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夏菲
“互联网+”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丰富拓展教育教学内涵、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进阅读教学课堂效率、提供多样化教学环境等多重优势。针对“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体系构建面临的主要挑战,高校应当秉持适应性、引导性、灵活性以及广域性基本原则,从促进“互联网+”英语教学体系协同完善、提升“互联网+”英语教学应用基础、灵活融入阅读教学全过程、构建综合式阅读教学评价制度等角度入手,持续加强“互联网+”下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体系的构建,全面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核心素养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环境的日渐成熟与稳定应用,一系列网络信息资源与服务载体工具等,逐步运用于高校英语教学进程当中,有力地促进了涵盖阅读教学在内的相关英语教学体系的长足进步与发展。然而,结合现实情况来看,“互联网+”在应用于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突出体现为与阅读教学全过程结合不够紧密、技术运用程度不够深入、推动教学组织创新力度不足等,不利于大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持久性提升等。因此,有必要开展“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体系研究,从而为加快推进“互联网+”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 “互联网+”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互联网+”作为当代高校开展英语信息化教学的重要途径,经过国内高校不断发展与实践运用,已初步呈现出应用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丰富拓展英语阅读教育内涵
随着“互联网+”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快速发展,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除了要完成学生英语阅读核心能力培育的基本任务外,还需要着眼于英语阅读教学体系发展的前沿方向,实现教学组织方式的完善与革新,确保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互联网+”作为英语教学资源供给的重要途径,在协助高校英语阅读教育内涵式发展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首先,高校可以以构建英语阅读教育体系建设作为出发点,依托“互联网+”途径,有效汇集体系建设相关研究成果信息资源建立学术研讨资源库,从而为开展体系创新发展战略部署与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互联网+”可以提供多元化的交流合作网络途径,方便本校教师与其他院校开展在线快捷交流互动,推动英语阅读教育工作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再次,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共享优势,协同高校与社会各个部门之间,围绕英语阅读教学体系建设进行合作,使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体系建设更具有社会协作基础。由此可见,有效依靠“互联网+”环境是丰富拓展英语阅读教育内涵的重要途径。
1.2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自主学习能力不仅仅是英语核心素养培育的重点方向,同时也是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高校传统英语阅读教學单项知识传递模式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收状态,很难对自身的英语阅读状况,如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准确度等产生正确的认知。倘若长期处于对自身英语阅读认知能力不足的状态,不仅会干扰学生的学习计划,而且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甚至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环境下丰富的英语阅读教学资源以及引导式的教学辅助工具,将进一步凸显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够更为客观、主动地开展阅读学习,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手机自主下载羊驼英语、扇贝单词、有道词典等互联网英语学习APP软件,利用零碎化时间,随时随地开展词汇、语法等基础内容的学习,巩固充实英语阅读学习基础。与此同时,部分英语学习app软件,如英语六级君、考虫英语、雅思21天等,还带有专项题目训练以及解析功能,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强化阅读学习知识的应用。
1.3 增进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效率
目前,尽管小组合作学习、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高校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阅读教学的效率。然而,仅仅依靠多媒体工具作为阅读教学的支撑,不仅阅读教学的受众面有限,而且不利于教师即时掌握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师生之间很难在教学与学习契合度上形成共鸣。如果将“互联网+”课堂教学工具引入到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智慧英语课堂教学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分析功能,实现对学生的阅读学习状态,如阅读积极性、阅读速度、阅读效率等进行即时性掌握,还可以提炼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普遍性、突出性问题;与此同时,学生通过智慧英语课堂教学系统,可以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与其他同学与教师围绕课堂阅读教学内容进行沟通,解决自身阅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问题;此外,智慧英语课堂教学系统还带有形成性评价功能,可以通过评价的即时性、阶段性与总结性反馈,使学生对自身的阅读学习成效形成更为客观的认知。
1.4 提供更为多样化的英语教学环境
英语阅读教学工作是一项意境性、理解性较强的教学工作,教师需要积极创设良好的阅读教学意境,才能更为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与感悟教学的内容,并将所接受到的知识内容更为准确地应用于实践之中。“互联网+”视域下,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工具为教师创设多样化的英语阅读教学环境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与教学题材相关的阅读背景内容,加深学生对阅读学习内容的理解。此外,“互联网+”环境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与外国人进行即时沟通与交流学习的软件,使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享受到真实的英语对话环境,在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更为真切地开展文化、社会等层面的深入交流,拓展英语学习的途径与方式。由此可见,“互联网+”可以将英语阅读学习全面带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使他们进一步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2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尽管当前“互联网+”已被广泛应用于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且取得了不菲的教学成效,但从教学体系构建的角度来看,高校还应当慎重、有序地对“互联网+”应用方式与途径进行把握,尤其需要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2.1 适应性原则
“互联网+”应用于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的本质目的在于优化教学组织路径,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因此,“互联网+”环境所提供的各类资源与工具也必须与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协同一致,既要满足于高校英语教学的特点,也要充分适应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与要求。在将“互联网+”融入高校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结合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的基础框架,尽可能地在教学工作中发挥正向辅助作用,避免出现增加教学负担、干扰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并逐步引导教师有的放矢地对阅读教学方案进行完善调整,制订出更為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组织程序,实现对大学生阅读学习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2.2 引导性原则
“互联网+”融入高校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调动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成效的提升。因此,在融合的过程中,应当紧密围绕学生开展,实现学生学习适应性与“互联网+”途径下的新型教学组织方式相互协调。同时,应当充分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本质要求,借助“互联网+”环境,实现对学生差异化、多元化培育,使学生能够自发形成对于阅读学习的高阶认知,主动探索适应于自身需求的学习方法。
2.3 灵活性原则
由于“互联网+”融入高校阅读教学凸显的是不同网络阅读教学资源与工具的综合,强调的是过程的融合性。这就决定了教师可以结合不同阅读教学阶段的特征,灵活利用各种网络教学资源与工具,实现对该阶段阅读教学组织过程的优化与完善。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途径运用的灵活性并不意味着资源与工具选择的随意性,教师需要深刻把握不同资源与工具的适用情况,结合阅读教学整体进度与成效,动态化进行调整,确保阅读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2.4 广域性原则
“互联网+”融入高校阅读教学不仅仅需要大力推动课堂教学组织程序的变革与完善,更应当秉持广域性原则,立足于教学体系构建的全过程,促进课堂内外阅读教学的同步开展。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外的第二课堂领域,更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即时性、互动性与引导性作用,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英语的机会与空间。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在线学习平台等“互联网+”途径,发布文学、科技、文化、时政新闻等不同题材的英语阅读内容,以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零碎化学习。如此,既有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学习面、接受不同层次的阅读学习内容,又可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有选择性地开展阅读,巩固充实第二课堂教学效果。
3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体系构建面临的主要挑战
3.1 教学体系构建缺乏统一规划设计
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整体教学的环节之一,与教学的其他环节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只有有效地建立阅读教学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紧密衔接,才能充分发挥出阅读教学的基础指导作用,实现英语教学体系的良性运转。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并未从整体上进行阅读教学体系的衔接性设计,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过程过于被动,无法更为高效地制订学习计划,出现英语学习事倍功半的现象。同时,英语教学体系的不完整、不统一,也不利于学生将阅读教学时掌握的词汇短语、语法句式以及文化背景要素等知识点,充分运用到听、说、读、写等其他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当中,这就会导致英语整体学习成效无法持续性获得提升。
3.2 “互联网+”应用程度不足
尽管当前“互联网+”相关资源与技术服务工具已广泛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当中,但从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情况来看,仍然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互联网+”英语阅读教学应用程度不足,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没有建立起系统化、集成化的“互联网+”英语教学服务平台,致使部分教师想要拓展“互联网+”在英语阅读教学应用时,无法及时、有效地得到技术支持,甚至需要自行寻找相应的服务软件应用于阅读教学;二是部分教师对“互联网+”英语阅读教学认识不够深刻,单纯地将“互联网+”视为阅读教学辅助工具,没有深刻把握“互联网+”的特征与应用优势,倾向于简单地利用其多媒体综合功能,从而导致“互联网+”无法深层地对英语阅读教学形成支撑性作用。
3.3 学生对“互联网+”教学作用认识不到位
学生作为“互联网+”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主体,只有全身心投入阅读教学的各项环节当中,才能够确保评价“互联网+”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才能够通过“互联网+”先进的技术服务优势,及时发现自身阅读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的反思与调整。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并未对“互联网+”对于自身阅读学习的作用产生正确的认识,更多情况下是将其视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布置的一项任务,在思想上存在抵触情绪,在参与过程中敷衍了事,更谈不上借助“互联网+”各类工具认真进行学习探索与总结了,从而使“互联网+”阅读教学的作用大打折扣。
3.4 教学评价不够深入
有效开展教学评价是巩固完善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提升的重要指引。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英语阅读教学评价普遍存在评价方式不合理、评价方法滞后以及评价内容单一等突出性问题,并且大多数老师习惯于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阅读学习评价的主要标准,过度重视对于分数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平时学习成效的过程性评价。如此,不仅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而且无法通过评价结果明确自身能力提升的方向。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如果长期使用过于简单的评价方式,也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阅读学习的整体情况,无法持续进行阅读教学方案的优化完善。由此可见,是否能够建立多元化、立体式、形成性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将直接影响到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体系建设的可持续性。
4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4.1 强化顶层设计,促进“互联网+”英语教学体系的协同完善
“互联网+”视域下构建整体性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体系,强化顶层设计是前提和基础。首先,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现代化英语教育发展方向,立足于学生英语核心能力提升目标,加快构建一体化的英语教学组织模式;其次,要对现存的英语阅读教学体系进行全面审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管理等角度,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完善,构建出适合“互联网+”发展形势的總体性规划设计方案;再次,要从协同发展的角度,将英语阅读教学纳入整体性英语教学规划设计当中,促进英语阅读教学与其他教学环节相匹配,持续提升英语阅读教学体系运行实质效能。
4.2 提升教师“互联网+”应用素养,夯实教学服务基础
高校依托“互联网+”构建英语阅读教学体系是一项长期性过程,只有有效汇集体系建设过程中所需的“互联网+”资源要素,才能够有条不紊地推进“互联网+”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首先,高校应当结合现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建设集主要“互联网+”学科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智慧英语教学服务系统,为推进英语阅读教学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载体基础;其次,高校要加大“互联网+”应用能力的培训力度,使英语教师掌握智慧英语教学服务系统应用的基本技能,在教学时可以更为准确、更为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要素,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成效;再次,教师自身也需要加强对“互联网+”应用重要性的认识,主动树立“互联网+”应用意识,围绕英语阅读教学基本要求,遵循“互联网+”与英语教学融合的规律,大胆进行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及时进行经验与教训的总结,逐步加深“互联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4.3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灵活融入“互联网+”阅读教学方式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热情、认真地参加“互联网+”英语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对于“互联网+”作用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当将“互联网+”各类资源工具灵活运用于小组合作教学、情景教学、翻转课堂等具有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中,使学生能够在热情、活跃的氛围下,加深对“互联网+”英语阅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并学会如何利用“互联网+”指导自身阅读学习的开展。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在课堂中积极推荐具有趣味性、引导性的英语阅读学习app软件,并现场教授学生如何操作运行这些app软件,从而调动学生开展“互联网+”英语阅读的探索欲望,进而循序渐进地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法与途径,更为积极主动地利用“互联网+”环境开展英语阅读学习。
4.4 构建综合式阅读教学评价制度,重视教学评价反馈与应用
为持续有效发挥评价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高校应当致力于构建综合式阅读教学评价制度。所谓综合式评价制度,就是立足于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样化、便捷化评价方式,实现对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有效评价,并形成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习档案。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环境下的云存储功能,实现对阅读教学全过程的有效记录,尤其是对教学细节问题、协同性问题以及关键性教学问题进行把控,从而使评价工作更具有全面性;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共享与传递功能,构成完整的评价运行闭环,促进“评价—反馈—完善”过程的实现,使评价工作更加契合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持续性开展;再次,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为学生建立形成性评价个人电子档案,包括学生的平时测试、课堂表现以及小组学习记录等内容,从而使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自身英语阅读学习的进程,以便于及时进行学习计划的完善与学习内容的查漏补缺,实现英语阅读核心素养自我培育能力的提升。
5 结束语
“互联网+”作为新时期广泛应用的信息化教学服务途径,已深刻地影响了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体系建设的进程。展望未来,我国高校应当密切关注“互联网+”与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发展方向,秉持创新发展精神,进一步将“互联网+”理念拓展至英语阅读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当中,致力于探索“互联网+”支持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为大学生创设出更具现代化气息的英语教学环境。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