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 黄国才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中国民间故事》“跟进课”从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开始,设计了三轮“问答”活动:第一轮,将故事中的人物、人物特点与故事结局连线匹配;第二轮抢答,看图猜故事、听音乐猜故事、看戏剧猜故事,教师相机点评《刘三姐》《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三轮“答记者问”,学生四人一小组,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互相采访。最后,对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
师:同学们有的就内容提出问题,有的就写法提出问题,还有很多同学关心中国民间故事的过去,好奇民间故事的未来。
【评析】这个环节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刘老师突破了呆板、枯燥的检查方式,设计得别出心裁,学生的课堂表现精彩纷呈。第一,运用多种媒介“温故”,特别是听音乐和看戏剧猜故事,既体现出“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性,又具有“跨学科学习”的特质,愉悦耳目又触动心智;第二,整理学生提问、检验学生提问的“专业水平”,此“温故”为“知新”——落实教科书编者意图,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必要准备。
二、探讨典型问题,验证“小贴士”
师: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选择一些问题,联系课本上的“小贴士”,在书中找到证据,进一步了解中国民间故事。同学们四人一小组,一起交流民间故事的叙事特点,找一找关于“固定的类型”“重复的段落”的证据。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师:我发现有的小组特别棒,他们在梳理“探究单”时,用概括提炼关键字词的方式帮助自己速记。同学分享交流时,认真听,看看你的理解跟他一样吗?有补充吗?
组1:有重复的段落。《一幅壮锦》讲的是三个孩子替他们的母亲去找壮锦,两个孩子没坚持,找到一半就放弃了,只有勒诺坚持到底把壮锦找回来了。另外一个是《鲁班学艺》,讲的也是三个孩子出门去学艺。不过前两个孩子由于学艺的地点太远,吃不了这个苦,只有鲁班坚持到底,学到了真本事。
组2:还有《田螺姑娘》和《长发妹》,里面都有重复的语句和段落。在《长发妹》故事里面有两处“她痛苦极了”。
组3:在《龙牙颗颗钉满天》中也有重复的段落,比如,绿姑娘、青姑娘撇撇嘴说:“咦!钉补天缝缝吗?那好辛苦哇。我不干,我只想吃喝玩乐唱唱歌。”绿姑娘、青姑娘她们两个都不干,最后,只有白姑娘才同意干。
师:你对这个故事非常熟悉,能够简要地讲述故事的重复段落,太棒了!
组4:我们组有其他的发现。我们发现民间故事除了有重复段落,还有重复的词语、重复的句子、重复的数字。比如说,鲁班的师父叫他锯树,他先锯了12个白天12个黑夜……
师:看来,同学们寻找到的大量证据都能说明在民间故事当中有“重复的段落”“重复的词句”,而且非常多。重复,加强了故事的感染力。
组5:我们翻看了目录页。目录把这些故事分成了四个板块。第一个板块主要是人物品质;第二个板块围绕历史人物;第三个板块都是人神结合的,比如说《白娘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第四个讲的是风土人情,比如说《长寿花》《九眼泉》,等等。
师:也就是说你们小组是在目录中找到了关于“固定的类型”的线索,是这个意思吗?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大家看,他刚才说第一板块讲“人物品质”,我发现其他板块中的《清不过包公》讲的也是人物品质,《米芾画月》也是人物品质;他说第三板块是“人神结合”,可是《刘三姐》就不是人神结合。所以,我觉得目录是“穿插”的,不是完全按照某种分类方法区分的。
师:第一,可以看出她非常认真地倾听了前一位同学的观点和理据;第二,她自己对这本书也非常熟悉,心中有数。关于“固定的类型”,这位同学提出了质疑,正是因为有质疑,我们的思考才会往前走。也许我们对“固定的类型”还比较模糊,我刚才巡视发现,同学们大部分是聚焦“重复的段落”找证据,这就说明我们可能要读更多的民间故事。当遇到不同的观点,又怕自己的观点站不住脚时,你们一般怎么做?
生:再找一些民间故事读。
师:说得很好。老师建议大家做三件事:第一,你们课后用《现代汉语词典》查一查什么叫作“类型”;第二,可以借助专门研究中国民间故事的专家撰写的相关资料,看看他们是怎么提出观点,怎么擺出自己的理据的;第三,靠我们自己读更多的中国民间故事,然后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去验证专家的观点,也验证自己的观点。
组5: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还有其他的发现。《龙牙颗颗钉满天》《刘三姐》《梁山伯与祝英台》《长发妹》,还有《解缙巧对曹尚书》,这几个故事里都有歌谣。
师:歌谣,韵文式的语言在民间故事中很常见。
生:我发现在《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田螺姑娘》,还有课文《牛郎织女》这四个民间故事中,都有相似的结构。它们都是爱情故事,都有一个平凡朴素又善良的男主人公,他们都会遇上有能力的女子,他们相爱后都遇到一些阻挠,最终他们都是离别的结局。
师:太棒了!来,我们梳理一下。她说了这么长的一段话,是怎么整理自己的思维的?第一,她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几个民间故事进行对比;第二,发现故事“固定的模型”。如果其他同学感兴趣,可以在课后像李诗涵同学那样找一找、归归类。
【评析】围绕民间故事一般都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的观点,寻找证据,实则是学习有证据地表达观点。学生必须到书中去寻找、梳理,这就是“语文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引导得越得法,学生学得越深入有效。我们来看教师的组织引导:一是给出明确的目标任务,二是给足学生再阅读与讨论交流的时间,三是教师的“教”有法而得法。教在关键处,如,寻找证据;重启发点拨,如,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为学生指出多条路径;鼓励质疑问难。这样教,学生就会迸发出无限活力。这样教,更准确地说是“与之俱学”,真正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三方的智慧对话。
三、对比阅读,加深对“口耳相传”的认知
师:同学们手上有不同版本的《中国民间故事》,哪几个故事在不同版本里面都有呢?选择一个来对比阅读一下。
(小组阅读、讨论)
组1:我们找到的是《八仙过海》。我们这几篇题目有点不一样,他手上这本是《八仙闹海》,我这本是《八仙过海》。虽然这些题目略有不同,但是里面的主要情节是一样的。
生:我还发现八仙惩治龙王的时候有点不一样。我这本是八仙一起把龙王打败了;杜馨怡同学这本是八仙火烧东海,并且还把泰山给移走了。
组2:我们找的是《长发妹》。我们的故事标题都是一样的,但是结尾却不太一样。不过,这几个结尾都是很美好的。
师:其他小组呢?你们找的同一个故事不同版本是不是也像他们说的那样,有相似的结构,相似的情节,但可能只是一些细节或者是叙述的顺序不太一样?(学生齐答“是的”)这是民间故事的一个特点,因为它经历了很长时间,又在不同的地方流传。越有吸引力、越有魅力的故事,版本可能越多。刘老师手上也有一个故事,(呈现文言文版的梁祝故事)你们一眼就能看出是哪个故事。(学生齐答“《梁山伯与祝英台》”)我们拿这个版本来讲故事适不适合?
生:我觉得不适合。因为民间故事毕竟要口耳相传,用这种比较艰深的语言,对方可能听不懂。
生:现在用文言来讲故事,听众不但听不懂,也不好流传。
师:你看,正是这种口耳相传的艺术,才让我们记住了非常有趣的民间故事,我们才可以开口就说“从前有座山……”
生:(齐)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
师:从前,在镇江千秋桥东边,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大画家、大书法家,他叫——(学生齐答“米芾”)从前,有个很有钱的财主,他姓祝——(学生齐答“人们叫他祝员外”)是的,正是因为这种口耳相传的艺术,我们才有机会成为“了解时间”的人。
【评析】口耳相传是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什么是“口耳相传”?这个学习活动,巧妙在没有将“术语”从语境中“剥离”出来单独讲解,而在将其融入具体语境,让学生整体感悟、认知。例如,通过多层次的比较学习,学生发现:同一个故事在不同版本中,情节略有不同,但结局基本相同(圆满结局);有些版本,语言不适合口头讲;适合口头讲的故事,语言通俗易懂。同时,以师生无缝对接讲故事的形式,增强学生对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感性认识,也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四、进一步感受中国民间故事的独特魅力
师:同学们,中国民间故事从遥远的先秦两汉走来,经过一代代的演绎、流传,现在我们仍然在阅读它、讲述它。难道仅仅是因为一个个故事有趣生动吗?民间故事有什么内在价值呢?
生:我觉得中国民间故事能流传那么久,不只是故事本身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中华民族特有的品质。(学生不约而同鼓掌)
师:李歆然同学给大家点燃了思维的火花。请同学们再看课本第48页,关注右边的“小贴士”(民间故事往往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正义却弱小的主人公有可能打败强大的对手;心地善良的穷苦人通过努力可以丰衣足食,过上幸福的生活……)。你在书中能找到证据吗?
生:我找到的是《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心地善良的普通女子,她看到人们被妖怪害得生活不下去,就苦练武艺81天,打败了妖怪,让穷苦的人们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生:《金雀和树仙》这个故事里,孝顺老母亲的人家最终得到了一个会吐银子的泥人。但是,另外一家两口子,百般虐待他们的老母亲,得到了一个会吐马蜂的泥人,最后被蜇得满地打滚。
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生:我补充。“正义却弱小的主人公有可能打败强大的对手”,我也找到一个证据——《刘三姐》。刘三姐和非常有权势的财主莫怀仁对歌,凭借着聪明智慧,她唱得莫怀仁一伙哑口无言,最后落荒而逃。
师:除了看到正义、善良,还有别的吗?回忆一下,猎人海力布是——(学生齐答“奉献,舍己为人”)徐文长的故事呢?(学生齐答“智慧”)《巧媳妇》《三妯娌》里边讲的是什么?(学生齐答“聪明”)《田螺姑娘》呢?(学生齐答“善良”“勤劳”)
师:同学们,如果你们再去翻翻这些民间故事,还会有其他的发现。正是因为故事主人公身上这些传统美德,我们才看到民间故事真正的魅力和灵魂。我们借助民间故事,一起传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岁月,一些故事以文字的形式被人们记录下来,今天的我们要怎样继续保护和传承它们呢?
(有学生说可以在“喜马拉雅”APP上面录音传播,有学生说可以在小区里跟小朋友们讲故事,有学生说可以创建中国民间故事网站,等等。)
生:我在 “喜马拉雅”APP上面听故事。我发现上面除了中国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外国的民间故事。我有几个问题:第一个,中国民间故事和外国民间故事有什么区别?第二个,中国的民间故事多,还是外国的民间故事多?第三个,中国的民间故事历史悠久,还是外国的民间故事历史悠久呢?
师:好问题!他不但关心我们中国民间故事的传承,还关心是否超越外国民间故事!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阅读、研究,“组团”或独立做一篇简单的研究报告吧。
【评析】我们为什么要读民间故事?这是个严肃的问题,也是《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指导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问题的解决既不是教师告诉学生,也不是上一节课读一本书就能完成的。此学习活动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一,理解教科书编创意图,用好用足教科书。
第二,努力“让‘故事的本身去教育学生”。张志公先生在谈及文道统一之于阅读教学时,提出“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这一论断不仅对阅读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广泛迁移,如,让故事的本身去教育学生,让人物的本身去教育学生……总之,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领悟文本、内化文本。因为要阐明的道理要么蕴含在文本中(如文学类作品),要么被直接写出来(如信息类文本)。显然,《中国民间故事》的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读故事、讲故事、悟故事、用故事——就是让故事的本身去教育学生。学生的智慧也会在读故事的过程中迸发出来,给我们意外惊喜。
第三,运用多种媒介传播故事,使故事焕发新时代活力。
综上课例和评析,我们可以提炼出《中国民间故事》“跟进课”教学(其他整本书阅读亦可作如是观)的基本要点。
第一,将新课标有关“整本书阅读”的理念要求内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如“根据开展读书活动的实际需要,合理推荐和利用适宜的学习资源,如拓展阅读的书目、参考资料,以及相关音频、视频作品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拓宽阅读视野”等,特别是让学生埋下头来、拿起笔来读书。
第二,教师丰厚的阅读积累、开放的教学心态对学生阅读会产生深刻影响。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与其说是指导学生读书,不如说是做学生读书的榜样,教师以阅读和思考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引领学生,“言传”与“身教”并重。教师参与到学生学习中,成为学习之一员,可能是更智慧的引领之道。如刘老师对中外民间故事阅读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同時对诸如“固定的类型”的讲解又留有余地,以便学生去探索。
第三,“以学习活动为中心”展开阅读、研讨、分享,学生在质疑问题中甚至针锋相对。“以学习活动为中心”是新课标提出的核心教改理念,对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学生对目录所呈现的“固定的类型”的不同看法,学生对中外民间故事阅读的“几个问题”,等等,无不是以学习活动为中心而碰撞出的思维火花。这些都超越了读“故事本身”而具有普遍的教育学价值。※
(作者单位:刘冰,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黄国才,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