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

2016-11-17 13:41施玉娟
今日健康 2016年12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心理干预抑郁

施玉娟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4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2组,即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行开展专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心理干预+健康教育,采用HAMD量表和HAMA量表评判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结果:行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明显改善,行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更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时辅助专科护理联合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心理干预 健康教育 焦虑 抑郁

突发性耳聋又称暴聋,指的是在没有先兆情况下突然出现的耳聋现象,病情进展迅速一般在几小时或者数天内发展至听力完全丧失。临床统计资料显示突发性耳聋患者单耳发病率为99%,多发于中老年人群[1]。由于病发突然患者没有任何缓冲期,因此大多数患者一时难以接受从而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而负面情绪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因此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树立治疗的信心积极的应对治疗。我院在该类患者的治疗时采用专科护理+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效果显著,现做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收录时间在2013年6月-2016年2月间,收录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人数为40例,依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20例,男女性比例为13:7,年龄介于24-70岁之间,平均(51.3±2.0)岁,病发至就诊间隔时间为5h-4d,平均(2.3±0.4)d;单耳患病16例,双耳4例;观察组患者20例,男女性比例为14:6,年龄介于26-70岁之间,平均(52.0±1.7)岁,病发至就诊间隔时间为7h-4d,平均(2.2±0.5)d;单耳患病18例,双耳2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详细检查系统听力、前庭功能等的检查,然后依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即使用营养神经、激素(地塞米松、维生素)、活血药物(血栓通)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同时使用浓度为5%的CO2或浓度为95%的O2进行吸入治疗。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专科护理干预,首先确保患者拥有充足的睡眠,适当将床位高度进行调整,头部和地面呈30度夹角缓解内耳部淋巴液产生的压力;病房内尽量保持安静,躁动和声响会给患者的内耳部造成压力;督促患者早睡早起并在清晨后养成排便习惯;饮食上多食用富含维生素、高蛋白、低盐易消化食物;按时给药观察用药后的体征、症状变化等。

观察组:该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1)心理干预:对于单耳患病的患者可以在其入院后主动建立良好的交流桥梁,认真倾听患者的心情、忧虑和想法。大多数患者对自己的疾病认知不足因此产生恐惧,护士应该依据检查结果向患者讲述突发性耳聋的原因,将会使用的治疗方法等,消除因为无知带来的害怕;通过鼓励和安慰的话语来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可以邀请有相同病史且治愈出院的患者“现身说法”,增加治疗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改变患者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取面对治疗。对于双耳失聪的患者则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耐心的通过文字来解答每位患者的疑虑和问题。(2)健康教育: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如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睡前使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告知合理的饮食对于病情的益处,告诫患者戒烟戒酒,多使用温和、营养、易消化食物。

1.4 观察指标

采用HAMA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情况,采用HAMD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情况,做好详细的数据记录[2]。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研究两种护理干预模式的服务质量,问卷中包含有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等2个维度共10各项目,每个项目分别有3各答案,即满意、一般不满意,得分16-20分表示非常满意,10-15分满意,9分及以下不满意[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数据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用t检验,P<0.05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

经干预后2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明显更优,二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见表1所示。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70.0%,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2所示。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发病迅疾,常规的治疗方案即药物联合高压氧气的综合疗法,但是大多患者在病发后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最终的治疗效果,所以科学、严禁且整体的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治疗大有助益[4]。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依据患者的病理需求进行专科护理操作,如保持足够的休息,保持病房内的安静,防止噪音对内耳产生压力加重病情,在饮食上以易消化吸收流质食物为主,多摄入维生素、蛋白质等。本次实验中观察组患者则在专科护理基础上依据患者心理情况进行情志干预和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述发病原因、治疗原理,让其知晓良好的心情对于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同时给予安慰和鼓励来逐渐消除和排解负面情绪,树立与疾病斗争的自信。本次实验的侧重点即通过护理干预后患者情绪方面的变化和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两个方面,结果采用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的观察组焦虑和抑郁缓解效果更好,该组患者对护理评价也明显较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中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因此值得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蓉.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8):305-306.

[2]张雪梅.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3):339-340.

[3]宋爱娟.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5,23(12):238-239.

[4]焦海燕.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0):95-96.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心理干预抑郁
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观察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突发性耳聋120例疗效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甲钴胺对6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症状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