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媛
国家资助政策的施行,助力无数困难学子圆了大学梦,保证了我国的教育公平。然而由于当前感恩教育不到位、思想文化多元化等原因,部分受助生感恩意识淡薄,导致没有实现资助“育人”。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受助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最后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社会、学校、家庭多角度探索“三位一体”感恩教育路径,以期增强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实现资助工作由“助人”到“育人”的升华。
学生资助工作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近年来,各高职院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并将学生资助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然而现阶段在资助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引发受助学生在申报、使用助学金等过程中不良现象层出不穷,值得探讨并寻找解决方法。
1 基本情况
1.1 学生资助工作情况分析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相继出台了许多帮扶贫困学生的政策,目前从学前到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的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基本成形,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怀。目前,各高校已基本形成了一套由国家助学金、地方政府助学贷款、学校助学金以及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等途径组成的助学系统,大大减轻了贫困生的家庭压力,以确保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
以运城某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为例,学校和系部建立了困难学生管理台账,包含国家贫困资助系统中必须享受资助的学生,以及其他自行申报的各类困难学生,以确保资助政策惠及每位困难学生。学生可申请奖、助、贷、勤、免、补等多个不同资助项目。
在实施流程上,一般以班为单位成立小组,对申请同学的家庭经济基础、本人表现、课程成绩、参加活动与实践等方面进行基本评议,初步确定名单后,经过班级委员会、系评议委员以及学校评审,对拟确定人选进行公示,一般不少于7天,公示期间对有异议的同学还需要再经系部重新讨论,查验资料后再进行公示,最终确定名单,更好地保证了资助评选的公正性。
1.2 高职院校学生受助出现的问题
随着网络信息的广泛传播,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逐渐侵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在申请资助、使用资助金等方面出现不良现象。
一些贫困学生感恩意识不足,在申请奖助学金时表现出不拿白不拿的错误想法,认为家庭贫困而国家富有,自己理所应当享受这些资助。
部分学生通过伪造贫困证明来申请资助,将助学金变成自己的“零花钱”,更有甚者将助学金用作吃、喝、玩、乐,单纯将国家、社会给自己的助学金看作为天下掉下来的一大馅饼,并没有深思助学金背后的深刻含义,没有将助学金化为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反而在生活中大手大脚,盲目攀比,肆意浪费。
种种现象表明,部分学生一边享受着国家和政府提供的各种奖助学金,一边认为这是天上掉落的馅饼,取之心安,受之理得,躺在“资助”的温床上肆意挥霍青春,毫无感恩之情。
因此,学生资助工作急需實现由“助人”到“育人”的转换,为达到这一效果,在对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及时开展感恩教育,是实现单纯经济资助到精神资助升华的关键。
2 当前受助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
2.1 单纯经济资助的不足
我国的资助体系目前已经比较完善,能够保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为费用发愁,但是一味地经济资助,助长了学生的等、靠、要思想,使得学生只想眼前的经济资助,忽视资助背后是对其努力学习的殷切期望。单纯将资助视为国家的“发钱”行为,得到的学生认为是“天上的馅饼”,未得到资助的学生认为是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不公,反而引起学生之间对资助的不正确认识。
目前的资助手段大部分以无偿资助为主,主要考虑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认定过程并没有统一的实施标准,学生领取资助,基本不需要任何付出,导致学生会有种不劳而获的错觉,资助行为并没有被学生珍惜,反而会产生懒惰思想。
资助金额一般一次性发到学生手中,而后并没有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监管,学生拿到助学金的消费行为并没有有效引导与教育,面对数额不小的巨款,部分学生选择了与自身条件不相匹配的消费,而报复性消费过后的空虚感,使学生更被财所困,无暇顾及资助工作的本意善心,资助工作最后一公里成效还有提升空间。
2.2 社会不良思想的侵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短视频等新媒体兴起,扩大了新兴猎奇事物的传播范围及速度,一些负面思想也在高校学生脑海中逐渐传播并生根发芽,主要包括自私自利、单纯崇拜金钱、贪图享乐等,对学生思想产生了极大的腐蚀作用。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在一些网络和社会不正当的宣传下,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一些家庭困难学生进入大学后,看见身边同学购买了昂贵手机、名牌衣服、鞋子等生活用品,会在虚荣心驱使下,不顾家庭物质条件而盲目攀比。
部分大学生会将助学金、奖学金用来满足自己一时虚无的物质拥有。但是助学金本质是为保障学生基本生活,在高昂的消费品面前,助学金也只能满足学生一次的无节制消费,并不能使学生改变基本的生活方式。对此,部分学生会对助学金数量产生不满,学生的感恩意识不但没有提升,反而产生了不良心理,资助本质意义得不到保证。
2.3 学校感恩教育的脱节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感恩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但一些院校在培养学生时,重技能、轻文化,重专业、轻思想,没有把专业学习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专门的感恩教育进行较少,淡化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
感恩教育课程设计简单,形式单一,以老师讲授为主,并没有很好地利用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以及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学生感恩课程参与度不够,只凭借课堂上的只言片语,学生无法将感恩意识入脑入心,也无法起到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效果。
2.4 家庭感恩环境的缺失
在我国的传统家庭观念中,父母通常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加之现在大学生群体主要是00后,且基本为独生子女,父母对于子女的过度宠爱现象尤为常见。这就使孩子长期在父母提供的优渥环境中养尊处优,一味索取,不懂体谅父母的艰辛,缺乏感恩心态。
同时,大部分的受助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共同的特点是经济条件不好,经济条件较差的原因主要包括前期积累债务、父母身体不良、家中劳动力缺失、家庭遭受意外等多种情况。此类学生普遍无法接受家庭长辈对其教授的感恩思想,其本身成长过程中,经常伴随着一定的自卑、焦虑感,升入大学后,随着不同类型家庭学生的交往接触,部分学生产生更大的心理落差。此类学生在收到资助后,内心一般比较敏感,反而羞于提起自己获得了助学资助,因此也无法产生感恩资助者及回报社会的想法。
2.5 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體”体系不足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并不是某一个单一因素所导致的问题,而是社会、家庭与学校在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过程中出现不足,导致学生没有接受很好的教育,从而形成了感恩意识的缺失。分析这一体系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层面。政府的引导与支持表现不足,政府为主体系建设力度不够,学校教育主要以本校教育理念为主,与社会及家庭互动不足,家庭教育中主要以代代传承的家风家训为教育理念,如果没有很好地接触外界,那么理念相对封闭,“三位一体”体系会陷入各自为战的尴尬境地,不能形成有效互动与良性循环。
二是监督评价机制的落空。以学校教育为例,主要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但是也应该接受社会与家庭的共同监督与评价,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这一机制往往处于落空状态,学生家长、社会管理人员对学校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只能了解,家、校、社会良性互动基本无法实现,监督评价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比家庭与社会教育也存在类似问题,严重影响着体系建设与作用发挥。
三是各教育主体素质不一,协作不足,导致效果不好。家庭、社会、学校由于施教人员文化素质、经历阅历存在差异,虽在教育学生时可能目标一致,但是由于方式方法不同,学生接受理解能力不一,会导致效果“南辕北辙”,又由于协作反馈机制的不足,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也是体系作用发挥不足的体现。
3 高职院校受助学生“三位一体”感恩教育路径探索
3.1 完善资助体系,以制度促进感恩意识萌芽
(1)完善资助体系,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现有的资助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层面的奖、贷、助、勤、补、免手段以及企业、慈善等社会公益帮扶,基本实现高校贫困生全覆盖。但是应有选择地从现有的无偿资助方式为主发展为一定的有偿资助,可以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发明创造、公益劳动、感恩传递等多角度入手,让学生感受付出努力的收获,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资助。
政府应建立细化的资助方式、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充分发挥规划设计、调查研究、政策细化以及引导帮助的功能,通过反馈型资助体系,增强学生成长成才、独立自主、知恩感恩的良好观念,促进学生对国家和社会感恩意识的萌芽。
(2)加强资助管理,学校强化感恩意识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资助管理一线有利条件,在政策宣讲、资助发放等工作中始终贯穿感恩教育,强化感恩意识。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资助政策宣传时,可以有意地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优秀思想融入其中,引导学生知恩图报。同时,对受助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变化,在资助时要全程关注,可以广泛与受助学生开展谈心交心工作,进一步打开学生心扉,了解学生内心想法,为学生注入精神动力,让受助学生不再冷漠与敏感,成为心中有爱、愿意回报学校、回报社会的大学生。
依靠资助管理手段,恰如其分地在资助过程中植入感恩教育内容,可适当在资金发放过程中增加形式,如以老带新、典型代表发放等不同方式,在资助工作中增强和深化学生的知恩、感恩、报恩教育,培养学生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道德品质,有效强化学生感恩意识发展。
(3)做好资助监管,家校联合发挥作用
助学金的发放不应该是直接把资金打入受资助学生的银行卡内就结束了,发放资金只是完成了资助工作的第一个阶段,助学金的使用与监管是更好发挥学生资助工作作用的关键环节。
可以试行探索资助金分段发放模式,按照学生需求,将助学金分段发放给学生使用;或者学习借鉴项目管理模式,将学生助学金按照每人定额进行分配后,由学生对助学金进行大概的预算设计,由学校与家长共同进行审核,在帮助学生解决了生活困难的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对金钱的合理规划与使用,对于不合理的资金使用需求,学校或家长能够及时进行制止,最大化发挥了助学金的使用作用。采用多样化的资金发放、监管形式,既解决学生经济困难问题,还能够提高学生认识,加强感恩意识。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发放的助学金使用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助学金使用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使用资助金的主要用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助学金使用,将学生对助学金的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估,作为后续学生申请助学金时的评判依据,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金钱的同时增强感恩意识。
3.2 完善教育课程,以教育引导感恩意识入心
(1)加强社会实践,培育感恩意识
实践是最好的教育手段,对感恩教育而言也不例外。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深刻感悟知识的力量,同时通过良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感悟社会中的真、善、美,感悟良好的社会精神与实践收获的愉悦,激励学生创业激情与感悟付出收获的喜悦。有助于学生在“努力—回报”良性循环中感悟感恩思想。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多参与不同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以实践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完成工作的责任意识,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精神的满足,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在不断的实践学习中萌发感恩意识,体会人生价值。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将志愿活动与感恩意识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参加社区帮扶活动、敬老爱老奉献、互助互帮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关心、互助的精神愉悦,通过自身奉献,体验付出努力后得到的社会认可,实现从奉献—收获—感恩—回报的有效转化。
(2)借助“两课”阵地,发展感恩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两课”,承担着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的重要基础。将感恩教育纳入其中,对课程教育的有效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充分的理论学习与宣讲,能够有力提升学生感恩意识的发展,学生的感恩心态也会得到很好的启发,能够较好地推动学生传播感恩文化,实践感恩行动。
近年来高职院校也通过资助产生了一批优秀受助学生代表与案例,可对这些典型代表进行专题讲解,不断激发“榜样”的引领作用。学校可以组织“面对面”交谈会、主题演讲、先进事迹报告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接触榜样,学习模范,看齐典型,使学生自觉配合学校资助工作,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校园公益等活动,更好地开展校内思想品德课程教育,引导大学生知恩、感恩、报恩。
(3)加强校企联合,共育感恩思想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特有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积极发挥企业作用,对受助学生进行形式不同的感恩教育,丰富校企合作育人体系的精神内涵。
对受助学生,企业能够进行专业技能教授与实习岗位锻炼,提高学生工作能力,让他们在岗位上做出贡献的同时,减少他们不劳而获的依赖感,帮助受助学生树立独立自主的精神,并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形成感恩意识。
同时感恩教育与企业文化能够进行有机结合,受助学生在企业实习见习期間,企业应结合实际工作,组织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参观与培养,介绍前期典型事例,拓宽受助学生知识面,潜移默化让学生感悟滴水恩情涌泉相报的道理,深化感恩认知、激发感恩情感,教会学生感恩做人。
3.3 营造浓厚氛围,以环境激发感恩意识
(1)学校多方位营造感恩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为实施感恩教育创造环境。首先,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优良的“三风”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良好的校园风气能够起到积极作用,高职院校要尽力打造良好的“软文化”氛围,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实现知恩—感恩—报恩的有效联系。
凝练特色活动,深化感恩教育。近年来主题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充分发挥活动在校园文化塑造中的有力影响,利用感恩主题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人生理念,引导学生回馈感恩。
可通过观看“典型教育影片”、组织“教育活动月”“感恩文化节”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心生感恩,奉献奋斗。
结合传统节日,贯穿优秀文化,开展感恩教育。高职院校可以结合传统节庆日特点,凝练节日内涵,贯穿优秀传统文化,有目的地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春节、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在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能起到孝敬长辈、感恩家人养育之恩的效果。
广泛开展美德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资助的同时,广泛利用校园网、融媒体等多渠道,宣传“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等励志人物故事,提高英模人物的传播和影响力,融入资助育人全过程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精神让学生学会感恩,提高资助育人成效。
(2)社会多角度强化舆论导向
当下社会,信息传播迅速,文化传播具有多样性,价值取向多元,已经形成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要促进学生感恩教育的发展,塑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必须从舆论导向入手,坚持正确方向,强化正确引导作用,将感恩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网络媒体或者公益平台进行大力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
可以呼吁社会广大青年重拾祖训,通过新媒体等多平台,将传统感恩文化“旧事新说”,保存其本质精华,以更利于传播的方式影响青年思想,形成助人为乐、心存感恩良好社会环境,以达到潜移默化教育学生的效果。
(3)家庭全过程塑造良好环境
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孩子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父母,应当尽量规范行为举止,努力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诚实、正直、遵守公德、大公无私、孝敬长辈等美德使家风代代传承。
当下社会,良好的家庭关系普遍需要与子女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和谐关系。及时与子女进行沟通,多关注子女的心理发展情况,对待孩子要尽量善于启发与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感恩社会。
家长应在传承良好家风基础上,紧跟新时代育人理念。更新优化教育理念,摒弃唯成绩论的观念,教会孩子做家务、会办事、懂礼貌、会做人等生活道理,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感知父母的艰辛,自觉树立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4 结语
受助学生感恩思想不足有其多方面的成因,包含教育体系不完善、社会环境复杂多样、家庭教育理念不足等多重因素。高校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广体系的复合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全员参与,全过程设计、全方位实施,以求能够建立社会引导、学校教育、家庭培塑的“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真正实现资助工作从“助人”到“育人”的作用升华,帮助受助学生努力成才,为党奉献,为国奋斗。
(作者单位: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