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2023年全国乙卷第29题的劳动教育取向

2023-10-30 04:12秦晓鸥山东省莒县第一中学
中学历史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陈独秀劳动者劳动

◎ 秦晓鸥 山东省莒县第一中学

从宏观层面来看,“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备措施,也是形成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1]具体到中学历史课程层面,“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这就决定了历史课程与劳动和劳动教育有天然的紧密联系。”[2]

这种“紧密的联系”在高考历史试题中也是有所体现的。例如,2023年全国乙卷第29 题就是一道渗透着劳动教育取向的题目,原题如下:

29.1920年5月,陈独秀发表演说:“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9月,他发文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这反映出

A.工人待遇得到极大改善

B.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

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一、第29题的劳动教育取向理解——“致敬劳动者”

笔者姑且以“致敬劳动者”作为基于对本题理解的问题意识(或核心概念),

并尝试着从如下三个维度对“致敬劳动者”作阐释。

(一)依托原始文献探寻陈独秀“致敬劳动者”初心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题所蕴含的劳动教育价值取向,首先需要追根溯源,从陈独秀所发表的原始文章中探寻他本人对劳动大众的敬意。题中“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3]。这句话出自陈独秀《劳动者底觉悟》,该文原载于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第七卷第六号。题中“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4]这句话出自于陈独秀的《谈政治》,该文最初发表在1920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

从上述两段原始文献中,可以看出陈独秀对劳动人民力量所持有的敬意,以及由这种敬意出发而产生的对于发动劳动人民都投身于革命实践的意愿和期许。

(二)依据情境叙述理解题干里“致敬劳动者”含义

有了原始文献作基础,等于有了对本题题干的理解坐标。历史试题本身作为一种历史叙述,它蕴含着叙述者的历史理解,也会激发阅读者的历史理解。在本题中,试题的叙述依托于陈独秀在1920年(恰逢五四运动后)发表的两篇政治性深刻的文献。这两篇文献发表的时间间隔很短,似乎昭示着在这个时期,陈独秀着力思考劳动大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生存处境和政治力量。事实也确实如此,“五四后的陈独秀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国家、对改造社会的手段,对未来社会的制度等问题的看法根本不同于五四前。”[5]

由此,对题干中“致敬劳动者”的含义可以从两个层面去把握:其一,致敬劳动者作为普通大众所承担的艰辛劳作。这种艰辛劳动维持着他们的生计。劳动者的劳作成了陈独秀等人思考社会问题的切入点,也成为了促成他们试图依靠劳动大众改造社会的现实因素。其二,致敬劳动者本身所蕴含着的巨大的政治力量。题干中的“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即是对劳动者政治力量的一种期待,隐含着陈独秀等人已经意识到并认可劳动大众所蕴藏着的政治力量。

(三)依凭必备知识升华选项中“致敬劳动者”认识

本题答案是C 项“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个表述,学生们是熟悉的,它直接转化于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相关内容的叙述:

6月3日和4日,北京大批学生被捕,消息传到上海。6月5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这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也推动着这场爱国运动(即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6]

这样,C 项表述就将思考问题的时空置于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状况。据此可以升华对“致敬劳动者”的历史认识——“致敬劳动者”有深刻历史语境,即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表现出了伟大政治力量。五四运动是高中阶段历史学习重要的知识点,也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一核四层四翼”中“四层”里的必备知识。有必备知识作支撑就等于有了解决问题的“底气”和指针。

二、劳动教育取向试题备考策略

(一)领会劳动教育价值取向

要领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关于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表述及其深刻含义。例如,《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论述:

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7]

有研究者从劳动价值观的高度对该论述作了细致解读[8]:

课标要求劳动价值观了解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劳动创造人类社会。(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劳动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课程标准》作为历史教学、考试的重要依据,其指导性地位毋庸置疑,其对劳动教育的相关论述是历史教学与评价的指南和规范。

(二)挖掘劳动教育取向真题

近几年的高考历史真题对劳动教育取向时有涉及,除了上述的第29 题之外,还有两道题目也是比较典型的。一道是2020年山东卷第7 题,题目(略有改动)如下:

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下文为1919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

兄弟……这回谈话的题目是“勤劳与知识”,……各位劳动的精神,我们是很佩服的,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

A.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

B.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

C.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D.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

另一道是2022年山东卷第18 题,原题如下:

18.(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图5 《工人新村》(1952年,孙佳桐 何正慈作)

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人新村》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4 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上述两道试题蕴含着对劳动大众政治力量的认同和敬意,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革命胜利后建设时期。在日常教学和备考中,留心于此类题目,整理归纳,应该可以从中总结出该类题目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作为教学与备考的参考资料。

(三)拓宽劳动教育历史阅读

首先,可以挖掘历史教科书中隐含劳动教育的历史知识,其呈现形式可能是文字的,也可能是图像、图表的。例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4 页有这样一段叙述:

宋朝农业发展成就突出。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9]

可以说,农业生产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的结果,而感悟劳动者的辛勤劳动与劳动智慧正是劳动教育题中之义。再如,第35 页的“唐代曲辕犁”插图,就是对劳动者劳动场景的描绘。类似的还有第82页课前导语部分所提及的《耕织图》插图。还有《中外历史纲要·下》中涉及工业革命时期劳动者的叙述,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境”均是隐含着劳动教育取向的好素材。

其次,阅读历史学专著中有关劳动教育情境的叙述。历史学著作中涉及生产工具演变、劳动者(无论是群体或个体都可以予以适当关注)的劳作及劳动智慧等,都可以作为渗透劳动教育取向的材料,可以搜集整理,形成文本供学生阅读。例如,有这样一篇文献,它对马克思的劳动教育观作了阐释:

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提出,劳动行为与教育过程高度融合才能够实现教育目标。首先……在生产活动中需要始终做到生产活动与教育行为相融合,在着眼于提高劳动者劳动水平的过程中激发其自身的意识。其次,将教育活动与劳动行为相融合,融于实践活动之中。……要全面推动人的发展,就需要将教育与劳动高度融合。[10]

这段叙述可视为一种历史认识,即马克思对劳动的历史价值的论述。若是以此话作为结论,寻求历史证据的话,可以调动学生的思考的热情,他们会从中外历史上的相关史事中搜索。比如,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实施大生产运动,便是劳动与政治教育结合的典型例证。这样一项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既是物质生产运动,也是一场政治教育运动,为调动民众的抗战热情发挥了巨大作用。

类似的史学著述,无论是史论性的,如上文,还是史事性的,如第29 题提及的1920年陈独秀发表两篇文章,都是可以细化整理的,藉此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总之,笔者尝试着以“致敬劳动者”作为问题意识(或核心概念)来理解第29 题所蕴含的劳动教育价值取向,试图以此串联该题所隐含的历史逻辑、文本逻辑、解题逻辑,从而构建起对题目所涉及历史阶段的正确的历史认识。对于此类型试题的备考,可以在紧扣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对真题的整理钻研以及对历史学著作的阅读来提高复习效益。

猜你喜欢
陈独秀劳动者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在云端
劳动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