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朗秋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为被反动军阀残杀的学生写的一篇文章。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学生,也是为了给黑暗的社会一记重锤。为了使情感的表达更鲜明,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下面,笔者就结合文中的例子具体分析一下,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来强化情感的。
一、巧用对比,礼赞猛士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因参加“北京各界坚决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示威大会”的游行,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为此,各界举行了死难烈士纪念大会,鲁迅先生在参加了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表达出对反动统治者和无耻文人的愤怒之情。
作者把“真的猛士”和“庸人”放到一起,使之构成鲜明的对比。“真的猛士”“敢于……敢于……”,两个“敢于”让“猛士”的形象得到凸显,肯定了“猛士”无惧死亡的精神,是对“猛士”深情的礼赞;而“庸人”呢,却是“偷生”,麻木不仁地活着。对于“庸人”,作者给予了无情的批判,对“似人非人的世界”给予了彻底的诅咒和否定。
二、借助对偶,表达愤怒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惨象”和“流言”对举,“目不忍视”和“耳不忍闻”并提,作者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的愤怒之情。句中的“尤”字更是将情感推向了顶点。
三、使用拟人,展现思考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前一句是反问,后一句是拟人,二者的有机结合,引人深思。是的,“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是因为那些无耻至极的统治者们,拿起武器对人民大肆屠杀,凶残镇压,又拿起笔在思想上对百姓进行钳制和束缚。如此一来,民族如何不走向衰亡?
四、运用反复,强化情感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作者连用两个“沉默”,使之形成反复。句中含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要么爆发,要么灭亡。在民族的危亡关头,每一个人都要作出自己的选择。当然,作者期待的是有更多的人能够站起来,去勇敢地战斗。
五、通过反语,揭露嘴臉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三个手无寸铁的弱女子,或和蔼,或友爱,却一个个为“枪弹攒射”,这该是多么令人悲哀的事情。而这,却成为一些人的功绩和骄傲,他们一个个不以为耻,“却居然昂起头来”。很明显,在这里的“伟绩”“武功”等词都是反语,借助它们让中外反动派“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罪恶和无耻得以彻底地暴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运用比喻,阐释道理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把“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用“煤的形成”来比喻,这就让一个抽象深奥的道理变得非常具体形象、浅显易懂,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读者在阅读时也容易理解和接受。
七、引入诗句,揭示意义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刘和珍等人的死亡,人们不会忘记,不独亲人,还有老师朋友,乃至其他的人……更多的人会记得她们。在这里,作者引入陶潜的诗句,进一步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鼓舞革命者继续战斗。
当然,作者在文章不只使用了上面几种修辞手法,有时还将几种修辞手法混在一起使用,如在文章第五段中,在叙述刘和珍和她的两位好友张静淑、杨德群前仆后继以致相继被害的场景时,就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修辞手法。一方是手无寸铁的柔弱女子,一方是荷枪实弹的赳赳武夫,孰强孰弱自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几名弱女子却能毫不畏惧、从容面对,这就反衬出反动军警的无耻,凸显了中国女子的伟大。这些修辞手法不仅强化了作者的情感,而且让文章的思想更加深邃,更富有表现力,值得我们在阅读时深入分析,细加品味。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