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巧美
【摘要】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创作了众多有关生态话题的自然诗歌。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话语分析的有力工具,从及物性和评价系统两方面对狄金森的自然诗歌《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进行生态话语分析。一方面旨在丰富自然诗歌类语篇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意在揭示狄金森是如何通过语言来传递对自然的态度,探寻其中的生态意蕴,促使人们关心爱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及物性;评价系统;生态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39-010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9.032
一、引言
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被视为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一生写下1800余首诗歌,其中有500余首是关于自然生态的。通过创作自然诗歌,她积极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自身与大自然融合,流露出对自然真挚的态度。“A Bird came down the Walk”(《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下面简称“《一只小鸟》”)作为狄金森的代表作之一,刻画了有关人与动物的接触,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向往与真切的情感。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性生态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识是语言学者的社会责任之一,因此,各位学者试图建构生态话语分析来唤醒人类社会的生态意识。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已被学者从各个角度融入对生态话语分析的研究中。如孙炬、国金晖(2022)基于及物性系统,对有关亚马孙雨林大火的新闻报道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揭示其中的生态取向。潘杰、原苏荣(2022)从语气及情态及物性和主位系统等多层面对《归去来兮辞》进行生态意蕴的解读。而黄国文、陈旸(2022)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对狄金森的诗歌《一只小鸟》进行分析,主要是从语域和元功能方面来探讨,而态度评价方面并未涉及。因此,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从及物性和态度评价两个方面对狄金森的诗歌《一只小鸟》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意在揭示诗人是如何通过语言来传递对自然的态度,并探寻其中的生态意蕴。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框架
(一)及物性
概念功能,作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之一,是指语言具有能够描述和表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经历的功能。概念功能在语法层面主要通过及物性系统来体现。及物性系统主要由参与者、过程和环境这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过程被认为是此系统的核心部分。韩礼德将及物性过程概括为六个种类,分别是物质过程、行为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物质过程侧重于某件事发生的过程。行为过程描述的则是例如咳嗽、大笑等生理活动,它与物质过程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行为过程一般只有行为者这一个参与者,而物质过程一般涉及动作者和目标两个参与者。心理过程一般表示反应活动和认知活动等过程。关系过程则能反映出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言语过程是指讲话人和受话人通过語言交流的过程。而存在过程描述的是某存在物存在的过程。
(二)态度系统
评价理论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把人际系统研究向语篇语义层拓展,来弥补系统功能语法对人际意义层赋值语义的缺失。该理论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即介入、极差和态度系统。态度系统是核心成分,是对情感、人品以及事物价值的评价。态度系统又包含三个子系统,分别是情感、判定和鉴赏。情感表达的价值在于说话人用语言资源来表达事件在情感上对他们的影响,并传递说话人对该事件的态度。判定指的是一系列规范对人类行为的肯定和否定评价的意义。鉴赏是评价产品和过程的系统,既包含处于美学范畴下的价值,也包含“社会评价”这一非美学范畴。总而言之,在态度的三字子系统中,情感处于中心位置,判定和鉴赏是被规范化或体制化了的情感。
三、《一只小鸟》的生态话语分析
《一只小鸟》全诗共二十行,分为五小节,每节四行。全诗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含前两节,描写了小鸟自由活动的情景;第二部分包含后三节,勾勒了小鸟受人干预后的反应的场景。本文将从及物性和态度系统两方面,对这首诗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意在明晰诗中的生态意蕴。
(一)及物性
诗歌《一只小鸟》全诗共二十行,但第8、10、17及20行中的过程都出现在非阶级句中,本文不做讨论。另外,本文将第6、13、18及19行根据它们的表现形式将其归类为环境成分和参与者,不作为独立小句存在。因此,本文对剩余诗行作了及物性分析。分析发现本诗共有14个及物性过程,具体的分布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整首诗中物质过程出现频率最高,出现了9次,其次是心理过程,最后是行为和关系过程,没有出现言语和存在过程。诗人描绘了一幅小鸟自由活动的景象,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施事动词对小鸟的动作进行生动刻画,所以物质过程出现的次数最多。另一方面,诗人对小鸟的活动进行了细致地观察与描写,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小鸟的热爱及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因此心理过程出现的频率居第二位。
接下来对诗中出现的不同种类的及物性过程以及所传递的生态意蕴进行探讨。有关物质过程的具体分析如表2所示。
首先,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这些诗行中,除第十四行的动作者是人之外,其余诗行的动作者均为Bird,占比约为89%。这说明小鸟作为非人类生命体,并不是以被动的受事者的身份出现,而是被赋予积极主动的形象,处于和人类同等的地位上。诗人在这一系列的物质过程中,使用描述人类动作的词语,如hop,stir来修饰非人类生物—小鸟,一方面使小鸟活泼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赋予了小鸟与人类同等的地位,表达出对非人类生物的敬重之情,向人们传递爱护动物、敬爱自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这些将小鸟作为施事者,向人类传递生态意识,爱护自然生物,保护环境的物质过程,属于生态有益性话语,蕴含着作者的生态意识。另外,在这些物质过程中,诗人共使用七次he这个人称代词而非it来指称小鸟,从修辞的角度上来讲,这是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既将小鸟赋予人的生命,又传递出诗人对自然万物平等的态度,体现了狄金森秉持的万物平等,万物皆有灵性的生态观点,呼吁人类应该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
《一只小鸟》中的心理过程如表3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诗歌的第二行包含两个心理过程,感知者分别为小鸟和“我”。第十一行中的心理过程,感知者为“我”,感知对象是小鸟受惊的眼睛。在表述这些心理过程时,诗人使用know,saw,thought这些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的静态动词。如第二行中使用know这个动词表明了诗人将小鸟看成和人类一样有思想、会思考的生物。这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刻画出聪明机灵的小鸟的形象,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生物的尊重与爱戴之情。在第十一行,诗人通过thought一词,引出对小鸟眼睛的描写,将小鸟在给甲虫让路时受惊的神态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来。透过以上心理过程,传达出了人类应该与自然万物平等共生的生态意识。
本诗出现了一次关系过程,即第七行诗句“They looked like frightened beads”。此句中的they指代前詩出现过的rapid eyes,即小鸟的眼睛。这行诗不仅是对小鸟受到惊吓后的样子的描绘,其深层意义是对小鸟可爱、有活力的积极评价,表达了狄金森对活泼、机灵的小动物的爱戴与赞扬之情。另外,这种对小动物特性的描写,向读者传递了狄金森尊重自然生命、崇尚万物平等的生态意识,属于生态有益性话语。
诗歌中的行为过程出现在第九行“He glanced with rapid eyes”中。其中行为动词为glanced,行为者是he,此处指代小鸟。首先,在普通人的认知里,小鸟是不会感觉和想法的,但在诗人眼中,小鸟就是这个行为的行为者。这表明了诗人对人与自然生物关系的清楚认知,即人类与自然生物处于平等的位置上,二者休戚相关,命运与共。其次,这个行为过程也刻画了小鸟极具生命力的形象,深层意义上是对小鸟的积极性评价,体现了诗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二)态度评价
评价理论由介入、极差和态度系统构成。其中,态度系统为核心,又包含情感、判定和鉴赏三个子系统。本文主要从态度资源出发来对诗歌《一只小鸟》进行生态话语分析。具体态度资源的分析如表4所示。
这首诗中一共出现了12处态度资源,其中鉴别资源出现次数最多,为9次,占比为75%;情感资源出现的次数为3次,占比为25%;而判定资源没有出现。这首诗中的鉴赏资源大部分都是用来形容和评价小鸟、虫子等生物的,如raw用来说明蚯蚓的属性;velvet用来修饰小鸟的脑袋像天鹅绒般柔软;softer用来评价小鸟扑扇着翅膀这一动作的轻柔性。这些积极的鉴赏资源,不仅描绘了自然万物的天然特性,还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爱戴之情。情感资源在语篇态度意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首诗中情感资源的使用有积极意义的,也有消极意义的,如frightened、cautious都是真实情感的流露与表达,值得注意的是诗人通过用offer一词,描述了诗人积极投喂小鸟的场景,侧面反映了诗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在这首诗中,判定类资源没有出现,可以理解为诗人不想被喧嚣的社会打扰,试图亲近自然,在与动物的接触中寻求慰藉。总而言之,情感和鉴赏资源是这首诗歌表达态度意义的主要手段,通过这些态度资源传递了诗人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爱护环境的生态意识。
四、结语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从及物性过程和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两方面出发对诗歌《一只小鸟》进行了生态话语分析,揭示了诗人是如何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对自然的态度的,并分析了其中的生态意蕴。分析发现,这首诗歌涉及物质、行为、心理及关系过程,以及态度资源中的情感、鉴赏资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物尊重、敬畏的态度,同时也传达了爱护动物、敬畏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蕴,利于人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Alexander,R.&A.Stibbe.From th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discourse to the ecological analysis of discourse[J].Language Sciences,2014,(7):104-110.
[2]Martin,J.&P.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3]Stibbe A.Ecolinguistics:Language,Ecology and the Stories We Live By[M].London:Routledge,2015.
[4]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5]曹进,杨明托.基于及物性系统的网络新闻生态话语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2022,59(2):136-144.
[6]何伟,马子杰.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评价系统[J]. 外国语,2020,43(1):48-58.
[7]何伟.“生态话语分析”:韩礼德模式的再发展[J].外语教学,2021,42(1):20-27.
[8]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黄国文,陈旸.自然诗歌的生态话语分析——以狄金森的《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为例[J].外国语文,2017, 33(2):61-66.
[10]黄国文,赵蕊华.生态话语分析的缘起、目标、原则与方法[J].现代外语,2017,(5):585-596.
[11]苗兴伟,雷蕾.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生态话语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19,(1):13-22.
[12]潘杰,原苏荣.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归去来兮辞》生态话语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22,38(2):185-192.
[13]孙炬,国金晖.及物性系统视角下亚马孙雨林大火报道的生态话语分析[J].中国外语,2022,19(6):70-75.
[14]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2001,(6):13-20.
[15]杨阳.系统功能视角下新闻报道的生态话语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40(1):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