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管理中外科护士层级管理的应用效果

2023-10-18 09:26周晓玉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层级护理人员研究组

周晓玉

潍坊市中医院外一科,山东潍坊 261041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所收治的病人大多具有起病快、治疗过程复杂等特点,特别是急诊创伤患者,病情相对较重,且还存在多发伤,对患者生命安全和预后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1-2]。因此急诊科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为患者实施高效的诊疗措施,促进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促进病情转归[3]。但由于科室及护理工作环境的影响,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及心理压力较为繁重,且初级护理工作者很难在高效、高压状态下有效衔接完成护理工作,会影响就诊患者效率及治疗效果[4-5]。而传统常规护理方式的应用更多是参照科室规章制度进行护理工作,且各部门护理人员之间所开展的护理工作存在重叠性、重复性等特点,并未能全面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使急诊科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层级护理管理是当下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将其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可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能力实施多层级管理,确保急诊护理流程的有序衔接,能够提高急诊护理工作效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6]。本次研究分析2021 年8 月—2022 年7 月潍坊市中医院开展外科护士层级管理对28 名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护理人员28 名为研究对象,以质控时间节点分为对照组(2020 年7 月—2021 年7 月)与研究组(2021 年8 月—2022 年7 月),分别进行常规管理模式与层级管理模式,并选取每组护理的60 例患者。护理人员28 名未发生职业调动,年龄20~50岁,平均(33.26±1.29)岁;职称:副主任护师3 名、主管护师15 名、护师7 名、护士3 名;学历:中专10 名、大专11 名、本科7 名。

对照组患者中男35 例,女25 例;年龄23~79 岁,平均(46.28±7.15)岁;体质指数18~25 kg/m2,平均(23.05±0.16)kg/m2;留观时间24~72 h,平均(43.26±3.49)h。研究组患者中男38 例,女22 例;年龄25~74 岁,平均(46.22±7.13)岁;体质指数18~25 kg/m2,平均(23.08±0.13)kg/m2;留观时间24~72 h,平均(43.22±3.47)h。

上述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根据急诊科科室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排班,并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进行工作交接,科室负责人对工作人员完成调配及工作安排,确保日常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并做好电子记录。以季度为时间定点开展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临床操作技能方面的考核,不合格者需要进行针对性培训。

1.2.2 研究组 接受层级管理模式:①根据护理工作人员工作年限、职称及学历等将28 名护理人员设置5 个层级,分别为助理级护士、初级护士、中级护士、高级护士以及护士长,对不同层级护理人员规范岗位内容及工作制度,严格落实8 h 工作制、12 h工作制以及24 h 工作制,确保各层级护理人员能够高效配合护理管理工作,确保护理工作及职责交接的连续性。②层级护理工作制度:助理级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注意信息的收集,多学习,主要任务为对当月护理情况进行收集,月末进行反馈,初级、中级护理人员在上岗前注重安全、职业技能培训,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强化风险意识,高级护士及护士长在晨会交班中抽查护理内容及安全意识行为等。制订完善的层级工作标准,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护理管理中,科室负责人将相关工作流程及制度进行完善,同时将常用急救物品、药品、设备等保养方法发送至工作群并置顶,同时张贴打印放在公示栏上;晨会中主动分析突发事件,完善应急预案,且在培训学习过程中积极学习其他医院急诊护理流程规范,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③工作内容:助理级护士负责与其他科室进行沟通,检查核对每日工作计划,并执医嘱工作,确保科室护理工作的有效衔接;初级、中级护理人员根据护理计划完成护理工作,同时协助护士长及组长完成护理工作质量控制,根据患者及家属意见反馈从工作内容、执行计划等方面进行调整;由高级护理人员及护士长建立相关人员档案管理系统,在系统中记录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熟练掌握的技能等,根据护理人员的情况,定期展开培训工作,监督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建立SBAR 微信群沟通表,每日交接班时可在微信群内进行,每个护理人员将交接内容发送在群里,以一条信息形式完整发出,群工作文档由群主统一保存,便于日后翻看查找,同时将每周培训信息发布在群内,及时接收信息后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相关技能培训,提前将培训活动内容及时间、地点在群内通知,护士长每周对护理人员工作状况进行查看,并进行统一收集管理,对需要改进的护理人员及时私聊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④质量控制:建立奖惩机制,无论护理人员正处于哪一成绩,需定期对其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依据考核结果给予奖惩,保持同一成绩的给予口头肯定,上升一层级的护理人员给予物质奖励,考核降级的人员给予相应处罚,促进护理工作人员进步。

1.3 观察指标

①综合能力评分比较:使用本院自制综合能力评分量表对护理人员组织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危重症评估综合能力进行观察,共4 个维度,每个维度25 分,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越高。

②护理质量:评估使用本院自制护理质量调查表,包括有形性、响应性、保证性等5 个维度,每个维度20 分,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人员护理质量高。

③护理满意度评估: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内容为病房巡视、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环境管理,总分为100 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得分分别为≥85 分、60~<85 分、<60 分;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人员综合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n=28)对照组(n=28)t 值P 值组织协调能力24.12±1.92 19.65±3.22 6.309<0.001观察能力23.95±2.39 21.05±1.67 5.263<0.001应变能力23.64±1.85 21.16±1.49 5.524<0.001危重症评估24.58±1.05 19.67±1.73 12.838<0.001

2.2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n=28)对照组(n=28)t 值P 值响应性19.66±0.91 14.95±1.29 15.787<0.001保证性18.69±0.92 17.21±0.36 7.927<0.001有形性19.62±1.27 17.08±0.85 8.794<0.001工作内容可接受性19.53±0.43 16.54±0.82 17.087<0.001移情性18.66±0.72 17.22±0.36 9.465<0.001

2.3 两组急诊留观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急诊留观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与其他科室相比,急诊科工作压力大,工作人流量多,就诊病情严重且病因复杂,直接增加了护理工作者工作强度及难度,面对长时间高压工作环境,需要护理人员时刻具备良好的工作信念以及娴熟的护理技巧来专注急诊科护理工作,但长此以往,极易降低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工作质量,进而会让护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7-8]。因此临床需要加强对急诊科医护工作者的有效护理管理,而常规护理管理方案虽具有管理效果,但并未满足患者及护理工作人员的双重需求,护理管理内容片面且落后,管理效果欠佳,会直接影响整体护理工作质量[9-10]。

研究结果表示,两组管理模式应用后,研究组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工作质量有显著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层级管理模式应用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层级护理管理根据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职称以及能力合理划分护理层次,督促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向更好的目标前进,且合理划分层次后规定负责的护理干预内容,让整个急诊护理流程更具有规范性、针对性和有序性,便于护理人员有效不紊地开展护理工作;应用层级管理,根据针对性的护理原则将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任务进行落实,能够让护理管理干预更具有针对性,且层级与其学历、工作能力直接相关,能够有效促使其更加热爱学习,再加上微信群管理,及时将层级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线上分析、探讨,并通过质量控制,不断培训进行知识更新,使护理人员不断突破自我,提升其自我综合能力,尤其针对高层级的护理人员而言,每一次进步都是一种突破,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护理人员的能力差异,安排使护理人员发挥最大价值的岗位,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进而能提高整体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11-12]。

研究还提到,两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后,研究组急诊留观患者对护理干预方式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层级管理模式应用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层级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我,还能够使其自身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对于降低医疗风险十分有利;且应用微信群根据层级特点合理安排相关培训内容,更符合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让其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更深一步了解,同时也能理解相关工作内容[13]。开展微信群SBAR 沟通管理,能够增加护理人员的沟通,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SBAR沟通管理模式应用,采取统一规范化管理,若上级医生有需要了解的内容,可直接在群内进行询问,便于及时得到解答并利于护理人员快速执行医嘱,避免时间、地点因素限制护理程序的有序开展;且线上交接班流程的应用开展能够有效节省大量时间,同时也能避免护理人员疲于奔波;此外微信结合SBAR 沟通管理方式的应用能够方便护理人员有效执行上级安排,能够更全面充分地照护患者,在这沟通方式下能够有效避免医患矛盾产生,可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利于促进医患关系平稳发展,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评价[14-15]。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管理中会有护理质量欠佳现象,采取层级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护理质量,进而能够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层级护理人员研究组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