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焕
摘 要: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特有的革命文化,现如今已经超越传统的文化定义范畴,逐渐成了党、国家和人民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基于当今国际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大学生尚未对此有深刻认识的现状,从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概念、内涵以及表现形式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以及观察法分析了红色文化和家国情怀的关联以及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价值,得出了可以从理论教育、感染教育法和榜样示范法、丰富红色校园文化、开展实践活动四个维度将红色文化与家国情怀培养相融合的结论,希望能够帮助高校做好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继承者。
关键词:红色文化;学生培养;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7-0169-04
文化是人在活动过程中创作出来的,往往会随着时间、事件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在我国革命期间,我国传统文化便与马克思主义深度融合,并随着革命建设过程不断深化、发展、最终形成了能够体现我国革命思想、革命精神以及革命事迹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我国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家国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内涵组成,自古以来,我国便将“家”与“国”视为一体[1]。家国情怀概念其核心也是围绕着人民与国家的统一性、整体性而展开,因此红色文化与家国情怀有着大量的共同点,也有着相同的目标,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便有着重要的价值。其实从本质上看,红色文化以及家国情怀都属于一种意识形态的集合体。近来,高校教学中更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注重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进而促进大学生为实现党和国家的伟大理想而拼搏奋斗、成为党和国家的建设者。因此,红色文化教育和家国情怀培育能够有效结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
一、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家国情怀综述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红色文化的内涵从字面上看不难理解,“红色”有双重含义,一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的寓意,另一层则是我国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红色”的寓意,因此可以说“红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结合,是一种高度融合的文化概念,因此不应单纯地将“红色文化”认定为革命时期形成的文化,或革命事件背后表现出的文化。
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可从两个角度来分析,首先是物质角度,红色文化一般借助各类文化資源展现文化内容,包括各类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旅游地点等,以及能够承载历史故事的物件和影视文学作品,也就是借物品和艺术形式来展现文化;其次是精神角度,红色文化由于本身的高度融合性,在经济、社会、生活、政治、军事等多个方面,都能发现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总结而言,红色文化具有丰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不仅能够单独作为一项文化进行传播,同时也能够放在国家各个领域的指导思想中进行传播。
(二)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概念可以从两个维度来阐述。首先,家国情怀是一种意识形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主体以及自身客体的捆绑性意识,认为国与家紧密相连、国之命运即家之命运。家国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内涵组成,自古以来我国便将“家”与“国”视为一体。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育内容便是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政治认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并将理想信念通过实践进行贯彻落实。
大学生家国情怀的表现形式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方面,经过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家国情怀已逐渐与其他传统文化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可以说家国情怀推动诸多传统文化形成、发展,同时也吸收诸多传统文化形成更为完备的意识形态。家国情怀则与社会主义融合形成了“重视家风”“勤政亲民”“实干兴国”等先进思想。另一方面,大学的思政教育并不限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理论课程,还涉及学生专业课程、“双创”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各类社会实践课程。总而言之,大学作为学生迈向社会前的“最后一站”,承担着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保障人才正确认知和较高觉悟的重要工作。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关联
(一)红色文化和家国情怀的相通性
红色文化包含了在战争岁月当中经过融合和发展而得出的先进传统文化,一方面由于时代的背景、红色文化体现出个人在危难时期拯救国家、拯救人民的崇高理想和伟大信念,另一方面红色文化的形成基础就是家国情怀,诸多红色文化都是从家国情怀发展而来;家国情怀则是集中体现“家”与“国”联系的意识形态,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家国情怀的核心主旨之一,而这个主旨在现如今依然适用且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创新发展。由此可见,家国情怀已经与红色文化逐渐融合,许多红色文化载体、资源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其实从本质上看,红色文化和家国情怀都属于一种意识形态的集合,二者也有着一定的关联,因此红色文化与家国情怀有着强烈的相通性。
(二)红色文化与家国情怀具有共同目标
不论是红色文化与家国情怀本身,还是红色文化教育以及家国情怀培育,其核心目的都有着极高的相通性。因此,可以从该视角对二者的目标进行深入剖析。红色文化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红色事迹、红色精神等资源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增强国家与学生的凝聚性;而家国情怀培育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进而促进大学生与国家紧密结合、为实现党和国家的伟大理想而拼搏奋斗、成为党和国家的建设者。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红色文化培育与家国情怀培养具备共同的目标,因此,红色文化教育和家国情怀培育能够进行融合,共同实现培养大学生正确理念、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的目的。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的价值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具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的作用,这里所提到的“正确理想”并非单指“小我”层面的理想,同样也指“大我”层面的理想。从党的思想理念来看,“大我”层面的理想即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人民平等自由,“小我”层面的理想则是为了追求“大我”而形成的基本寄托或更为浅显具体的表现形式[2]。追根溯源,党的部分思想理念是由红色文化发展而来,因此红色文化能够有效展示出正确、坚决的理想信念,而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工作也包含了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的目的,且正确、统一的理想信念能够将大学生团结在一起并与国家紧密结合、为国家不断奋斗,自然而然地提高自身的家国情怀,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当中,具有帮助学生树立理想的价值。
(二)提高学生爱国情感认知
在对红色文化以及家国情怀的特征进行分析时能够发现,爱国情感在两者当中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由于爱国情感的存在才使得红色文化形成,另一方面家国情怀当中包含了爱国情感,因此两者都有着大量的爱国情感要素,且爱国情感也会促进红色文化以及家国情怀发展。而在家国情怀培养以及红色文化培养中,家国情怀培养能够让大学生认识到爱国情感的本质以及含义,而红色文化能够通过革命事迹以及党的崇高理想让大学生认识到国家的伟大历程以及革命人士为了创造美好生活所付出的汗水和鲜血,进而产生强烈的爱国思想、形成浓烈爱国情感,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当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认知[3]。
(三)提高学生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本衡量标准,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因此,文化是国家与民族的维系,也是国家与民族的灵魂。站在我国的视角下审视“文化”这一概念,能够看出红色文化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效果。然而,现如今西方国家正试图通过自身文化影响发展中国家。因此,提高文化自信、坚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并将红色文化作为家国情怀的核心十分必要。帮助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背后的家国情怀,充分提高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对民族的认同乃至对文化的认同,进而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自觉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把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传播出去,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四)培养学生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在红色文化中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如今,奋斗精神不仅体现在保家卫国中,也体现在民众的日常生产活动当中。因此,可以说奋斗精神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品质之一。将红色文化融入家国情怀教育中便能够将家国情怀与奋斗精神联系在一起,这是由于红色文化的形成依靠的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抛头颅、洒热血”,也正是通过这些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才换来了如今的美好生活[4]。此外,如今的学生深受各类“躺平”“佛系”文化影响,严重缺乏艰苦奋斗的意识,急需通过红色文化来唤醒学生的奋斗精神。从红色文化融入家国情怀培养角度来说,学生能够从红色文化当中认识到共产党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祖国的付出,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培养家国情怀,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懈奋斗才能实现远大理想和伟大使命。
四、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
(一)做好理论教育,学生养成正确认知
一切教育都需要以理论为基础,脱离理论的实践必定会碰壁、会产生严重偏差,因此需要理论教育来为大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方面,理论知识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认知、进而为后续的家国情怀培养打实践下坚实基础。
首先,教师应当向学生普及红色文化的科学性及其價值。红色文化源于两条本不相关的线,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为诸多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希望和指引,进而知识分子展开革命、推动工人运动、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在不断革命、不断斗争的过程当中创造了红色文化,因此红色文化不仅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涵,也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一定关联;此外,红色文化形成的背景是共产党人的“救民救国、团结广大群众、进行艰苦斗争”,因此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文化一直在为我国以及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障,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红色文化不仅有着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同时也拥有极高的价值意蕴。
其次,教师应当向学生传达红色文化的发展性。多年以来,红色文化也在随着我国的建设而不断发展,从最初的单一马克思理论到现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从人民公社到改革开放,我国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会推动红色文化的变革,且每次重大变革也都与红色文化的进步有着直接关系,因此红色文化有着极强的发展性。通过以上两个角度,教师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红色文化的机理,进而体会家国情怀与红色文化的关联以及内涵。
(二)使用感染教育法和榜样示范法做好红色文化教育
由于红色教育以及家国情怀都是意识的集合,而改变意识的最佳方式便是通过情感来影响意识,且人的情感往往会影响自身意识以及行为,因此想要做好家国情怀的教育就应当从情感出发,让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情感,进而形成强烈的家国情怀。
首先是使用感染教育法进行红色文化及家国情怀教育。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拥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或许平日里并不会展现出来,但在事件或时间点的影响下这种家国情怀便会显现,因此需要一定的历史事件来唤醒学生的家国情怀,让爱国情感植根在心底,对国家、民族产生强烈的认同。红色文化拥有丰富的载体以及诸多感动人心的事迹,十分适合辅助家国情怀教育,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红色文化历史事迹、展示红色文化物品,让大学生形成强烈的情感认同、提升个人的家国情怀水平。
其次是使用榜样示范法。红色文化是依靠大量革命先烈牺牲自我形成的,因此蕴含着诸多革命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用实际行动向后世淋漓尽致地展现红色精神的表达方法,因此教师也可以将这些革命先烈作为榜样向学生进行示范,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进而树立正确且远大的理想,并让理想从“大我”到“小我”,通过实现国家和党的事业追求来满足自身的理想追求。
(三)丰富红色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家国情怀
现如今,一些国外思想以及错误、扭曲的价值观念正在蚕食着当代年轻人,因此应当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进而提升家国情怀[5]。首先,高校应当积极建设红色文化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媒介来传播红色文化、纠正错误观念,例如建立抖音号、官方网站、学校官方红色教育公众号等,定期在平台发布红色历史、红色精神等内容;其次,学校也应当深入学生群体、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问题,并将红色文化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到生活及学习当中,例如可以将红色文化、家国情怀与学校各类艺术课程相结合,积极创作“红色歌曲”“红色舞蹈”“红色画作”,并组织学生观看;最后,辅导员以及教师也应当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观念并通过引导的方式逐步影响、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通过以上方式,高校以及教师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培养家国情怀。
(四)结合红色文化,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理论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认知转化为自身独有的感悟,因此高校应当结合红色文化积极开展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教育,例如让大学生进行红色主题歌手大赛、红色主题舞蹈比赛等,推动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而探索红色文化的应用方式;其次,高校也可以结合革命节日开展专项革命文化宣传活动,让学生了解某一段革命历史,并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深化认知、培养家国情怀;最后,高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类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接触社会,在工作实践中理解先烈以及诸多革命人士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与社会和人民接触时养成良好的家国情怀。
五、结语
回顾红色文化的历史,感慨時间飞逝、文化深厚的同时,也应当注意高校红色文化以及家国情怀培养方面的问题,进而做好大学生培育工作,为我国的红色文化传承发展打下新生代的基础,为我国真正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而拼搏奋斗。
参考文献:
[1] 贵宏唐. 浅析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J]. 教育研究,2019,2(07):125-129.
[2] 刘有升,李倩雯.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价值及实现[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4(01):6-9.
[3] 闫晓倩,林伟彬. 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路径研究——基于爱国主义视角分析[J]. 教育研究,2021,4(03):163-165.
[4] 卢佳惠,陈再生. 闽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探析[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4):5-7.
[5] 李春桃,徐宁. 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12):52-54.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