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玲
【摘要】跟着“非遗”去研学课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挖掘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教育元素,将非遗文化研学与五育融合,充分彰显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引领,增强文化自信,为县域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能促进中小学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拓宽学生教育空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对引导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
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发展,必须融合地方文化,体现学校办学理念,指向培养目标,并形成相应制度。笔者学校在课程建设中,本着“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责任,以学生发展为本,围绕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设计研学综合实践活动,现以笔者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群之一的跟着“非遗”去研学课程为例,谈谈县域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一、研发依据
课程的研发与实施,其实就是“政策内化,课程外化”的双向过程。跟着“非遗”去研学课程的开发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1.基于课程设置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并强调要学校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重视学生本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研究,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考察、体验、探究活动推荐的主题有“我是‘非遗小传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带着课题去旅行”“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与实施”等,其中还特别列举“非物质文化遗产”“家乡传统文化”的主题说明:“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特点、保护现状;访问非遗传承人;讨论传承和保护非遗的方法、措施和建议;理解、认同家乡传统文化,并乐于传承”“理解和尊重家乡的传统文化,积极参与探究学习、对传承传统文化具有历史责任感”等。学校以“非遗”这一传统文化为课程主题、以“研学”为课程实施的手段,即拓展了学校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又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育人功效。
2.基于文化传承保护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同时强调非遗保护的目标在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开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学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不仅丰富教育方式,培育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在学生的心中播下非遗保护的种子。
3.基于非遗文化丰富的教育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既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稀缺的文化资源,教育功能更为丰富,如历史文化传承、艺术审美、遗产知识传播、优秀文化熏陶、和谐文化建构等功能。通过发挥其教育功能,可唤起学生的乡土自豪感,充实民族文化自尊与自信,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和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情操。
4.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明确:文化基础重在强调学生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夯实文化基础等,落实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两大核心素养。研学把研究性学习和体验探究结合,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选择“非遗”作为研学主题,对海南尤其是所在市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解、实地体验,思考如何传承并发扬,有利于学生根植家国情懷,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与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必须体现一定的教育价值取向。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跟着“非遗”去研学课程的综合实践课程目标的提炼,依照《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的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考虑,同时兼顾学生核心素养、海南学生“特色印记”的内容和非遗教育性价值的特点,课程目标从“学生素养目标、学校教育目标、社会人才培养目标”三个层面进行表述。
1.学生素养目标
(1)好学上进,了解课程所选录的海南“非遗”前世今生,并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其奥秘,探究“非遗”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2)勤劳诚信,参与劳动实践,通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巩固“崇尚劳动”的理念。
(3)健康阳光,学会做人做事;感知“非遗”之美,发现传统文化和家乡之美,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4)文明朴实,增强文化自信,强化自身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学校教育目标
(1)增进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了解,能自觉传承传统文化。
(2)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体味劳动的伟大。
(3)强化学生的社会参与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3.社会人才培养目标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海南“特色印记”鲜明、“五育并举”的合格人才。
(3)储备一批能扎根海南,建设家乡,助力乡村振兴的后备人才。
学生跟着“非遗”去研学,通过亲近、探究身边的非遗文化,融合各学科知识,知行合一,彰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和育人价值。
三、课程实践
跟着“非遗”去研学课程依照建构主义理论,根据课程内容制定活动目标,设置学习情境,通过参与、体验、调查、研究、评价、考核等方式,因地制宜,因生施策,开展合作性学习,建构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学生在项目学习、主题探究等实践中突出智能,落实素养,提高能力。
1.筛选资源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生命源泉。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立足课程的教育性,紧扣时代脉搏,贴近学生生活。
2019年全省教育大会突出强调,要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造海南中小学生“特色印记”。海南学生“特色印记”自然需要学校利用海南特色资源去打造。海南岛的地域特点及移民、侨民的特性,有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的实物和场所,丰富的语言、独特的传统艺术和传统民俗与节日等,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地丰富了海南自贸港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
截至2022年7月12日,海南省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00多项,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32项,省级以上代表性项目82项。如著名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儋州调声”“海南椰雕”“琼剧”“黎族打柴舞”“南海更路簿”“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三月三”等项目,涉及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这些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海南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琼岛文化与精神的根脉。对于海南学生而言,海南是学生最熟悉的地域,具备天然的熟悉感与亲密感。通过“非遗+研学”,把海南的“老手艺”“老样子”告诉学生,学生通过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能更好地了解家乡的物质劳动文明与精神劳动文明,发现“非遗”之美,增强文化自信。
并非所有的非遗项目都能纳入课程资源,只有那些具有教育价值、与课程目标吻合、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安全性的项目才能作为研学的内容。如“冼夫人信俗”中的“穿杖”、黎族苗族婚俗中的“娃娃亲”、黎族的“文脸、文身”等,不适合引入课程。
2.项目内容
要发挥研学实践教育课程的实效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资源挖掘,丰富其内涵。为此,学校要根据地域文化特点,考虑学生兴趣,选择具有教育元素的海南非遗项目作为研学的主题。跟着“非遗”去研学已引入课程的部分主题与项目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跟着“非遗”去研学课程内容、项目内容
3.课程实施
(1)课程框架设计。每一个项目的落实,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实施,其实就是“政策内化,课程外化”的双向过程。都需要考虑“怎么做”“需要搭建什么样的项目平台”“提供怎样的学习支架”等问题,也就是要形成一条易操作、规范化的系统。本课程内容和活动设计,通过校内外结合、云上非遗资源感知与实地体验结合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主题研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与作用。
图2 跟着“非遗”去研学课程框架
(2)项目活动体例设计。研学实践活动课程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為宗旨,根据主题内容创设情境,设计活动任务,通过参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项目设计的学习任务有“讲一讲、看一看、试一试、谈一谈、夸一夸”等,力求人人参与,每个环节有任务,有分工有合作。项目设计体例以“海南的灵巧:黎锦”为例进行说明。
五彩黎韵,织锦传承
【单元任务】
欣赏黎锦之美,体验织锦之妙;
推广五彩黎韵,传承黎锦技艺。
【学习与探究】
一、探寻黎锦:查阅资料,了解海南黎锦的发展历史以及文化内涵等;
二、寻找传承人:访问黎锦技艺传承人,了解黎锦传承现状;
三、体验感悟:现场学习黎锦制作,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总结织锦流程;
四、争做推广人:做海南黎锦推广人,宣传推广黎锦艺术。
【单元导语】略
活动一:“黎锦档案”
1.交流分享查找到的资料,观看介绍黎锦的视频。
2.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黎锦的历史、种类、纹样、艺术特色等,并形成黎锦档案,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探究结果。
3.传承人进行现场点评总结。
活动二:“实践体验”
1.研学实践活动准备。
(1)联系东方市黎族传统工艺工作站,确定访谈、学习的时间、地点等。
(2)准备奖状。
(3)安排好交通出行。
2.研学实践活动。
(1)观察学习:小组为单位观察织锦的基本工具如经木、综杆、打纬刀、梭子等,向传承人学习基本操作,总结制作流程。
(2)实践体验:小组合作,依据小组观察结果进行黎锦制作,请传承人现场指导。
(3)交流展示:展示织锦成果,分享制作心得,生生互评作品。
(4)总结评选:请传承人进行点评总结,评选优秀成果。
活动三:“创意设计”
1.小组合作,探究黎锦图案种类及寓意。
2.小组合作创新设计黎锦图案,黎锦产品创意设计。
3.小组合作将设计创意内涵形成文案,派代表交流分享。
4.展示交流,现场进行投票,评选最佳创意奖。
活动四:“小小讲解员”
1.小组合作,推选代表担任“三月三”文化广场黎锦讲解员。
2.现场向游客介绍黎锦产品,促进乡村振兴。
3.评选最佳讲解员。
活动五:“推广演讲”
1.小组合作,根据前期研究与实践,就2023年博鳌论坛黎锦技艺展出写一篇演讲稿。
2.小组派代表进行演讲比赛,向来宾推广黎锦艺术。
3.评选最佳演讲。
活动六:“总结提升”
1.对各项活动得奖选手进行现场颁奖。
2.传承人与教师分别就本单元活动做总结。
3.课后总结:写一篇活动总结,总结此次非遗研学之旅。
(3)评价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依据进行综合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跟着“非遗”去研学课程的评价有如下两个特点。
①“三力”整体评价体系。以评价改革驱动教育,在评价中促进学生成长,达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是本课程的理念。“三力”指的是“学力”“活力”“潜力”。其中,“学力”指向对“非遗”的名称由来、历史演变、当代发展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活力”指向在研学活动中的表现,比如能不能制作出黎族舞面具、能否积极加入到班级“竹竿舞”大赛之类;“潜力”则是考察学生对家乡前景的合理预测,对“非遗”的传承和现代化发展提出合理的见解,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海南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并成为将来家乡建设的储备人才。这就形成了“过程+结果”的完整性评价。
图3 跟着“非遗”去研学课程评价体系
②创新型评价方式。与单一的作业评分型评价不同,本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素养,联系生活實际。如“文创商品义卖会”,将制作出的“非遗”文创产品在校内开展义卖会,在创造劳动价值的同时,能让学生有获得感和幸福感,鼓励学生更积极地传播“非遗”知识,扩大海南“非遗”的普及面。
四、课程意义
跟着“非遗”去研学课程的综合实践课程通过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资源,融学科学习和德育、体育、美育、劳育于一体,发挥课程育人功效。
1.注重挖掘本土资源,弘扬了本土文化
本课程以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课程资源来源,有着其他教育资源不可替代的天然亲切感,更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体现教育的本质,利于弘扬本土文化。以“非遗+研学”课程为研究载体,融通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既能丰富教育方式,知行合一,培育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在学生的心中播下自觉保护非遗的种子。
2.融通学科课程,彰显了教育科学性
本课程通过项目式学习和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际文化生活相联系,将各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在综合的基础上分析、思考,获得真体验、习得知识与技能。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多角度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3.落实五育融合,推动全面育人
跟着“非遗”去研学课程需要学生动手体验,可以看作劳动课和体育课;需要学生深入思考,进行解说词、演讲稿等的撰写,可以看作是语文课;需要去发现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之美,可以看作是艺术课。故而,本课程是一种整合了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跟着“非遗”去研学课程依托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体验式的校内外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充分彰显了课程价值引领,为探讨县域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孟令豹.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教育鲜活[J].教育家,2017.
[3]张雪.基于中小学实践活动课程的问题反思及改进策略[J].智力,2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县域中学‘非遗+研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Y2022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