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性散文情感“体会”的策略例谈

2023-10-28 08:54高志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9期
关键词:语段体会细节

高志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體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很多教师将这一语文要素的关键点聚焦在“场景”“细节”“感情”上,重在组织学生圈画、品味描写“场景”和“细节”中的“感情”,却忽略了这种“感情”获取的方式——体会。什么是“体会”?与“知道”“了解”和“感受”有着怎样的不同?《辞海》中对“体会”的解释为“体验领会”。由此再来品读这一语文要素,编者不仅明确了感情达成的目标程度,既“领会”;同时,还设定了目标达成的方式和路径,即以“体验”的方式“领会”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父爱之舟》是一篇典型的回忆性散文,作者以梦境的方式呈现,这就给学生的体验提供了契机。以体验的方式介入文本,就意味着学生不再是一个客观的阅读者,而应该是文本中“场景”的经历者和“细节”的介入者,学生的原始能力、生活经验、思维意识,都为介入文本、体验感知提供了有效支撑。

一、角色浸润,还原真实内心

回忆性散文,决不可空泛议论,虚拟抒情。作者将真实感受和内在情感寄托在具体的事和鲜活的人上,以娓娓道来的语言呈现出来,自然地渗透读者的意识之中。教学回忆性散文,尤其是“体会”文本中的情感,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介入姿态,将思维意识调整到与作者、人物相同的节奏与频率中,想角色之所想、急角色之所急。

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了父亲划船送“我”上学时花钱住旅店的场景,整段文字篇幅不多,真正描写父亲的文字只有三处:带了米在船上做饭;看到“我”被虫子咬,父亲“心疼极了”;茶房说要加点钱,父亲居然“动心”了。很显然,这三处描写从表面上看前后矛盾非常鲜明:既然家中贫穷,怎么会“花钱住旅店”呢?既然选择了价格便宜的房间,怎么又会被茶房说“动心了”了呢?事实上,这种矛盾正是作者精心选择素材、前后铺陈所形成的表达效果。

认识到这一点,解构矛盾,趋向认知的平衡,就成为了体悟人物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扣前后信息,探寻父亲行为之外的内心活动:首先,从“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结合搜集的资料,了解作者吴冠中家中的贫困,以感受父亲保证作者生活不受影响,而绞尽脑汁的无奈。由此,利用“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展现父亲真实的内心活动:既然可以睡在船上,为什么又会花钱住小客栈呢?学生就可以顺势从“保证作者生活不受影响”的维度出发,相机感受父亲心目中儿子的重要地位;其次,从“心疼极了”进行拓展,利用当时的情境资源,原本准备花上一点小钱,让孩子安心睡觉,却遭遇了这样的经历,父亲的“心疼”究竟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教师可以从父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不同的维度,引导学生对父亲所展现出来的细节进行拓展与补充。浓郁而深沉的父爱,不仅体现在了对儿子的不舍上,甚至可以体现在对店家的责备和选择花钱住旅店的懊悔上。此时的“责备”和“懊悔”,又成为父亲言行二度矛盾的诱因。既然如此,父亲怎么会“动心”呢?这样的选择已经与开篇中“带了米在船上做饭”“睡在船上”渐行渐远了,这还是那个贫困而节俭的父亲吗?逐步升级的冲突和矛盾,再次推动了将学生的思维聚焦于对父亲言行的解构上,学生利用“平时节省到极点”“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等关键性语句,还原了父亲在“动心”过程中的细致考量:尽管儿子已经满身疙瘩,但能多睡一会儿,就让儿子多睡一会儿;尽管此时已经过了半夜,多加钱换房间的性价比已经降低,但为了儿子不再受罪,毅然做出了“换个较好的房间”的决定。

纵观这一语段的教学,教师巧妙借助父亲前后言行的矛盾点,引导学生多维关联前后的语境资源,以角色体验的方式,站立在父亲的角度,对有限的语言进行了细化和还原,看似矛盾的表现,在展露人物心路历程后,一切表达顺其自然。而这样的过程,将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时所蕴含的情感,真切而分明地浸润到学生的意识之中。

二、定格聚焦,赋予意外情况

回忆性散文之所以能够触动读者心灵,很大程度上在于描述的事情有着广泛的适用性,是读者也曾经有过的真实经历,这就为学生形成共鸣提供了支撑。作者没有完整、客观地展现当时场景的全部细节和种种可能,教师不妨利用文本语言,在定格聚焦、想象画面的基础上,借助真实的生活经验,赋予其种种意外,丰富文本描述的场景,让学生在拓展和置换中体会“场景”和“细节”中的真挚情感。

第5自然段描绘了“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父亲背“我”上学的场景,作者以翔实、细致的笔触展现了父亲背“我”时的状态。针对这一内容,我们可以从两个层次入手,落实体会情感的要素目标。首先,定格画面。作者所描述的“背”究竟是怎样一幅场景呢?描写“我”的语句实在不能算多,但有“伏在”“撑起”这两个动词,就已足够。从“伏”字,可以想象作者双脚离地,脚下再湿滑、道路再泥泞,都已经与“我”无关,一切都交给了值得信赖的父亲;从“撑”起的那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更可以想象“我”不仅免受双脚浸水之苦,头顶的雨雪也有了遮挡。而这一切都依赖于父亲的“背”。“扎紧裤脚”“穿深筒钉鞋”“撩起棉袍”“扎在腰里”,几个简单的动词勾勒出父亲“背”“我”时的干练和有力。也正因为这样的架势,“我”才能放心地将一切都交给了父亲。此时的父亲,就是“我”的一块踏板、一座稳固的桥梁,更是走向学校的一艘“渡舟”。其次,拓展意外。结合生活经验,雨雪天气下,单人独立行走,尤为困难,更何况是肩背一人呢?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想象的支架:遇到大的水塘,父亲怎么办?遇到狂风,父亲怎么办?一不小心,踩进深坑,父亲又会怎么办?……

学生针对每一种“意外”情况的想象、补充与细化,都是对语段场景和细节深入感知、体会情感的过程。没有机械灌输,没有刻意点拨,然而原本就蕴藏在语言中的情感,就这样流淌进学生的心田,“体会情感”的要素目标,则水到渠成地得到了落实。

三、切身体察,形成复合之力

一篇经典的文本,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即便篇幅再多,文本内在的信息之间,也存在必然的紧密联系。如果处理得当,这些资源关联起来,就会形成“1+1>2”的聚合力量。因此,“体会情感”既要针对描绘“场景”和“细节”的单个信息进行品味,更需要以联系、统整的方式,在叠加和融通的状态下,品味言语聚合下所形成的表达效果。

以描写父亲划船送“我”上师范这一场景为例,很多教师都会将教学的重点设置在父亲为“我”缝补棉被的场景。诚然,语段中“弯腰”“低头”“缝补”所勾勒出来的鲜活画面,不仅打动了作者,更刺痛了每一位读者的内心。但如果仅仅局限于这一段文字来品味这一场景,学生的体悟显然是受限的。这就需要统整语段中的其他信息。在这一方向的引领下,学生再次品读这一语段,很多原本轻易被忽略的信息,就会重新生发出表达的生机。比如“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只是在“不摇橹”的空暇,才为“我”缝补棉被。很多学生就此想象,摇橹是体力活,身体疲倦的父亲,还不能休息,坚持为“我”缝补棉被。浓烈的父爱滚滚而来;有的学生想到,摇橹很费力,此时的父亲手臂酸痛,针线已经控制不住,缝补的难度加大,所以才会“弯腰低头”,如此感人的画面,又怎能裹得住如此炙热而浓烈的父爱呢?还有的学生发现父亲之所以缝补棉被,是因为“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此时的父亲可谓是“既当爹又当妈”,由此拓展出一系列其他的劳作……经历了这样的聚合,原本看似散落在语段中的“细节”,都拥有了描绘场景、抒发情感的作用,教师组织学生的重新回读,聚合了这些散点信息,在多维联系中,强化了“体会”的效益,可谓一举多得。

语文要素中的语言描述,简练精准,可谓字字珠玑,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解读要义,为语文要素向关键能力的转化奠基。

猜你喜欢
语段体会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