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农耕文化提炼耕作学课程思政元素

2023-10-28 17:41刘建国王家平张伟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9期
关键词:课程育人农耕文化思政元素

刘建国 王家平 张伟

摘  要:中华农耕文化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精耕细作、用地与养地结合、农田内部物质与能量循环利用的生产技术体系。耕作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既包含基础知识理论,又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实际,课程内涵与农耕文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通过分析耕作学的课程内容,围绕课程知识点深度提炼课程思政元素,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现代价值,为培养有“学农、爱农、兴农”情怀的创新型现代农业科技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农耕文化;耕作学;思政元素;课程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7-0096-04

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在教学中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发挥专业课程教学的政治思想教育作用,对落实文化育人和以德育人,将人生观塑造、知识点传授和创新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培养“学农、爱农、兴农”的创业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中华农耕文化是先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思想观念、制度礼仪、技术经验等方面文化元素的集合[2],探究中华农耕文明在农科类大学生文化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价值,将农耕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优化高校育人环境,有助于激发农业大学生“事农”志向,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对红色基因的认识深度。

一、农耕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中华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对自然万物、人的本质及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以“适度守则”“和谐共生”为伦理法则的传统农耕生产,其技法富于生态特征。耕作学的研究内容“区域农作制度的构建”能够从这种传统智慧中汲取营养。在创新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的农耕技艺和管理经验并未过时,历经千年实践得来的生产智慧仍可很好助力现代农业升级改造,汲取优秀农耕理念和经验,融入循环、友好、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亦可体现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3]。将农耕文化理念和实践融入耕作学课程教学改革,尊重原有的教学内容、体现特有的课程特点,极大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政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强化对专业的辨识和认同

新时代许多农林院校大学生对“三农”认知有偏差,认为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效率低,学农没有前途,专业认同感低。通过将传统农耕文化中科学理念、哲学思维、记忆技能等优秀基因与耕作学课程内容相结合,探索将特色农耕文化融入耕作学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确保农耕文化朴素的科学技艺底蕴、鲜明的价值引导与行为规范得以呈现,彰显农业院校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体现出的文化特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增强文化自信,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强国梦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对国家、社会的担当与使命感,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认知、情感认同和专业态度。

(三)增强德育教化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脉和基础,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挖掘不尽的宝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4]。农耕文化中重视整体观念,强调责任奉献;遵循“诚信重礼”,讲求道德规范;倡导“天道酬勤”,崇尚劳动光荣;提倡人伦价值,贵和谐等精神境界。在社会发展中倡导“道法自然、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相处原则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绿色循环生产理念,这与我们当前所追求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谋而合。通过对农耕文化资源的有效挖掘并与耕作学课程内容有效对接,将传统农耕文化转化为新的思想资源,弘扬传统农耕文化的时代价值,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文化育人的价值优势。

二、农耕文化在耕作学教学内容中的融入

(一)“天人合一”的农业生产自然观

传统农耕文化深谙“天、地、人”的“三才”和谐之道,蕴含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基因之源。中华先民在参加生产劳动中,总结出了“春华秋实”“不冷不热,五谷不结”等农业生产规律,形成了对时令、节律、物候、天象等的认识,获得了“道法自然”“顺天应时”的和谐智慧思想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牧民》篇中谈到,“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齐民要术》《种谷》篇提出“顺天时,量地利,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农耕文明所蕴含的“万物一体”“道法自然”等理念,与当代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等理念高度契合,这些都是可以融入耕作学课程思政中并值得发扬光大的思政元素。

(二)趋时避害的农时节令安排

《淮南子·天文训》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行、自然节律变化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便是我国流传两千多年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引导劳动人民进行农事活动并从中受益。《淮南子》强调农事要依据时节,不误农事、不违农时,“飞杨花,种棉花”“柳絮扬,种高粱”“清明点瓜豆,谷雨要种棉”等。《淮南子》指出:“岁星之所居,五谷丰昌。”这些关于尊重自然、顺时守时的论述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有同样的利用价值。

(三)辨土肥田的施肥养地措施

中国自古就认为农耕要种养结合。南宋《陈敷农书》是我国第一部总结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书,书中提出“用粪如用药”的合理施肥思想;《孟子》说“多粪肥田”,说明秦、汉以前肥料已受重视;《齊民要术》说“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等,说明绿肥的栽培利用遍及南北各地。南宋农学家陈敷提出:“地力常新壮矣。”指出只有地力不断得到恢复或补充才能保持持续生产力。元代王祯又用“粪壤”概括了施肥改土的作用。清代杨屾在《知本提纲》中提出“化土渐渍之法,必使余气相培”的论点,说明肥料中含有作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施肥可以“化土”,即改良土壤提高肥力,而肥料在土中又“渐渍禾苗”,即逐渐释放养分供作物吸收,故使作物发荣滋长、强大壮盛。说明作物、肥料和土壤之间有着一种互相循环和转化的关系,反映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四)种养“三宜”的气候作物布局选择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因此,农业生产要不失农时、不违农时、不误农事,遵守节气。北方地区农谚总结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不同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差异大,农业生产强调区域性差异,明代马一龙在《农说》中论述作物种植的基本原则时说:“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矣。”这样便在我国的作物种植形成了“三宜”的原则,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物制宜三原则。《齐民要术》“种谷”篇记载:“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说明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观都体现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5]。“三宜”的作物布局原则是我国古代农学的宝贵遗产,至今在我们的农作制度中仍在遵循。

(五)“道法自然”的物质循环利用思路

传统农业生产顺应“道法自然”原则,遵循“生物共生互补,物质循环再生”的循环发展模式,将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往复、多层多次、高效利用。通过种养结合、精耕细作等集约化手段,实现节能减排。《农桑辑要》曰,“桑间不宜间作蜀黍,间作小豆、绿豆,二豆良美”“不怕重种谷,只怕谷重谷”,以发挥不同物种间互惠、互利的正反馈关系,避开作物间的负反馈关系。农耕文化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共生,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杂五种,以备灾害”的禾豆轮作、水旱轮作等种植方式,桑基鱼塘、林下立体养殖、果粮立体种植等农业种养模式,无不体现了低碳经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理念。

(六)“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的土壤耕作原则

我国古代一直重视土壤耕作,并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指导农业生产。《吕氏春秋》记载:“凡耕之本,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汉代氾胜之根据北方旱作的经验,指出“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明代马一龙《农说》中提出“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矣”。这便形成了中国古代因时耕作、因势耕作、因土耕作、因肥耕作、因水耕作的土壤耕作五大原则。

三、农耕文化中思政元素在耕作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农耕文化反映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农耕社会的发展状况,既传授了数千年来劳动人民积累的耕作经验,也留下了治国利民的农政思想。《耕作学》课程中用养结合、轮作与连作、间套作、多熟种植内容蕴含着朴素的中华农耕技艺,含有大量思政元素融合点(表1)。在耕作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农耕文化,进一步丰富农耕文化的底蕴,不断充实农耕文化的教育内涵,是当前特色教学共同努力的方向。

(一)用中华农耕文化,唤起专业的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富含科学哲理的农谚俗语、古代农书中耕作经验引出农业种植和养殖制度中的某一环节,解析其蕴含的耕作学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和机理,既传承了中华农耕文明,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感和自豪感,又能加深对耕作学抽象理论的理解及新时代要求内涵的领悟。如农田用地要维持“地力常新壮”、作物布局要“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土壤耕作要“趣时、和土、务粪泽”,这些“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自然认知,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使大学生加深对农耕文化的认识,感悟到农耕文明的精神力量。中国农耕文明领先世界,创造了辉煌成就。这些农业成就,有理由使农业大学生对优秀农耕文化产生崇尚之情,唤起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专业自豪感。

(二)传承中华农耕文化、践行科学创新精神

農耕文明是中华儿女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勤劳的中华儿女始终进行着自强不息的积极探索与科技创新。明代徐光启专事农政的同时,多年从事农事试验,总结出许多农作物种植、引种、耕作的经验,从农政思想出发,徐光启非常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每闻他方之产可以利济人者,往往欲得而艺之”。因此,在阅读《农政全书》的时候,所了解到的不仅有关古代农业的百科知识,而且还能够了解到一个古代科学家严谨而求实的大家风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求实严谨、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倡导“强本节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引下,先人们提倡“强本节用”。《荀子·天论》有云:“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告诫人们对物力的使用,不能超过自然界和老百姓的负荷限度。农耕文明坚决反对“竭泽而渔”“焚薮而田”,而要践行以“适度守则”“顺兴天道,和谐共生”为伦理法则的传统农耕生产,其技法富于生态特征,倡导“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生态资源保护观。在倡导创新的现代社会,传统的农耕技艺和管理经验并未过时,这些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则可以促进人们回归自然、敬畏自然,并汲取优秀农耕理念和经验,体现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

(四)传承优秀农耕“基因”,培育“三农”情怀

中华农耕文化经过漫长的浸润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科技、思想智慧和价值观念的“基因密码”,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农林高校担负着培养具有爱农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熟练掌握农业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人才的任务,挖掘耕作学课程与农耕文化中优秀元素的契合点,进行农耕文化传承教育,对提升农类专业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培育“新型农民”具有深远意义。此外,农耕文化的弘扬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农民”身份、“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认同感,积聚起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

参考文献:

[1] 丁锦峰,朱新开,郭文善. 农科通识课程融合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以“农耕文化”课程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1(41):130-134.

[2] 胡泽学,付娟. 论中华农耕文化的特质决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J]. 古今农业,2022(02):94-104.

[3] 曹东勃,宋锐. 农耕文化:乡村振兴的伦理本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3):144-153.

[4] 董金龙. 农耕文化融入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2):90-92.

[5] 柏芸. 中华农耕文明成就及现实意义[J]. 农民科技培训,2016(11):44-46.

[6] 许颖. 农业科技与农耕文化融合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路径[J]. 山西农经,2022(17):150-152.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课程育人农耕文化思政元素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五项教育,推进中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育人
生态育人之初探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天府农耕·响水六坊”项目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