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幼儿园阅读区活动

2023-10-27 01:00:14张翼
幸福家庭 2023年14期
关键词:师幼绘本笔者

张翼

阅读区活动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萌发热爱阅读的良好情感,丰富阅读体验,感受阅读的乐趣。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在阅读区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采取多元策略开展幼儿园阅读区活动,使阅读区“活”起来,以不断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让他们享受阅读的快乐。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开展幼儿园阅读区活动的意义,提出了开展幼儿园阅读区活动的策略,以期使幼儿园阅读区“活”起来,培养幼儿良好的早期阅读能力。

一、开展幼儿园阅读区活动的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绘本是由大量的图画和少量的文字组成的,它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其中的情节容易让幼儿感同身受,这有助于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例如,绘本《胡萝卜种子》讲述了小男孩坚持为胡萝卜种子浇水、施肥的故事,其中的情节生动形象,可以深化幼儿对相关事物的认知。

(二)有助于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绘本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能够帮助幼儿塑造健全的人格,保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健康方面的绘本《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和《吃掉你的豌豆》能够帮助幼儿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绘本《不洗手的战争》能够帮助幼儿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又如,情感方面的绘本能够帮助幼儿提高情感感知能力,富有同理心。比如,绘本《没有不方便》中的主人公王阿明是一个腿脚不方便的孩子,他不爱说话,也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球,但当他遇上摔伤腿的小猴子时毫不犹豫地帮忙,这样的情节可以让幼儿富有同理心,主动幫助需要帮助的人,塑造健全的人格,实现身心和谐发展。

(三)有助于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在阅读区,翻开绘本能够获得美的享受,一幅幅精美的图画能够给幼儿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激发幼儿阅读绘本的欲望。有学者曾说:“在童话世界里,童话人物和孩子一样,高兴的时候眉开眼笑,伤心的时候哇哇大哭,愤怒的时候暴跳如雷,烦恼的时候眉头紧锁……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熟悉的感觉能够一下子吸引住幼儿的眼球。”对此,笔者也有同样的感受,如翻开绘本《胡萝卜种子》,映入眼帘的是绘本中依次出现的小男孩的一家人,绘本通过简简单单的颜色、图案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一家人温馨快乐的生活,能够使幼儿感受到色彩的无穷魅力。这样的绘本能够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辨识能力,有利于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二、开展幼儿园阅读区活动的策略

(一)灵活投放适宜的材料

1.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恰当的阅读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因此,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等,确保阅读材料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例如,有的幼儿在吃饭时经常掉饭粒,教师可以选择绘本《大公鸡和漏嘴巴》,用幽默的故事告诉幼儿吃饭时要专心,不要掉饭粒;有的幼儿会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教师可以选择绘本《全都是我的》,引导幼儿学会分享。教师选择贴近幼儿现阶段状态的绘本,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提高幼儿的多项能力。

2.定期调整阅读材料。为了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应投放丰富、多元的阅读材料,并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活动主题等不断调整,适当添加新的阅读材料,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阅读区活动,从而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拓展幼儿的阅读范围,使其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有关秋天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一片叶子落下来》《落叶跳舞》《风中的树叶》等绘本;在有关新年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吃饺子喽》《打灯笼》《美丽的新年》等绘本;等等。在丰富的阅读材料的支持下,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自主阅读,并大胆想象与创编,给故事续编结尾。在幼儿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提供与故事角色形象有关的手偶、头饰、指偶等,引导幼儿开展故事表演,让幼儿经历“阅读—讲述—创编—表演”这一层层深入的阅读过程,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儿的学习潜能。

3.投放具有操作性的阅读材料。幼儿是在活动中建构认知结构、发展能力的。通过操作材料,幼儿能够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建构经验、发展语言。因此,在选取阅读区材料时,教师应该考虑到材料的操作性,并关注师幼之间、幼幼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例如,教师可以投放绘本《落叶跳舞》,让幼儿收集各种树叶,根据绘本内容制作叶贴画,让幼儿通过做一做、画一画、讲一讲、演一演等互动方式参与个性化的阅读活动,真正实现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目标,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二)积极开展师幼互动

教师应为幼儿营造和谐、平等、自由、愉悦的交流氛围,支持和鼓励幼儿在阅读区活动中与教师、同伴交流,让幼儿有话敢说。当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要用赞许的眼光、鼓励的语言激励他们。

例如,在幼儿阅读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后,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如果你是母鸡萝丝,你还想去哪里散步?”这时,有的幼儿会说想去游乐场,有的幼儿会说想去大海边,等等。对此,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如果母鸡萝丝去游乐场和大海边,会和狐狸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以此激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自主创编故事情节。

教师要真正地走进幼儿的内心,从幼儿的视角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教师还要多关注幼儿的表现,理解并尊重幼儿的想法,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以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要以幼儿为中心,了解幼儿的需求,关注幼儿的体验及行为,做好幼儿的倾听者、观察者,通过师幼互动引导幼儿自由地发表想法、提出问题,让幼儿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生成新的教育契机。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还要及时反馈幼儿发出的信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在阅读绘本《雪人》后,笔者问幼儿:“绘本中的小朋友在堆完雪人之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笔者原本想引导幼儿说出“妈妈,你看,我的雪人堆好了”之类的话。但让笔者没想到的是,有几名幼儿认为绘本中的小朋友会说“妈妈,我肚子饿了,该吃饭了”。对此,笔者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而是顺着幼儿的意思说道:“是啊,他堆雪人花费了好大的力气,肚子一定饿了。”

(三)丰富阅读方式

在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在幼儿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师幼共读、同伴共读等方式,营造温馨的阅读氛围,为幼儿的阅读提供支持。

1.师幼共读。教师要积极开展师幼共读,并注意做到形式丰富多彩、语气多变,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大胆想象,从而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例如,在与幼儿共同阅读绘本《寻宝》时,笔者问道:“他们发现了好多财宝,你们猜,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欣欣说:“这些财宝是有主人的,黑黑的地方有一双眼睛,就是主人的眼睛。”欢欢说:“那双眼睛可能是怪兽的!怪兽会把他们都捉住!”乐乐说:“那双眼睛是守护财宝的龙的眼睛,我在电影上看到过有龙在看管宝藏。”在问题的推动下,幼儿把关注点都聚焦到黑洞中的那双眼睛,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细节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预测情节的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

2.同伴共读。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尊重幼儿的需要,适时引导幼儿进行同伴互动。教師可以根据幼儿在阅读活动中提出的问题,组织幼儿进行讨论活动,让幼儿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四)利用思维导图引读

人的大脑对图形比较敏感,教师将学习内容图示化,很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思维导图是一种可以使思维过程可视化的教学工具,能够通过图示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便于人们理解和记忆。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思想,他主张采用诱导式、启发式教学和积极鼓励的管理方法。基于此,教师可以在阅读区活动中引入思维导图,促进幼儿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笔者在带领幼儿阅读绘本《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时使用了思维导图,将毛毛虫从周一到周五吃水果的画面处理成了一串连环页,将幼儿阅读的过程变成了游戏的过程,这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结束后,笔者让幼儿借助绘本中的图片,尝试使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复述故事。刚开始,幼儿感到有难度,不敢轻易尝试,但在笔者的引导下,幼儿鼓起勇气大胆尝试,并获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个过程就像毛毛虫破茧成蝶一样,虽然不易,但充满了成长的喜悦。

结语

早期阅读活动对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动,支持幼儿交流、表达、体验,以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为幼儿后续探索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枫桥观枫幼儿园)

猜你喜欢
师幼绘本笔者
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研究
成才(2023年15期)2023-11-16 03:42:24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师幼互动”研修纪实
幼儿100(2023年36期)2023-10-23 11:41:40
绘本
绘本
绘本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32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
微型计算机(2009年3期)2009-01-22 02: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