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颖媛 徐文生
摘要:目的:西欧美术史上有若干个繁荣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有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美术与我国元代山水画存在很多差异。文章分析我国元代山水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差异,并通过对比绘画的总体概念,研究元代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在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掀起文化思潮,此时中国处于元明时期。文章概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特点,以及影响它们的多重文化因素,重点分析元代山水画家倪瓒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达·芬奇的绘画风格和特点,阐明各自的绘画精神。结果:倪瓒善于用水墨表现山水的气韵生动,寄予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他的画风清逸淡泊,简中寓繁,小中见大,外落寞而内蕴激情。达·芬奇的绘画特点是观察入微,线条刚柔相济,尤擅长利用疏密程度不同的斜线,表现光影的微妙变化,追求客观真实,力图展现人性和自然的奥秘。结论:元代山水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对绘画创作的影响。基于上述原因,两个时期的绘画具有截然不同的绘画形式和艺术理念。
关键词:元代;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倪瓒;观念;绘画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0-0-03
绘画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反映了不同地域和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情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中国元代具有鲜明特色,对绘画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们代表了中西方的绘画传统和风格。本文选取两位分别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中国元代画坛的杰出画家——达·芬奇和倪瓒,通过对比分析他们的代表作品,探讨两者在表现手段、空间观念、艺术追求、思想理念等方面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分析达·芬奇与倪瓒绘画作品,揭示元代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特点和价值,以及它们对后世绘画发展的影响。
1 元代山水画与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的表现形式不同
1.1 元代山水画的发展及造型手段
“线”是中国画的造型基础,山水画家在日常绘画创作中使用各种“线”来表现心中山河的独特性,让观者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山水画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隋唐独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中国美术也由此得到巨大的发展。到了元代,由于统治者的民族歧视,因此科举不兴,很多汉人求进无门,产生厌世心态。在此背景下,很多文人选择归隐山林,通过绘画创作排解苦闷,元朝绘画特别是山水画创作因而达到巅峰。倪瓒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著名画家,他的山水画以特有的画风和形式脱颖而出。画家们往往先运用“线”来刻画山川与岩石,然后运用不同墨色,形成独一无二的绘画。比如倪瓒早年作品《梧竹秀石图》,墨色较为湿润,笔法雄阔。画家采用湿刷的方式给山石上色,最后用颜色较深的墨笔勾点。梧桐树通过侧笔描绘,从而达到树叶变暗的色彩效果,充分践行了“石如飞白木如籀”的理念。中国山水画中描绘的物体不是写实的静物,也不是真实场景,更多是用“线”来表达画家的内心感受。
1.2 文藝复兴时期油画的发展及造型手段
当前,全球文化融合趋势愈发明显,艺术包容性强的特点得以凸显,但此前并非如此。利玛窦认为:“中国画只画阳,不画阴,图像没有凹凸,他们对透视原理一无所知。他们的画更像是死的而不是活的,只是黑白的、无色的。”[1]利玛窦完全看不出这展示现实的艺术有多少意义。身为达·芬奇的同胞,引导他的美学思想却截然不同。
不少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强调求真之道。达·芬奇开创了明暗渐进法,利用光影来描绘事物,使图像产生体积感,这种绘画技术直到近代仍被广泛使用。在这个历史性的阶段,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这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宗教力量的削弱以及对人文主义的肯定等带来的。西方画家描绘的眼睛看到的事物被解释为“面”。画家认为“面”比“线”更容易形成,而“线”更抽象,“面”看起来更具体,更容易理解。在使用面的基础上,西方绘画还会针对视觉效果、大小和空间感,使用不同的色彩,以便更充分地表现画面内容。
1.3 倪瓒的《水竹居图》与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比较分析
倪瓒,元末明初画家,“元代四大家”之一,尤擅山水。《水竹居图》是倪瓒比较著名的山水画作品,主要表现了江南初秋景色,倪瓒整合董源、关仝、李成等画家的艺术手法,较好地融合雅、疏、淡、简,加入绘画创作中,铸就了风景画阔远的特点。
达·芬奇是佛罗伦萨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绘画作品不仅追求良好的视觉效果,更注重情感抒发。《最后的晚餐》描绘的是犹大出卖耶稣之后,耶稣与十二门徒的最后一次晚餐,画中人物的表情、神态成为描绘主体,这幅画对13个富有戏剧性的人物进行处理,凸显出画面的紧张感。
《水竹居图》和《最后的晚餐》表现的场景、情感不同。《水竹居图》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抒发了崇高的情感。而《最后的晚餐》中人物的动态趋势把画面进行分割重现,很好地表达了现实中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之间的拉扯[2]。
2 元代山水画与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的空间观念不同
2.1 中国山水画讲求“三远”
郭熙写道:“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高远是自下向上看,即体现人在山脚下仰视山巅的视角,就山水画而言,可以表现出山川的巍峨高耸,表现时,必须落在“高”的形式感上,达到“高山仰止”的效果。在倪瓒的山水画中,《容膝斋图》的关注度极高,此作品中倪瓒通过宋代绘画方法,将作品分为三部分:清晰分明的地面;扩展的中景;具有“天际线”的顶部。三部分组成了一幅画,作品整体富有自我包容、理性化以及形式化的特点。虚实与疏密的主要问题都是构图,而构图是通过笔墨技巧表现出来的,这种模式也被称为“散点透视”。
中国画体系中无论是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各种绘画题材与透视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郭熙的“三远法”和韩拙的“六远法”都是对散点透视的具体表现。中国古代绘画虽不以透视为重点表现形式,但强调透视的客观规律。时至今日,中国画仍然采用散点透视的创作方法,这也促使中国画能够实现长远发展。
2.2 文艺复兴时期油画追求“三维空间”
西方传统风景画,以自然风景作为主要描绘对象。虽然文艺复兴时期,真正意义上的风景画相对较少,但是用色彩来表现场景更符合当时的审美倾向。大部分西方绘画采用焦点透视法,即将视角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稳定的形象,不同距离的物体得以在同一画面上正确体现近大远小的关系。《最后的晚餐》使用线条在平面上显示三维空间,增强人们的视觉感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中西方的空间观念都是基于相关社会背景逐步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特征。两种透视方法各有利弊,它们也是经过社会和时代验证,人们能够接受的绘画方式。
3 元代山水画与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的艺术追求不同
3.1 元代追求“写意”,细致展现客观事物意境
在中国绘画史上,元代的山水画占据重要地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基于特定时代背景,元代的大量画家通过艺术创作寻求情感寄托和精神支持。画家大多围绕意境展开绘画,画面的意境营造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志趣追求。风景画往往以写意为主,所以山水画的终极目的是追求意境。意境可以理解为主观思想和客观自然融合的产物,画家能够通过创作的作品传递自己的思想意志。
比如倪瓒的《渔庄秋霁图》采用简单的绘画模式。他先用干笔皴擦,凸显枝条的厚度及纹理。在这幅作品中,即便是细弱的枝条也展露出坚韧不拔的气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枝叶称不上茂密,展现出来的仅为一点清油墨,但因为构图精巧,更能借此凸显树的形象。干燥的笔触造就了透气空灵的笔痕,再加上淡墨的渲染,表现出自然韵味。干淡的用墨方式体现出清雅的韵味,简括的构图方式体现出平和的意境追求。倪瓒的艺术语言非常简洁,达到了留白和暗示观者的目的,更加耐人寻味,吸引观者注意,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品位,使整幅作品显得超脱自然。
3.2 文艺复兴时期追求“写实”,再现客观事物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题材多为“写实”风景,追求客观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事物。14—16世纪,随着中欧和西欧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艺术和文化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为当时的美学注入了活力,并且彰显了鲜明的艺术特征。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在这个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极大地动摇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和价值观,深刻影响了艺术家的绘画风格,但此时艺术家大多为宗教服务。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无论是《岩石圣母》还是《最后的晚餐》,都是偏向现实的艺术作品,而《蒙娜丽莎》则用优雅的风格和华丽的色彩塑造了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
4 元代山水画与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的创作理念不同
4.1 元代山水画自成体系,多描绘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特定的客观形象与艺术家的自我感觉密切相关,画家经常自由创作外界的客观形象,呈现出艺术审美意象。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理念与建筑形象美、舞蹈舞姿美、音乐节奏美等相似,在创作意象前,创作过程中机械的写实完全被人忘却”[3]。可以说,意象属于环境,是超越自然的“凭空构象”,也是山水画创作的主要部分。中国画的精髓在于“似与不似之間”。元朝的许多画家为了躲避战乱隐居深山,用笔墨发泄内心愤懑,形式简单,笔法旷达,展现了画家内心深处的情感。
倪瓒整合董源、关仝、李成等画家的艺术手法,融合雅、疏、淡、简等特点,铸就了阔远的作品风格。以其作品《水竹居图》为例,这一作品的构图借鉴了《潇湘图》。近景坡石模仿董源的披麻皴,并通过中锋偏侧运笔,表现出山石、树木的秀丽和圆润。能够看出,倪瓒的绘画受董源影响颇深。前景只描绘树木和石头,中间场景留白,远景是低山。倪瓒描绘的景象契合静谧的画面意境。笔墨是传达意象的关键,艺术作品基于意境表达充分彰显画家内心的情感。元代山水画虽然风格迥异,但是富有文人气质。倪瓒学习并发扬光大各大画家的绘画技巧、精神气度,以提升自己作画水平。
4.2 文艺复兴时期多为彰显人文思想的人物画,为宗教服务
我国文人绘画作品多寄情于山水湖泊,以写景思人,着力表现隐匿山林,淡泊名利的心态,而文艺复兴时期,现代科学对欧洲艺术家的表现手法产生影响,艺术家通过刻画人体,表现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从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画作中,人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上帝”是伟大的,宗教人文主义也逐渐受到更多关注,同时出现和以往宗教画作不同的内容表达。在这些作品中,从画家营造的气氛到细节描绘,都重点展现了宗教的庄重与肃穆,让人心生敬畏。
协调统一神和人的特点面临较大的挑战。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倾向已初具雏形,当时的作品基本是以宗教为主题来表达相应情感[4]。品鉴《最后的晚餐》可以了解到,达·芬奇并没有从宣扬基督教的角度出发,而是通过这种神圣的宗教仪式表现人类的悲剧。耶稣发现叛徒的场面,与基督受难的场面同时出现。基督知道自己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他选择带着爱和服从接受上帝的旨意。犹大背叛了主,主将自己交给了命运,因此举行了圣餐礼。《最后的晚餐》强调宗教主题,同时表现了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的碰撞以及现实主义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达·芬奇崇尚完美,暴露至丑至恶。其卓越的创作又反过来提升了宗教的地位。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性和神性也达到了完美结合。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中国元代山水画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油画表现形式、空间观念、艺术追求、创作观念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两种绘画的差异和特点。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不同,展现出艺术发展的多元化。元代山水画和文艺复兴时期油画各有优势和局限,应相互借鉴和学习,共同推动人类艺术进步。
参考文献:
[1] 闫红发.“中国画”概念的梳理[J].美术教育研究,2018(13):16-17.
[2] 吉蕊.剖析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地区“最后的晚餐”背后的“故事”[J].中国民族博览,2020(6):166-167.
[3] 王碧珏.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美学思想艺术[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30-31.
[4] 杜冕.文艺复兴时期人性与神性的冲突与交融:浅析达·芬奇画作《最后的晚餐》[J].艺海,2012(4):163-164.
作者简介:夏颖媛(2000—),女,山东聊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画。
徐文生(1966—),男,辽宁大连人,学士,教授,研究方
向: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