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岭
“痰证”是中医原创的概念。“痰”大家都很熟悉,但在中医里,“痰”的概念更为广泛,它是津、液因气化功能失常在人体内逐渐积聚形成的产物,而“痰证”是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形质可见;无形之痰,只见外征。无形之痰伴随着气机的升降分布于全身,难以觉察,故有“怪病多痰”之说。痰证非常常见,且病因繁杂,中医各家论述不一,辨证论治亦有侧重,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痰证,中医又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疗痰证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经有对有形之痰的描述。什么是有形之痰呢?就比如“涎”“涕”“唾”等有形之物。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治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则,意思是治疗痰证应该选择温热类的药物,通过温补阳气来治疗痰饮病。同时,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治疗外感、内伤病时,强调“从痰论治”的证治观,留下很多经典方剂,如小陷胸汤、瓜蒂散、半夏厚朴汤等,为后世论治痰证提供了依据。
隋唐时期,痰证开始脱离“痰饮”概念,成为独立病证。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首先将痰和饮的概念分开,认识到痰性并不局限于寒,打破了治疗痰证要用“温药和之”的单一认识。唐代王焘在《外台秘要》中指出“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也是从有形之痰的角度论述,重视中医里的吐、下等攻邪之法。
宋金元时期起,医家们已经把“痰”和“饮”分开。如南宋杨士瀛认为“浊稠者为痰,清稀者为饮”,对痰的定义也从有形之邪拓展至无形之邪。同时,在痰证的病因病机方面也有深入的认识。《圣济总录》认为痰的生成是由于脾虚,因此在治疗时要注重健脾和中,燥湿化痰。元代朱震亨提出了“百病兼痰”等理論,强调治痰必求于本,不专于吐、下、温之法,提出“顺气为先,分导次之”及“实脾土,燥脾湿”等治痰原则,形成了治疗痰证的基本思路。
明清医家对痰证的认识进一步拓宽,更强调以辨性推因治疗痰证。明代王纶曰:“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积则消之。”清代何梦瑶提出五脏痰之辨,认为风痰属肝、热痰属心、湿痰属脾、气痰属肺、寒痰属肾,主张根据痰的成因、痰的部位来治疗。明清医家拓宽了痰证认识,重视以脾肾为主的脏腑生痰病机。至此,痰证辨治理论已基本完备。
中医八法是指“汗、和、下、消、吐、清、温、补”,由清代名医程国鹏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提出。八法概括了中医学的基本治疗方法。通过了解古代医家对痰证的认识,学习各代医家的经验,我总结一下如何使用八法来治疗痰证。
1.和法 顾名思义,“和”有“中和”“调和”的意思,中医思想里“太盛”和“不足”是导致疾病的原因,“调和”一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治疗目的是使机体恢复至平和状态。痰证是由于机体脏腑气血不和,导致水液停聚的病证,所以和法是痰证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王孟英认为治疗痰证重在调和气机,因此用药时应选用“清轻灵和”之品。此外,脾为贮痰之器,如果饮食不节,导致脾气失和,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则痰邪自生,所以应当以调和脾胃为法,方药可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健运脾胃,消痰和中。
2.温法 就是使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来治疗寒性病证,从而达到恢复阳气、祛除寒邪的功效,即中医“寒者热之”的思想。仲景认为痰饮性属阴寒,会导致人体阳气虚衰,引起脏腑气化功能失调,应当“以温药和之”。临证常见寒痰内阻之病症,有的是由于脾肾阳虚,津液不化,导致停聚成痰,寒痰交阻;有的是由于外寒引动体内的伏痰,寒痰相搏,阻于脏腑经络,引发病变。此时当应用麻黄、桂枝、生姜、细辛、五味子等温性药物来助阳气,使寒邪散去、阳气生发,而痰邪自然消散。
3.清法 “清”在中医理论中主要是“清热”的意思,用清法治疗痰证,即清热化痰,使用各种清热药来达到辅助化痰的目的。那么,哪些情况需要用到“清法”呢?如果患者由于外感热邪,或由于内郁在里化火,则体内津液被灼,炼液为痰,进而痰热搏结;如果患者为痰湿体质,一旦温热病邪内袭,也易相结为热痰。这种情况便可以使用“清法”。张仲景创造的小陷胸汤是清热化痰的经典方剂,在治疗痰热证时可以小陷胸汤为基础,合用温胆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以化痰散结,并佐以清热药如竹茹、栀子、黄芩等。
4.消法 顾名思义,是“消散”“消除”的意思,若体内形成了“痰证”,可使用“消法”来消导痰邪。中医是通过理气、软坚、散结使集聚的痰浊消散的,这种方法适用于痰浊壅滞气机,或痰浊与其他邪气互结等情况,代表方药有朱丹溪创制的越鞠丸。如果暴饮暴食,导致脾胃受损,食物聚积于内,久郁而化痰,此为食积生痰,治疗应以化食消痰为主;如果情绪不好,气机不畅,津液不布,内聚而成痰,治疗时应以顺气消痰为主;若痰结日久,与湿、饮、浊、瘀、毒等他邪互生相兼,治疗时应以散结消痰为法。
5.补法 “虚者补之”是中医的基本治疗思想之一。张景岳治痰强调应当以温脾补肾为要旨。中医理论认为,肾为水脏,主津液,痰本为津液所化,肾气不足,难以温化津液,故痰由此生。《辨证录》云:“独治肾中之痰,必须用纯补之药,不可少间攻痰之味。”可选用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等药以补肾助阳。
6.汗法 “汗”就是发汗的意思,在中医里发汗是很重要的治法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如果风痰在人体的肌表,应当汗出而不汗出,则需要使用辛温之类的药物发汗,使腠理打开,宣肺气,通水道,开鬼门以助汗出;且“善治痰者,不治痰先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表邪既解,气机顺和,因此痰邪消散。
7.吐、下法 吐、下法都属于攻邪的方法,因此放在一起讨论。“吐”是“呕吐”的意思,“下”是指“泄下”,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其高者,因而跃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主治有形之痰邪,用最直接的方法排除痰邪,用于治疗如痰涎壅盛等痰实病证。张仲景采用瓜蒂散、三物白散等,开创了吐下治疗痰证的先河,此后葛洪、孙思邈等医家均创制了多种涌吐治痰的方剂,王畦则使用滚痰丸,使肠中痰积恶物穿凿而下。但是吐下法攻伐较猛,在用法及调护上都应小心谨慎,可在使用吐法时兼施和胃之法,防止吐法伤及胃气。
综上,痰证是中医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引起痰证的病因病机复杂,痰证也是诸多疾病的基础,历代医家对其辨治各有认识,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本文从中医“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治疗八法的角度对痰证的治疗进行了总结,其中“汗”“吐”“下”法由于痰邪的特性以及痰证涵义的广泛性,目前临床运用较少。在临床治疗痰证时更应该辨清病因、病性、病位等,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