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探讨

2023-10-28 00:18刘娟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国有企业

刘娟

摘   要:在我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大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力度,加快推进经济责任审计整改,打通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最后一公里”,不仅对于推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还关乎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基于此,概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深度剖析当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探讨加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措施,以期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新想法和新路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7-0109-0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双向发展,国有企业在迎来了全新发展契机的同时,也面临着越发复杂、多元的严峻挑战,尤其是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正面临着审计调查不够充分、审计时点较为滞后、审计对象不够全面、审计评价不够完善等显著弊端,若不对其进行科学整改,势必会影响到国有企业相关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无法顺利实现企业的综合发展战略目标。因此,本文将从经济责任审计的角度入手,全面探讨解决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中的痛点、堵点,以期不断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整改效能,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内部的党风廉洁勤政建设,使国有企业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变革发展。

一、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概述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

从基础理论学的角度而言,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在国有企业运营发展的过程中,基于经济责任受托理论基础上,由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授权相关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或领导人在授权范围内或某一时期内履行相应的经营管理责任、行使管理职权的一种经济关系。所以,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理论基础、法律溯源均来自经济责任受托理论。此外,在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运用活动中,风险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也都给予了一定的理论支撑。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理论同样得到了新的完善和发展,即国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矛盾和实际变化,依法全面行使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职责,努力推动国有企业的反腐倡廉建设和平稳有序发展。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事实上,在国家审计层面中,对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或运营管理者在受托期间履职情况、企业财政收支情况、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廉洁勤政情况进行的鉴证和审计评价。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可以从狭义或广义的角度进行划分。从狭义的角度而言,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包含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与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包括专项审计、任前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受托经济责任审计。可见,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包含的内容比较庞杂,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基于企业自身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和指令,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效性,从而为推进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责任审计前期调查不充分

当前,国家较为重视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不过在审计单位开展具体审计工作时,存在经济责任审计前期调查不充分的显著问题,严重影响了现场取证的效果和效率。具体来讲,审计审前调查是审计部门进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础环节,是为了摸清被审计企业基本情况、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而展开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在此环节中,相关审计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审计重点与审计内容,对被审计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实地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科学地编制和下放正式的审计通知书。同时,由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内容较为庞杂,审计监督时间较为紧张,审计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要想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效性与时效性,一般需要在40个日历天内制定详细的审计报告初稿并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审计单位的审前调查工作和国企工作时间存在冲突,这就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的审前调查不充分、不彻底,加之部分内审人员缺乏对审前调查工作的重视,忽视了对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制定情况、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的调查,只是象征性地采集财务报告、财务会计报表等财务管理方面的数据资料,过分依赖以往的审前调查方法,没有基于新时代审计项目重点进行适当调整,最终导致审计实施方案不具备实用性,自然也无法保证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和效率。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时效性有待增强

从本质上来讲,审计单位对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划清上一届法人代表与本届法人代表在财务数据真实性、重大决策执行情况、战略发展规划制定情况等方面的责任。所以,对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时效性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审计单位的工作开展存在时效性不足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企业主要领导干部任职、离任、调任时间方面,很容易造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被动开展。长此以往,被审计单位和领导干部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造成离任审计流于表现形式的情况,最终导致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最大效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此外,部分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已经任职多年,在企业的内部关系盘根错节,影响力根深蒂固,审计人员在调查取证方面较为被动,最多只能将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时间压缩在三年之内,之前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无法得到及时追溯,这不仅不利于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准确性与公正性,还可能会给国有企业埋下诸多的审计风险隐患,无法确保国有企业的资产安全。

(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鉴于国有企业运营属性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审计单位要想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质量,加快推进企业党风廉洁勤政建设,必须基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与领导干部工作现状,建立科学、高效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各部门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审计要求、考核标准和评价指标,由此来督促被审计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严格履行经济责任,逐步营造良好的经济责任审计氛围。但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审计单位存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机构建设不到位等问题,相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通常以财务目标和指标为导向,过于关注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缺乏对内部控制管理、个人廉洁自律、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取证。加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人员缺乏监督管理,在缺乏经济责任审计或财务方面的专业学习和系统培训下,这就很难保证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威性与公允性。除此之外,由于审计单位尚未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及协同机制,也没有围绕领导干部任职期内的管理成效或经济责任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再加上审计单位并未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对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有效追踪,最终导致针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大打折扣。

(四)经济责任审计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

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不仅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各项财政资金的综合利用效率,切实保障国有企业的资产安全,还能强化对国有企业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的规范化、科学化变革发展。由此可见,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監督尤为重要,需要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相关规定,规范实施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工作。但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由于审计单位尚未建立相对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容错机制,先行先试典型案例比较匮乏,这就使得各项容错、纠错措施无法落到实处。与此同时,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整改中发现的部分历史遗留问题所涉及的覆盖范围较为广泛,情况比较复杂,个别审计人员难免会出现畏难情绪,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直接导致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半途而废。另外,在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因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表述不够准确,问题指向不明,加之被审计单位整改力度不足,缺乏对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后的实时追踪和反馈,这些都会影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落实质效,致使整改问题越积越多。

三、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措施

(一)积极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前期调查工作

新时期,要想有效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科学审计和监督,必须基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主要方向,积极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各项前期调查工作,全面了解企业主要负责人或领导干部对重大风险的规避处理情况、在职期间的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情况、研究的重大经济事项、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等重要信息。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并以标准化或表单化的方式,将经济责任审计调查事项进行全面、系统分工,真正做好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覆盖以及全体审计人员的共同参与。另外,相关审计单位的审计人员必须预留充足的时间,围绕经济责任审计审前调查的有关线索,深入挖掘这类线索背后潜在的内涵价值与根本原因,并采用书面材料的方式,结合现场观察和走访调查了解的实际情况,精准核算和分析不同材料所反映的趋势关系,初步揭示国有企业潜在的经济活动风险,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使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开展。

(二)精准把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点

为切实保障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总体质效,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隐患,仅靠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前期调查工作显然是不够的,还应依托各种先进的现代化计划和智能设备,积极构建覆盖生产经营、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全覆盖审计平台,及时了解和解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的细节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真正做到有账就查、有权就审、有问题就追和有责任就问,进而从根源上规避各类违法乱纪行为或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与此同时,审计单位应始终秉承“先审后离”经济责任审计原则,及时处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尤其是因特殊情形确需先离岗后审计的,必须明确先离岗再审计后任命的组织程序,结合领导干部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工作情况,以任中审计为常态、离任审计为例外的指导思路,精准把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点,围绕领导干部履职情况与公权力运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大任中审计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客观、科学审计。

(三)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在开展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审计结果的精准程度,必须在精准把握经济责任审计时点的基础上,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运营发展实际,建立相对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精准评估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重大经济决策执行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创建和执行情况以及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同时,结合业绩考核指标、主要经济指标、财务指标等数据,对经营成果进行考核评价,并赋予不同指标所在层级的权重值,由此来考评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职情况,继而为推动国有企业的长效化稳健发展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

(四)分层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

为了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效性,除了需要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考核指标以外,必须分层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在实践中,审计单位应根据自身的经济责任审计整改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在内部设置独立、权威的经济责任审计部门,由专业化的审计人员负责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职情况的审计监督,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威性和公允性。此外,还可通过实行审计整改责任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全台账登记核销机制、问题整改追踪反馈机制等相关配套机制体系,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确保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的贯彻落实,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整体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极具现实意义,是当下促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勤政、提升国有企业经济附加值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的关注和重视,并结合国有企业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或深层次问题,通过积极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前期调查、精准把握经济责任审计时点、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分层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等措施,让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加合理化、规范化和增值化,进一步提高经济责任设计整改效能,在保证国有企业资金安全的基础上,为推动国有企业的高质量、高效化创新发展作出更多的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海莹.H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案例研究[D].北京: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2.

[2]   王婷婷.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常见问题与对策[J].理财,2022(5):86-88.

[3]   安巧立.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2(8):122-124.

[4]   崔湛蓝.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体系研究探索[J].今日财富,2021(5):177-178.

[5]   钱静.关于加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J].中国市场,2020(31):112-113.

[责任编辑   刘   瑶]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