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示范馆建设策略研究

2023-10-27 12:43李昕阳
传播与版权 2023年19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公共图书馆

李昕阳

[摘要]在“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促使经济稳定增长,新的科学旅游观、全域旅游观深入人心,并不断催生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坚持联动融合的发展模型是公共图书馆的必由之路。文章以吉林市图书馆为例,提出市级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示范馆的建设策略,以期探索市级公共图书馆纳入全域旅游的可能性。

[关键词]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区域联动;全域旅游

面对“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各地级市作为行政区域的中坚力量,需要牢牢把握机遇,结合区位优势发展全时全域旅游。公共图书馆可以发挥馆藏资源优势,以“图书馆+景区”的模式,通过开展研学游、开发文创产品、设立移动书架、建设城市书房等文旅实践活动,打造文旅融合示范馆,从点域突破,然后延伸成线,加大开发深度和宣传力度,助力地级市发展成为文化强市、旅游强市,促进各地级市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市级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示范馆建设意义

(一)发挥示范馆典型引领作用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其作为人类文明集聚地,利用自身馆藏资源优势丰富旅游业文化与历史内涵,为游客提供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传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等[1]。因此,将图书馆纳入文旅融合主体,实现图书馆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的跨界融合,是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和文旅融合的必由之路。但是,同时、同步、同等实现地区内各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显然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旅游地域范围、旅游景点范围、旅游产业范围的扩大,各地级市可以先行先试,采取培育和建设示范馆的方式,打造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效应的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形成全地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

(二)构建地区馆协同联动机制

市級公共图书馆可通过采取将特色馆藏资源融入文旅实践,将移动智慧书架嵌入旅游景点,将研学教育纳入旅游服务,开发文创等观光体验产品等方式,将文旅融合示范馆打造为新型文化休闲空间,形成一批可参考、可推广的重大建设成果,继而发挥示范馆的典型引领作用,共建共融、共谋共促,促进区域内其他公共图书馆开展合作,走向长久发展。在以示范馆为核心的旅游集散地的带动和引领下,各地级市可将图书馆纳入景区路线,打造旅游型图书馆,探索“图书馆+景区”的新型区域旅游模式;可以整合区域内所有公共图书馆的旅游要素,健全以图书馆为组成部分的区域联动机制,构建以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为核心的特色文化观光产业链,畅通市县区内图书馆小循环,融通图书馆区内产业微循环,最终形成区域内的特色旅游产业体系,提升图书馆作为景区的客源市场辐射力和吸引力。

(三)形成全区域融合发展格局

各地级市打造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示范馆,带动地区其他公共图书馆协同发展,有助于消除公共图书馆作为文旅融合主体地理分布碎片化的不利影响。各地级市通过引导本地区内公共图书馆有机联系联结,促进各类资源要素流动,形成整体发展合力,构建旅游型公共图书馆。旅游型公共图书馆作为新兴的文旅融合主体,可以加强与地区内其他文旅融合主体之间的联系,促进旅游资源共建共享,打造创意旅游路线,合力发展旅游产业,形成“旅游+”的多种业态模式。各地级市以此为发展方向,可以将公共图书馆形成的“线”—产业链,通过有机串联其他文旅融合主体的方式连线成“面”—产业网,构建全要素整合、全时间覆盖、全空间串联与全体验优化的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全域发展格局[2],实现“文旅融合”“城旅融合”“产旅融合”。

二、市级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示范馆建设策略

(一)特藏资源融入文旅实践

古籍资源是公共图书馆特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旅融合的角度来看,市级公共图书馆开展特藏资源建设,一方面可以为本馆读者做好服务,内在可强化文旅融合的资源支撑,外在可提升文旅融合的吸引力,符合图书馆的发展规律。从社会角度来看,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传承、服务社会是图书馆的重要使命[3]。吉林市图书馆将古籍开发与文创产品有机结合,以文化创意串联文化资源,对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馆藏古籍、特色馆藏(满文古籍、地方志、善本中医药典籍、善本唐宋诗词)、明代古籍进行数字化加工,并建立相应的专题数据库,供游客阅览和使用。其还将部分再造馆藏——满族历史文献作为重要展品,提供给坐落在北山风景区的市满族博物馆,实现馆藏的活化利用,拓宽游客了解古籍资源的渠道,达到以文化城、以文促旅的目的。

(二)移动智慧书架嵌入旅游景点

现今,生态休闲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公共图书馆可以依托生态、人文、区位等特色优势,转变传统服务方式。“图书馆+景区”的嵌入式创新服务方式是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该方式可以增加景区的文化内涵,让游客更加直观地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从而提升其旅游体验;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将馆藏资源投放在景区,可以与游客分享馆藏资源,实现资源的利用价值,从而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力[4]。

北山、龙潭山是吉林市著名的地标旅游风景区,两者风景秀丽、人文历史丰富。吉林市图书馆利用自身文化优势,每逢周末、节假日,在北山、龙潭山旅游风景区设立移动智慧书架,提供阅读推广等服务,组织主题读书会、好书推荐、知识讲座等活动,使得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风景互映互衬,产生集聚效应。这样一方面让图书走进游客,使游客可以在景区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丰富文娱生活;另一方面让图书走入景区,为旅游景区注入文化内涵,提升景区的吸引力。

(三)研学教育旅行纳入旅游服务

市级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游可以使儿童通过互动和亲身经历增强对图书馆的了解。吉林市图书馆常态化组织本地区的中小学生参观图书馆,由馆员介绍藏书、阅览区功能、图书分类、自助借还机操作等,并组织绘本故事分享、科普讲座、AR互动体验等具有文化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游览文化活动,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让儿童真心喜爱图书馆的文娱环境。在整个研学游过程中,儿童通过认真游览、聆听馆员讲解等途径获取图书馆的信息,全身心投入以阅读推广为主题的游览活动中。整个研学游不再是单纯的旅游或学习过程,而是融合文化的旅游过程,用亲历的方式培育儿童的文化观念。

(四)以城市书房打造阅读文化圈

书屋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象征。城市书房可以拓展和延伸公共图书馆的主体服务,推动全民阅读。吉林市图书馆与市文庙博物馆合作,启动江城书房项目建设工作,将江城书房设置在配套设施条件良好的文庙博物馆中,并配备自助图书借还书机、自助办证机、图书杀菌机、自升降书车、电子图书借书机、报刊借阅机、云CD机、朗读亭、VR一体机、门禁系统、安防系统。城市书房以当代生活审美为核心,具备借阅、自修、休闲、无障碍阅读、特殊群体阅读等基本服务功能,成为汇集人与思想的文化生活空间,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书房建设、管理和服务模式,从不同角度构成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待条件具备时,吉林市图书馆可以逐步增加城市书房的数量,打造城市“15分钟阅读文化圈”,创造一个有层次、有韵味的游历空间,实现“建筑为形,文化为魂”。

三、市级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示范馆发展前景

(一)打造旅游型公共图书馆

城市文明不仅是物质的空间凝聚形式,还是文化的繁荣结晶。各地级市可以依托公共图书馆的新建及旧馆的再开发,提升城市品位,推动以公共图书馆为中心的旅游工作。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可以将建筑风格、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地域文化贯穿于自身建筑外观、休憩亭等设计,打造城市地标景区建筑,从而吸引各地游客观赏。此外,对内部结构,公共图书馆也要充分考虑到旅游空间的设立,可以开辟网红旅游打卡景点,打造“第三文化空间”,将文化资源与非遗展示、旅游演艺、参与式体验活动等融合[5]。公共图书馆还要注重路牌、方向牌、标志牌、景点导游图等指示类应用的设计,要兼具美感和实用性。公共图书馆应从内到外,由表及里,切实提高自身公共文化功能体的环境吸引力。当前,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公共图书馆,都需要地方财政的支持。如果短时期内难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动,市级公共图书馆不妨在馆内的设施设备上入手,应用宣传画册、座椅装饰、创意海报条幅等成本较低的方式营造旅游空间氛围。

(二)纳入旅游景区路线体系

公共图书馆具有丰厚的人文旅游资源,可以用于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中。公共图书馆以全域旅游理论为支撑,与景区有机结合开展文旅融合服务,保证游玩的娱乐性和新颖性,提升游客的旅游质量和体验,从而促进全域旅游与公共图书馆深度融合[6]。各地级市可以将公共图书馆纳入景区路线,或是作为城市文化旅游的一个中心站,或是纳入“三馆一站”的旅游特色路线,从而让更多的游客走进图书馆、了解圖书馆、感受图书馆、欣赏图书馆。作为文旅融合的主战场,公共图书馆要树立新发展理念,不仅要做好基础业务方面的阵地服务,还要提高接待、解说方面的景区服务能力,提供娱乐、餐饮等景区服务,让公共图书馆成为休闲娱乐的新型文化空间。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应做好景区环境管理、安全管理和景区营销,保障旅游空间的安全和有序,提升公共图书馆作为景区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公共图书馆作为景区走向成熟和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其不必急于求成,而是应利用有限的资源,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方式,逐步成为游客游览城市的新目的地。

(三)提供特色人性文旅服务

促进景区建设和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硬件资源是基础保障,但也不能忽视服务这一重要环节,优质的服务甚至能够弥补硬件资源的不足,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公共图书馆应结合游览时间、资源特色,人性化安排游览项目,保证游览的过程时间紧凑、行程合理,从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通过设置馆内导游图、音视频解说、人员解说的方式,为游客进行导引和讲解,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本馆的藏书内容、服务项目、历史文化,增强文化产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在游览过程和互动体验中增强游客与公共图书馆的情感联系。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的每一个馆员都应具备服务意识,面对来馆的游客和读者,保持友好的服务态度和饱满的服务热情,将优质的服务转化为竞争优势,用心对待、用爱关怀,提高图书馆作为景区的知名度。此外,旅游纪念品是游客完整的旅游体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旅游地的文化内涵,公共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创意纪念品来丰富旅游体验,让游客即使离开也仍然回味无穷,获得美好记忆。

四、结语

市级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示范馆的建设,要求地区业务能力较强的龙头馆发挥文旅融合典型作用,成为其他县区馆可以借鉴和学习的优秀案例,从而在全地区各公共图书馆向好发展的基础上,连点成线,串联起图书馆现代特色文旅路线。当公共图书馆文旅新业态走向成熟,其可以线带面,盘活地区内所有文旅融合主体,构建优质文旅公共空间功能区。公共图书馆应将图书馆服务嵌入全域旅游产业网络,形成公共图书馆与旅游业的共生关系,开启新文旅建设。

[参考文献]

[1]严贝妮,李迎归.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进展与瞻望[J].图书馆,2023(07):50-57.

[2]周淑云,卢思佳,冉从敬.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理论内涵、时代价值与发展路径[J].图书情报工作,2021(03):28-33.

[3]刘洋.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研究[J].图书馆,2021(02):22-28.

[4]凌艳博.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3.

[5]李泽华.困境与破局: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旅游创新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2(01):65-73.

[6]王楚楚.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机制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23.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公共图书馆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