-01 08:45:00罗尉
数学之友 2023年1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融合信息技术

罗尉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日益深入,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提升能力,促进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投入、探索、思考.在教学中,找准信息技术融合的切入点,构建智慧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并能改进教与学的方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融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1].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并不是一味迎合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使用不能取代学生的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教师要做的是“取长补短”而不是被其束缚.笔者开展了一系列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探索与尝试,并引发了若干思考.下面结合实践,谈一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初中生认知水平的局限,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1 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可视化

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等优势,将学习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引发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

1.1 信息化呈现,激发学习兴趣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说过:“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亦是如此.对于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的求知欲,新课标指出:“注重发挥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核心素养[1].”

例如,在《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一课中, 教师出示情境问题:从六个不同的方向看飞机,你能说说看到的图案分别是什么吗?

学生操作 Shapes-3D 软件,将视角拖动到不同的位置,便能直接观察到从不同方向看飞机模型的图案.借助软件,瞬间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2 交互式对话,展现思维过程

数学教学中,有一个难点是如何有效呈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思维过程.仅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是不直观的,学生很难理解其想法.此时,借助信息技术表达观点,既方便快捷,又形象直观,使课堂上师生、生生的对话变得越来越简单高效.

例如,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活动课中,教师出示小组活动:

探索:画出反比例函数y= 1 x 的图象,并探索其对称性.

學生借助平板电脑探索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教师通过教学云平台来跟踪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思考和操作,直观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和思维漏洞,适时地做出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结束后,教师安排了 “组内交流,班级展示”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利用多媒体交互,借助平板电脑在组内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利用同屏的技术,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的探索成果.与此同时,借助教学平台,可以不断地收集学生探索过程中思维的闪光点,也可以拍摄学生的不同方法或者典型错误,分享给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

2 信息技术促进探究深度化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保障了学生对知识的高效掌握,同时催生了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的革新,是改变学生认知与学习情感的有力途径[2].在以往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受客观条件的约束,探究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影响了教与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软件,例如:几何画板、 GeoGebra 、 Shapes 等.利用这些软件开展数学实验,包含:精准画图、快速计算、动态演示等,直观形象地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真正体验探索的乐趣,能“看”到以往课堂“看”不到的数学,手脑并用,启思明理.

2.1 以信息技术抽象之长,补实物操作之短

在探究式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借助实物进行探究,而实物有时难以直观、便捷地被抽象成数学的研究对象,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而导致有些探究问题如果依托实物进行探索,是不能达成目标的.若借助信息技术把实物抽象成数学研究对象,便能有效解决问题.

2.2 以信息技术精准之长,补操作误差之短

在探索活动中,有些动手操作的误差对探究结果的影响是巨大的,以函数图象性质的教学为例,如果画不准函数图象,就很难根据所画的图象进行性质探索.新课标指出:“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组织开展教学[1].”此时利用专业数学软件,便能事半功倍.

例如,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中,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研究二次函数 y=ax2的图象和性质.在此过程中,教师借助 GeoGebra 软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参数a的作用.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助y=ax2的图象研究y=ax2+bx+c的图象,明确研究思路.这里常见的研究思路有三种,根据小组讨论出来的研究路线,自主研究:y=ax2+k、y=a(x+h)2以及y=a(x+h)2+k的函数图象与性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 GeoGebra 软件画出函数图象,体会位置改变带来的对应参数数值的改变,再改变参数的数值,体会图象位置的改变,感受参数a、h、k对函数y=a(x+h)2+ k图象的影响,总结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本案例中,学生利用 GeoGebra 软件开展本节课的探索任务,避免了传统课堂中由于画图不准确而造成的无法探索或探索无果的情况.整个探索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索.在经历探索过程的同时,帮助学生积累大量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信息技术促进评价高效化

新课程指出:“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1].”评价的方式有多种,每种评价方式各有特点.一般通过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但这往往会存在滞后性,而且收集数据不方便.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平台,依托教师和学生终端等设备,便能大大提高学生反馈的时效性,实现精准纠错.利用信息技术对课堂数据进行及时的采集和适时的分析,革命性地改变了传统课堂的评价.数据的及时产生帮助教师快速地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学,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精准度.

例如,在《图形的旋转》的教学中,课前,教师在教学平台放置了一些辅助学生先学的材料,通过反馈回教学平台的数据,了解学生先学的情况,调整部分教学设计.课中,学生将自己的答案以照片的形式上传到平台上,教师可以方便快速地查看每一个学生的作答情况, 进行一对一指导,也便于向全班展示、对比评价其他学生的反馈.在课后,利用平台及时向学生推送课堂检测题,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进行作答,教学平台快速批改、统计正答率,帮助教师和学生诊断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

4 结 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们应该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找准信息技术运用与课堂教学的契合点,设计能达成学习目标的信息化教学过程[3].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本着适时、适度、适切的原则,合理选择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能够预见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对方案.把新技术、新媒体作为学习数学的有力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促进深度学习,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惠清.优化情境创设,提升“唤醒”效率[J].数学教学通讯,2020(6):26 27.

[3] 谢海.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示例——以“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第1课时)”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旬),2021(36):18 20.

[4] 刘丞航.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8):185 187.

[5] 李勉莉.“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2(10):126 128.

[6] 郭玉芳.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66 167.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融合信息技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