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3-10-31 09:55高萍
医学美学美容 2023年18期
关键词:烧伤心理干预

高萍

【摘 要】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2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创伤后成长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护理后新可能性、人际关系、个人能力、享受生活、精神改变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确切,可提高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烧伤;创伤后成长情况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23)18-0180-04

Application Valu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Nursing of Burn Patients

GAO Ping

(Yuyang District People s Hospital, Yulin 719000, Shaanxi,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nursing of bur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92 burn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6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s of new possibili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ersonal ability, enjoyment of life, mental change and total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and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and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nursing of burn patients is accurate, which can improve 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level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Burns; Post-traumatic growth level

燒伤(burns)主要是由于热力导致皮肤或粘膜受到损伤,严重者甚至皮肤黏膜下组织和皮下组织均受到损伤,如骨、肌肉、内脏、关节,从而引起体液渗出、创面感染和剧烈疼痛等情况,导致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1]。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高速进步,临床上重度烧伤患者的治愈率已经达到了90%,但烧伤治愈后仍会遗留明显瘢痕,严重影响机体的外观容貌,患者易出现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2]。因此,在烧伤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大部分烧伤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其治疗依从性,不利于预后恢复,常规护理不具备针对性,容易忽视患者的心理状况,无法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护理干预效果较不理想。临床必须高度重视对烧伤患者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估手段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并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正向引导,可帮助患者调节情绪,促使其积极面对治疗,对于促进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2例烧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心理干预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榆林市榆阳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2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15~67岁,平均年龄(32.29±3.75)岁;体重34~85 kg,平均体重(60.43±5.29)kg。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14~66岁,平均年龄(32.14±3.26)岁;体重36~86 kg,平均体重(60.59±5.34)kg。两组性别、年龄及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烧伤患者;患者及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无法沟通交流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1.3.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创伤部位进行常规的换药和清洁;常规消毒病房的环境,保持房间的舒适和整洁的环境,告知烧伤患者按时服药,嘱其避免食用吃辛辣和油腻的食物。

1.3.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很多烧伤患者因为害怕组织受损会严重影响外观的美观度,且并不了解目前整形修复手术的效果,会出现严重的担忧、焦虑和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必须加强与烧伤患者交谈,对话中采用鼓励、肯定和赞赏的语言支持、鼓励患者,满足烧伤患者被尊重的需求,给予其安慰和支持,以消除负面情绪。同时,详细讲解整形修复手术的治疗方法、可能达到的效果、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等,纠正其错误认知,减轻烧伤患者的心理压力。指导烧伤患者尽可能放松身心,详细讲解放松训练的具体方法、注意事项和重要意义,如听舒缓的音乐、出去散步和看短视频等。鼓励烧伤患者家属更加耐心、细心地给予照顾,且多进行表扬和支持,增强烧伤患者对恢复的信心。

1.4 观察指标

1.4.1创伤后成长水平 分别于护理前后采取创伤后成长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评估两组烧伤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情况,量表共包括21个条目,评估内容为新可能性、人际关系、个人能力、享受生活和精神改变5个维度,采用0~5级评分法,0代表完全没有,5代表极度明显,总分值为0~10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烧伤后成长水平越佳。

1.4.2生活质量 分别于护理前采取烧伤健康量表评估两组的生活质量,评估内容包括手功能、基本生活能力、心理状态、性生活、人际关系、热敏感、体像、工作情况和治疗依从性9个维度,各维度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创伤后成长情况比较 两组护理后新可能性、人际关系、个人能力、享受生活、精神改变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烧伤主要是指热力,如蒸汽、炽热的金属固体或液体、热液、火焰、高温气体等导致的组织损害,属于一种具有意外性和突发性特点的疾病[3]。烧伤作为一项强烈的应激源,在烧伤的早期,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包括心率加快、血压及血糖水平迅速升高等[4]。Ⅰ度和浅Ⅱ度烧伤患者常常能在伤后21 d自行愈合,一般情况下不会遗留瘢痕,但是,伴发感染等的深Ⅱ度烧伤患者和Ⅲ度患者则需要较长的愈合时间,而且在愈合后常常会留有瘢痕,需采取手术治療,以恢复和改善患者的皮肤状态[5-7]。同时,由于烧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周期较长,受肢体障碍、形体美观,以及较高的治疗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导致其存在负面情绪[8,9]。尤其是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可能会出现瘢痕增生和容貌毁损等,且必须频繁多次换药,创面疼痛明显,加上负面情绪影响,导致烧伤患者常出现睡眠障碍,给其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困扰[10,11]。因此,除了给予烧伤患者对症治疗外,护理干预也非常重要。常规护理因护理内容笼统且繁多,且无明显侧重点,在烧伤患者心理方面的干预措施缺乏针对性及全面性,造成心理护理效果有限。研究发现[12],烧伤患者护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负面情绪、营养失调、自我形象受损、依从性较低、褥疮、缺乏护理知识和感染等,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心理干预主要是对烧伤患者的心理变化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的一种护理手段,能有效减轻烧伤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其恢复心理功能,提高对治疗信心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且有利于减轻烧伤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改善预后[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新可能性、人际关系、个人能力、享受生活、精神改变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提高其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心理干预属于一种针对性的护理方法,通过深入贯彻以烧伤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指导理念,不断完善机体生理性的基础护理,给予烧伤患者适合的心理疏导,能有效减轻其心理负担及负面情绪,改善其遵医行为,防止病情继续恶化,对于提高护理效果具有积极作用[15]。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确切,可提高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蒋芩,冯绮,何瑛,等.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在小面积深Ⅱ度和Ⅲ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6):76-78.

[2] 顾凌燕,陶峰,李永娟.自黏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包扎联合优质护理对烧伤后皮肤移植患者供区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12):153-156.

[3] 李茜,宗鑫,贺亭亭,等.自我决定理论的康复干预模式对重症烧伤患者心理状况,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7):1004-1008.

[4] 孙林利,孙丽娟,何珍珍,等.基于TTM的康复护理方案对颜面部烧伤病人歧视感及伤残接受度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1,35(11):2006-2009.

[5] 任虹.系统心理干预联合创面浸浴疗法在四肢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16):1906-1909.

[6] 冀海轮,李翔,李建学.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削痂植皮术对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8):863-867.

[7] 马春景,康晓艳.针对性护理对烧伤ICU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治疗配合度的影响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4):84-85.

[8] 于艳丽,许腊梅,扶菁菁,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结合心理弹性支持护理对烧伤瘢痕修复的作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3):146-149.

[9] 赖运秀,杜康.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对烧伤合并心力衰竭整形患者的影响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27):48-50.

[10] 黄白云,陈锦雲,林晓君,等.整体护理联合全面护理在烧伤整形植皮患者术后供皮区的应用及对其并发症率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5):858-859.

[11] 高佳丽,陈晓娟.行为改变理论为框架的健康教育模式联合心理护理在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22,31(1):156-160.

[12] 陈翠娟,张育淑,尤彩珠.心理护理结合个性化护理对烧伤整形术患者术后恢复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9):1595-1599.

[13] 喬金红.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烧伤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4):705-707.

[14] 张静,姜自清.面部烧伤创面感染患者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疼痛评分、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3):106-108.

[15] 张磊磊,马嘉嘉,沈运彪,等.心理干预在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运用体会[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1,39(1):53-55.

编辑 扶田

猜你喜欢
烧伤心理干预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纳米晶体银敷料治疗28例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乙酸烟雾吸入损伤中毒鼠肺超微结构改变
三次换药法在小儿头面部烧伤中的临床应用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应用磺胺嘧啶锌治疗烧伤模型的药效学分析
烧伤患者健康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