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蒋平 金华市外国语学校
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把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中进行联系,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并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1]因此,要达成深度学习,重要的载体就是情境素材。主题情境教学,就是从学科实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科核心知识为依据,以某一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情境为主线,将所学内容整合成符合学生逻辑思维发展顺序的问题式学习链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新的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4 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一课为例,探讨指向深度学习的历史主题情境教学的构建策略。
教材是历史教学的载体,其内容以学科知识逻辑的形式进行整体化呈现。但实际教学中,教材的内容呈现形式并不一定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得到的是零散的、无序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学情、学段和教学实际,灵活机动地选择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内容,整体化创设主题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体系。在主题情境下,学生进行新的知识建构,深度学习得以真正发生。
以《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为例,本课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多,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面对新教材内容繁杂,课时不足的现实,许多教师又回归了“一言堂”,学生只能是听众,只能被动接受教学内容。鉴于此,笔者围绕“汉并天下”瓦当这一教学资源,整体化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导入环节,出示“汉并天下”瓦当这一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环节,创设三大探究任务,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首先,围绕“汉并天下”何时形成的探究,学生了解西汉的建立及西汉初的困境,理解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接着,围绕“汉并天下”有何意义的探究,学生了解两汉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理解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最后,围绕“汉并天下”为何而失的探究,学生了解两汉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这样的设计不仅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逻辑、教学过程的环节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等,更重要的是调动和发挥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为中心的深度学习。
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2]因此,教师要重视“问题式教学”,依托情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链。所谓“问题链”是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的问题,从而将所学内容有逻辑地整合成可操作的学习链条。学生在解决有逻辑关联的“问题链”时,进行了多元、多层次的探索、学习和发现,其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解释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得以有效提高,深度学习也由此进行。
以《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为例,笔者围绕主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链,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断思考、不断突破,进行深度学习。
问题一:“汉并天下”何时形成?
教师投影:
材料1:“汉并天下”瓦当,年代皆定为“西汉初”,言“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西北大学藏瓦选集》
材料2: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汉并天下”瓦当多出土于建章宫遗址,而建章宫始建于汉武帝时期。
——任虎成、王保平主编《中国历代瓦当考释》
教师设问:对于“汉并天下”瓦当制作于何时,有以上两种不同观点?你支持哪一观点?理由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汇报探究成果。
支持材料一观点: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为纪念汉朝统一,制作了“汉并天下”瓦当。
支持材料二观点: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为炫耀西汉强盛,制作了“汉并天下”瓦当。
教师追问:刚才大家表述中提到了“大统一”与“大一统”。这两个概念一样吗?
材料3:“大一统”观念萌生于三代,丰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大一统”思想核心是疆土一统和以治权及法令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一统,同时也涉及思想一统和文化认同。
——张子侠《“大一统”思想的萌生及其发展》
学生概括:大统一侧重于疆域的统一;大一统则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一。教师追问:西汉初年,实现“大一统”了吗?
材料4: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准书》
材料5 :
材料6:匈奴得信,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高帝自将兵往击之……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
——《史记·匈奴列传》
教师设问:西汉初年,面临着哪些社会问题?
学生回答:经济贫困,王国问题,匈奴威胁。
教师追问:西汉前期,这些问题解决了吗?
材料7: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景帝纪》
材料8:(晁错)说上曰:“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少;不削,反迟,祸大。”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削藩,吴楚等七国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
——《史记·吴王濞列传》
材料9 :秋,与匈奴和亲。遣公主嫁匈奴单于 。
——《汉书·景帝纪》
学生解读材料后回答: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政策,经济恢复,社会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但王国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匈奴时常威胁边疆安全。
(过渡):对于“汉并天下”瓦当制作于西汉初年,我们表示了怀疑。那么,“汉并天下”瓦当制作于汉武帝时,是否可信?我们一起来看看汉武帝时期的西汉。
教师设问:为了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汉武帝采取了哪些举措?这些举措分别有何影响?
学生自主梳理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加强中央集权政治颁布“推恩令”;设立中朝;确立察举制;设刺史;用酷吏经济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思想尊崇儒术北方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战争,夺取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南方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治理更加有效积极开拓疆域西方
(过渡)汉武帝时,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定“汉并天下”瓦当就是制作于汉武帝时期?让我们再次来解读材料2。
教师设问:材料中有没有直接肯定“汉并天下”瓦当就是汉武帝时期制作的?
学生回答:材料用了“多出土于建章宫遗址”,这说明,还有些瓦当出土于其他地方。
教师陈述:事实上,“汉并天下”瓦当曾制作于西汉初年,也曾大量制作于汉武帝时期。无论制作于何时,它都体现了汉王朝的霸气与自信。
问题二:“汉并天下”有何意义?
材料10: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交融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整理
材料11: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期之一。其特点在于文化的进步,在于组织形式的完美……它的基本特征直到20世纪仍然一脉相承,一成不变。
——[美]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教师设问:以上材料从哪些方面肯定汉朝的历史贡献?
学生回答:民族发展、文化进步、组织形式的完美等。
(过渡)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
结合教材,学生从史学、文学、科技三方面梳理两汉的文化成就。教师设问:两汉文化成就斐然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过渡)两汉王朝兴盛一时,但却无法摆脱灭亡的命运。
问题三:“汉并天下”为何而失?
材料12:西汉后期朝廷的赋税劳役日益严重,统治阶级“多畜奴婢,田宅无限”,奢侈挥霍,弄得民穷国虚,土地兼并和奴婢、流民的数量恶性膨胀,成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各地起义不断。
——摘编自宋圭武《中国发展如何避免改革悲剧》
材料13:东汉自和帝以后,几乎都是幼主继位,由太后临朝听政,不便接触大臣,太后就倚重娘家父兄协助处理政务,政权落入外戚之手。皇帝成年后,不甘心受外戚控制,为了夺回权力,便结纳身边的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这又为宦官弄权制造了绝佳的机会。
——赵长欣《政治腐败下东汉的灭亡》
教师设问:两汉王朝为何而亡?
学生概括: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官吏贪残,横征暴敛,人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等。
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3]因此,主题情境的创设要有育人功能。主题情境的创设既要有明确的情境线串联起学科的知识,也要有隐含的情感线串联起学生的态度,让学生在主题探究中既能了解历史、理解历史,也能形成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通过主题情境中情感的升华,可以促进学生行动的落实,学会在新的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从而保障深度学习的达成。
在《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中,笔者用“汉并天下”瓦当的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随后,围绕“汉并天下”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最后,再次出示“汉并天下”瓦当的图片,并引用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中一段话升华主题:“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 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情感从感知到感悟,认识从历史到现实,从而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深度学习是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回应,是实现高质量学科育人目标的途径。主题情境教学有利于深度学习的开展。因为,主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并学会迁移运用到新情境中,从而达成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