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钰明
【摘要】近年来,小学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互相沟通、合作等方式增强独立协作的能力,具备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探究式学习作为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小学生的数学潜力,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文章先对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与意义展开论述,然后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学习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沟通协作;应用策略
引 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既适应了现阶段数学教学的需要,使教师单方面的教学活动逐渐转变成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又把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成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真正形成一种存在于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充分运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在课堂上释放学生的思想,为学生创造自由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汲取知识—储存知识—展现知识”转变为“自主探究—转换思维—创新想法”,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探究式学习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自己主导学习,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数学成绩.探究式学习不仅通过提问来进行学习,而且通过对问题的不断探索来进行学习.换句话说,探究式学习就是在不断地挖掘问题的深度,挖掘自己从未涉足的知识内容领域.探究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而非寻求正确的解答,当学生自己建立起自己的知识范畴,了解了这些知识与他们的生活是如何联系起来的,他们就会更加认真地学习,并且产生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的欲望.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不用等候老师或同学的解答来得到问题的答案,他们自己就可以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假设,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与老师或者其他同学沟通协作深挖问题原理,经过深思熟虑而后得出正确答案.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能够迅速学习到数学知识,并可以举一反三,熟练掌握.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了培养,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实际状况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如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把数学学科知识划分成必须掌握、选择性掌握和难点攻克三个部分,把对自己来讲晦涩难懂又不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去除,选择性掌握,不再单纯纠结于教师课堂所讲,而是根据自身实际,充分掌握、发散思维,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具目标性.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决定在哪些阶段提出问题、哪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选择何种工具进行研究、如何组织数据、得出结论等.探究式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
(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如语言沟通、交换思维、互相演示等,与同学或老师进行沟通.同时,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也常常以成对或小组的形式学习,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换意见,在合作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彼此协作,这也有利于他们社交能力的提高.
(五)帮助学生增强成就感
探究式学习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功的感觉.人们对某一件事情产生兴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有一种程度满足感.同理,要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就要让他们体会到获得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喜悦.但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学校里经常会感到挫败,被老师责备,被父母误解,被同学轻视,这些因素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几乎为零.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通过探究式学习帮助学生设定易于完成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和成就感,主动投入数学学习中来.
二、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教师角色由传道向激励转换
教师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逐渐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探究式学习绝对不是“单打独斗”的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开展独立思考与分享合作的学习模式,加强学生对数学重难点内容的理解,提升學习品质.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为例,在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视频,与学生一同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观看结束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对各小组提出问题:“田忌是如何赢了齐王的,请把田忌采用的全部应对策略有序而不重复地写在一张纸上.”计时四分钟,四分钟后教师以小组为单位随机挑选组内成员进行汇报,并以小组为代表进行评比,给予奖励.教师还可以提出拓展问题,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如:“如果第三次比赛是田忌先派马,田忌还有可能获胜吗?”通过“田忌赛马”的实例,带领学生探究获胜的策略、感悟优化的数学思想,激励学生从最优的角度在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中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使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观点和视角出发察觉到问题,指出问题,进而对问题进行剖析,轻松解决问题.
(二)拓展延伸教材内容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不仅是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育,还要让小学生对数学问题展开探究.在探究性学习背景下,教师会更新以往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认识层次重新组织教材,并对其进行拓展延伸,使之变成有助于学生探索的素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为例,在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课件、图片的播放,让学生在图片中找“角”,形成对角的认知,明晰角的特征,然后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自己找寻自己身边的“角”,并对找“角”最多的学生给予奖励,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观念,让学生在找角、摸角、比角的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认识角、了解角,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探究和交流表达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使自主探究取代被动接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对知识进行创新,不再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不再简单以跟得上教师的进程为目标,而是要自己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并在学数学、做数学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为例,在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玩计数游戏,通过对每5秒呈现的10个数字进行快速记忆,要求每名学生都要记录每次记住的数字的个数,一共记录5次,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用一个数字代表你的技术水平,用哪个数字好呢?并说出理由.”如“小明5次游戏实际记住的数字个数分别为6,5,6,7,6,那么用哪个数字代表他的技术水平最好呢?”帮助学生的思维从单个数字转移到一组数据中,并引起思考:“为什么用6代表他的技术水平最好,而不是其他数字?”进而帮助学生从算数角度体会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平均数能够代表平均水平,进而完成教学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平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教师将平均数和游戏场景关联起来,让学生在娱乐游戏中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更好地探索平均数的内涵,主动探究平均数的知识,让数学学习更加立体,体现出数学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四)更新习题观念
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作业有时候却让学生承受到巨大的压力.部分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并不到位,掌握也并不充分,所以必须进行相应的强化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掌握、记忆.教师在教学中布置课后习题和作业时,既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但是如果布置的习题只是反复地重复已经学过的知识,就会阻碍学生的思考和发展,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程度,甚至使学生讨厌学习数学.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在布置课后习题时可通过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能将课堂上的学习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去,通过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调查探究,从而使其数学能力得到提高.
三、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一)情境创设,诱发好奇,为探究式学习做铺垫
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应用,关键在于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是否被情境和好奇心激活.如果内容和情境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无论怎样科学实施都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了解、感兴趣的生活和事物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进而与数学产生亲密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在学生还未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阶段,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教学目标等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发挥温故知新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敢于发问、善于提问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启发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带着探索提出问题、带着论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加强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使探究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
(二)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带领学生共同探究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探究性学习前,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好所需资料,引导、启发、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根据自我认知摸索出规律,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带领学生实施探究式学习时,除了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对学生提出要求,还要深入学生中间,倾听学生的想法并参与讨论、根据教学要求选择适当的探究情境,更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探究方式,激发学生对探究式学习的兴趣.
1.实践—发现—运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总结、拓展学习范围,把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把数学变成技巧,把知识变成能力.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对其理解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拥有不同生活经验的学生,教师应根据其学习情况和特点让其找到不同层次的归属,在实践—发现—运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2.假设—证明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方法,针对数学中的问题和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大胆的猜测,并找到正确的计算法则和计算方法.
3.观察—思考—总结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观察、思考和总结规律.小学数学的知识点很多都是从实例中归纳出来的,通过指出、探索、总结得到,有的甚至还需要进行反思.在总结和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学习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4.分析—对比
教师可通过分析、对比等思维方法,使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从而引导学生探究数学原理和方法,进而得出结论.分析、对比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知识转移能力等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创新思维
首先,教师要创造一个能激发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根据探究教学目的汇总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实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汇总,逻辑性地阐述自己的见解,吸收、消化知识,将知识融会贯通,并强化归纳、选择、判断等学习技能,培养创新思维.
(四)评价反思
教师在评估学生学习效果时,应以激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积极的探索精神,并为以后可能产生的相似情况提供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实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发现自己有能力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并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教师应加强学生对数学思维和方法的认识,使学生自觉使用数学思维和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習惯,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除了可以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可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评价等.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醒询问、启发指导和控制评价过程,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愉快,在情绪上获得愉悦,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习惯.
总 结
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技能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探究式学习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探究材料,积极构建探究的内容和平台,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最终学会应用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丁丽霞.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4):85.
[2]朱婉清.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3]童佳.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25):61-62.
[4]李伟煜.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7(1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