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青
摘 要:智能时代的到来,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实施环境以及思维理念。劳动教育更加注重在数字劳动中提高人的劳动幸福,更加重视借助虚拟要素落细落实劳动精神,更加强调运用智能技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带来劳动教育的可能困境,虚拟劳动实践的增加可能导致劳动者教育的虚无,技术素质与劳动素质脱节可能消解劳动教育价值,情绪劳动教育质量低下可能滋长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教育者可以从劳动技术、劳动情感、劳动价值三个层面加以应对,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创造性发展,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智慧型人才。
关键词:智能时代;劳动教育;虚拟现实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3)01-002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研究项目“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BEA220040)阶段性成果。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对在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随着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一系列前沿技术迅速拓展应用至包括劳动在内的各个领域,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实施环境以及思维理念,给劳动教育的范式转换、形态更新、观念调整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强调:“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1]在智能时代背景下,深入探讨劳动教育的价值内蕴、可能困境与现实应对,是对智能技术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必然趋势的应景思考,有利于明确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时代旨趣,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智慧型人才。
一、智能技术丰富劳动教育的价值内蕴
所谓劳动,是指人通过脑力或体力发挥劳动能力的过程,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真正自由的劳动“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2]待人类社会发展至共产主义社会之时,人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劳动内容、劳动范围和劳动形式等,都会达到最大程度的丰富与完善。由此可见,劳动是变动的、发展的,它会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不断由单一、固定、片面走向复杂、变动、全面。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智能技术的运用,劳动教育的价值内蕴也日益丰富。智能技术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核心要义,是指通过有效运用智能技术,助推劳动教育走向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价值内蕴的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重在数字劳动中提高人的劳动幸福
步入智能时代前,劳动的科技含量并不高,更多时候是作为一种机械、无奈、被迫的谋生活动存在。在这种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往往进行着强度大且时间长的活动,难以充分施展自身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体会到真正的劳动幸福。步入智能时代后,机器代替了人的体力劳动以及部分脑力劳动,劳动的工具、观念、形式等都在与时俱进,出现了数字劳动、虚拟劳动等新的劳动形态。劳动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现实社会中的实物,而更多转向数据、信息等具有虚拟特征的非自然物,劳动产出也更多体现为非物质性的服务、知识、观点。这意味着劳动条件对人的压迫程度不断降低,人们能够更加自主地运用自身的能力、智慧和情感等进行个性化的劳动创造,更有尊严地从事劳动实践,并在支配、享用勞动成果中进一步解放、发展、提高自身,得到深层次的愉悦体验。可见,智能时代下的劳动教育比以往的劳动教育更加重视劳动幸福,将传递劳动幸福与传授劳动知识看得同样重要。
(二)重视借助虚拟要素落细落实劳动精神
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劳动教育主要具有两方面的特点。其一,劳动教育的精准化愈发凸显。智能时代,劳动成为劳动者实现主体性、发展能力、追求个性、拓展情感的重要途径。随着劳动的技术手段逐渐由实体工具转向数字工具,教育者得以在各类工具的帮助下,对海量数据进行全面细致的收集、记录与分析,深入了解学生的劳动完成度、劳动专注度、劳动偏好等,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劳动建议,更加精准的开展劳动教学,使劳动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其二,劳动教育的多样性愈发凸显。传统劳动教育的场景因实践场地限制,存在劳动知识讲授与劳动实践割裂的问题。随着虚拟教育要素的应用,教育者能够借助虚拟教育场域,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利用虚拟教师、助教等虚拟教育要素,将多样化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以虚拟互动的形式更加迅速地传递给受教育者。新型劳动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劳动场景的虚拟化,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劳动实践。这跨越了传统劳动教育中知识与实践相分离的鸿沟,增强了不同教育要素的交互性,使劳动教育展现出了新的面貌,有利于劳动精神的落细落实。
(三)强调运用智能技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全面地实施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包括体力、智力、潜力等等。劳动不仅是创造价值的活动,还是最直接、最集中体现人的才能、情感、智慧、意志等本质力量的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都由人工智能替代完成,情绪劳动随之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式产生。情绪劳动,意为“个体在公众场合通过自我情绪管控呈现出得体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产生交换价值的劳动形式”。[4]在传统劳动中,劳动是谋生的而不是乐生的,劳动者改造自然的活动并没有获得自我实现,反而使劳动成了奴役人、支配人的异己力量。到了智能时代,劳动既能创造实体类的物质产品,也能创造观念、符号等精神文化产品,还能创造幸福、快乐等情感类产品。情绪劳动比重的上升,意味着人能够在劳动中更加关照自身情绪体验,更多地从事思考、审美、创新等闲暇活动,活得更像“人的样子”。这印证了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5]劳动教育的效果不再只体现在教育对象明确劳动价值、树立劳动目标、掌握劳动知识之上,还体现在教育对象的快乐劳动、热爱劳动、享受劳动之上,体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
二、智能技术造成劳动教育的可能困境
(一)虚拟劳动实践的增加可能导致劳动教育的虚无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劳动教育的重点在于身心参与、手脑共用。这表明,大脑和身体的同时运用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前提。随着智能技术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劳动教育能够更多地在全景全域全程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相应地在现实空间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时间便减少了。然而,人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人,存在和活动于特定历史的现实社会当中。尽管虚拟劳动实践是一种能够触发感觉、触觉、听觉、视觉的一体化实践,能够提供丰富、逼真的劳动情境,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但不管智能技术再怎么进步,也只是人脑的强化、延伸与补充,虚拟劳动实践再真实,也不能完全替代现实劳动实践。虚拟实践劳动和现实实践劳动之间,应该是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即既要通过现实教育要素提供真实鲜活的劳动环境,鼓励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体验身体力行的劳动,又要通过灵活运用虚拟教育要素提高劳动教育的趣味度和效率,避免劳动教育的单一化倾向。但若是滥用智能工具,以虚拟实践劳动完全替代现实实践劳动,或是只强调智力、脑力而不注重体力的运用,便会使人沉迷于虚拟存在,甚至出现轻视体力劳动成果、漠视劳动精神等问题,将劳动教育推向虚无化。
(二)技术素质与劳动素质脱节可能消解劳动教育的价值
随着智能技术的应用,劳动特征逐渐由以体力劳动为主转为以技术劳动为主,劳动素养逐渐由“一项劳动技能管一輩子”为主转为“终身学习才能不被淘汰”为主。这对新时代劳动者的信息素养、数据思维以及创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意味着劳动教育需要纳入更多有关虚拟劳动的教育形式,紧跟人们终身学习的需求不断更新教育内容。然而,现实情况是,劳动者的技术素质与劳动素质衔接、交融不足,新型劳动教育与旧有劳动教育碰撞、冲突频发。一种情况是,当劳动者的技术素质达到了新型劳动教育所要求的水平,但尚不具备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劳动素质时,就可能出现抄袭、盗用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情况,将本应作为辅助自己劳动的技术工具作为逃避劳动的手段,不仅无法达成劳动教育的目标,还可能消解劳动教育的价值。另一种情况是,当劳动者的劳动素质符合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但其技术素质却尚未到达新型劳动教育所要求的水平时,就可能出现劳动者难以充分运用科技元素多、技术水平高的教育手段等问题,而这则容易消解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降低其劳动荣誉感,将劳动教育推向浅薄化。
(三)情绪劳动教育质量不高可能滋长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
情绪劳动需要个体依据组织要求规范情绪表达、付出意志努力、消耗心理资源,强度有时并不亚于体力或脑力劳动,持续的严重透支还会导致劳动者出现情绪耗竭、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现实中不少师生冲突、家校冲突、惩戒过当等失范行为的发生,多是由于情绪劳动策略不当或失控所致。”[6]随着情绪劳动在劳动中时长和强度的提升,劳动的非物质性、情感性、创造性愈发凸显,情绪劳动教育理应在劳动教育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然而,现实情况是,情绪劳动教育的课程时长仍然较短、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大部分学校甚至没有将情绪劳动教育纳入课程安排。此外,由于智能技术只能代替人的某些智能,而不能代替人的情绪、情感等感性机能,智能技术手段能够捕捉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直观行动,但却无法精准抓取学生的劳动态度、观念等内在想法,因此,若仅将数据分析作为评价劳动教育效果的方式,就容易将劳动教育简化为一般的技术操作问题,不仅难以客观地衡量学生劳动素养,还可能在无意中消解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总之,智能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情绪劳动的比重,但是当前存在的情绪劳动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智能技术难以捕捉劳动情感等现实问题,都可能滋长劳动者的情绪耗竭、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将劳动教育推向单一化。
三、智能时代劳动教育困境的现实应对
(一)劳动价值层面:以人民为中心,复归人类本质
在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和知识的力量交织致使部分人产生了“机器才是创造价值的主体”的错误判断,轻视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实际上,不论劳动形态如何变化,劳动始终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人类始终是创造价值的主体,劳动教育始终是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有效载体。劳动教育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既要教育劳动者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也要以人的协调发展作为劳动教育的终极关怀,不断提升劳动者的劳动热情,促进社会向好发展。具体来说,一是要发挥智能技术的显著优势,为教育者开展劳动教育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支持,促使教育者创新教育方法,提升教育效果。二是要教育者注重发挥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推动教育者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统摄智能技术发展的方向,追求人“知、情、意、信、行”的内在统一。总之,劳动教育的开展必须把人本身作为终极使命,通过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构筑有意义的劳动情境等方式,帮助劳动者感受劳动之美,建构起“人之为人”的完整意义,在育人价值层面回应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和使命,避免劳动教育陷入工具理性的窠臼,发挥出劳动教育的真正价值。
(二)劳动技术层面:打破工具壁垒,追求自主创新
智能技术在为人类劳动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人类对劳动技术的依赖。在这种情况下,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也难免遭受冲击。但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一定是具有主体性的劳动。尽管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但人类劳动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力并不会完全消失。从技术本质上来说,智能技术是人类的技术发明与创新,是服务于人类整体需要的媒介和工具。人类可以通过劳动教育提升劳动技能,找到延续人类智慧与驾驭智能技术的平衡点,使技术为人类服务。为此,劳动教育需要不断培育劳动者对智能技术的驾驭能力,使劳动者能够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变迁,在劳动技能的提升中收获对智能技术的掌控感和主动权,进而达到自我实现和劳动幸福。具言之,在实施劳动教育时,教育者不仅要培养学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四最”精神,更要培育学生求实求真求新的精神,促使学生在劳动中自由自觉地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追求身心参与、体脑融合,在劳动中充分发挥才能、激发潜能,勇于打破智能技术创设的工具壁垒,成长为兼具劳动技能和劳动情感的创新型劳动者。
(三)劳动情感层面:厚植劳动情感,升华劳动理想
“马克思有关两种尺度的论述说明劳动不是实现生活目的的外在手段,劳动本身就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实现过程。”[7]劳动情感可以升华劳动理想,深化意义体验,激励劳动实践,使人创造出理想的劳动成果。智能时代情绪劳动教育的落地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界、政府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首先,教育者要弄清楚情绪劳动与体力、脑力劳动的区别与联系,阐明情绪劳动教育的价值,做好将情绪劳动教育纳入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的理论准备,在透彻认识劳动的基础上培养深厚的劳动情感。其次,教育者要根据情绪劳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瞄准智能时代的教育需求,设计出与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相适应的情绪劳动教育课程、体验情境和学习平台等,使学生能够在愉悦劳动中成长为有精神力量的人。最后,学校要坚持师生共育,促进师生情绪劳动素质的共同发展。学校既要对学生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情绪劳动教育,也要对教师进行情绪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师生的情绪劳动素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 2019-05-17(0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9.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23、38.
[4][6]王新波.情绪劳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创新[J].人民教育,2019,(19):62-65.
[7]徐海娇.意义生活的完整性: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何以必要与何以可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11):88-95.
(责任编辑:刘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