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稳朋
《枫桥夜泊》堪称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其艺术性浓缩在景物与情感的高度交融上。全诗以一“愁”字统筹,选择了众多的景物意象,有静有动、有明有暗、有视有听,有近处的江边岸上,有远方的姑苏城外,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首诗,成为后世的艺术典范。教学中,教师不能将解读生硬地呈现给学生,也不能对着专家的解析照本宣科,而要组织适切的实践活动,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走进经典,走进诗人张继的内心。笔者就以课堂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尝试和思考。
一、理景物,明特点,识得愁滋味
古人写诗讲究诗眼。诗眼既是整篇诗作的轴心,又是诗人内在情感的蓄积地。以诗眼统领全诗,素材更加聚焦,情感更加鲜明。教学中,教师紧扣诗眼,便找准了解构诗意、体悟诗境的突破口,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张继这首《枫桥夜泊》,诗眼就在于一个“愁”字。满心的愁绪,渗透在每一个文字中,铺陈在每一个景物上。有了诗眼“愁”字的浸润,诗中的每一个景物无形中都含有了别样的情感愁绪。教学中,教师不妨这样展开教学:
首先,梳理景物。古典诗词篇幅有限,寥寥数语,情韵丰盈。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诗人并不会将情感和盘托出,而是借助典型的景物,通过借物抒情的方式,将内在情感渲染出来。因此,景物的选择就显得尤为关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顺势梳理、圈画诗人所描写的景物:月、乌、霜、枫、火、人、城、寺、钟声。
其次,提炼特点。这些景物究竟是怎样的呢?彼此构建形成的整体意境又展现出怎样的状态?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古诗中描述性的关键字词,在脑海中呈现出诸多景物所营造的画面。如从“落”字可以看出已是后半夜,原本皎洁的月光变得越发惨白;黑不溜秋的乌鸦,粗劣的嘶哑声更是带来了不祥的预感;霜气冰冷,寒气逼人,仿佛从天而降,布满了整个天空;秋天火红的枫树,在岸边摇曳,而夜晚渔船上的星星灯火,在不停摇曳;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响起的雄浑厚重的钟声,穿过幽静的暗夜,直抵诗人停靠在枫桥水边的渔船上……
当古诗中没有一种景物以其最为鲜明的特色呈现在学生的意识中时,那么众多景物所构建出来的鲜活画面,古诗语言所描绘的整体意境,就会在学生的意识中形成初步的体验认知。由此,诗眼“愁”字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符号,而是随着一系列景物的冲击,形成了感性的寂寥、忧愁之感。
正所谓“情以物迁”。学生在初读古诗、理解大意中,梳理了古诗中的景物,提炼了景物的特点,构建了初步的感性经验,在景物和诗眼的关联下,对古诗中的“愁”字进行了初步体验,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明布局,入整体,输出愁滋味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古诗篇幅短小,尤以绝句为甚,只有寥寥28个字。但正因为短小,更需诗人的精心构思。精妙的构思之中,蕴藏着诗人对情感抒发的独特智慧。高年级学生需要在理解大体诗意、感知整体诗境的基础上,积极洞察诗人的独特智慧,从诗词的篇章布局入手与诗人对话。
以上一板块所提取、罗列的具体景物为例,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整首诗,并将所有的景物罗列出来,鲜明的差异让学生清晰地发现:诗中大部分的景物都集中在前面两句,而后两句所涉及的景物相对较少。发现这一点,对于体悟诗人内心之“愁”,究竟有什么帮助呢?教师不妨相机设置探究题:为什么前两句描写的景物较多,而后两句景物描写相对较少呢?学生在前后对比中,就可以发现诗人在表达顺序、结构布局上的独运匠心:前面两句诗,描写的是近处,诗人目之所及、耳之能听相对较多;而后两句诗重在描写远方,加之暗夜,所见的事物不多,只能凭借猜测,聆听到来自寒山寺的钟声……由此来看,整首诗不仅依循着从近到远的表达顺序,更展现了从稠密到疏朗的空间转变。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14个字写了6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教师引导学生将诗眼“愁”字融入诗人的构思体系,就可以感受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不僅从不同的维度展现出江南水乡枫桥夜泊的特征,更利用独特意象的感性内涵,与诗人内心的愁绪形成了匹配呼应之势。但这一切,似乎还不足以将诗人内心的愁绪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教师不妨组织学生进行对比,将近处景物的稠密布局与远方寥廓的城楼、广阔的夜空以及只能耳闻却不能目击的钟声相比。学生则敏锐地意识到,前两句中一系列景物的铺陈与呈现,奠定了“愁”的情感底色,而后两句诗,诗人将描写的镜头逐步拉高,从聚焦枫桥,扩展到姑苏城外,使得寒山寺的钟声打破了原本的宁静,更展现了夜的清寥,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三、拓资料,知背景,升华愁滋味
通过上述板块的学习,学生较为深入地认识到,在整首诗的景物中,寒山寺的钟声与其他的景物并不是并列的平等关系。如果说,前面所有的景物都是“愁”的铺垫和蓄积,那钟声则是诗人内心愁绪的集中爆发点。基于此,教师可以相机拓展这首诗的背景资料。
“据有关资料显示,原本意气风发的张继进京赶考,但因安史之乱,政局不稳,他最终名落孙山。带着赶考失意的惆怅,张继坐船南下,途经苏州枫桥,泊船休息,看着身边的景物,听着远处的钟声,回想十年的寒窗苦读,目睹当下的社会混乱,遥望未来的生活,不禁愁从心来,遂写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资料一出,学生了解的不仅是创作背景的信息资源,更能够重新审视古诗,洞察诗境。如惨白的月光丝毫不给张继留面子,将他内心的失落照了个底朝天;乌啼的声音,也成为了诗人内心的代名词;诗人张继失望至极、心凉透顶,才会觉得寒气逼人的霜花,充满了整个天空;江边的枫叶枯萎了,有的在空中飘浮,就如同张继此时悬而未决的内心;渔船上的灯火忽明忽暗,随着波浪飘忽不定……原本看似纯属于自然界的景物,此时却赋予了其张继的灵魂,成为了每一个内心充满愁绪的人的心中之物。而此时,怎么能少了钟声呢?鲜明、感性的情感已经蓄积,那压垮愁绪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承载着诗人怎样的情感体验呢?此时,教师通过语言渲染,并播放了钟声的录音,教室俨然成为了张继所在的那艘渔船,钟声回响在每一个“张继”心中,学生对寒山寺的钟声形成了更为深入、通透的理解——雄浑厚重:自己本已睹物思愁,情绪低落,雄浑而厚重的钟声将内心压得更低,似乎永远都无法明朗起来。随着尾音的离去,那满心的愁绪,似乎永远都挥之不去,萦绕心头。这一声还未完全消失,下一声钟声已经敲响,此起彼伏,循环不断,如同内心的愁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让人难以入眠。古人将钟声作为区分是上半夜还是下半夜的标准,此时聆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时间已经悄然来到了下半夜,不禁回想起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此时此刻,以后的路究竟该怎么走,成为了张继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先借助前两句中密集的景物,蓄积初步的愁绪体验,最后通过钟声的推进、强化,完全将诗眼之“愁”推向了全新之境。
古诗词中的情感是隐性的,教师要以诗眼为抓手,通过梳理信息、感性体验、资料介入和搭建平台等方式,拉近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逐步迈向诗歌内核,走进诗人内心,实现对古诗词的深入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