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澍 赵昆伦
摘要:目的:当前,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存在时效性不足的问题,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公众的漠视。同时,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不断催生出各种创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创造了全新的艺术想象空间和艺术形式,拓宽了艺术的边界,引领着公众审美趋势的改变。鉴于此,文章遵循学科交叉思想,力图将数字化技术融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公共艺术中,探索公共艺术介入传统文化传播与再生的新方法、新路径。方法:文章结合理论与实践,以五代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为例,以文脉解读、视觉营造、交互搭建三个步骤,对基于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公共艺术创作展开研究。发掘古代名画美术价值、音乐价值和文化内涵,构建交互式公共艺术装置,以彰显五代时期绘画艺术、传统音乐的魅力。结果:对《韩熙载夜宴图》进行视觉创新与情景再现,采用创作式互动方式,以新的角度和方法诠释《韩熙载夜宴图》的文化意义,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给予观众多感官沉浸式、形式新颖、寓教于乐的观看体验,传递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审美感受。结论:研究涉及软硬件技术,体现了数字化手段对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探索了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创作方法及其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手段,积累了创作经验,能为文化再生相关研究提供思考与借鉴。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公共艺术;文化再生;传统文化;《韩熙载夜宴图》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0-000-03
1 公共艺术的数字创新概述
1.1 公共艺术数字化的时代背景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计算机与艺术的融合,为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呈现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更大的自由,激励着艺术家跟随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寻求新的创作媒材和表现手段,积极探索和跨越艺术的边界,实现艺术的多元化创新。数字化媒介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创作中,既是创作媒介,又是展示媒介。一方面,其在图像处理、影像处理、数字绘画与三维建模等方面辅助设计师进行概念生成;另一方面,其作为公共艺术交互中介和艺术品展览的控制终端,使人与装置的互动得以实现,呈现出更绚丽多姿的效果。
信息社会,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呈现出深度融合发展的态势,海量信息考验着信息呈现和交互方式的传统设计范式,新技术、新工具的不断涌现,呼唤着艺术的多样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的创新。同时,数字文化与数字媒体空前繁荣,数字化与网络媒介成为艺术传播的重要途径,推动公众的审美转向,呼唤艺术适应新媒介,走向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这些现象深刻影响着未来艺术与设计的发展,艺术得以从“模拟感受”转变为“机械复制”,并逐渐向“互动体验”转型[1]。
在新技术的影响下,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呈现出诸多新变化。旧技术推广、新技术涌现降低了艺术创作的技术门槛,使创意成为人人参与的活动;创意与技术深度融合,使创作更便捷,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展示平台与创作方式的迅速发展开拓了新的想象空间,但也加速了形态与观念的新陈代谢等。
技术飞速发展,成绩斐然。公共艺术的发展必须顺应数字化技术手段的发展趋势,放眼未来,不断革新,以满足新时代的需要。
1.2 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播
当前,传统文化传播的实效性不足,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传播方式单一以及公众兴趣低与文化意识弱等问题。因此,应寻求合适的传播途径,提高传播效率,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同时,发展多元化传播手段,兼顾公众审美取向与传统文化精髓,唤起公众的热情。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移动比特比移动原子更快”[2]。数字化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能使传统文化传播更高效,价格更低廉,这带来了规模空前的受众群体。同时,数字媒介使传播方式多元化。数字时代的新传播媒介实现了对人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模拟甚至欺骗,丰富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表达。此外,数字化技术的介入简化了人与文化创意作品的交互搭建方式,并带来更强的交互体验。
因此,在数字化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以数字化手段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解决文化传播困境,增强文化自信,显然具备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2 《韩熙载夜宴图》的文脉解读
2.1 传统绘画艺术魅力分析
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韩熙载夜宴图》描述了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历史事件,从人物造型、笔墨技法、构图形式和色彩搭配等多个方面传达出丰富的绘画美学思想,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人物造型上,画家通过精细的人物造型展现了韩熙载夜宴的盛况。画面中宾客身姿各异、神态生动,表现出不同的身份地位和个性特征。
画面的构图形式也體现出画家对细节的精心设计。作品以连环长卷的形式呈现,从右往左分别是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宴散五个段落,以屏风相隔,前后连续又各自独立。此外,斜置的榻、几案、屏风等物件的对称布局增强了空间深度感。
同时,画面色彩绚丽,对比巧妙,充满活力和动感。不同色彩对比,整体色调艳而不俗,绚中出素,呈现出高雅、素馨的格调。
总而言之,作品的情景描绘翔实生动,构思精巧,技艺高超,蕴含着丰富的绘画美学思想。
2.2 五代舞乐文化价值探究
得益于顾闳中的音乐素养,《韩熙载夜宴图》展现了大量真实准确、具有研究价值的演奏场景,还原了当时的音乐文化风貌。鉴于中国音乐史学界对五代十国时期的音乐研究一直难以深入,《韩熙载夜宴图》在音乐史研究领域也极具参考意义。
首先《韩熙载夜宴图》中描绘了一种名为“清吹”的管乐合奏。南朝鲍照《拟行路难》诗十八首之一曰:“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关于“清吹”的记录,大多出现在唐代之前的资料中。宋代以后则称为“细乐”[3]。
同时,《韩熙载夜宴图》还描绘了琵琶、拍板、扁鼓、大鼓和筚篥等乐器的真实样貌,细致还原了形状纹饰、握持方式和演奏手法,对研究中国古代传统乐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舞蹈方面,《韩熙载夜宴图》的题跋中有对王屋山舞《六幺》的描写:“女伎王屋山舞《六幺》,屋山俊慧非常,二妓公最爱之。”画作“观舞”一段描绘了王屋山表演《六幺》时轻盈的舞姿,展示了五代舞蹈的魅力。
《韩熙载夜宴图》展现了古代宴会和传统乐器的真实面貌,展示了韩熙载夜宴歌舞升平的美好场景,使现代人得以从图像中一窥当时舞乐文化的繁荣面貌。
2.3 文化体验概念生成
《韩熙载夜宴图》以严谨的写实技艺和超高的美学价值,成为美术和音乐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与此同时,对观众而言,其所展示的五代时期衣着、器物、音乐、礼仪及其背后所反映的文化更具魅力。
静止的平面图像无法充分再现所描绘场景中引人入胜的故事与动人心弦的歌舞,因而基于《韩熙载夜宴图》创作数字化公共艺术作品,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多样性、无限性、互动性和偶发性,突破传统图像呈现的局限性,为观众带来多感官、全方位的体验,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再生[4]。
作品以“笙歌夜宴”为主题,着重展现“听乐”和“清吹”这两个场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感官维度入手,以沉浸式的互动装置,将观众拉入“夜宴”现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作品形式上,基于《韩熙载夜宴图》的原作和历史文脉,通过数字介入概念生成的技术手段,进一步丰富夜宴的细节。
3 现代与传统融合的视觉呈现
3.1 听觉通感的视觉体验
画面是《韩熙载夜宴图》整个作品最重要的视觉元素,也是作品文化传达的目标和主体,能够凸显作品气质,彰显作品韵味。为了使画面兼具古典韵味和现代气息,并更好地传达主题,图像的绢布背景被调整为干净的底色,同时将乐谱和抽象的旋律融入其中,营造了欢乐且活泼的视觉氛围。
声音可视化是作品通过视觉呈现引导观众观看行为的手段,具有引导操作、描绘旋律、交互反馈的作用。在设计中,视效与听觉紧密关联,要激发人对听觉的想象;视效也是乐器音色的视觉描绘,因此应准确反映乐器的声音质感和文化内涵。
3.2 视觉错位的全景空间
《韩熙载夜宴图》创作于五代十国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时间的流逝、史料的散佚、历史的模糊等属性为作品赋予了特殊的情感指向。
装置艺术的空间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参与性艺术体验,使观众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在空间中,展示元素并非按线性顺序呈现,而是随观看脚步相互遮挡,不断呈现。因此,将《韩熙载夜宴图》分割为图板悬挂于空间中,采用叠印和错位的手法。
叠印是一种绘画与摄影艺术中常用的手法,将不同颜色、形状或图案的图层叠加,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作品通过叠印,增强层次感和丰富性,传达众多时间、因素和信息叠加的语义。
錯位则是通过错乱、偏移、旋转或扭曲元素来强调前后关系的不协调,创造出视觉的不适感。例如,在Bourgeois的《重力边缘》表演中,舞者不停晃动,观众因此感到视觉和心理认知的双重错位。错位常用于挑战观众的视觉感知,动摇人基于视觉的时空认知,营造时间维度的拉伸。
叠印与错位手法带来了破碎、失真的视觉效果,将观众的思想拉入特定的时空维度,从而使其更好地领略“夜宴”的魅力。
4 基于创作式互动的交互体验
创作式互动是一种公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方式。创作式互动作品并非线性叙事,而是强调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双向性与反馈性。在创作式互动公共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只制定规则、编写算法,作品形态的转变依赖观众的参与,通过参与者的反馈呈现出来。这种互动方式给予了观众更为自由且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5]。
基于这一思想,作品《笙歌夜宴》准备了书鼓、拍板、大鼓、琵琶、筚篥五种乐器的音频资料,并通过硬件编程的方式与图板中的对应乐器相关联,观众按下图板时会随机选择播放乐器对应的不同旋律或乐章。借助Processing语言的minim库,对音频文件的音调、速度等变量加以编辑,从而使音调随观众按动图板时的压力大小而变化。当多人同时按动多个图板时,众多乐器的旋律齐作,构成了具有偶发性且富有典雅韵味的合奏。
同时,完整合奏的达成依赖公众的积极参与和作品本身的合理引导。音乐中不同类型的音响与图像中“点线面”的构成原理有共通之处,创作团队研究大鼓、拍板等节奏乐器在乐曲中间隔分布的方式和时间,以视效的闪烁引导观众在相对合适的时间插入合适的乐器,使乐曲完整且动听。
创作式互动下,观众的观看行为更为自由,作品的反馈也更为丰富。如此,观众似乎能亲历“笙歌夜宴”的第一现场,在妙趣横生的旋律合奏中,感受传统乐曲和古代夜宴的独特魅力。
5 艺术实践表达
《笙歌夜宴》(见图1)是基于《韩熙载夜宴图》创作的互动式公共艺术装置,作品对南唐传世画作《韩熙载夜宴图》融入了差异化、现代性的视觉元素,加以再设计,并以叠印、错位的方式贯穿布置于空间中。同时,加入编程生成的动态视效,结合传统声音效果,为观众带来多感官、沉浸式的交互观赏体验。作品兼容古今审美思想与文化符号,能激发现代人对古代音乐文化的兴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审美价值与不朽生命力。
6 结语
数字化技术涉及软件与硬件技术两个方面,体现跨学科的思想,无论对文化传播还是公共艺术形式创新,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探索数字化公共艺术结合传统艺术的新方法和路径,能拓展文化再生的方法和手段,并积累公共艺术创作经验,为相关研究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王可.虚拟艺术人类学[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
[2]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48-49.
[3] 丁同俊.《韩熙载夜宴图》乐器考释[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0,39(3):24-31.
[4] 郭选昌,邓义勤.从公共艺术谈互动雕塑的发展[J].艺术探索,2008(1):15-16.
[5]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0.
作者简介:孙嘉澍(1997—),男,江苏无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赵昆伦(1970—),男,江苏邳州人,博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江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视域下公共艺术专业建设路径的研究与探索”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