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治校”现象的典型特征、演化机理及应对策略

2023-10-29 17:28李济沅
高校辅导员 2023年1期
关键词:大学治理网络舆情

摘 要: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一种典型形态,“知乎治校”现象是指高校师生等群体以知乎为载体,借助与高校相关的热点事件吸引公众关注、制造社会舆论,从而影响高校治理决策的网络舆情现象。相较于一般的高校网络舆情,“知乎治校”现象在传播内容的叙事方式、参与主体的交互形式以及舆情现象的发展态势等方面呈现出新的样态。从网络舆情发生的时序来看,“知乎治校”现象的动态演化大致要经历开端、发酵、嬗变、冷却等过程。其中任一过程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都會产生新的形态,进而影响整个网络舆情的演化进程。对“知乎治校”现象的有力应对,需要运用系统思维,通过微观层面的网络舆情处置、中观层面的青年思想引领以及宏观层面的大学治理三方面协同发力。

关键词:知乎治校;网络舆情;演化机理;大学治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3)01-0039-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有关网络现象的生成逻辑及治理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1JDSZ3188)、浙江大学第十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课题“高校网络舆情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对”(项目编号:2021ZDSZZD04)阶段性成果。

作为国内最大的知识型问答社区和分享平台,知乎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大影响力。青年大学生群体具有敏感性强、活跃度高等特点,随着知乎在青年大学生中的普及,“知乎治校”在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渐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一种典型形态。目前对于“知乎治校”现象的关注散见于一些媒体的报道以及网络平台上的讨论,对“知乎治校”概念的界定尚未达成普遍共识,更未形成系统性的学术研究。综观网络上爆发的相关舆情事件,“知乎治校”现象是指高校师生等群体以知乎为载体,借助与高校相关的热点事件吸引公众关注、制造社会舆论,从而影响高校治理决策的网络舆情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1]“知乎治校”现象对于高校形象声誉、校园安全稳定和青年健康成长具有较大影响,同时对高校意识形态存在较强冲击。以“知乎治校”现象为代表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审视这一现象,并分析其典型特征、演化机理及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知乎治校”现象的典型特征

“知乎治校”现象是知乎平台与高校师生主体之间双向叠加、相互作用、有机融合的综合呈现,两者各自的固有特点共同铸就了“知乎治校”现象的独特样貌。相较于一般的高校网络舆情,“知乎治校”现象在传播内容的叙事方式、参与主体的交互形式以及舆情现象的发展态势等方面呈现出新的样态。

(一)叙事方式:网络舆论凸显自权威性

2011年,知乎以社会化问答网站的形象正式上线,讨论话题多围绕小众专业领域。知乎网站开放初期所采用的邀请注册制为其建立了专业化强、可信度高的形象,并通过与青年在资讯获取、知识学习、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提高了青年群体的用户黏度,进而起到了塑造青年学习方式和生活态度的作用。因此,当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青年基于日常学习生活体验对知乎平台逐渐积累的信任和好感自然会迁移其中,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对网络舆论的基本认知和价值判断。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往往发帖人(提问题的人)所发布的内容本身是网络舆论的源头,而来自答主(回答问题的人)的高赞评论同样是引爆舆论的重要来源。同时,网络舆论在知乎平台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叙事形态,即“知乎体”叙事方式。其一,在话语形态方面,“知乎体”以发帖人与答主之间的问答互动为主要呈现形态,其中产生了如“谢邀”“刚下飞机”等典型的知乎语言标志,鲜明的话语形式强化了“知乎青年”的身份标识和情感归属。其二,在叙事逻辑方面,“知乎体”以看似严密的逻辑推理及表面上价值中立的理性分析建构舆论叙事脉络,将舆论信息重新拼接组合,于无形之中引导舆论指向。其三,在舆论内容方面,“知乎体”以客观信息与主观信息杂糅、叙述与评论交融呈现舆论概貌,理性与感性交织、真实与虚构并存,致使受众难以甄别信息真伪,容易偏听偏信。概言之,话语形态、叙事逻辑与舆论内容三者相互耦合形成的叙事方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导向性,凸显了“知乎治校”现象的舆论自权威性。

(二)交互形式:舆论传播呈现多元耦合

人与平台的交互作用以及以平台为媒介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知乎治校”现象的信息流动网络。个体通过发帖、评论、点赞、转发等方式参与舆论传播,多重舆论传播链条相互叠加,形成立体化的舆论传播效应。其一,用户交互方式导致舆论焦点多源性。在知乎平台“问答模式”之下,评论区是用户问题回答或话题讨论的重要公共空间,也是各种舆论汇聚、碰撞、交融之地,平台会根据关注度高低将用户回答排序以保证关注度最高的回答出现在最醒目的位置。正因如此,任何一条评论如果获得了高度关注成为舆论焦点,都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新的舆情爆发源头,呈现出多点散发之势。其二,平台互动的顺向流动性助推舆论“引流”。相比之下,知乎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关注更加敏感、分析更加专业、思考更加深刻,易被其他媒体平台所关注并引用。例如,个别自媒体以“知乎高赞”作为标签标榜自身,进而推动舆论从知乎平台向其他网络平台的顺向流动。同时,用户可以便捷地将知乎平台的网络舆论通过链接、截图等方式转发至微博、微信等其他网络平台,助推舆情在不同的网络社群中的多渠道传播。其三,内网和外网的交互作用加速舆情升温。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校内网站、BBS论坛等网络社区同样是大学生重要的公共生活空间。“知乎治校”现象中舆情事件通常都会在学校内网中率先发端并持续发酵,当受外力作用被“搬运”到知乎平台等外网时,本身便已经积聚了较高的关注度,并呈现出较强的隐蔽性。因此,当高校网络舆情从内网扩散至外网时,会导致校内师生与社会公众在虚拟空间迅速聚集,校内舆论与校外舆论相互激荡,容易诱发群体极化效应,造成“集体理性缺失”,增加了舆论引导及舆情治理的难度。

(三)发展态势:名校光环加剧乘数效应

以知乎为代表的网络问答社区以其友好的知识性、分享性、传播性等特征,在重塑青年大学生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也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并且直观体现为青年大学生群体与知乎平台用户群体之间的高重合度及强耦合关系。知乎与高校主体的强耦合性使得二者关注的核心议题具有较强相似性,因此大学校园中所发生的热点事件很容易成为知乎平台关注的热门话题,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容易在知乎平台深度发酵,进而使高校治理问题泛化为包括社会公众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问题,形成了“知乎治校”的现象。这从过往知乎平台上爆发的诸多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便可见一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等教育关乎国计民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公平、师德师风、高校治理等话题更是时刻牵涉社会公众的视线。知名高校往往是“知乎治校”网络舆情的高发对象,在主动建构与被动关注的双重作用下,知名高校长期存在于媒体的聚光灯下并在社会上吸引了较高关注度,因此其发展动态更容易被外界所感知。当高校网络舆情发生时,在名校光环与事件标签等多重因素的乘数效应作用下,舆情会迅速升温发酵乃至失控。同时,伴随高校网络舆情而来的“蹭热度”“搭便车”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往往有损于高校形象,也使得高校在事件处置以及网络舆情综合治理中处于被动位置,如不加以及时干预甚至会诱发“破窗效应”。

二、“知乎治校”现象的演化机理

“知乎治校”现象的舆论热度标志着高校网络舆情的公众关注程度以及社会影响力,直接影响事态演化进程乃至高校治理决策,是研判高校网络舆情的关键指标。从网络舆情发生的時序来看,“知乎治校”现象的动态演化大致要经历开端、发酵、嬗变、冷却等过程。其中任一过程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都会产生新的形态,进而影响整个网络舆情的演化进程。

(一)事件符号标签诱发网络舆情开端

事件性质界定、主体责任划分、舆论传播途径等要素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不同的呈现形态。根据舆情事件核心行为主体关系,我们可以将“知乎治校”现象划分为“校—师”“校—生”“师—生”三种基础类型。其中,根据事件性质不同,又有正面、中性以及负面之分。从现实情况来看,知乎平台发端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与学生相关的负面舆情事件占大多数。当前高校普遍依托“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搭建自己的网络传播矩阵,再加上高校长期享有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高校本身就具备较强的话题制造和舆论输出能力。高校在强化正面宣传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因为一些偶然事件或突发事件在互联网中“出圈”,成为大众舆论关注的焦点。高校里现实发生的事件一旦成为社会热门话题或者与某些社会热点事件产生关联,便容易被贴上某种社会热点的符号标签进而诱发事件的标签化传播。当高校热点事件进入到知乎平台的视野中时,知乎凭借其强大的议题设置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使其得到快速传播,进而形成社会关注的“虹吸效应”,这也标志着“知乎治校”现象的开端。同时,任一次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都会在知乎平台中留下媒介记忆,所形成的“刻板印象”可能会成为下一次“知乎治校”现象的导火索。

(二)多舆论场耦合助推网络舆情发酵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没有哪个舆论场会成为一座孤岛。“知乎治校”现象发端并引起社会关注后,在知乎平台所建构的舆论主场上,以校内师生为主导的校内舆论场持续内容输出,以社会公众为主导的社会舆论场陆续入场跟进,不同舆论场之间碰撞交融、相互作用,形成众声喧哗的舆论样态。多种舆论主体共同参与下,短时间内便制造出大量的舆论话题文本充斥于网络公共空间之中。在网络舆情事件中,高校犹如被置于媒体和公众的显微镜之下,任何事件细节都有可能被捕捉、被放大甚至被扭曲,成为舆论发酵的“助燃剂”。在多元舆论场耦合作用的过程中,初始舆论叙事内容也会逐渐发生衍化,舆论主体通过内容整合、信息拼接、逻辑重构等方式逐步形成以网络流行语、段子为代表的文本叙事形态,以动图、表情包为代表的图像叙事形态以及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影像叙事形态等多种新的舆论叙事形态,海量信息会湮没舆情事件本身进而生产出新的舆论话题。更有甚者,个别网络平台受“流量思维”的影响,为博取公众眼球不惜“炮制舆论”“借题发挥”,人为刻意制造网络舆论的狂欢,助推网络舆情不断发酵。值得警惕的是,舆论的无限增殖未必会带来对事件本质的进一步澄明,反而存在模糊公众基本认知以及扭曲是非价值判断的潜在风险。

(三)事件处置进展左右网络舆情嬗变

“知乎治校”现象的爆发凸显出青年大学生渴望政策参与的内在诉求,同时进一步激发更多的人透过知乎等网络窗口成为大学治理中不容忽视的参与力量,这也是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最大变量”。公众基于特定舆情事件对高校所形成的主观感知难免会出现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在负面舆论的冲击之下,大学之于大众的崇高感、敬畏感随之被打破,也让事件的处置变得更加复杂。从广义上看,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置是一项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不仅仅聚焦于事件应对本身,还涵括了网络舆论疏导、青年大学生价值引导等各方面。在网络舆情嬗变过程中,舆情事件处置的进展与网络舆情的演化紧密关联,事件处置的节点往往会成为网络舆论强弱演替的关键转折点。从整体来看,当高校治理主体采取的处置措施与公众观感认知相符时,网络舆论容易趋于平息,从参与其中的网民视角来看,这标榜着网络民意在“舆论战”中的“胜利”。反之,当两者出现较大分歧时,极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舆论浪潮,增加网络舆情治理的难度。诚然,网络舆情事件处置进程中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互为支撑,任一环节的处置结果都会重新塑造整个事件的网络舆论生态,并且构成了下一处置环节的前置条件,因此,事件处置进程中的时机把握和相互协同也是网络舆情治理的关键要素。

(四)多重因素干预推动网络舆情冷却

任何网络舆论热点信息传播都有一定的发展演变周期,国内学者以“生命周期”或“传播周期”来指称网络舆情在网络中酝酿、发展、爆发、衰退、消亡的过程。网络舆论从酝酿走向消亡的“生命历程”,自发性与人为性兼而有之,是自发自为与外部因素扰动综合作用的结果。网络舆情冷却的过程其实是社会公众有限的注意力发生转移,进而对特定网络舆情事件关注度衰减的过程。除了遵循舆论传播的固有规律,网络舆论也会因为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加速冷却或延迟冷却。其中既有必然因素,如事件处置信息的及时适当公开,也有偶然因素,如其他突发网络舆情事件转移公众关注;既有内在因素,如舆情事件中当事人表态,也有外在因素,如主流媒体适时的舆论疏导;既有可控因素,如对参与其中青年群体的引导,也有不可控因素,如知乎“大V”网络意见领袖的介入发声。在网络舆情演化的进程中,不同因素产生干扰作用的时机、时序等都会对推动网络舆情冷却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对各种网络舆论的影响因素精准把握、运用得当、及时干预,可以起到加速网络舆情冷却的关键作用。

三、“知乎治校”现象的应对策略

“知乎治校”现象中,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师生校友以及社会公众在互联网的媒介功能下均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主体作用。参与主体多元、生成逻辑多变、展现形态多样等特质,也使得这一现象的治理超越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并与大学治理乃至社会治理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对“知乎治校”现象的有力应对,需要以系统思维通过微观层面的网络舆情处置、中观层面的青年思想引领以及宏观层面的大学治理三方面协同发力。

(一)微观层面:优化网络舆情处置,化“堵”为“疏”

网络舆情处置是一项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需要打好应对事件处置、弱化舆论传播以及引导公众预期的“组合拳”。其一,应对事件本身是网络舆情处置的前提。网络舆情爆发后,事件本身是社会各界舆论关注的核心议题,而事实真相往往滞后于网络舆论。也正因如此,舆情事件应急机制的即刻响应、重要信息的查明核实、公众疑点的及时澄清和通报至关重要,有助于确保官方渠道成为网络主流舆论的重要信息来源,从而助力高校治理主体在网络舆情爆发初期取得先机,进而在网络舆情处置中居于主动地位。其二,弱化舆论传播是网络舆情处置的关键。“知乎治校”现象中,以知乎为枢纽,各种校内外网络平台共同构成网络舆论动态流动的传播链条,并且呈现出校内舆论外流与校外舆论倒灌并存的现象。此时,分别对校内与校外舆论场中深度参与其中的学生进行精准摸排并开展针对性引导,同时通过关键人物的适时发声等方式对主流舆论中的不实信息与错误观点予以正面驳斥,多点发力打破舆论传播的链条,有助于避免网络舆论的无限放大。其三,引导公众预期是网络舆情处置的重点。在网络舆论传播嬗变过程中,随着海量信息涌入、多元观点交融交锋,公众关注的焦点容易发生迁移,彰显出流变性。现实中,原有的网络舆情一波未平、新的网络舆情一波又起的现象并不鲜见。在网络舆情事件中,高校与社会的主流媒介协同回应、正面意见领袖积极发声有助于引导公众预期、调适公众心态,避免网络舆情泛化。

(二)中观层面:赋能青年思想引导,化“危”为“机”

网络空间的无限延展打开了青年生活的多维面向,也成为当下各类社会思潮争夺青年的重要阵地。“知乎治校”现象所创设的现实情境中,网络舆情的危机也蕴含着青年学生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的宝贵契机。其一,相关部门要守护好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大众媒介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客观上承载着分配公众注意力的功能。[2]官方主流媒体及专业的新媒体运营团队通过进驻知乎等网络平台,将主流舆论传播到网络空间的“神经末梢”,在织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保护网的同时,也可以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做到及时响应、超前发声。在此基础上,培育并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加强主流舆论的议题设置能力,持续壮大主流舆论的声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风气,壮大网络空间的舆论主旋律,引导青年学生养成客观认知、沉着思考、理性发声。其二,高校要培育青年学生网络社会的基本素养。网络社会信息超载、鱼龙混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重要的“把关人”,需要顺势而为,依托网络舆情所创设的独特情境,培育青年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媒介素养和法治素养,促使青年在众声喧哗中保持理性的思考,辩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算法推荐的“技术绑架”,成为网络社会合格的“原住民”。其三,高校要凝聚青年群体最为广泛的社会认同。高校治理主体在“知乎治校”现象治理中应把握好“破”与“立”的关系,充分运用网络舆情治理成果,在与不实言论、消极舆论的斗争中捍卫大学形象,讲好大学治理的故事,巩固青年信仰的主流价值根基,凝聚青年群体社会认同的价值共识。这也是从深层次提升青年学生抵御不良思潮侵蚀能力的根本之道。

(三)宏观层面:提升大学治理效能,化“管”为“治”

当下,高等教育依然是稀缺品,大学治理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因此,“知乎治校”现象治理不仅是大学治理的关键构成,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现象的有效治理不仅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关涉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整体评价。其一,教育主管部门要拓宽大学治理主体。透过网络空间频发的高校舆情事件可以看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不是大学的单一治理主体,高校师生、社会公众都是大学治理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治理主体之间虽有“直接在场”与“间接在场”、“核心”与“外围”之分,但是在不同情境之中都会彰显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值得传统高校治理主体予以充分关注和主动融合。其二,参与各方要革新大学治理思维。大学传统治理主体与新兴治理主体之间应当摒弃零和博弈思维,秉持共赢思维,不断扩大各方的价值共识。其中,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代表的“官方”治理主体需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非官方”治理力量成为高校健康发展的积极存在。其三,高校要优化大学治理范式。高校通过疏通师生表达诉求、参与决策等多种渠道,依托網络平台建设联通社会与高校之间的桥梁纽带等载体,从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引领,不断提升大学治理效能,贯通校内与校外、联动网上与网下,从而构建不同治理主体广泛参与、协同决策、全员监督的大学治理共同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2]李济沅,代玉启.基于社会运行视角的“大思政课”形态优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7):67-71.

(责任编辑:黄立清)

猜你喜欢
大学治理网络舆情
基于利益表达视角的师生媒介使用研究
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大学治理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分析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从“教授治学”到“师生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