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伊一
【摘要】成都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的发祥地,由成都孕育成长的传统文化,被巴山蜀水之人世代传承,并凝聚成了成都人民共同的文化精神。成都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打造彰显巴蜀魅力、时代精神的世界文化名城,继承和发展好成都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积极贡献出成都力量。本文将从介绍成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分类出发,研究成都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继承发扬成都传统文化的新措施。
【关键词】成都传统文化;继承发展;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39-012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9.039
一、成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分类
成都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成都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公元前50年修建的都江堰、世界上第一个木版印刷的发明应用、世界上第一张纸钞“交子”、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此创办的第一个当地官学“文翁石室”,到王褒、杨雄、贾谊、枚乘、司马相如等人为汉赋的发展奠定基础,到由北宋名医唐慎微所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再到成都著名画家黄筌所开创的工笔花鸟画流派,最后到蜀王孟昶所创立的中国第一个皇家画院翰林图画院等,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
成都文化又称“天府文化”或“蜀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成都凭借着独特的自然条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成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纵贯古今,覆盖了成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历代成都人的生活生产、城市建设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成都传统文化。历史上,成都在诗词歌赋,地方官学、美食特色、水利工程、青铜艺术等领域创造出了多彩的文化,不仅孕育出川剧变脸、川菜、瓷胎编竹、蜀绣、蜀锦等一大批非遗瑰宝。形成了成都特色美食和节日文化、成都方言、曲艺和宗教、嫁娶习俗等成都传统文化。成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可分为四类:实物性的、精神性的、文艺性的、民俗性的。
(一)实物性的成都传统文化
实物性的成都传统文化包括成都历史文物、文化遗址、文化古城、人文景观等。在成都,有三道堰古镇、西来古镇、洛带古镇、黄龙溪古镇、新场古镇、等名镇。成都的文化遗址十分丰富,包括金沙遗址、三星堆、古船棺、明蜀召王陵、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市遗址等。成都的人文景观也独具魅力,主要包括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二王庙、文君井、青羊宫、文殊院、宝光寺、永陵等。這些实物性的成都传统文化是承载其文化的载体,通过历史文物、文化遗址、文化古城、人文景观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成都传统文化。
(二)精神性的成都传统文化
精神性的成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及特殊性,在被勤劳善良的成都人们孜孜不倦的塑造着的同时,又通过吸收成都城市文化和传统文化而不断向前,并进一步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成都居住者和建设者。走近成都,就会发现,生活在成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他们智慧和勤劳为我们揭示了属于成都精神层面最本质的东西—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和谐,是成都传统文化所透露出来的精神气质,是成都最鲜明的文化品格。成都的“休闲”文化观念也尤为突出,体现了成都人民对生活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中,成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和谐与休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包含了一种质朴的人文主义思想意蕴与价值取向,即对人的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一种追求,这也是精神性成都传统文化的内在表现形式。
(三)文艺性的成都传统文化
“自古诗人例到蜀”,成都几乎成了文人墨客创作的乐土。“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诸葛亮的智慧和文翁思想闪耀千年。时至今日,古蜀文化的光芒仍照耀着成都,古人的精神与风韵仍萦绕在成都大地之上。李白、卢照邻、杜甫、王勃、高适、岑参、陆游、李商隐等这些诗人不仅在此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而且他们所游历之地也成了今日的名胜。从武侯祠、杜甫草堂到金沙遗址、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传统的智慧便扑面而来。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军事奇才诸葛孔明、诗圣杜甫……从自然到人文这些始终滋养和影响着成都。从戏曲和民间演艺历史来看,成都素有“蜀戏冠天下”的称誉。川剧是中国一种主要的地方性剧种,其内容尤为丰富,特别是它的“变脸”和“吐火”,堪称一绝。
(四)民俗性的成都传统文化
成都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而且还拥有独特的民间文化色彩。成都市具有“蜀绣”“蜀锦”的编织技术,“成都漆艺”“成都糖画”“成都银丝线”的制作技术,“水井坊酒”的传统酿造技术,“郫县豆瓣”的传统制作技术,还有四川扬琴,四川清音和钱板,成都道教音乐,大邑县西岭民歌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竹麻号子”“青城洞”古乐、“双流火龙”“高台狮子”和“成都皮影”。成都人有随时观赏花灯的风俗,市区内每年春季都会举办花会,游客络绎不绝。成都市郊有国际桃花节、天彭牡丹会、新津龙舟会、望丛祠花会、新都桂花会、都江堰的清明放水会、郫都区的望丛祠花会等,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俗专家。
二、成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成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现状
历史传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不动产”,成都传统文化是成都的根与魂,为了留住成都的根与魂,成都在各个方面都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继承和保护开发,使成都传统文化在继承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1.构建和完善了成都传统历史文化保护的法律制度。为成都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对成都传统文化的坚持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都市政府于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颁布了《成都文化保护管理办法》,到20世纪90年代,在听取成都市民和研究传统文化专家的建议下,《成都市传统文化保护管理条例》得到批准施行,标志着成都传统文化的开发保护正式开始。总的来说,成都市制定的关于传统文化保护开发的法规条例,为成都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也促进了成都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与继承。
2.对成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品牌化的探索。在金沙遗址的发掘、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品牌”。例如,从金沙中挖掘出来的“太阳神鸟”,就成了中国文化遗产的象征,以“金沙遗址”为题材的“金沙”歌舞剧,成了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戏剧,成都还开展了以“杜甫草堂”为题材的“诗圣节”“白日游草堂”“夜游草堂”等民俗活动,形成了人们对成都诗文化的独特印象。金沙遗址博物馆,连同武侯祠、都江堰、杜甫草堂等,已成为成都的一张文化名片。成都也成功举办了“世界非遗”艺术节,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成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使蜀绣、蜀锦、竹编、漆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
3.进一步完善了成都传统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成都將继续提高成都传统文化的公共服务水平,对展示成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画廊等文化设施进行合理规划与建设,提高传统文化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建成了反映成都传统文化的文化地标,打造“蜀文化15分钟”生活圈,创建了一批成都传统文化的消费集聚地,扩大了“数字成都”传统文化产品的供给,创新地开展了沉浸式成都传统文化体验,并推出了更多体现成都传统文化的文化产品,为市民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二)成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成都在传承和发展成都传统文化上已有了较好的成就,但在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成都传统文化资源缺乏有机整合。成都传统文化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没有实现实物性的、精神性的、文艺性的、民俗性的成都传统文化的有效整合,没有形成系统的传统文化体系。也没有实现成都历史文化资源、现代科学文化资源和民间文化资源也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各文化形式还比较分散。还有成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工作都是从各自的点位出发,缺少整体、宏观的引导和管理,缺乏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互动。
2.成都优质传统文化内容供给不足。成都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但是成都传统文化的深沉内涵还有待进一步被挖掘。虽然成都传统文化可以分为实物性的、精神性的、文艺性的和民俗性的传统文化,但是各部分内容没有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和高质量的展现。尤其是成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多位于偏远的郊区,受经济技术和制度政策的影响,这些地方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开发和利用出来。
3.成都传统文化缺乏互鉴交流与传播。成都传统文化交流传播的主阵地还是在国内,没有进行国内外统筹规划来进行交流传播。目前成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仍多以传播成都传统文化的浅显内涵与形式为主导,缺乏前瞻性与思想性。且多以表演、展览等形式呈现,缺少互动形式,更未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新媒体手段来进行成都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在成都传统文化的国外宣传活动中,受众主要集中在海外华侨华人,缺少对国外社会主流群体特别是青年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目前的管理条例和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成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深入开展,从而影响了成都传统文化的在国内外的交流互鉴。
4.成都传统文化亟须创新性转化与发展。通过三星堆的“盲箱”来感受成都传统文化“发掘”的乐趣;沉浸在经典的曲调中,相约金秋的“蓉城之秋”;去一趟“砂器街”文创市场看一看荥经砂器画的艺术表现,成都传统文化的创意表达已经悄悄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但在成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具体内容方面,仍缺少对其进行创新的转换与发展。以“文化+”为核心的文创产业,正在成为促进成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股新力量,但成都在这方面仍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创意与技术赋能。在国家“大力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将传统文化与旅游、工业、农业等领域进行跨界融合,成都传统文化才能走出一条多样化的发展之路。
三、继承发展成都传统文化的新措施
为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成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文化人,以德润城,展现成都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会在多上方面大力推进成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实成都传统文化发展新辉煌。
(一)促进成都传统文化资源有机整合
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系统性挖掘成都传统文化的新内涵,成都市政府要将要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研究传统文化人才。将有利于传统文化开发的官方、民间、学界等多种力量进行整合利用。同时发挥社会组织平台优势,对成都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行广泛的保护与传承。加强与相关专业机构的合作,协调推进成都传统文化的研究开发、传播交流等工作。将不同种类的成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在保护和传承上产生总体聚集效应,拓展切入点,强化支撑,提高传统文化资源整合效率。实施“古蜀文明”保护与传承工程和全面保护成都古城“三城”格局,对成都历文化史建筑进行修复,对特色文化街区进行新建,对历史人文景观进行规划,对“两河环抱,三城相接”的历史空间格局进行改造,从而传承成都历史文脉,延续成都记忆。
(二)促进成都优质传统文化内容供给
在“中华传统文明寻根”工程中,对一批“古蜀文化”“三国遗址”“南丝路古道”等进行深入挖掘,并对“金沙遗址博物馆”“武侯祠”“杜甫草堂”“薛涛纪念馆”“画塘”等“文化地标”进行提升,创新推动一批“川剧”“蜀锦”“蜀绣”等的特色发展。强化对成都的历史人物的研究,建立“天府文化研究院”,对李冰、司马相如、文翁、扬雄、诸葛亮、杜甫、薛涛、杨慎等著名人物,并深入研究其经典著作,阐释其思想意蕴和现代价值,为成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和价值内涵。发扬成都传统文化特色,必须立足历史和时代,注入人文精神,对现有的成都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挖掘,提升成都传统文化优质供给,发掘更多内容丰富的成都传统文化,使成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光彩。
(三)促进成都传统文化互鉴交流与传播
成都自古以来就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因此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既要立足于传统,同时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优势。不但要在全国范围内对成都传统文化进行交流传播,也要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地推动。在国内,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拓宽交流与传播渠道,使成都传统文化“走出成都、走出四川、走出全国”。在国外宣传方面,将成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增强成都在世界的影响力。用好“成都声音”,将成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都感受到成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旅游、音乐、体育、教育等方式,将成都传统文化与国际进行交流传播,也可以通过“国内外”两种力量传播成都传统文化。还要不断适应新技术,搭建新平台,强化对成都传统文化的研究。健全成都传统文化交流传播体系制度,推动成都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现代化、国际化。
(四)促进成都传统文化创新转化与发展
要实现对成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必须根据时代特征,对目前仍然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与形式进行改革,并使之具有新的时代意蕴与现代表现方式,并与现代化相适应。成都传统文化的发展已经到了最好的时期,我们必须做好对成都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保护和传承。创造出一幅既有中国符号又有时代特色的新图画,发扬成都传统文化。“以文塑旅,以旅促文”,以文塑旅,以旅促文,深挖成都文化资源,拓展其“朋友圈”,通过营销与合作的方式,建立成都传统文化的文创品牌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将成都传统文化与书签、考古盲盒、冰激凌、冰箱贴、影视作品、AR游戏等融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成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此外,还可以还从三星堆博物馆中挑选出四件青铜器,并进行二次创作,推出“古蜀传奇”系列,用现代技术来展现三星堆独特的神秘形象,再现数千年前蜀国人民的精湛技术。
四、结语
成都传统文化是成都历史积淀与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成都这座城市的文化根基,继承与发扬成都传统文化,是成都创建“世界文化名城”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指导下,在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创成都传统文化发展的新光辉。坚持成都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活化利用的理念,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发挥成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活成都传统文化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石硕,王志.论天府文化的兼容特点——兼论成都在汉藏交流中的连接枢纽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2):35-40.
[2]席小诗.都市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商业经济,2018,(11).
[3]王晋.成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价值评价与开发建议[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4]刘奇葆.以先进文化引领巴蜀文化繁荣发展促进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J].党建,2011,(12).
[5]谭华.发扬古蜀文明 续写天府辉煌[J].中华文化论坛,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