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苗苗
百合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草本植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要来源于是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
百合在最早的《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中品,味甘,性平,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张仲景将其作为治疗“百合病”及其辨证的专用药材,方剂如百合知母汤、百合代赭汤、百合鸡子汤、百合地黄汤等,主要治疗痞满胀痛、肺脏壅热、咳喘等。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丰富,后世应用广泛。比如東晋《小品方》载,“百合炒为末,可主百合腹满作痛”。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补其有“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肿,止涕泪”之效。《孙真人食忌》中提到“浓汁百合”主治阴毒伤寒。宋代《太平圣惠方》中记记载,“蜜蒸百合”可治肺脏壅热、烦闷咳嗽。宋代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记载,百合“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止涕泪”。严用和以百合膏治疗妇人妊娠风热相交,咳嗽痰多,心胸满闷。明清时期《本草蒙筌》中记载,百合蒸食能补中益气。《滇南本草》中记载,百合花同蜜或砂糖同煎服,治疗老弱虚晕等。《本草纲目》中将百合根、花、子分别记载,认为:将根捣碎成汁,可治疗肺病吐血;百合干研末,可主耳聋耳痛;野百合同盐捣泥,可治疮肿不穿;蜜水调百合围颈项,治鱼哽咽;等。
现代《本草正义》中记载:“必以白花者为真百合,其红花者则为山丹,又一种红花带黄,花有黑斑而其子先结于叶间者,则为卷丹。”认为百合有白花百合、红花山丹、红黄花卷丹3种。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项下概括其功效为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百合的临床治疗作用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除此之外,百合的食用也颇为广泛。食用百合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认为百合的品种不同,口味也不尽相同。清代《调疾饮食辩》记载,白花类百合、红花类山丹、红黄花类卷丹三物功用相近,入药用百合,充食可不必拘。《本草易读》中载“根如大蒜,味甘美可食”,“又有二种与百合相似,其根味颇苦,不堪入药”。随着对其品种、食用口味和药用影响的进一步研究,从开始的蒸食补虚,发展至常用的润肺止咳药膳、补虚药膳。唐代《食疗本草》中记载,百合的食用方法为“百合蒸过,蜜和食之,作粉尤佳”。《本草图经》在蒸百合之前将其暴晒为干,“暴干蒸食之,甚益气”。可见,蒸已经作为加工百合的一种方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百合粉粥润肺调中,表明百合可调粥食用。《食鉴本草》中有将百合制糕调理脾胃的记载。清代《随息居饮食谱》记载,百合“或蒸或煮,而淡食之,专治虚火劳”;“亦可煮粥、煨肉、澄粉食,并补虚赢,不仅充饥也”。2021年最新的《药食同源目录》明确百合为药食两用品。食用在药用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百合作药膳,如百合粥、百合饼、百合糕、百合雪梨汤、百合饮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先进的手段对百合的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研究,掌握了百合的营养价值,发现百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还原糖、钙、磷、铁、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比如生物碱(秋水仙碱)等有良好的滋补作用,且对病后虚弱患者有滋补效果,因此,百合药性平和,用百合做药膳非常好,既可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又可清热止咳、利尿。同时,还有研究表明百合对各种癌症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本草纲目拾遗》和《日华子本草》中早已有相关记载。此外,百合花味道清香、甘甜,长势优雅别致,叶青花翠,茎亭亭玉立,鳞茎环抱,宛如莲花,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作为观赏植物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