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芙荣
【摘要】在素质教育日益普及的当今社会,教学生活化作为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学科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所认可.不少小学数学教师不断尝试通过生活案例、生活现象来讲解数学知识或技巧,可是由于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理解有误,再加上缺乏理论指导,使得“伪生活化”现象层出不穷.文章从对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現象的剖析入手,总结出其具体表现,调查其背后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生活化;伪生活化;应用策略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起到一种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可为小学生学习数学解题思路、学习方法等提供参考.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可引导小学生迅速进入一种思考问题的状态,为他们理解复杂的数学知识提供一个模型或支架,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还能提高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数学教学生活化还能够强化学生运用运算方法与算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这非常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由于生活化教学还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相关理论还在探索和研究阶段,以及相关范例的缺少,使得小学数学教师普遍对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认知误区,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环节中常会出现数据失真、素材堆砌、方法失当、条件失时等情况.因此,该课题的研究对于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的界定
(一)教学“伪生活化”的界定
当前教育界很少有人提及“伪生活化”的概念,笔者研读了诸多文献资料,对其做出如下界定:“伪生活化”是相对于“生活化”概念而言的,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由于对“生活化”的概念及其目的的认知存在误区,从而不能科学合理地将生活事例融入教学内容,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数学知识被“生活化”了,但实际上无论是教学思想还是内容和目标都偏离了生活化教学的本质,甚至违背了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认知规律,不但起不到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作用,反而为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设置了重重障碍,为其数学学习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二)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的界定
笔者通过对一些有关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方面的理论资料的研究,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应这样界定: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一种生活化的教学效果,教师往往以生活现象或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为某一数学问题的参照物,也会将一些真实的生活案例引入课堂,但由于小学数学教师普遍将“教学生活化”理解为用生活来举例说明数学概念或运算逻辑,导致虽然教学内容中的生活化元素很多,但学生依旧对所学知识不理解、缺乏学习兴趣,这违背了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初衷.简而言之,“伪生活化”指的是教师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违背教学规律、学生思维规律等现象.
二、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的表现
(一)违背生活逻辑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旨在以生活案例中的生活逻辑来类比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部逻辑的理解,让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高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简单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所要达到的一种效果是:学生只要在生活中遇到难解的问题,就会对事物形成、发展的逻辑进行分析,然后基于这种逻辑来寻找其与数学知识的结合点,从而达到以知识为工具将问题完美解决的目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基于现实生活去创设教学情境,并注重教学情境与知识点的衔接.可是,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有些教师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不仅随意篡改数据,还捏造事例,导致许多现实生活事例虽然符合教学需求,但其是经过教师“理想化”加工的,严重违背了真实的生活逻辑.
(二)教学未以学生为主体,照搬教材案例
自从新课改理念和举措不断得到贯彻落实,在各个版本的新教材中,生活化情境以及以生活素材为核心的练习题多了起来.尤其是在新课导入环节,大部分教材都创设了一个以生活化的问题导入新课的教学情境,通过回顾旧知巩固新知的方式来引导小学生进入一种新知识的学习状态.可是一些教育专家或教师并没有注意到小学数学知识还存在延续性、衔接性、普适性,频繁更新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现实环境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出现了严重不匹配的现象.此外,由于受时代发展、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教科书中的案例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况难以避免,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伪生活化”现象会频繁发生.
(三)生活化素材选择不当,缺乏拓展和延伸
生活化素材选择不当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生活素材不符合教学要求,二是生活事例应用过多、过于烦琐,这都加剧了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众所周知,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知识类比和知识迁移,最终能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复杂的问题,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却不知道如何选择素材,也缺乏对素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的意识.还有一部分教师将生活与教学的联系看得过重,大量引用生活中的案例,缺乏侧重点,使得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四)缺少生活化的作业设计
把生活化素材引入课堂仅仅是进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第一步,接下来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化素材中发现问题,找到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作业设计也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具备利用生活化素材进行作业设计的能力.笔者通过对多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大部分教师不断尝试用生活化素材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业题,却还是出现了“伪生活化”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时方法单一、死板,存在生搬硬套的情况,进而导致“伪生活化”现象普遍存在.
三、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的成因
(一)小学数学教师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解读存在误区
多数教师缺乏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正确认知,认知误区主要存在于概念认知、目的认知两方面.从概念认知情况看,一部分教师简单地认为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加入一些生活化元素就行了;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将生活情境应用于课堂教学或把教材中大量的书面语言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实现了“生活化”.这种理解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将生活实例融入课堂不过是它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已,其真实内涵为基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学习水平引入贴近其生活实际的事例来进行知识类比、迁移,从而帮助小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降低知识理解难度,调动其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
此外,一部分教师由于不清楚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目的,认为“生活化”只是为了降低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还有一个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并深化小学生对数学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的体会和感知,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试想如果教师仅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作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目标,那么学生直接記忆算法和算理就行了,就没必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了.
(二)教师过分追求生活化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证实,并为诸多小学数学教师所认可.为提升教师应用这种模式进行实际教学的热情,不同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不断组织有关培训活动,积极开展区域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竞赛活动,这让广大教师意识到进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必要和可行的.于是,许多教师都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努力调整教学方法,积极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力争让数学有一种“生活味”.然而一部分教师过度追求生活化,导致“伪生活化”现象愈演愈烈.
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对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理解“似是而非”,因此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及用生活案例来举例说明数学问题上.对教学生活化的过度追求,必然导致滥用案例情况的出现.教师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整理和搜集生活案例上,却无暇研究这些案例是否恰当以及如何用好这些案例,久而久之,不仅达不到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反而会增加自身与学生的负担.
(三)缺乏生活体验的支撑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让生产和生活变得更加快捷和高效,同时导致人们的生活体验变成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断切换,使得真实的身心体验、情感体验越来越缺乏.小学数学教学亦是如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小学数学教师队伍,他们本身是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受科学技术的影响很大,他们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应用得极少,甚至最基本的运算也逐渐被计算器取而代之了.生活中的一些难题,也可用工具去解决,因此很多教师本身就没有生活化教学的意识.诸多小学生受教师的影响,也会产生“没必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想法.
四、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的应对策略
(一)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理念
虽然当前学术界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并未达成共识,可是通过对该领域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教育专家还是一线数学教师对数学生活化教学目的的认知已经达成了一致,即激发学生数学方面的自主学习动机,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和融会贯通.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多种举措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观念,既可邀请在小学数学生活化理论研究方面较为权威的专家来校开讲座、座谈会、培训会,从而就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及目的进行较为专业、系统的解读,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从而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学会主动规避“伪生活化”现象,还可组织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来编制有关生活化教学的材料,然后分发给教师,从而引导教师自主学习和探究生活化教学理论,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施生活化教学
为了避免小学生沦为数学知识的“容器”,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来实施生活化教学.教师首先要在课堂教学环节加强与小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了解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思维特点、学习习惯;紧接着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设计,搜集一些小学生感兴趣或与小学生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生活素材,并将其融于课堂教学,从而实现生活化素材与数学知识的高度融合,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小学生对动画片感兴趣这一特点,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圆柱和圆锥的形成过程做成动画,并加入与圆柱、圆锥有关的生活元素,将抽象化的空间几何知识形象化,在大大降低学生对于此部分知识的理解难度的同时,实现寓教于乐.
诸多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内容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话,学生学起来会非常轻松.脱离了小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犹如空中楼阁,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选择生活化素材.一方面,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去寻找和选择生活化素材.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生性活泼,难以保持长久的耐心和专注.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在平常上课或业余活动时间多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选择一些简单并能令大部分学生喜欢的生活化素材.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程度去选择合适的素材.不同的小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时不能站在自己的位置去进行教学设计,而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小学生思维规律、认知特点、数学学习习惯等作为生活化素材的选择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在依据学生生活经验进行生活化素材的挖掘之前,教师必须做大量的调查和沟通工作.
(三)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数学作业
作业设计也属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同样要遵循生活化原则,切不可凭空想象.教师不仅可设计笔算作业,还可设计口算作业,根据每名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设计层次化的作业.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时应严格围绕核心知识点,使作业内容既不偏离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又符合学生兴趣.以“除法”这一课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钓鱼游戏”来进行作业设计,通过捆绑游戏与数学知识点来设计作业题,即先将小学生按3~5个人一组进行小组划分,并将一定数量的卡片平均分发下去,让学生计算每人能分到几张卡片,然后问学生这里面用到了哪些知识点.这样的模式下,小学生不仅做题兴趣大大提高,还能保持最佳的运算和思考状态.
结 语
尽管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面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但“伪生活化”现象依然不能得到很多一线教师的关注.基于此,剖析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现象、革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对于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推进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强化教师对生活化教学内涵以及教学目的的认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观.同时,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不断进行“伪生活化”现象的教学反思,根据教学实际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创设合理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树立与生活化教学理念相契合的教学观念,让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鲁静.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黄大强.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01):159-160.
[3]徐林勇.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7(04):169.
[4]吴永兴.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的矫正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2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