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职业理解的缺失、生成及深化※

2023-10-20 05:11肖晨
出版参考 2023年9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整合跨界

肖晨

摘 要:人既生活在“给定”的事实世界里,又生活在其所理解的可能世界里。编辑职业理解是编辑主体对编辑活动内容、方式、本质及其价值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现实中,编辑的主体性或主体地位的丧失导致其职业理解的缺失,表现为“无思”“物化”“定界”等方面。对此,编辑可以通过“思考—交往—整合”的交叉融合路径实现职业理解的生成及深化,由此坚定职业信仰,找到安身立命之所,真正与时代发展融为一体。

关键词:职业理解 批判性思维 学术交往 跨界 整合

人既是其“所是”,又是其“所以为是”;既是其“所应是”,又是其“所未是”。人既生活在“给定”的事实世界里,又生活在其所理解的可能世界里。编辑对自身职业的理解,直接影响其以怎样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以怎样的思维方式建构知识体系、以怎样的价值观念融入时代潮流。

从原始样态来看,编辑职业理解多数情况下生发于编辑对出版各环节的概念性理解,呈现出程序化的理解样态,容易将职业内涵窄化为找选题、约稿、组稿、审稿、校对等既定流程体系,将“文稿”视为职业理解的唯一路径。编辑对各出版环节轻车熟路了,会自动生成职业理解吗?表面上的规范不等于内心的认同。“理解”本身也蕴含着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编辑职业理解是编辑主体对编辑活动内容、方式、本质及其价值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是编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深化的职业认知,是编辑职业生命与人的生命相接的“连心桥”。

一、编辑职业理解的缺失:人的失落

“编辑”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动词,指编辑行为;一个是名词,指编辑人。行为是人做出来的,相较而言,名词所承载的内涵更重要。然而,审视当下编辑普遍的生存状况,不难发现,编辑对自身职业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审读、编校、发行等具体操作环节,其个体经验是自发的,缺少对编辑行为的本源性理解和发展性理解。造成编辑职业理解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编辑的主体性或主体地位丧失,导致其难以把握编辑职业所蕴含的思维方式、文化价值,更无法领悟到伴随编辑行为带来的话语生产和知识生成过程中所形成、发展的丰厚的现实意义和职业精神,而这些恰恰是职业理解生成的关键。具体来说,编辑的主体性或主体地位丧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编辑的“无思”及其终身学习的停滞

编辑的“无思”指的是缺乏批判性思维而无法理性思考,遑论终身学习。没有一个人能在完成了一个阶段的教育后就具备了足以应付人生、职业生涯中所有问题的能力,人只有持续地思考和学习才能创生新知识、新经验,才能与时俱进。[1]编辑也是如此。批判性思维是指按照明确的思维标准而进行的严谨的思维活动,是编辑进行理性及深度思考的核心能力。阻碍批判性思维的因素主要是自我中心主义、群体中心主义、无根据的假设、相对主义思维及一厢情愿思维。[2]在教育期刊领域,编辑的自我中心主义、群体中心主义较为突出。

自我中心主义是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现实的倾向,常见的形式是利己主义思维和优越感偏误。利己主义思维是指接受和维护符合自身利益的观点的倾向,诸如“这对我有利,所以一定是正确的”。这一思维所隐含的假设是“我想要和需要的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为什么你想要和需要的东西就比别人的更重要呢?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尊重事实,即便事实是我们所不愿接受的。优越感偏误是指高估自己的倾向——在某些方面自视过高,诸如“自我感觉良好”。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诚实地看待自己的优势和短板,这非常重要。

群體中心主义是指以群体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正如自我中心主义会因为过分关注自身而无法理性思考一样,群体中心主义则会因为过分关注群体而无法理性思考,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是群体偏见和盲从因袭。群体偏见是指认为自己所在的群体天生比其他群体优越的认识倾向,诸如“我的就是更好的”,一些名校毕业的编辑认为自己所拥有的观念、资源比其他群体更优越,这是其认识褊狭、矛盾的根源。盲从因袭是指顺从大众的倾向,即(通常是不假思索地)服从权威或集体的行为准则和理念[3],诸如“专家说的就是正确的”,编辑因此“会摒弃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判断力,甚至会怀疑自己当下的感觉”。

2.编辑的“物化”及其学术交往的失语

编辑的“物化”指的是在某些人际交往中,编辑只是一个形式上的主体,“主体—主体”的交往关系变为“主体—客体”或“物—物”的关系,没有实质内容。这种“物化”的人际交往表现为编辑无法对自身生命本质实现自由的全面占有。一方面,人在某些特定情境中为了达成某一目的而说一些“我不想说的话”,交往双方之间仅存在一种纯粹的外在联系,处于这种关系中的编辑个体丧失了自我的个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人常被视为社会机器中的某个螺丝钉,其职业行为只是某个程序、某个环节的一个部分,是迫于自下而上的需要,处于这种交往形态的编辑个体不会珍视文稿中所蕴含的作者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物化”的人际交往使编辑在学术研究领域处于游离状态,学科归属感和学术获得感偏弱,在学术共同体中被边缘化。编辑是话语生产和知识生成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但不少编辑在高层次学术交往的缺位使其无法拥有学术话语权,只能作为初审处理一些文字校对问题,具体内容及方向的把关则有赖于专门的审稿人。编辑受限于教育背景、学术视野等,其学术交往陷入某种程度的“说不上话”“说不了话”乃至“说不对话”的失语困境。[4]

3.编辑的“定界”及其视野狭隘的积弊

编辑的“定界”指的是编辑只了解和掌握某一个固定领域的知识,而缺少宏大视野,如语文学科编辑只关心语文教学相关内容,小学期刊编辑不了解中学阶段教育特点,纸质媒体编辑仍把头埋在文案中而跟不上融媒体发展步伐等。这种“定界”类似外科医生的“管状视野”,即医生只能看见某一部分病症,而无法看见整个病人。[5]如果说传统的收稿编稿是定界于纸质媒体的一种行为,传统的读者作者是定界于纸质媒体服务对象的一个群体,那么当下的编辑出版的内涵与外延早已大大跨越了传统的界域,指向不同学科、新旧媒体及多元价值间的融合与整合等。

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该提法是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拓展,是将思政教育延伸到各学科教学中。以教育期刊为例,通常是按学科分类来安排编辑的工作内容,各学科编辑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跨界”机制,思政学科以外的学科编辑极少会主动学习思政教育相关内容,即便是本身就具有人文性的语文学科,语文学科编辑也很难具有把握学科德育话题的能力。

二、编辑职业理解的生成:人的觉醒

人只会记住并实践他所理解且觉得有意义的事,只有那些他理解了的事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的思想。“怎么理解它”往往比“怎么实现它”更重要,因为“我们不是跟事物本身,而是跟事物的意义打交道”。斯普朗格指出:“与人的生活和个体精神没有关联的知识是无生命的知识,知识必须转向人的内在精神才有意义。”[6]编辑职业理解生成的关键在于编辑主体意识的觉醒,促使编辑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去求解、倡导编辑职业的价值追求。

1.独立思考是编辑作为编辑活动主体存在的确证

思考,是编辑自身知识体系建构的前提,是其思想或思维的起点,也是其实践操作层面最根本的方法论来源。因此,思考作为编辑活动主体存在的依据和支撑,是编辑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建构职业理解的开端和本质问题。

每篇文稿、每个方块字的背后,是写字人的内心,是社会生活的悲喜、欢愉与艰辛。编辑应时常在综合性、广泛性、深度性思考中进行自我教育: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编辑?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应具备哪些素养?如何把我认为美好的事物分享给世界?我的知识和经验是丰富的还是贫乏的,视野和平台是广阔的还是狭窄的?思辨对个体具有能动及超越的一面。在这一刻觉醒的人,其脑海里对人及其所处环境萌发了自觉的思考,对“我如何理解编辑职业”有了清晰的轮廓,对“我能为社会做些什么”有了美好的追求。

2.主动交往是编辑应然的行为方式

人作为万物之灵,为了生存已经适应了群居生活,交往建构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编辑自接受这份职业开始,就有了对它的认识以及因它而起的交往行为,这是一个互为表里的进化过程。理想的交往是一种发自人内在需要的交往,可以使人获得自身的完整和全面发展。“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7]交往是编辑感知事物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编辑获得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更是编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直接动力。因此,主动交往是编辑应然的行为方式,是建构职业理解的中间环节和重要内容。

采用何种行为方式,往往决定着我们将看到怎样的画面。在“我”—“你”关系中总是会有两个具体而分立的人,所以我们要为自己所说或所做的事情负责。当“我”遇到“你”时,“我”不仅要说话,还要聆听。“你”的反驳和回答使“我”的想法不停被打斷,被迫去思考从未想过或是想要回避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这种对话如此有价值——而且还常会让人不愉快。这种对称的“我”—“你”关系就像是给所有人立起了一面镜子:“我”在看着“你”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你”会如何看待“我”。[8]

3.跨界整合是编辑建构职业理解的进阶策略

整合是事物的要素、环节、关系、部分、结构等重新组合而生成新事物的过程。就整合的过程看,它是加合性的、组合式的,是1+1的线性组合;但就整合的结果看,它是非线性的加合,是1+1>2的非线性组合,如建筑物不能被还原为一块块砌砖之和,而是整合为一体的。在线性相互作用的条件下,要素间是独立不相干、机械叠加的,所以难以产生协同相关的整体效应,形成新质和突破。而在非线性相互作用条件下,由于要素间存在着非独立的相干性,所以会出现关联放大,产生协同有序的整体效应,生成各独立要素所不曾有的系统新质。[9]

如前文所述,与他人交流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但若“我”想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就必须弥合我的世界与对方世界之间的差别。如果我们相互面对,我的“右边”就是对方的“左边”,与我更接近的则离对方更遥远。只有并肩站在一起,我们的“世界”才会大体一致。[10]因此,从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到世界真正的运转方式,都需要我们进行跨界整合的尝试——“把各个领域的方法和知识铰接起来。具有启发性的观点不再诞生于传统学科内部,它在各学科之间穿梭,或是在学科边缘形成”。[11]此为建构职业理解的交叉环节和进阶策略:跨出“我”的世界去观察“你”所感受到的世界并努力去考虑其间的异同,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彼此吐露,进而更深入地认识我们自己、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实现1+1>2。

三、编辑职业理解的深化:人的超越

“思考—交往—整合”的交叉融合、三线并进,能指引我们走向更深层的职业理解。人虽然生活在当下给定的环境中,但现实世界对人的束缚又激发了人不满足于周围世界的欲望,使人产生超越现实世界的力量。相较于外部强加的目标,编辑个体基于自身理解而制订的目标,具有更加持久的动力和更强大的能量,而目标的实现又可以开启下一阶段职业理解的深化之路。

1.从辩证审稿到观念联结:洞察知识全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不同的知识、经验和信念造就了对世界的不同的理解。知识的形成并非主体对客观现实被动的、照镜子式的反应,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12]编辑基于独立思考对职业理解进行主动建构,即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辩证审稿,带着尊重和怀疑的态度来认真审视作者关于所研究论题的看法,从而不断把新的知识信息“统合”到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由此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编辑通过这样的联结,实现知识再生、观念重塑,循环经历新知与旧知、新观念与旧观念的相互作用、相互整合的过程,不断深化职业认知。值得一提的是,新观念的确立到旧观念的退隐并不是一个简单替换的过程,当中充满了质疑、追问、反复,这极大地考验着编辑独立思考的能力。

编辑在对文稿进行创造性加工的同时,应充分吸收时代的鲜活信息,实现自我观念的革新:编辑是传承民族文明和人类文化的“火炬手”,挖掘身边富有时代气息、富有生命力的话题,不正是让自己与时代发展融为一体最自洽的方式吗?以《福建教育》2023年1月刊为例,编辑紧跟热点,策划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专题,组约中小学优秀教师、教研员从教学实践指导、教材分析等角度阐述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教学策略。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经历了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再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解读的视角”的变化,用词渐趋精准是外在表现,精神入脑入心才是根本因素。本组专题的2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素质教育》全文转载。从专题的整体策划到文章的局部调整,不只是编辑辩证审稿的外在直接显现,也是编辑职业理解螺旋式深化和发展的内在探索过程。

2.从主动交往到视角转变:重建职业认同

交往就是编辑的理解方式、行为方式。在编辑与不同主体的交往中,双方不再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而以达成共识为目的。编辑能从对方身上折射出自我,同时以自我为尺度看待对方,进而形成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这就带来理解视角的改变。变化的力量成为职业发展的根本,推动编辑走出传统视角,走出常规和习惯之地,重建职业认同。一方面,编辑在为他人做嫁衣裳时“隐藏自己”,这是幕后的交往,以成就优秀的稿件、优秀的刊物、优秀的书籍;另一方面,编辑在基层调研时“下沉自己”,在参加学术研讨活动时“活跃自己”,这是台前的交往,以发现并审视学术研究领域最真实的问题和境遇。

以《福建教育》为例,新编辑入职第一年要做到“4个1”,即每周1次下校观摩,每次观摩后写1篇千字心得,每月1次外出研讨,每月完成1次编校实务学习任务。一位新手编辑在参加了一次较大型教研活动后写下如下感悟: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们应该秉持这份热爱前行,去学习、去请教、去思考,去突破自己。工作当中总会遇到压力和困惑,但我们必然会在迎难而上的过程中得到锤炼,迈出那一步或许有回报,或许会不尽如人意,但都没有关系。作为教育期刊编辑,我更要置身基础教育公共领域,与各种群体打交道,与不同的思想碰撞,在互学互鉴中提升。

交往不只是一种沟通手段或中介,它本身就是编辑的生存方式或生活方式,与编辑及其生活世界是内在统一的。因此,编辑必然在主动交往中实现职业理解视角的转变——向他人、向社会开放,与他人、与社会共生,使编辑、作者、读者与社会结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3.从跨界整合到多元观照:回应时代要求

社会学的想象力提醒我们,我们是在我们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中行动的。[13]作为个体的编辑,应如何理解、拥有和塑造自己与所处时代、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建立起这样宏大的理解,也就无法理解作为个体的我们是谁,无法理解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我们是否应该继续这样做。编辑出版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编辑出版的多元也就是价值观的多元。编辑在进行跨界整合的过程中必然面临多元价值的冲突与交融、困惑与选择、反思与借鉴,因而编辑要在时代视野之中进行多元价值的新的组合,以应对未知世界的诸多挑战。

为了研究并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地理学,《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上发表了《在地理学领域内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改造自己、改造地理学》等文章,表达了“地理学者的自我改造,以及科学内容与方法的根本改造,是中国学界的迫切任务”的立场。该杂志于1950年1月1日创刊,参与其中的学者皆为30岁出头的热血青年,他们自费、筹款印制了第一期杂志600份。尽管第一期杂志只有薄薄的8面纸,汇集6篇短文和若干消息,共2万余字,没有图片、地图,简陋得连目录、封面都没有[14],但这展示了青年学者为变革现实及未来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这批青年学者既是地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又是杂志的编辑,其行为不止于辩证思考、交流交往、从地理学到哲学及编辑出版的跨界,更生动雕刻了建设新社会、开创新时代的编辑学者形象。于宇宙,人类探索地球的时间不过是沧海一粟,但这于人类自身,无疑是人文灿烂、群星闪耀的。编辑职业便是这样一种时刻追问民族文化价值的发展与创新、强烈关注人内在的精神状况与人的发展问题的伟大事业,值得编辑个体身体力行、以职业生命相许。编辑职业理解作为时代精神与价值在个体上的投射,将赋予个体以开放多元的视野、思维与气质。在编辑个体自我构建的理想世界中,多元与一元同在、激荡与交融共生的文化价值场域逐渐形成。

以《福建教育》2022年11月刊为例,编辑紧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开展了“用‘中国方案’讲好和平教育”的专题策划。让人類命运共同体理念带着教育的温度落地,本组策划提供了一种“把远话题拉近”的打开方式。第一,近的热点: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15]为本组策划的根本立场。第二,近的话语:通过以思政教育为核心的跨学科组稿、宏大主题的案例式表达,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第三,填补空白。这是教育类期刊首次以系列稿形式关注和平教育,被南京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的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多个融媒体平台转发,其中2篇文章进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索引目录,取得良好社会效益,推动了多元价值的融合与实践。

总之,以一种全面的方式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其全面的本质的人”,成为多向度的人,成为思考着的、发展着的、创造着的人,是编辑在“思考—交往—整合”的交叉融合中建构职业理解的出发点。在这个多元开放、丰富流动的现实生活世界中,不断深化的职业理解促使编辑个体坚定职业信仰,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也为其勾勒出富有个性的成长轨迹与思想镜像。

(作者单位系福建教育杂志社)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整合跨界
跨界
跨界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