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俊
摘要:本文从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在体育健康测试的环境下发现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发展缓慢,肥胖率、近视率居高不下,各年级段的必测项目中的薄弱项目集中体现在50米、50米×8往返跑等项目上,针对这些薄弱的素质类项目,我们要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逐步改善,在分层教学选择与实施过程中重视分层教学的关键点,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体育健康测试;体测内容;体育健康监测;分层教学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是一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从监测学生各个年龄段体质健康发展,动态地反馈学生的体质健康评价,积极地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意识,有效地推动学生体质健康的良性发展。在体测环境下,小学体育测试的各项内容的教学,可依据国家体质健康测试中各项指标的等级评定,按照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场地器械条件,就学生的各项测试内容实施对应的分层教学,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更新教法与学法,以興趣为抓手,以内容为载体,以提升为目标,提升学生健康促进意识、科学锻炼水平,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意识与习惯,进而打造好身体形态、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发展好身体素质,并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国家体育健康测试
1.1体质健康测试的意义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是一项检测小学至大学各个学段即义务教育阶段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即通过体质项目的检测来评定测试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水平,在上报数据后形成最终的等级评价后,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网下载后反馈到老师、家长、学生,体育教师再通过家校合作,在课上、课外活动进行有效的科学干预从而达到预防或改善的目的。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能够动态记录学生从小学至大学整个学段的体质健康数据,对于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学生的身体形态、视力、心肺功能、身体素质能力方面起到了监测效果,就学生而言,通过测试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就老师而言,通过测试后可在日常的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学练,重点发展其薄弱项目,提升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
(1)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
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自2014年修订以来,被划分为身体形态类、身体机能类、身体素质类,且体测内容按照学段进行分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按照年级分组,大学一、二年级一组,三、四年级一组。在各个分组中,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这些项目都是体测中的必测项目。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2)体质健康测试的评分标准及评定方法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学年总分,是由标准分与附加分所构成,满分120分。标准分是由各单项测试的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100分。附加分是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项目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20分;根据学生测试后的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优秀,80.0~89.9-良好,60.0~79.9-及格,59.9分及以下-不及格。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对于全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意义重大。我国每一年对于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进行一次体质健康监测,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每三年进行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每五年对于全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的调研。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健康教育和学生的体质健康十分重视,以加强学生的健康促进意识,和体质健康水平的逐渐提升。
1.2学校体育健康测试工作的现状
目前学校体育健康测试工作的现状,就本校的情况而言,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的优秀率有待提高。这就需要从体质健康测试的薄弱项目,以及造成此结果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小学现阶段学生的身体形态的健康有待提高,学生的近视率、肥胖率要引起重视;身体机能中学生的肺活量水平也成下降趋势;身体素质方面数据也不容乐观,尤其是耐力跑项目。
(1)需要重视的身体健康测试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不断地进步,电子产品的普及所带来的影响波及到了学校的学生。手机游戏、电脑游戏等让学生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变化,学生的用眼时间过长,又缺乏户外运动的习惯,很多的学生视力越来越差,近视的度数越来越深。再加上现在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好,学生的饮食越来越好,营养过剩,导致大多数的学生的身体形态发生改变,肥胖逐年递增。这些客观因素导致了学生过度用眼、缺乏运动、营养过剩的现状,让学生的近视率、肥胖率逐年递增,如若不采取科学的干预,恐后果不堪设想。
(2)薄弱的身体素质项目
就本校学生的身体素质项目的测试而言,快速跑、耐久跑项目的测试成绩较为薄弱。快速跑项目在小学阶段是50米跑,检测的是学生的短距离的快速奔跑能力;耐久跑项目在小学阶段的测试项目为50米×8往返跑,检测的是学生中距离的耐力跑能力。从这几项的测试可以看出,学生这几个项目的发展有待提升,需要加强针对性训练予以提升。
(3)学生在校的运动情况
学生在校期间的运动时间是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运动时间即以下几个部分:体育课、大课间、活动课、兴趣小组。学生在校时间满足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要求,这个可以从每班每周的体育活动时间上体现出来。虽然,学生在校的运动时间可以有保证,但是由于学校的场地与器材难有限、师资力量短缺,再加上学生的运动兴趣偏向于集体项目,他们参与的运动基本上是以球类运动、跳绳、踢毽子为主,田径素质类的运动很少有学生涉足,因此他们的身体素质方面如速度、力量、耐力等能力发展较为缓慢。
2.针对体育健康测试内容的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按照年级、学生能力、项目难度、教师的特长来细分。举例来说,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是按照年级段进行划分,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就可以制定相关计划,在每个学期、学段明确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这几项素质能力提升得到充分的练习。
2.1按照年级分层教学
从整个学校的层面来看,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内容有年级之分、有男女之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各个年级段的薄弱项目罗列出来,划分到具体的学期、学年内容中来,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高效率地进行年级分层教学,让各个年级段的素质内容达标有方向、有目标。例如,在 1-2年级的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中,1年级主要抓跳绳项目,打好基础,2年级主要抓50米跑的技术以及加速跑的练习。并且可以根据体质健康测试评分表中的分值,来检验学生的学练情况,然后再反馈至学生,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各个能力层次进行相对应的练习内容与练习强度,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2.2按照学生能力分层
在班级中,可按照学生的能力分层进行教学。譬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测试来评定学生的快速跑能力。可按学生的50米的等级划分为优秀A组、良好B组、及格与不及格C组。在教学中,设置出不同的练习内容与要求,让A组的学生在练习中既可以保持运动成绩,又可以帮助到其他组的同学;让B组同学进行针对性的、较大强度的技术与速度练习,重点是提升运动能力;让C组的同学进行50米跑技术的学练、练习强度相对较小,重点是让他们形成正确地认知。通过学生的能力分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优秀的同学成为“小老师”,起到帮助、监督其他学生的学练,能大大提升学生的练习效率。
2.3按照教师的特长组织教学
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教学效果呈现出最大化的成效,可发挥体育教研组各个教师的作用,即每个老师专研一至两项体测内容,然后在教学中采取教师轮动的方式来传授教法、经验,这种教学方式是按照教师的特长组织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让老师们专研教材,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学生的学练可以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教学中,老师通常采取集体学习-小组比赛-分层学练-达标晋级的方式,从而检验分层教学的成效。
3.小学测试内容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学情、基于学校的运动大环境,再根据学生的体测数据反馈,选择好分层教学的策略,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方案。在具体的分层教学中,要挖掘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学生的兴趣为抓手,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采用激励的评价方式,以赛促学,以趣促练,最终形成正确的运动健康意识,逐步养成学生的运动习惯。
3.1弄清学生的基本学情,选择分层教学策略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本班学生的薄弱项目是什么,让学生有所了解。其次,我们根据项目的特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分层教学的策略。具体操作时,我们要按照年级项目的等级评价选出同一年级段男、女学生相对薄弱的项目,然后再根据老师的配备,制定出同一年级的薄弱项目的教学方案,尤其要突出各个时间段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力使这些薄弱项目得到质的飞跃。例如,在具体的班级授课中,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学练情况,采取有效的分层教学,就50米×8往返跑按照运动能力分组可以分为ABCD四组,A组学生是等级评价为优的学生,B组学生的等级评价为良好的学生,C组学生是等级评价为及格的学生,D组学生是不及格的学生。在教学中,可让A组的同学与D组的同学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几的帮扶,B C两组的学生则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针对性地开展学练。不管是怎样的分层分组方式,我们要结合项目的重点、难点,寻找出突破口,加强练习,提升效率。
3.2挖掘教学内容关键点,提升学生效率
分层教学时,我们需要寻找出各个层次中学生的共性特征,即影响他们成绩提升的主要因素。在具体的项目内容练习中,要挖掘出重点,譬如说不及格同学在跳绳时的摇绳问题,这个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处于这个层次的同学,就需要突破摇绳的问题,解决摇绳子连贯性的问题。当然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枯燥地让学生练,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丰富练习的内容如单手摇、双手摇、在练习中配上快节奏的音乐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安排学生练习中内容练习时必须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慢到快的过程,这样才能高效率地提升学生的练习效果。
3.3改善教与学方法,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教学中教与学的方法是很关键的。往往学生的运动能力没有充分挖掘,可能就是在学习方法上有所缺失。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重视教与学的方法,尤其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作者认为让学生们进行充分地互动与合作,在自己的实践中体会学习方法能够建立起学生的学习自信,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而老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最好只是引导,让学生实践、互动、提升,完善自我认知、自我学习体系,这能很大地提升学生的能力。譬如,在坐位体前屈的学习中,我们可以让优秀的同学带领各个小组进行小组间的实践分享,在合作学习与互动交流中,逐步改善认知,然后再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来实践,获得成功者的经验与方法,最后实现运动能力的提升。
3.4使用动态评价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起信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信心的建立,往往能促进运动成绩的提升。而信心的建立,必须在目标达成的基础上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设置好阶段性的目标,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能力,确定相对科学地动态评价机制,这样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的目标清晰。当然,在教学中也需要老师鼓励学生能够正视自我、战胜自我、突破自我。在學生达成自己设定的目标时,我们要提出表扬,让他交流自己的练习经验,肯定其努力,帮助学生树立起信心。
3.5以赛促学,以趣促练,养成运动习惯
分层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组间的比赛,这样同一级别的同学就有了竞争意识,在练习中就能形成一定的促动作用。我们还可以在内容组合上进行花样编排,在跑的过程中加入跳绳、坐位体前屈的练习,改变一贯单调的练习方式,这样可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为了使运动持续进行,在课外活动或者家庭作业中,可布置些体测类的打卡活动,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运动意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4.总结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能够检测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评定各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小学阶段我们需要根据各个年级段学生的体测情况,就学生的薄弱项目,可选择性地按照年级、学生能力、教师的特长进行分层教学,并在教学中注意分层教学时的关键点,让学生能够打造好身体形态、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发展好身体素质,并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段丽婷.小学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休闲,2020.
[2]蒋林稼.谈小学体育健康测试环境下的项目分层教学——以50米跑项目为例[J].田径,2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