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心理辅导实践的策略

2023-11-01 06:32张翠琴
知识文库 2023年19期
关键词:辅导工作辅导心理健康

张翠琴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需要明确自身育人目标与任务,从多个方面、多个维度推动育人工作的良好开展。班主任尤其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依靠班级管理本身的包容性与综合性从不同方面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通过德育、智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育,让学生能实现健康,综合成长,从而提高育人质量。本文简要介绍了小学班级管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強化班主任育人职能、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综合成长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尝试围绕唤醒心理健康教育的角色认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优化心理辅导、深化家校合作、不断改进优化等方面探讨班主任在心理辅导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相应对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帮助作用。

1 小学班级管理以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1.1 小学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小学班主任的基本工作与重要职能,是班主任从整个班集体出发进行科学引导、教育和管理的体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既能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与条件,又能强化班集体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作用,促使学生在融入集体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一名具有健全人格与高尚品德的人。小学班级管理涉及各个维度,全面覆盖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致力于通过科学而有效的管理让学生实现思想、道德、心理、成绩、能力、行为等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良好根基。

1.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其强调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和落实相应的心理培养、训练、辅导、咨询、治疗等措施,全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动态,弄清楚学生的成长背景,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思想动态等,通过加强心理素质培养以及消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新时期背景下的小学教育强调回归育人本质,以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良好发展为核心,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与巩固,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落实相应工作,旨在培育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帮助他们克服,解决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心理困境、问题乃至疾病,从而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3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背景下,小学班主任需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更要在其中有效渗透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首先,强化班主任育人职能。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育人,需要全面为育人而服务,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合适而良好的班级环境与条件。在班级管理中渗透与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强化育人职能的重要体现,依靠班级管理本身在教育管理方面的优势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辅导,促使学生在良好班级环境与条件中长期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其次,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融入,不仅能为前者提供重要支持,也能为后者的实践效果改善带来帮助。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班主任能更加全面、充分、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强化引导,让学生长期处于健康、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促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之中,最终达到推动管理质量与水平提升之目的。最后,促进学生综合成长与发展。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教育部分的有机结合,从而强化综合教育,从多个维度共同引导学生实现全方位、综合化成长。而且班主任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能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以及品质进行培养,让他们逐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与自我适应,帮助他们有效面对和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烦恼及问题,最终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带来必要支持及保障。

2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心理辅导实践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2.1 思想认知不到位

科学、正确、良好的思想认知是支持小学班主任落实心理辅导工作的前提与根基。部分小学班主任的思想观念较为陈旧与滞后,对学生心理健康关注不足,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缺乏相应的探索与实践意识。这导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往往会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而将工作重心放在学习、德育等方面,并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2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与能力基础薄弱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心理辅导,意味着他们自身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但是不少班主任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训练,相应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基础较为薄弱,这导致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时往往是依据个人较为有限的认知,难以保障相应的专业性以及实践效果。

2.3 心理辅导实践经验缺乏

心理辅导不仅需要基础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作为支撑,更对相应的实践经验有着较高要求。只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班主任才能在面向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做到从容不迫,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合适策略与方法强化教育和辅导,确定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以及应对消极心理的最佳方案和手段。但是小学班主任往往缺乏足够的心理辅导实践经验,这给班级管理中的心理辅导工作开展造成了一定阻碍。

2.4 对以生为本理念的践行不足

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一定要以践行以生为本理念为基础,坚持为育人服务,着重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合适而有效的策略强化心理辅导。只有这样,心理辅导才能真正契合学生心理动态与需求,进而保障相应的实践效果,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支持。然而部分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对以生为本理念的践行认识不足,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生活与学习状态、心理动态等了解和研究不足,缺乏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化辅导的意识,导致实践中容易出现心理辅导与学生脱节的问题。

2.5 家校合作不到位

家校合作对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而言意义重大。一方面,家长能提供学生在校外的学习、生活相关信息,从而帮助班主任更加准确而有效地把握学生思想、情绪及心理动态;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巨大,尤其体现在思想认知、心理健康等维度,深化家校合作能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促进,进而更好地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辅导。不过部分班主任对家校合作的认知不够全面而准确,没有意识到家校合作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综合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家校合作,進而导致相应的心理辅导质量与效果难达预期。

2.6 缺乏可持续优化路径

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班主任在长期实践中进行可持续化的尝试、探索与优化。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不断面临各种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扰与问题,班主任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采取不同的心理辅导策略,同时应当构建可持续优化的实践路径,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成长为一名身心健康的人。但是当下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时缺乏长远认知,仅仅关注当下,没有构建相应的长期、可持续优化的路径,导致不同阶段的心理辅导缺乏良好关联性,也不利于心理辅导在实践中的不断改善与优化。

3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心理辅导实践的有效策略

3.1 唤醒心理健康教育的角色认知

唤醒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角色认知,从思想认知层面强化认同度,能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积极落实心理辅导工作提供重要动力。学校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加以拔高,面向广大班主任加强宣传和引导,明确规范班主任应当承担的心理健康教育职责,构建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依靠外界的必要约束强化班主任主动进行心理辅导的意识。班主任自身则需要树立不断进行自我学习与提升的良好意识,主动对最新的教育政策、理念、方法等进行学习与研究,通过自我学习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正确而深刻的认知,弄清楚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进而在思想层面对此加以重视。班主任尤其要对班级管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机制加以研究,尝试探索班集体给学生成长发展带来的影响,弄清楚个体与集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更加科学地理解心理辅导在学生学习、生活及成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对自身特殊地位、师生关系的多重性、多重社会角色、班级管理和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等进行综合性研究,全面提升自身认知水平,从思想认知层面促使自身更加积极地在班级管理中落实好心理辅导工作。

3.2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

班主任面向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作为支撑。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自然成为班主任于班级管理中加强和落实心理辅导的必要前提。学校应当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包括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班主任以及专业心理专家等在内的组织结构,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引导和教育。在此基础上,学校还需要整合优势资源,为广大班主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与能力水平提供支持与帮助。一方面,学校可在信息化背景下加强官网平台的建设,通过官网平台与其他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对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以便广大班主任通过官网平台获取相应的专业资源;另一方面,学校需要为班主任提供尽可能多的培训机会,组织班主任与心理健康课程教师进行交流,安排班主任参加校内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讲座、校外进修培训活动等。另外学校还需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标准加以制订与完善,以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度、文件为基础,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与优化,组织班主任与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等展开探讨,最终形成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细则,进而为班级管理中的心理辅导提供准则与标准,以便班主任操作。班主任自身则需要主动进行自我学习,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种培训活动,系统化地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能力水平。班主任也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渠道的优势,主动通过学校官网以及互联网平台搜集、获取、整理适合自身的优质资源,依靠优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班主任需要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实现初级心理资讯能力、简单心理健康矫治能力、心理辅导活动组织能力的良好发展,确保自身能完全胜任班级管理中面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当积极挖掘自身心理健康科研能力,主动参与到相应的理论基础研究、实践探索活动之中,根据自身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展开探究,通过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持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3.3 重视心理辅导实践经验的积累

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必要前提。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本身就离不开实践,需要基于理实结合的方式加以落实,相应的班主任不仅要掌握心理健康专业知识与能力,更要结合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心理辅导属于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其组织与落实需要充分考虑班级管理其他因素的影响,也需要班主任在实践中持续积累相关经验。学校需要针对部分班主任经验不足尤其是年轻班主任经验欠缺的问题,通过组织班主任进行交流探讨、安排班主任参加校外实训活动等方式帮助他们积累经验,由具备丰富经验的班主任分享他们的心得与体会,让具有多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实践经验的专家提供相应支持。班主任自身也需要意识到自身经验方面的不足,主动去了解和学习相关案例,最好通过学校档案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案例加以研究,通过案例了解心理辅导的实践重点、难点与要点。在日常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对心理辅导实践中的重难点加以观察和记录,分析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尝试研究和总结不同心理辅导策略及方法对学生的影响,从而在此过程中积累经验,逐步提升自身心理辅导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

3.4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优化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以学生为对象而开展的教育管理工作,自然需要为育人而服务,致力于引导学生实现健康成长与良好发展。班主任务必要强化自身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将学生置于首位,全面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与成长,针对性地规划、设计、组织心理辅导方案,真正做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疏导、教育和帮助,从而保障相应的辅导实效以及班级管理质量。班主任既要对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心理特征加以研究,又要在日常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尽可能了解学生具体情况,进而综合性地制订合适的心理辅导方案。一方面,班主任需要根据整个班集体学生们的基本特点,系统性地设计心理教育方案,构建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的教育体系;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当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弄清楚不同学生的成长背景、性格特征、个性心理等,进而更具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尤其要关注行为、情绪异常的学生,分析他们的异常行为及情绪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深度挖掘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阻碍与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心理辅导与疏导,以免学生长期被心理问题所困扰。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既要充分发挥自身心理健康专业方面的能力与优势,从专业角度帮助学生强化心理素质、应对消极情绪及心理,又要坦诚对待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对自身敞开心扉并愿意接受心理辅导。发现学生存在异常情绪与行为后,班主任应及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以弄清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为前提,针对性地制订相应辅导方案,采取专业疏导与心灵交流、学习与生活、普遍特征与个性特点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保障方案的合理性与契合性,以合适而有效的措施强化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阻碍、问题与疾病。

3.5 深化家校合作支持心理辅导实践

全面深化家校合作有利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更加精准而有效地落实心理辅导工作,也能在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下构建更为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健康辅导体系。班主任需要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主动通过包括家长会、家访、电话、短信、微信、QQ、抖音等在内的各种渠道与家长展开合作,共建良好的家校共育体系。以增强家长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为前提,班主任需要面向家长做好相应的宣传引导工作,让家长们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强化家长主动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采取科学方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正确认知。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维持频繁而良好的交流互动關系,共同分享学生在校内以及家庭中的表现情况,从而更加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与心理状态,为具体的心理辅导方案制订提供依据。班主任与家长共同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制订学校与家庭统一的心理健康辅导方案,突出重点,共同配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维持健康心理、解决心理困扰与问题。教师应和家长配合积极组织与开展多样化的亲子活动,将心理辅导融入各种亲子活动之中,引导孩子在快乐活动中去和家长改善亲子关系并逐步形成良好心理素质。诸如“亲子运动会”“开火车”“毛毛虫变蝴蝶”“桌面建构游戏”“不断变小的报纸”“小袋鼠与爸爸”“抢阵地”等亲子活动,均是十分适合小学生且能承载多样化心理辅导与教育价值的优质活动,值得家长与教师共同设计与组织相应的活动。

3.6 构建和完善可持续优化路径

为了保障心理辅导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应积极构建和完善可持续优化路径,在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改进优化策略。班主任需要对班级管理中的学生心理辅导评价机制加以完善,合理设置可量化的具体指标,规范相应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尊重家长以及学生的评价主体性,构建多方主体共同评价、覆盖各方面与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障碍与问题改善情况、心理辅导策略与手段实施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能帮助班主任对心理辅导实践中取得的成果以及暴露的问题加以分析和研究,从而为后续辅导的优化提供依据。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持续更新档案信息,通过档案客观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健康情况,也能为心理辅导的可持续优化带来支持。班主任还需要灵活运用包括思维导图法、交流探讨法、专家指点法等在内的各种方法,深入挖掘现有心理辅导工作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从问题的根源入手探索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持续推动心理辅导水平提高,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带来可靠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落实的基本工作。班主任应当在高度重视心理辅导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综合化的育人工作开展路径,全面深化心理辅导和班级管理其他部分的有机结合,进而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的良性成长。

(作者单位:山丹县城关小学)

猜你喜欢
辅导工作辅导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深入实践策略分析
对文化馆做好群众声乐辅导工作的建议研究
新时期文化馆在群文辅导工作中的价值作用探讨
试析文化馆的培训与辅导工作的发展建议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