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绘画疗法的理论内涵和对教师心理健康建设的意义,针对中小学教师压力过重产生的不良情绪而导致职业倦怠、心理危机等问题,从帮助教师输出和修复不良情绪、解除教师因主观和客观因素造成的心理危机、帮助教师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抗压能力等方面论述创造性绘画心理辅导活动对教师不良情绪的干预。
【关键词】创造性绘画 心理辅导活动 绘画疗法 不良情绪 中小学教师心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2-0030-04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既要顺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又要满足家长、社会对学生升学的期待,心理压力极大,加上日常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得教师心理冲突加剧,导致部分教師出现了多种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甚至因焦虑、抑郁情绪过度而产生职业怠倦和心理危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要以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然而,教师归根结底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因此探索提高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帮助教师学习掌握有效的方法增强其自我减压和调适能力便显得非常必要了。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使用基于绘画疗法的创造性绘画心理辅导活动维护中小学教师身心健康的现实意义及相关策略。
一、创造性绘画心理辅导活动的理论内涵及其对教师心理建设的现实意义
绘画疗法是心理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是让绘画者通过绘画创作过程,利用非言语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情感和心理冲突释放出来,从而达到诊断和治疗不良情绪的效果。绘画疗法主要是以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理论为基础。弗洛伊德的心理投射理论认为,投射是一种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其作用是以某种方式调整、减轻焦虑带来的过度心理压力,维护自我,维持内在本质的人格结构。创造性绘画活动是美术教育中的一种形式,个体创作绘画作品的过程,不仅仅是对事物外形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更是注入了个体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根据绘画疗法的作用机制设计创造性绘画心理辅导活动,让个体在创作绘画作品时不自觉地把情感、思维、情绪等心理活动用非语言的象征性艺术形式释放出来,这便是个体的心理投射。心理辅导者能从绘画作品中捕捉个体的心理动态,并以此为基础对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开展针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创造性绘画心理辅导活动,通常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通过对中小学教师抑郁、焦虑情绪等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掌握新常态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调查分析报告,抓住教师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以创造性绘画活动为载体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第二,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主要针对抑郁、焦虑情绪水平较低的教师群体进行绘画活动心理辅导,按照绘画体验分初次绘画和修复绘画、自主绘画和绘画分享几个板块进行,教师在活动中自我体验、自我完善、自我重塑,从而降低或消除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活动既关注参与团体心理辅导教师群体的健康,也关注教师个体心理辅导,有效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指数,营造健康向上的教师团队,达到教师心理建设目标。
为人师表的职业意识使教师很注重自己的“形象”,不轻易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刻意回避自身的心理问题,在繁重的工作压力面前往往忽略如何去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国内心理教师对创造性绘画心理辅导活动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与国外相比较为滞后。但是,国内学者对绘画疗法的研究已进入实证研究的领域,并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李丹等人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团体绘画治疗活动的形式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持续性干预,干预一个疗程之后,结果显示,绘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也就是说,绘画疗法具有良好的心理疗效。这一研究结果为创造性绘画活动对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辅导奠定了实践基础。开展创造性绘画心理辅导活动,对教师的心理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绘画活动,心理辅导者可以对教师在创作绘画作品的练习、修改和完善过程中投射的心理问题进行识别和干预,引导教师重新审视自我、整合自我、提高自信,从而降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帮助教师缓解压力、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二、当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分析
为了系统评价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笔者通过对部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浏览一些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学术论文,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各职业常模,其中焦虑、抑郁问题最为严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中小学教师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毕业班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仔细分析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负担过重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大、工作时间较长。如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48.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太累,42%的教师日常工作时间已远远超过了8个小时,最长的达15个小时。一些教师回到家里还要备课、批改作业。一些班主任不论早晚还是是否休假,学校或学生有事必须随叫随到,在无形中加大了班主任的心理压力。加上相关部门名目繁多的检查、考评、验收,同样需要教师付出不少的时间。繁重的工作导致教师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久而久之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二)社会压力较大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素质,而这又必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前提,所以家长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可社会往往以学生的成绩和表现去衡量教师,一些家长常把诸如学生逃课、品行不端、升学率不高、校园暴力单纯归因到教师身上,无形中给教师施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教师忍辱负重面对社会舆论不公正的对待和评说,导致教师出现消极心态。
(三)心理负担沉重
教师承担着管理者、授课者、教育者、学习者等多重角色,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转换角色。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发展多种能力,如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还有非常重要但常被人忽略的情绪调控能力、元认知能力等。教师出于职业需要和社会责任感,被迫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形成了极端的完美主义观念,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如学历提升、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按绩取酬等,许多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教师能适应形势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但也有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因压力过大而导致了心理危机。
三、创造性绘画心理辅导活动对教师不良情绪的干预功能
长期以来,使用语言沟通方式为主的心理辅导活动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人的负面情绪在心理防御机制下时常受压抑,难以用语言来提取、表达和沟通。对以育人为己任的教师来说,对自身的心理问题往往处在“当局者迷”的尴尬状态。而绘画的表达方式更为含蓄、隐蔽,存在较为自由充分的表现空间。通过开展创造性绘画活动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可以将教师潜在的心理问题视觉化,便于教师自省自悟,加上心理辅导者的正确引导,可促进教师形成系统性的恢复训练,全面提升教师的自我感知与调控能力,从而有效解决中小学教师的一些心理问题。
(一)帮助教师输出和修复不良情绪
情绪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情感体验,情绪会被看见、被表达、被控制、被理解。如果教师在受到外界压力产生不良情绪时,不能尽快控制或正确处理好自己的不良情绪,将不良情绪带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会对教学效果和学生主体产生负面的影响。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委员黄峥博士在谈到心理预警时曾说道:“绘画艺术治疗是一种完全可以自助的疗愈工具,绘画者可以跟随画笔走进自己的心灵深处,达到语言无法触及的地方生长智慧、勇气和希望。”因此,教师在受到不良情绪困扰时,可以通过绘画输出不良情绪,在绘画中舒缓、修复情绪,以积极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
绘画疗法中的自我绘画涂鸦或诗意速写,是教师舒缓情绪、观察自我并获得内在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情绪往往不经意间写在脸上。在教师心育建设中有一项课程叫“照镜子三部曲”,可训练教师在一天工作开始前自我修复不良情绪。首先,教师面对镜子审视自己的表情,并且把自己的样子画在一张白纸上,看一看,想一想:纸上的画像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吗?然后,教师在原来的画上进行修改,可以涂鸦,也可以上色彩,一边绘画一边默默自问:学生会喜欢这幅画中的自己吗?最后,教师对比画像和镜子中自己的表情,通过正念冥想进行能量管理,从而放开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影响。教师通过照镜子及时发现自己焦虑、紧张、沮丧等不良情绪,并且通过绘画自我修复不良情绪,从而获得积极的正能量,开启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二)帮助教师解除心理危机
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故时,个體无法以原有的认知、情感、应对方式解决或调适,或是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压力,就会产生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复杂紊乱的不安感,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这就是心理危机状态。心理危机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直接影响个体工作和活动的正常进行。造成教师心理危机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两种,创造性绘画心理辅导活动可以帮助教师积极主动去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解除心理危机。
以一次“画出心情,正念前行”为主题的团体心理危机干预为例。某学校经历了一次重大危机事件后,当事班主任、事件涉及教师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当事班主任出现的紧张、恐惧状况已使其无法正常开展教学活动。从心理特征分析,解除这一心理危机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可以从消除焦虑情绪开始,创造性绘画心理辅导活动在本次团体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辅导者设计热身活动环节打破僵局,营造轻松的绘画创作氛围。辅导者引导参与团体心理辅导的全体教师将此时此刻的心情,用相应的图形或者自我感觉相匹配的情境在空白纸上画出来,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来。这一环节要求在没有其他人干扰的情况下教师自我完成绘画作品,旨在帮助教师自我回顾,厘清自己当下的心理状态。第二,教师将自己的绘画作品与同伴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倾诉、相互释怀、相互面对当下的事态。辅导者顺势观察教师的绘画作品,并鼓励教师上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关注需要重点干预的教师。辅导者在教师的分享中找到投射人物心理状态的画面,透过图画情境分析教师心理问题的根源,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提供心理调适技能,对教师进行正念心理调适。第三,辅导者引导教师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第二次进行绘画创作,再与同伴交流分享。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自由多次地修改创作绘画作品,自由地与同伴分享,辅导者一次次对教师呈现在绘画作品中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引导教师积极解决心理问题。这也是教师相互消化焦虑情绪的过程,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
在“画出心情,正念前行”团体心理危机干预中,当事班主任在第一次绘画过程中,将太阳用黑色重彩涂抹,在太阳核心画了两颗“心”状图案,太阳下面是一个人。在与同伴分享时,班主任表达出他对学生的关爱,希望有两颗心或更多的心化成爱献给学生,以弥补这次危机事件给学生带来的伤害。绘画作品中黑色的太阳反映了班主任的抑郁情绪,辅导者在倾听分享后给予班主任引导开解,让他在原来绘画作品上再创作。班主任在辅导者的引导下,将黑色的太阳涂成乌云,人的手上画了一把伞。绘画作品表达出班主任希望学生能够学会自我保护,可见班主任能对自我情绪进行体认,抑郁情绪有所减轻。辅导者让班主任再度创作绘画、交流分享,在绘画分析中重拾自我,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初步恢复正常的认知和人际交往。创造性绘画活动对教师心理危机干预不是一次活动就能完全治愈,活动需要持续一定的阶段或反复进行,才能不断增强心理辅导和干预的效果。
(三)帮助教师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抗压能力
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压力是正常的。然而,部分教师往往忽视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关心与调适,个别教师甚至通过否认压力的存在是让自己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从而导致教师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最终影响了身心健康、降低了工作效能。创造性绘画心理辅导活动能够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压力感受水平和应对方式,从而正视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调整好心态和情绪,提高抗压能力。
例如,在某次创造性绘画心理辅导活动中,辅导者使用“请画一个在雨中的人”的指导语,对教师在压力情境下的应对能力进行测试,要求教师只需把自己大脑中出现的雨中的情境或自己最希望在雨中的状态画出来,不要求美观。辅导者对教师的绘画作品进行解读发现,教师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在绘画作品中无意识地表现出以下特点:图画线条过粗、雨点太大、出现乌云和闪电、人物比例不协调、人物带有负面情绪等。而画面中是否有应对雨的措施和应对的效果,则表示教师是否采取了一些方法来应对压力。创造性绘画投射出教师潜在的压力问题,辅导者及时介入教师的心理辅导和干预当中,如建议教师在注重工作的同时,应该学会自我调适,通过与人交谈、绘画创作、体育锻炼等方法来减轻工作压力,通过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磨砺意志品质来增强抗压能力。同时,创造性绘画心理辅导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同伴交流和互助的平台,教师在绘画交流分享过程中容易产生共情、建立信任感,从而构建良好的同伴關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创造性绘画心理辅导活动对教师不良情绪的影响与干预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通过参与活动,在绘画过程中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焦虑、矛盾和期待等心理活动不自觉地投射在自己的作品中,有助于教师情绪的自我宣泄和输出,从而缓解压力。辅导者通过表象、投射、辅导、修复和再现的活动形式,使教师在活动中发现自我、重塑自我,形成一种自我疗愈的力量。创造性绘画心理辅导活动使教师找到了既简单又实用的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方法,成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策略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参考文献
[1]赵香华.绘画治疗,解读心灵的“锁钥”[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1):53-56.
[2]赵婉黎,刘云艳.绘画疗法:心理治疗的艺术途径[J].社会心理科学,2006,21(2):63-66.
[3]李丹,李冠男,崔洪梅,等.绘画治疗联合利培酮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轻中度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84-87.
[4]李俊楠.雨中人绘画测验评估压力知觉和应对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2):28-31.
作者简介:梁红(1976— ),广西百色人,硕士研究生,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
(责编 韦榕峰)