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丁劳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原有的讲解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教学要求.利用结构化学习这一模式与手段实现学科知识点之间的有效串联与结构搭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基于此,文章从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结构化学习的基本理念,明确了结构化学习的特点,并针对性提出基于结构化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希望能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结构化学习;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 言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因此,实施结构化学习具有先天自然优势.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利用结构化学习手段,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有效应用结构化学习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发展结构化思维,优化传统教学模式,也是顺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要求.
一、结构化学习的基本理念
(一)学科知识结构化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所有知识系统中必然存在一个基本结构,此结构代表着知识系统的规律性,具体体现为公式、定义、法则与概念原理.而结构化学习的基础内容在于将数学学科知识按照要求进行排列,按照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系统化组合,以此加深各部分知识的条理性与逻辑性.同时,结构化学习具有线性发展特征,能够随着学科基本知识的渗透与拓宽,在观念层面上不断提高、完善内在知识系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构化学习的应用必然需要明确与整合数学学科要素,重点帮助学生通过系统化学习深入理解学科基本观念与原理,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通过逻辑要素的统整深层次认识学科内在本质.
(二)认知结构化
结构化学习的目的是促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完成认知结构的完善发展与整体性建构.认知结构的搭建,是个体关于特殊知识领域内的组织内容,针对数学学科来说,就是个体在意识中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方式存储关于数学学科的知识与经验.其构建过程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将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结构化统一;
2.对有意义的知识信息进行逻辑构建,并将其归纳于已有的概念中去;
3.已有的认知结构联合当前的学习结构后,优化、构建出新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的建立需要个体与外部客观世界产生相互作用与有效联系,利用经验手段,实现知识的更迭同化,从而将从外部环境中获取的信息吸收、结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但是信息的获取与接收不能完全确定是否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且如果正在接收的新信息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了矛盾冲突,那么,学生就需要重新构建出新信息与旧信息的新型认知结构.
二、结构化学习的特点
(一)重联系,点状知识结构化
学科知识中除了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外,还具有事实性知识及统摄性较低的分解概念,此类知识概念属于“小概念”范畴.除了以上“小概念”范畴外,学科知识中还存在大量涵盖着“小概念”层次的学科核心概念,此类概念也可称之为学科基本问题.结构化学习不仅要求学科要素与学科知识之间的结构化联系,还强调学习者能够将分属不同层次的碎片化知识点进行集成统一,建立起系统性的知识网络,从而在学习者心中建立出学科整体构架与知识点网络系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学科整体视角出发,帮助学生对碎片化的知识要素进行逻辑与概念上的联系,加强“零散”知识的完整性,拓宽学生学习思维.
(二)重经验,教学计划性较强
结构化学习涉及“知识的引出”与“知识的汲取”两方面,也是知识产生迁移的过程,有意义的、高效的学习行为往往是从“知识的引出”这一环节发生的.因此,结构化学习必须结合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储备,以此为基础实现知识的组织、链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结构化学习极为注重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起点水平,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即将学习的内容的掌控度,明确学生的学习困难与学习要点,以上因素都是教学设计时所需考虑的重点因素.另外,结构化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在于具有较强的计划性,教师需要在事前阶段设计教学活动,在充分把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按照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层次递进.此方面设计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学习预期需要以及教学内容逻辑结构等方面.
(三)重条理,教学过程清晰且操作性强
结构化学习的核心要素是学科知识的系统结构建立,教学各环节的设计必然需要遵循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确保结构化教学的清晰性与条理性.从纵向角度来看,结构化学习各流程构成了数学教学的总结构;从横向角度来看,结构化学习的教学环节也成了一个独立的教学子结构.通常情况下,结构化学习的设计不仅要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还需要遵循学科内在逻辑,必须保证教学的清晰性与条理性.
(四)重思维,促进认知水平发展
结构化学习重视学习内容的整合与教学的系统设计.通过教学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内容整合,确保學习者能够在整体层面上实现知识系统的构建,并实现结构思维的拓展延伸.另外,结构化学习还重视学生对问题的“举一反三”,层层递进,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要素整合,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类比推理能力,在知识的总结中完善认知结构.总而言之,结构化学习的核心内容在于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并在提升思维品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确保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全面地、辩证地、系统地看待问题.结构化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与数学知识储备,还在于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提高,从而让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能够持续深造.
三、基于结构化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一)整合知识,探寻联系
结构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科知识结构进行整体梳理,这不仅是落实结构化学习的基础,也是开展高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整合知识,即对单元知识、教材知识、课时知识以及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对以上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度挖掘,明确知识点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师需要站在整体教学角度上进行总体教学设计,按照相关知识结构特点,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课时教学中.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人教版教材的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连贯性,教师可大体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进行教学设计,但是在具体的课时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从教材、单元以及学段内容之间进行连贯性的结构教学.比如,在“表内除法”这一单元教学过程中,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会乘法口诀并初步了解“平均分”这一概念.“表内除法(一)”分配了较多课时,并安排了用2~6的乘法口诀来求商,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学习了用7~9的乘法口诀来求商,二者之间跨度较大.学生在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进行了解后对于“表内除法(二)”这一单元的学习方法也有所掌握,在进行求商时学生的基础较好.因此,教师可以整合两个单元的内容,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利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实现对知识的系统性复习与应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课时.
(二)探寻原理,引导迁移
结构化学习的应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搭建必须以学科基本原理与基本概念为支撑.小学数学教学的学科基本原理就是数学的基本定理,如“加法”“减法”“几何”的基础逻辑思想,结构化学习的基础内容就是引导学生掌握以上的公式定理,并从逻辑层面上明确数学定理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勿将所有问题全部一一解答,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养成教学依赖性.教师需要从这些问题的本质出发,找寻不同问题中存在的共同解决方法,将解决A问题的思路延伸到解决B问题之中去,实现解决问题方法的迁移.因此,教师需要首先明确数学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学科原理与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引导学生明确不同类型问题的共同点,从而实现问题的归纳,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比如,“鸡兔同笼”或“植树问题”都属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经典问题,而这些问题中存在着许多共同点与同样的解题思路,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总结问题,落实结构化学习的核心要求.
(三)总结指导,结构可视化
结构化学习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将知识结构进行可视化处理,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梳理与系统构建,使知识能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通过图表、文字等形式加以呈现.小学数学中的常见可视化形式是思维导图,其在各个学科中都得到了普及与应用,尤其是数学学科,对思维导图的灵活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将自身学习的知识与储存的信息进行直观展现,拓宽学生思维并加强其思维的灵活性.
目前来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生失去思考能力与总结问题的能力,难以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总结问题、反思问题,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从低年级抓起,鼓励学生利用画结构图的方式养成整理知识结构的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整合,构建知识体系,拓宽学习思维,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其学习效率,并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立足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以结构化学习为指引,教师需要从“教材内容分布”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两方面确定教学内容.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比如在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复习时,教师需要确定本单元知识点与教学内容,结合以上情况对整理和复习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另外,教师还需要实现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的有效衔接,结合学生实际,从整体层面出发丰富教学内容,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加工与全面整合.在确定教学内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情况:学生在掌握了“乘除法”这一较高难度学习内容时往往也掌握了“加减法”这一较低难度的学习内容.教师在整理复习教学内容时可以选择不增加前一阶段的较低学习难度的内容.如果此类学习内容在表面上并不与其他知识有所关联,但又与其他数学知识产生联系,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灵活调整课时,等到日后教学到此类学习内容时再进行统一的整理复习.如果本单元教学内容与之前所学知识存在结构上的关联,教师就需要将学习过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并整合.此类情况在小学高年级较为常见,比如六年级“圆柱与圆锥”的整理和复习阶段,教师可以从“立体图形”的学习角度整合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旧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学习.
(五)以学定教,捕捉教学契机
“以学定教”的实际含义,指的是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目标.教师需要从课堂方面探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查,针对学生遇到的学习难点调整教学活动.教师如果提前设计了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就可以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前期能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一定判断,可随着学生知识体系的不断构建,学生的实际学习表现很有可能与教师提前预设的情况存在差异,甚至会出现预料之外的学习问题.在发生这种情况时,教师如果仍然按照原定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因此,教师需要加强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及时明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案.如果学生对于此类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较为理想,教师就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节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教学;如果学生对于此类知识点掌握得较为困难,教师就需要进一步细化教学方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从而全方位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遵循“以生为本”教学理念.
另外,教师也需要随时关注教学目标变动,必须确定教学目标围绕“学生如何学”这一核心要素,确保每一项教学活动的实施都服务于学生、立足于学生.教师需要加强关注教学目标之外的行为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身意见,鼓励学生表达自身想法,在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中实现知识系统的结构化构建,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结 语
综上所述,结构化学习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现代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教学模式的优化改善,从而在学生意识中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整合知识,探寻联系”“探寻原理,引导迁移”“总结指导,结构可视化”“立足实际,安排教学内容”“以学定教,捕捉教学契机”为出发点开展教学,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宗骞.让知识“结构化”生长———以小学数学《数的认识总复习》一课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3(04):36-43.
[2]朱裕华.图式建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新视域———以“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23(Z2):22-23,37,2.
[3]刘晓萍.结构,在“连续”学习中得以完善———以三次“认识分数”的教学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3(01):54-58.
[4]邹伟.重构小学数学结构化单元整体教学的路径———以“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例[J].辽宁教育,2023(01):17-21.
[5]刘圣良.把握整体聚焦难点借助优势———提高小学数学线上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2(10):68-69.
[6]李翠梅.依托单元整体教学,感受数学结构之美———以数学绘本《谁偷走了西瓜》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2(26):53-57.
[7]曾福珊.引入结构化教学,清晰认知图形———结构化教学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中的应用[J].家长,2022(24):22-24.
[8]高宝霞.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数的认识”整体单元教学为例[J].辽宁教育,2022(15):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