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旅游英语翻译研究

2023-10-28 10:12刘欣
国际公关 2023年17期
关键词:旅游英语翻译跨文化

摘要:在新时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出入境旅游人数逐渐增多,对于旅游英语翻译也提出更高要求,需要结合跨文化交流需求,科学合理地展开旅游英语翻译,不断提升翻译质量与水平,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助力。本文以旅游英语翻译为立足点,深入分析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旅游英语翻译影响因素,以及高质量展开旅游英语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旅游英语;翻译

旅游是一种文化与经济交流的活动,旅游英语翻译则是为旅游活动服务的方式之一,对于各国文化、经济交流互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加快,人们出入境旅游机会不断增多,跨文化交流力度加大,旅游英语翻译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为保障旅游业持续发展,需要在遵循翻译原则的基础上,改善与优化翻译模式,高质量传递与展示旅游元素当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示文化底蕴。

一、理论概述

(一)跨文化交际

所谓跨文化交际主要是指在一个特定交际场景当中,文化背景 (社交礼仪、饮食模式、习俗、社会制度等)各不相同的交际者用同一种语言 (目的语或者母语)进行直接的交流与沟通。通俗来讲,跨文化交际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际与互动。

(二)旅游英语翻译

旅游活动属于一种跨文化交际的经济文化交流过程,而旅游英语翻译则是助推这种跨文化交际实施的媒介。简单来讲,旅游英语翻译主要是指在组织展开旅游活动以及旅游相关行业工作当中进行英语翻译,包括旅游研究翻译、管理翻译以及接待翻译等几种类型。旅游接待翻译主要是指一线旅游接待人员对各类文本的翻译,分为两种类型:书面翻译、口头翻译,涉及的内容较多,如介绍参观景点、导游解说词、旅游指南、地图、宣传广告语、商品介绍等;[1]旅游管理翻译是指针对旅游产品营销、评估与管理等活动涉及的问题展开翻译,如旅游路线推荐、旅游规划等;旅游研究翻译主要是指在组织展开旅游科学研究时翻译文本、设计研究专著、经典景象打造、消费者行为研究等。

二、旅游英语翻译的挑战

不同国家民族在不同时代以及文化背景下,将会延伸形成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以及理念,形成各不相同的习惯与风土人情,文化差异、思维差异以及语境差异明显,会给翻译工作带来一定的困境与挑战,要想高质量落实旅游英语翻译,就必须要针对此类差异进行重点关注,全面把握。

(一)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

通常来讲,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历史实践中受到社会环境、生活模式以及时代背景影响,将会形成特殊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习俗以及风俗习惯等,这些共同构成文化。[2]不同国家民族所形成的文化各不相同,存在一定差异,包括社会习俗差异、饮食文化差异以及人文历史文化差异等。而旅游文化差异则是人文历史差异的关键组成部分,因为两国价值理念、文化背景有着一定的区别,使得中西方特色与风格有着一定差异,旅游文化也各不相同,若是不能对此类差异进行把握,可能会影响文化交流与沟通。

具体来讲,在针对某一处旅游景点进行介绍时,汉语旅游文本更多引入描述性语句,重点讲究与重视人与自然统一和谐,文本当中会含有中国人特有的婉转含蓄和诗情画意。而英语文本则追求逻辑严谨、风格简洁,重视文本具备的客观性特征,多采取无生命的名词当作主语,所以译者经常用几句话就清楚介绍景点服务设施、地理位置等,难以展示背后的文化。[3]

(二)中西方语境差异

语境主要是指交流时主客观环境或者言辞上下文,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组织展开旅游英语翻译时,除了文化差异之外,面临的另一种挑战就是语境差异问题。中国历史十分悠久,许多涉及独特的事物或者景点,都是结合中国历史发展背景形成的,若是脱离此类环境,同一个表达形式具备的含义将会产生差异,难以帮助游客正确认识与理解。

(三)中西方思维差异

思维模式是主体在展示与反映客体思维时定型化、固定化的思维方法、思维形式与思维程度的统一整合。[4]人作为思维主体,思维方式与形式不仅会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还会受到性别、职业、知识结构、教育程度以及个体综合素质的限制,其思维模式与方法存在显著差异。一般来讲,相同国家与民族的人,因为处于相同文化以及社会氛围当中,其思维模式有一定的共通性,对比研究与分析不同民族思维模式存在的差异,特别是掌握民族思维习惯的区别,是消除与减少文化交际障碍问题的关键举措。

我国受到传统文化以及社会环境形式的影响,思维模式主要以 “意合”为重点,强调 “留空白”以及 “点到为止”,更加习惯结合氛围以及语境连接模式,来理解与认识汉语表达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思想。而英语表达则重视思想完整性、直线性、精准性和全面性以及实际语义,简单来讲,英语当中思维表达方式是 “直线型”,通常采取直抒胸臆以及直观清晰的模式,将文本以及句子按照逻辑关联性、时间发展顺序组织展开合理排列。由此可见,中西方思维方式与习惯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对于旅游英语翻译工作开展难免会带来一定的挑战与限制。[5]

三、做好旅游英语翻译的举措

在跨文化交流沟通背景下,组织实施旅游英语翻译时,要尽量结合读者需求、文化内涵等核心要素,采取增译法、减译法、音译与意译结合法、仿译法、归化法等各类方式方法,提升英语翻译效果与质量。

(一)增译法

在旅游英语文本翻译时,因为语法修辞、表达习惯等存在差异,若是采取逐字逐句的翻译方法,很难帮助读者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与理解。例如,“泰山,五岳之首也”,主要采取 “意合”的模式委婉进行表達,若是直接进行翻译,游客很难正确掌握其含义。[6]因此,在组织展开汉译英时,需要结合相关内涵,采取增译方法,适当增加文化背景、历史发展、地理位置等信息,让语言具体、形象与生动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游客对景观表述有精准、直接的了解与认识,明确掌握汉语文化底蕴以及内涵特征。例如,在针对 “泰山又名为东岳、泰岳,逡巡于淄博、济南、泰安之间”进行翻译过程中,为保证游客可以对其产生正确的认识,结合这一语句了解泰山的宏观与宏伟,可以适当增加泰山相关的地理信息。翻译成为 “Mount Tai in Shandong Province,also known as Taiyue and Dongyue,wanders between Zibo,Jinan and Taian”;在介绍西安历史时,“西安是我国七大古都之冠”,为保证游客能够产生正确的了解与认识,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西方历史背景资料,即 “西安与雅典、罗马、伊斯坦布尔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国外游客对西方知识更加熟悉与了解,通过加入西安介绍于当中,可以让其对西安历史地位产生直观的认识。同时,为加深游客对景点文化背景与历史背景的认识,可补充文化信息,如秦朝在翻译成为 “Qin Dynasty”同时加入 “221-206BC”文化信息介绍,能够让游客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时间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在增译法应用时需要重视语义、语言的完整健全性,若是句子十分完整,在文化内涵方面没有差异,尽量不要采取增译法。

(二)减译法

减译法是一种通过删减难以理解的语句展开翻译的方法,也是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常见的翻译手段,可以让语段压缩,让语句能够清晰明了,方便游客的认识与了解。在针对名胜古迹进行介绍时,一般需要介绍历史典故以及名人轶事等,语句相对较长,若是完完整整将此类修饰词汇翻译出来,将会显得十分冗长和臃肿,导致游客难以正确理解,也不利于游客深刻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影响翻译功能作用。[7]因此,在组织实施旅游英语翻译时,需要结合读者需求以及语句内容,适当针对修饰语进行删减,让词汇可以严谨、精准,有着突出的重点。例如,“可见林中碧海澹荡生辉,瀑布舒洒碧玉,湖山悠翠,树绿花艳,环境宁静幽深”,此类表达模式中国游客听起来言简意赅、简洁明了,但是逐字逐句将其翻译成为英文的话,却难以达到这一效果。因此,翻译过程中,需要尽量进行语句删减,将景象直观展现出来,翻译为 “The trees are in thire greenest with colourful flowers.The warm tints spread over the hlls and  lakeland.”同时,在针对比较繁杂即便借助增译法也难以将其全面、直观表述与展示出来的历史背景信息进行介绍时,也需要从跨文化交流出发,采取减译法,将与文化内涵或者背景知识没有关系的历史表述删减,方便读者的认识与理解。

(三)音译与意译结合

中西方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利用直白与简单的音译很难为游客传递景点以及事物具备的浓厚历史底蕴,所以译者要采取规范合理的举措,解决此类问题,在精准表达意思的基础上,让游客对中国文化产生正确的了解。具体来讲,在针对著名景点或者历史文化内涵浓厚的事物翻译时,可以采取音译与意译结合的模式,在重视语言合理性、规范性以及语音标准性的同时,巧妙延伸意义,展示文化内涵,让游客产生更好、更加深刻的体会。例如,庐山可以翻译成为 “Lushan Mountain”,其中意译与音译有机整合,其中Lushan是名字,Mountain则主要指这一景点属于一座山,便于游客的认识与理解;长城翻译为 “Great Wall”,即很长的墙壁,直观揭示长城具备的特征。

(四)仿译法

仿译法主要就是结合原本的结构方式针对源语词语进行翻译,不仅是移植意义,还是仿照内部相关结构,让文本形象、全面展示出来,属于一种常见、可行性较强的翻译方法和手段。

(五)归化法

归化法主要是利用目标语当中意义相近、相同,并且具备自身文化特点的表达方式,针对原文进行归化,经常携带着浓厚、深刻的文化色彩,规范合理的归化用法,不仅能够留存译文原有的文化背景,还可直观明确表达有关意义,方便受众的接受与理解。[8]因此,旅游英语翻译时,可以依托文化表达需求以及特殊的语句,采取归还翻译方法,留存源语意思以及文化内涵,虽然可能不符合游客阅读习惯,但是却可以让游客体会异域文化。例如,“兵马俑”是指用陶土制作形成的车马俑、士兵俑。可以采取归化手段,翻译成为 “The Terra 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其中 “Terra Cotta”属于无釉赤陶;“Terracotta”可以表达成为制陶的手段与工艺;“Warriors and Horses”可以理解为士兵与马,非常直观详细解释兵马俑的意思以及文物类型,描述出其具备的精髓内涵,有利于游客加深印象。

四、结束语

近年来,出入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各国人民文化交流进程不断加快,对于旅游英语翻译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明确掌握中西方文化差异、思维差异以及语境存在的差异,采取增译法、删减法、仿译法、归化法、音译与意译结合的方式方法,规范合理组织实施翻译工作,弘扬与传播文化内涵,为游客带来完整与丰富的旅游体验,也助推我国旅游业快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萸洁.跨文化视角下的旅游英语翻译及其策略研究:以陕西省景区讲解文本为例[J].中国商论,2021(22):116-118.

[2] 胡红丽.语用原则在新疆旅游翻译中的应用探究:以《新疆旅游英语实训》为例[J].漫旅,2022,9(8):107-109.

[3] 许伟.跨文化背景下的食品英语翻译技巧分析:評《食品专业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探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8):6113.

[4] 王若宁.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调研:以杭州名人故居和纪念馆为例[J].漫旅,2022,9(12):109-111.

[5] 张欢欢,陈妍.跨文化视角下的旅游英语翻译及其策略研究:以河北省旅游文本为例[J].好日子,2021(11):83-85.

[6] 李丹.“互联网+” 背景下旅游英语翻译的中外文化差异研究:评 《 “互联网+” 时代的英语学习之路》[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1(6):135.

[7] 张心怡.探析旅游文本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从功能翻译理论指导角度探析[J].传媒论坛,2021,4(2):107-108,110.

[8] 黄静怡.《围城》英译本中比喻辞格的异化与归化研究[J].文教资料,2020(36):9-11.

作者简介: 刘欣,女,汉族,河南邓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高职英语。

猜你喜欢
旅游英语翻译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高校旅游英语微课信息平台构建
基于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级分方向教学的研究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从“旅游英语网络一体化教材开发”探究数字化教材盈利模式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