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摘 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这段表述,提示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学习任务群组织课堂教学。学习任务群是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课堂教学也应以学习任务群来展开。习作单元实用性明显,该单元的教学应依托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完成习作单元教学转型。
[关键词] 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习作单元教学
新课标设置了7个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其中之一。该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要求阅读指向实用性的文本,使学生获得实用性的技巧,学会表达和交流。
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学期都安排了一个习作单元,共8个习作单元,16篇课文。从文体看,以记叙文居多,有14篇;说明文有2篇。从功能看,课文直接指向表达,强调从阅读中学表达。每个习作单元都从阅读和习作两个方面各提一个学习要求,且阅读的要求是从习作的角度出发的。从实践活动看,习作单元的课文学习是实用性的阅读活动,习作练习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交流活动。因此,习作单元应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依托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有针对性地设计情境,采用朗读、复述、游戏、表演、讲故事、情景对话、现场报道等活动形式,以表现性评价引领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可以有效推动习作单元教学转型。
一、以实用为目的,在文本中“学得”
要实现学生在文本中“学得”,从而提高核心素养,必须以实用为目的,整体设计单元教学;以篇章页的语文要素為特定学习主题,围绕学习主题确定学习任务;围绕文本设计情境,实施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文本中学得习作的方法。
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该单元的学习主题为“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学习资源包含《太阳》《松鼠》两篇课文和《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交流平台板块总结了把说明文说明白的方法,初试身手板块要求用多种说明方法写一事物,习作任务是写简单的说明文。
该单元两篇精读课文,第一篇《太阳》分两个部分,先对太阳远、大、热的特点进行了描写,接着具体介绍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语言平实、准确。这篇课文的习题提示学习重点在于了解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松鼠》一文则对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进行了叙述。《松鼠》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融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其语言风格跟《太阳》完全不同,生动活泼、有趣味。从表达方法看,《松鼠》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篇课文课后习题提示训练侧重点是说明文要分条梳理信息。
该单元的交流平台板块从怎样把说明文说明白及说明文的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小结,教师授课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梳理信息。初试身手板块要求学生在范例的学习和改写的实践中,熟练掌握把事物说明白的方法。这是从课文学习到学生习作之间的一个过渡,类似于一次小练笔。两篇习作例文是对精读课文的补充,其中《鲸》是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风向袋的制作》是介绍制作过程的说明文。该单元四篇文章构成了不同类型的说明文。习作板块的安排,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说明性文章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这一单元的综合检验。
二、以交流为目的,在尝试中“练得”
该单元在两篇课文后设置的“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在单元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者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了小结,后者让学生对所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练习,在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三、以运用为目的,在实践中“习得”
学生在文本学习中学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了写好说明文的方法,并在“初试身手”的尝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但只有运用才是对学生是否掌握的最好检验。
该单元的习作教学,以实用为目的,要求学生在文本中学会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并在活动、交流、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高,最后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写说明文,在实践中习得把对象说明白的方法。
上述案例和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创设各种情境,围绕学习主题,组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极大地减少了讲、练的时间。同样是学习说明文分条梳理信息,传统课堂是“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每一个自然段,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松鼠哪一方面的内容”,而转型后的课堂教学则是“同学们,我们要给动物园的松鼠挂上介绍牌,你觉得应该怎样写?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转型课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学生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生动具体:
另有学生用类似说明书的形式来介绍松鼠,清楚明了:
可见,无论是描述性的语言,还是说明书的形式,学生都把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说明白”了。这就是转型后课堂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