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宋美智
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识字是最基础的部分。小学语文是语文课程学习的最初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是训练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一年级就要帮学生打好识字的基础,多举并重学识字。教师在教学生识字的过程中,不仅是教学生认识、记住、正确运用汉字,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一年级下册识字教学为例,笔者简述一下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1.互动识字。以《人之初》一课为例,教师在识字单元教学时,可以通过对韵歌的形式引入。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让学生通过唱对韵歌的形式快乐识字。互动识字既体现了“在识字中阅读、在阅读中识字”的理念,又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落实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2.表演识字。以《动物儿歌》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动物并和喜欢的动物交朋友,创设这样的表演情境:每人扮演一个动物角色,自行去和喜欢的动物交朋友。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学生要说出对方扮演的动物的名字,并且写在黑板上。这种识字方法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情境表演充分挖掘语言活动中的趣味因素,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3.微课识字。以《古对今》这一课为例,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一个5分钟的微课视频。这个微课视频的选择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的。在选择之前,笔者先询问了学生认为的重难点,然后根据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把“圆、寒、酷”等字作为重点,从读音发音、笔画顺序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以此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4.阅读识字。在学生学习识字单元期间,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图书角放置一些与本单元课文有关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图书,并鼓励学生去自主阅读,从而提升识字效率。
5.联系生活识字。以《操场上》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在讲完基础知识之后,带领学生到了操场上。宽阔的操场对应汉字“操场”,笔者让学生观察操场是什么样子的,使抽象的汉字变得具体。
6.猜谜识字。以《动物儿歌》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猜谜的方式导入。例如,教师可先出示谜语“小小一对纱翅膀,天气预报它最行”,再引导学生说出答案“蜻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轻松地学习了“蜻蜓”二字,而且了解了蜻蜓的习性,使课堂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猜谜识字的方法,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1.学习方式的转变,坚持素养导向。识字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识字,还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归纳、整理,发展学生思维,更要让学生传承文字背后的文化。这既是语文教育的应然目的,更是核心素养的价值观导向。汉字的学习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能让学生轻松习得汉字,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打下牢靠的根基。
识字教学的素养导向,主要表现为: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中灵活运用汉字;在识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利用汉字的形态美、音韵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借助汉字蕴含的文化意蕴,弘扬传统文化,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上述的素养导向,将核心素养渗透识字的全过程,借以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例如在《古对今》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用一枚古代的钱币和一枚现今用的钱币展开学习活动:由两枚钱币使用的时间,引申到“古对今”这个对子;由古币的形状引出“天圆地方”的传说,找到“圆对方”的对子。笔者用形象的事物来诠释对子的含义,深入浅出,从而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趣味引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识字学习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持久,学习时“走神”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多种识字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必须在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取得最优效果。
例如《动物儿歌》这一课的重点是学习虫字旁的一组生字,教师可利用字卡拼字游戏的方式来引领学生开展活动:“虫”字放在左边,教师再出示右半边的字,让学生来组合识字。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形声字的特点,又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生活情境。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学习的源泉,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汉字和语言的学习,需要在生动活泼的实践性活动中开展。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将学生的视角引向生活。这不仅可以让语文知识的学习更为生动、具体,而且借助生活情境可以大幅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人之初》一课中,笔者抓住“人之初”的样子——在襁褓里的小婴儿,还原汉字“子”的原意,形象直观地教汉字。笔者创设情境:小孩子怎样才能长大成人呢?然后,笔者以找出带有部件“子”的字为抓手,整体感知,引出汉字的“教”和“学”—— 孩子只有接受教育、好好学习才能长大成人,从而让学生了解由“子”到“人”的成长之道。
4.学习方式的转变,坚持多感官参与。汉字教学需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耳朵听、嘴巴说缺一不可。教师宜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较强、活泼好动,教师充分利用多感官参与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度参与的意识,提升其识字效率。
例如学习《操场上》这一课,笔者利用课件播放学生在操场上日常活动的图片和视频,再现学生校园生活,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学生边感受操场上的热闹场面,边学习生字新词。笔者让学生通过模仿做这些不同的体育运动,进一步感知偏旁归类识字和偏旁表意的特点,从而识记生字“拔”“拍”“跑”“踢”。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把识字与学生生活、识字与认识事物、识字与学习语言结合起来,使静态的、零碎的汉字学习贯穿在一个完整的活动中,使汉字学习系统化。
5.学习方式的转变,坚持主体建构。学习方式的转变,背后必然隐含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现状和学习基础作为重点,依据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将学生视为发展的主体,因疑设问,以问导学,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主动建构。
新课标从低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学习独立识字,中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高年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识字能力。这样循序渐进的发展要求,也是基于主体建构的基本要求:识字教学,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识字,更要教会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教师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和意识,这是识字教学的关键。
总之,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仅仅依靠课本识字已经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通过多种方法抓住教学实践中的焦点,丰富语文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发展性目标,将融境识字教学的六种方法贯彻落实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打造现代化的语文教学课。※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高新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